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2歲決定孩子如何對待親密關係

學問君 人氣:2.4W

如何與孩子建立和維持親密的依戀關係呢?其實你知道2歲就決定孩子如何對待親密關係嗎?

2歲決定孩子如何對待親密關係

當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與母親(也可能是其他養育者)建立聯結。個體生態學家認爲,生命前兩年是建立這種聯結的敏感期。兩歲前若不能與母親形成親密關係,也就是不能建立安全依戀的嬰兒,未來有出現社會性與人格問題的風險。

當胎兒在母親體內時,用臍帶與母親聯結在一起。出生後,母嬰這種身體的聯結斷裂開來,但產生了一種精神聯結,也就是依戀。因此,依戀相當於母嬰之間的“精神臍帶”。只要臍帶不斷,母親就能源源不斷地爲胎兒提供營養。但“精神臍帶”遠沒有那麼簡單,不僅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也有優劣之分。

那麼,母親的哪些特質會影響依戀關係?母嬰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安全依戀呢?

母嬰互動的“同時性”

要理解母嬰之間的依戀關係,“精神臍帶”的兩邊都很重要——母親對嬰兒的依戀及嬰兒對母親的依戀。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倫·比在與他人合著的《發展心理學:孩子的成長》中指出,聯繫形成最重要的,是母親與嬰兒形成被稱爲“同時性”的雙向的、交錯的依戀行爲類型。

依戀關係的“同時性”類似於對話。比如,嬰兒透過無語言的交流——一般是哭或微笑——傳達他的需要,母親“讀懂”這種需要,然後提供相匹配的滿足。當母親將嬰兒抱在懷裏,嬰兒以安靜或依偎對擁抱做出反應。養育過嬰兒的母親還會有一種體驗,哺乳時,嬰兒一邊吃奶,一邊專注地凝視着母親。母嬰間長時間的彼此凝視,是世上最溫馨的畫面,也是母嬰間無聲的交流。正是經過成千上萬次這種“同時性”的互動,母嬰之間的依戀關係逐漸變成親子關係的腳本。

與嬰兒天生依戀母親不同,有的母親並不依戀嬰兒,甚至討厭嬰兒。影響母親對嬰兒依戀的因素主要有,母親的婚姻狀況、社會經濟地位、情緒反應性,以及精神健康水平等。母親未婚先育與貧困、情緒狀態,都會影響母嬰“同時性”互動的質量。但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母親的精神健康程度。

發展心理學家已發現,與抑鬱的母親有規律互動的嬰兒表現出更多的消極情感,有些甚至抵制母親餵養他們的努力,更嚴重的乾脆拒食。《發展心理學:孩子的成長》中認爲,抑鬱母親有三種問題行爲:

一是母親是退縮和遠離的,與沒有抑鬱的母親相比,她們不經常看、撫摸嬰兒,也不經常對嬰兒說話,對嬰兒不太熱情;

二是母親過分捲入嬰兒,常常打擾和過分刺激嬰兒;

三是母親對嬰兒的不被期待的行爲反應過度和憤怒。

抑鬱母親一定會養育出不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嗎?書中認爲,“精神抑鬱本身並不必然導致一個嬰兒形成不安全依戀。關鍵的因素是抑鬱如何並在什麼程度上影響母-嬰互動”。如果抑鬱母親對嬰兒的需求敏感,且有反應性,她們的情緒狀態並不會對嬰兒的發展形成消極影響。同理,母親如能把未婚先育、貧困等不利因素,隔離在母-嬰互動之外,嬰兒也能形成安全依戀。

依戀的代際傳遞

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提出,人類健康的嬰兒依戀的發展經歷4個階段:從出生到3個月,嬰兒向每一個與他們接觸的人傳遞需求信號;3-6個月,嬰兒將信號傳遞給一個或幾個與他們接觸時間最長的人,對不熟悉的'人反應較少;6-24個月,真正的依戀出現,嬰兒把一個人一般是母親,當成自己的“安全基地”並跟隨或粘住她;24個月以後,形成內部模式,也就是心理學上常說的“內在父母”與“內在小孩”的關係模式。

《發展心理學:孩子的成長》中說,到5歲時,大多數兒童已具有清楚的母親(或其他養育者)內部模式、自我模式以及關係模式。這些模式一旦形成,將影響兒童的經驗及對經驗的解釋,並影響記憶和注意。兒童注意並記住適合他們的經驗模式,丟棄或忘記不適合的經驗。因此,依戀類型具有相當的穩定性。

鮑爾比認爲,更重要的是,模式影響兒童的行爲:兒童似乎傾向於在每一個新的關係中,再造母-嬰關係,且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成年期。由於這種原因,個體生態學家相信,成年伴侶雙方的溝通障礙,可能源於其中一個適應不良的依戀模式。

適應不良的依戀模式還會產生一個問題,由美國精神病學家卡巴尼斯等人合著的《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中提出一種觀點:任何一種依戀類型的成年人,傾向於養育出相同依戀類型的兒童,這個過程被稱爲依戀的代際傳遞。

依戀類型的代際傳遞理論至少在我的家族得到驗證。外祖父在母親嬰兒期便去世,外祖母退縮而冷淡,母親形成迴避型依戀。我因母親的嚴厲t和拒絕,也形成了迴避型依戀。我雖然比母親稍柔和一些,能給女兒多一些迴應,但由女兒的情感和行爲來看,她多半也是迴避型依戀。

“足夠好”的媽媽

母嬰互動的研究表明,建立安依戀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母親情感的可及性,二是母親情感表達的一致性。

所謂可及性,就是嬰兒能“夠得着”母親,嬰兒的情感需求能得到母親的關注和迴應。對於嬰兒來說,母親的及時迴應確認了他的存在感。武志紅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研究發現,若嬰兒向母親發出信號,而母親能在7秒內給出準確迴應,嬰兒就沒有受挫感。若超7七秒,受挫感就會產生。如果母親經常不迴應,就會造就一個絕望的嬰兒。

母親曾給我講過,小時候怕我粘她,在寒冷的冬天,她晚上睡覺時故意不摟着我。有時半夜醒來,發現我把被子蹬在一邊。我沒有母親抱過的記憶,只記得小時候出門扯她的衣襟,會被她一巴掌開啟手。對我來說,母親就是不可及的。

而一致性,就是母親對嬰兒發出的信號做出前後一致的、恰當的反應。當嬰兒笑時,她也笑。當嬰兒哭時,把他抱起來。當嬰兒發出聲音時,與他說話。有的母親過度情緒化,情緒好時,能給予恰當反應。情緒不好時,在嬰兒哭泣時訓斥甚至打罵。因此,有人提出,對孩子最好的養育,就是母親的情緒平和。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母親,但母親要像溫尼科特所說的“足夠好”。卡巴尼斯說,“足夠好”的母親能夠保證給予孩子的關注和愛不會過度,也不會缺失。但這依然是一個模糊標準,究竟做到什麼樣,纔是“足夠好”?

前幾天,與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兒的一次交流,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多思考。我問她,小時候有沒有與我在一起的溫暖記憶?她說,沒有,甚至也沒有我抱她的記憶。只記得小學時在家寫作業,我開門進來,帶着一身涼氣,她迎上來,我們擁抱一下。因爲我身上太涼了,她躲開了,繼續回去寫作業。我又問,那你想到我時,有沒有恐懼?她答,沒有。

坦白說,女兒的回答讓我有些意外。我自認爲自己“足夠好”,盡力去迴應她的情感需求,母女之間的情感表達,比母輩要好很多。母親看到我與女兒的互動方式,認爲我太慣女兒了。在母親眼裏的“慣”,我心裏的“足夠好”,在女兒那裏,卻是“溫暖記憶”的空白,以及“帶着涼氣的母親”。因此,“足夠好”不是一個客觀標準,只是一種主觀感受。好與不好,是孩子說了算,而不是母親,更不是其他人。

在女兒嬰兒期,雖然沒有做到“足夠好”,沒有讓她形成安全依戀,但她不怕我。我認爲,這比起我一直怕母親來說,也是一種了不起的“代際成長”。而且,我一直在努力成長,自信能夠做一個青春期孩子的“足夠好”的母親。

TAGS: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