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別把孩子當孩子

學問君 人氣:4.03K

總是覺得自己家的孩子還是孩子?總是沒有辦法放心讓他們獨立?其實家長們別把孩子當孩子啊!

別把孩子當孩子

  

尊重孩子是愛孩子的基本原則

在許多成年人的眼中,孩子是年幼無知、缺乏能力、弱小無力、沒有經驗,完全需要成年人保護和教育的小東西。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們過分看重了自己的權利而忽略了孩子的權利,忽略了孩子有着非常複雜、靈敏的感覺系統。

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具備了靈敏的接受並感知外界資訊的能力,他對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語氣等都能感覺到,並作出迅速的判斷:你對他是愛還是不愛?是尊重還是不尊重?然後作出相應的反應。

如果成人總是把自己對事物的判斷強加給孩子,置孩子的自身需要於不顧,不尊重孩子,完全忽視孩子的權利,那隻能導致孩子越來越激烈的叛逆,造成親子間越來越激化的矛盾。

因此,成年人,尤其是做父母者一定要認識到,成人之間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成人與兒童之間也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成人與兒童,儘管知識、能力差異很大,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做父母的並非僅僅是擁有着孩子,更應當尊重孩子。

家長在教育態度上,要堅持尊重、信任、理解三條原則,其中,尊重孩子是最基本的原則。不管是怎樣的孩子,被尊重是他們與生俱來不可剝奪的權利,孩子成績好也罷、成績差也罷,家長都應當給予尊重、信任和理解。這樣的愛才有力量,才能使孩子心靈得到舒展,才能讓孩子得到努力上進的動力、信心和勇氣。

信任是發現孩子潛能的金鑰匙

教育學、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潛能充其量開發不足10%,每個孩子,哪怕是殘障孩子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具有無限可能性的生命面前,我們家長最要做的就是要對孩子充滿信心,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擁抱他、欣賞他,爲自己創造的生命而自豪。

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生命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命潛能、不同的個性品質,做父母者不應該強求孩子必須成爲什麼樣的人,而應幫助孩子在自己的實際基礎上發展,因爲每個人的成長、成才都只能建立在自己的長項上。

孩子表現自己的潛能的方式、途徑、領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的潛能恰恰就是表現在我們不認爲是才能的才能上。譬如,有個孩子,他的語文不好,數學也很差,又沒有畫畫、唱歌之類的特長,每次開家長會,老師總是半開玩笑地對家長說:“你這孩子只有打掃衛生能得100分,他不但打掃得乾淨,而且還能把掃帚什麼的歸整得井井有條。”

出人意料的是,教育專家卻對家長指出,這個孩子生命的騰飛點就潛藏在能打掃好衛生上!這樣的孩子身上沒有表現出語言、數理邏輯等傳統的智力能力,但卻具有很高的內心智慧,在日益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中,他能踏踏實實、善始善終做好不爲人所看重的瑣事,這是一種多麼難能可貴的品性!如果教育者能巧抓時機,將這種好品性激發出來,這個孩子能幹得出色的又何止是掃地?

許多普通的、不爲老師看好的孩子,他們的潛能就如上面那個孩子一樣,表現在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做父母的一定要對他們充滿信心,堅信只要是生命就能綻開燦爛的花,耐心地幫助孩子挖掘出那閃爍着獨特光芒的潛質,讓它成爲開啟孩子生命潛能的金鑰匙。

理解,給孩子一個成長的空間

對孩子成長的熱切希望,常常使做父母的用過於苛刻的目光注視着孩子,巴不得他們每分鐘都在進步,容不得他們有一點點缺點、犯一點點錯誤。

的確,人類具有天天學習,天天進步,天天完善的能力。但是,從來也沒有人能一口吃成胖子。孩子的成長同樣需要時間和空間。父母可以每時每刻地關注孩子整體的生命狀態,但大多數時候,對他們的具體表現不妨“視而不見”。

因爲,孩子身上並不是除了優點就是缺點,他們的表現大多數時候都是處於中間狀態,需要我們關注的優點和缺點大概都不會超過10%。即使遇到了他們不合我們心意的表現,也不要馬上問“你怎麼了”,而是首先問“我怎麼了”——這樣的反思,有助於我們發現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找到最佳教育途徑和方式。

其實,只要我們回顧一下我們自己所曾走過的成長之路,就不難發現,成長並非是個一直都天天向上的過程。即使成年人,有時也會重複犯些同樣的錯誤。而某些缺點,則一如面板上的小疤痕,在生長的過程中會自行消失。因此,對於孩子,我們應該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給他們一個成長的時空。

分享是對孩子的最好激勵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或潛在的優點,就看家長能否發現和發掘。對孩子保持愛心、信心和耐心,是父母發現孩子的與衆不同的長處的首要條件。別總是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比較,別去要求你的孩子成爲另一個孩子的複製品。既然我們是那樣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與衆不同,那麼我們爲什麼不能接受並幫助孩子用獨特的方式來表現並發展自己的能力,闖出一條成長、成功的路呢?

家長應努力給孩子製造一個可以表現優點、聰明才智的機會,注意孩子的點滴成績,孩子的點滴進步都具有激勵價值,父母能及時抓住孩子的閃光點加以激勵、引導,是激發孩子生命潛能的最好的方法。父母對孩子不在於用力用時多少,而在於用心多少。不要抱怨爲了孩子,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帶着感激之情去體會孩子給你帶來的天倫之樂,使你擁有了生命的又一次輪迴。

父母應學會分享,而與孩子一起分享他的點滴進步、點滴成就,對孩子而言是比表揚、物質獎勵更好的激勵。當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因他而快樂、自豪時,會受到多麼巨大的.激勵呀!他會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得更好!

分擔是最有效的批評策略

對於孩子所存在的缺點、所犯的錯誤,我們不是不能批評、懲罰,而是要擺正位置,注意策略。成人往往會把“好朋友的提醒”,當作珍貴的禮物加以接受,孩子也是如此;大人之間的批評要注意方法,對孩子的批評更應注意方法,發現孩子有所不對,不應當板着面孔訓斥,而應是善意地提醒孩子認識這些問題可能造成的後果,應當在充分鼓勵的前提下進行批評。

最好的批評方法是帶有一點幽默,孩子多半會接受這樣的批評。而幫助孩子分擔因錯誤而造成的痛苦則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況下,孩子犯錯誤、考低分並不是故意的,他們自己也很傷心,這時候,父母真誠地安慰孩子,爲他分擔痛苦,而不是在傷口上撒鹽,會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真愛,認識到父母看重的是自己而不是分數,在心理上和父母靠得更近,更容易聽進和接受父母的提醒、勸誡和意見,從而自覺努力地尋找改正缺點或錯誤的方法。

自信自愛讓你成爲好家長

一個尊重、信任、理解、關愛孩子的家長,一個能用微笑和激勵去照亮孩子的生命歷程的家長,是孩子心中永遠靠得住的大山,孩子會因爲擁有這樣的大山而產生安全感,產生力量,自信、勇敢地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爲自己學業無成、事業無成,無法引導孩子,給孩子力量。其實即使是學業無成、事業無成的家長也不應該小看自己,要堅信自己也擁有巨大的生命潛能。能夠尊重自己與他人平等的人格,承認和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的家長就能夠成爲好家長。因爲成爲好家長的關鍵並不在於學歷、地位、經濟條件等,而在於有一個好的心態。

也許自己不夠聰明,但可以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也許自己不能有大的作爲,但可以把孩子培養成棟樑之才;也許家裏窮了一點,但是可以將窮轉化爲孩子成長的財富。

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家長不但要對孩子充滿信心,更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自信的基礎是自愛。要愛自己,愛自己當下的生命狀態。真正的自愛不僅是愛自己的優點、長處和業績,也包括正視自己的不足、缺陷和憾事。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能努力進取,同時又心平氣和,這樣,生命才能和諧,才能不斷昇華。一個真正接納自己,身心和諧的家長,就能不斷進步,就能給孩子創造一個最好的成長環境。

養育孩子的過程是人生的又一次輪迴,又一次成長機遇。你可以不是天才,但可以成爲天才的家長。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的生命價值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做一名自信自愛、不斷成長的家長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