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大全>

實用的成語作文300字集合十篇

學問君 人氣:2.58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成語作文300字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成語作文300字集合十篇

成語作文300字 篇1

今天下午,我們班舉行了驚心動魄成語大獎賽。

第一環節是“必答題”。一組一組的輪過去……終於輪到我們組了,不知是我運氣差,還是怎麼的,抽到了一題超難的題目,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還是沒有回答出來。最後我光榮下崗了。唉,怨天尤人啊,我怎麼會抽到這麼難的題目哪。

下面是“搶答題”,我們“舉班文明”的林芳慧居然不經過大腦思考站了起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她還是支支吾吾地一個字也沒說出來。我心想:“這是聲情並茂呀,林大媽,不知道幹嗎舉手嗎!”果然,她沒有回答出,給我們組扣了一分。

不過我們組最冤枉的還是“必答題”。金勇他回答不出,下崗了。我便“公佈答案”,老師說我們作弊!真是冤枉,可我們又不敢頂撞老師,只好“打掉牙往肚裏咽”。要是竇娥在,她會理解我們!

成語作文300字 篇2

上課了,莫老師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成語接龍。”

話音剛落,教室裏就炸開了鍋,同學們興致勃勃,七嘴八舌地議論着。

莫老師繼續說:“只要同音就行,我一個對你們全班。”

比賽開始了,“漫山遍野。”莫老師笑着說道。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道:“葉公好龍。”接着是:“龍騰虎躍”—“躍躍欲試”—“拭目以待” ……等到莫老師接到“強弩之末”這個“末”字讓同學們目瞪口呆了,教室裏的空氣似乎凝固了,誰也想不出一個接“末”字的成語。忽然,王卓涵大聲說道:“摩拳擦掌。”我和王智峯叫道:“好樣的!”就連莫老師也用讚賞的語氣說道:“聰明。”比賽繼續進行着……

“叮鈴鈴——”歡快的下課鈴響起,莫老師宣佈:“比賽結束,我們打成平手。”聽了這話,我們才依依不捨地走出了教室。

我愛玩成語接龍,真想再來一次。

成語作文300字 篇3

魚竿與魚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嚥,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着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着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爲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小故事大道理】: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纔有可能成爲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啓示。

成語作文300字 篇4

語文課上肖老師教了我們許多成語,什麼春暖花開、千山萬水、只恩圖報等等。我突發奇想決定和爸爸媽媽做一次猜成語的遊戲。

我把這個想法和他們一說沒想到他們非常贊成。媽媽說:“我來表演你們倆人猜看誰猜的又快又準。我在想媽媽能給我們猜什麼樣的成語呢?”

只見媽媽突然大笑起來,嘴張得老大,腰葉笑彎了,頭也笑的左右搖動,身體一會兒向前一會兒向後。還沒等媽媽停下來我立即搶着說:“哈哈大笑”。媽媽說:“不對但有些接近”於是我悄悄問爸爸,爸爸也說是哈哈大笑。明明是哈哈大笑爲什麼不對呢?我心裏在想,媽媽見我們都猜不出來就提示我們說“我是在大笑,可還有動作啊!”哦,我一下就明白了一定是“前仰後合了”。

接着媽媽又表演了好幾個成語:張牙舞爪、目不轉睛、一蹦三跳、掩耳盜鈴我都猜的很順利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表楊。

這次的成功給我很大的啓發,平時的學習來不得半電馬虎。

成語作文300字 篇5

  “今天的‘開心一刻’活動我們就舉行成語接龍吧!”吃完晚飯後,媽媽興高采烈地說。我們雖然驚訝,但還是一致同意。

每天晚飯後,我們家裏都有一個“開心一刻”的環節。大多數都是講笑話、講故事。今天,媽媽心血來潮的要成語接龍,雖不知爸爸爲什麼同意,但是成語接龍是我最擅長的啊!

“栩栩如生!”媽媽首先開口。“生龍活虎!”我面不改色心不跳。“虎,虎,虎虎生威!”爸爸明顯有些吃力。大家都認爲爸爸一定輸,成語接龍繼續進行。“威震天下。”媽媽已經面露喜色,認定她不會輸。輪到我了,這個“下”字讓我急得團團轉。“下,嗯,下流無恥!”我不過腦子張口就說。說完,我才明白自己的錯誤。我有點氣急敗壞,可是又能怎麼辦呢?爸爸和媽媽又要開始新的一輪比賽了。“閃閃發光!”比賽開始了,媽媽給爸爸來了一個下馬威。“光潔如新!”爸爸也毫不遜色。“欣欣向榮!”媽媽露出輕蔑的神像。“容光煥發。”“發,發,發,哎呀!”媽媽居然輸了。“哈哈哈!”爸爸樂了。“原來我們家的小才女和大主婦也會輸啊!”爸爸幸災樂禍地說。真沒想到,默默無聞的爸爸居然會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冠軍。我和媽媽也隨着爸爸笑了起來……

成語作文300字 篇6

我喜歡的成語有很多,如:描寫城市建築的舊貌新顏,描寫書畫的蒼勁雄渾,描寫動作的眼疾手快,描寫冬天梅花意志的堅貞不屈……可是我最喜歡的成語是——南轅北轍。

這個成語比喻所走的方向與目的地相反,愈走愈遠,也可以寫作“北轍南轅”。南轅北轍的近義詞是背道而馳,反義詞是殊途同歸。用法是:做事的方法與目的背道而馳。例句是:小明不按照老師所說的方法進行鍛鍊身體,因此南轅北轍。

這個成語還有一個故事。戰國時,魏王想去攻打趙國。季樑聽說了,就講了一個故事來勸阻魏王。他說:“剛纔我看見一個人坐車往北方去,他卻說要去楚國。我問他:‘楚國在南方,你怎麼朝北走呢?’他說:‘我的馬很能走路。’我說:‘雖然有好馬,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說他有很多路費。我說:‘這不行,你走錯方向了。’他又說:‘我的車伕技術高超。’你看,這人行路的條件越好,離楚國卻越遠了。”季樑勸阻魏王的意思是:魏王如果想透過侵略他國來達到稱霸的目的,就如同去楚國應該往南卻往北走一樣。

這就是我喜歡的成語——南轅北轍。

成語作文300字 篇7

解釋:表示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

出處:源於《呂氏春秋·權勳》:達子又率餘卒,以軍於秦周,無以賞,使人請金於齊王……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最近,小明迷上了武俠小說,所以他現在特別珍惜時間,他巴不得每分每秒他都能看小說。

一開始,小明只是在放學寫完作業後纔看小說的,但他一天比一天看小說的時間多。你瞧,他在上課時把書放在課桌裏看;在走路的時候手捧着書看;在回家後,他總是先看武俠小說,實在到太晚了他纔開始寫作業。

轉眼間就快到期中測試了,小明還熱衷於讀武俠小說。他最近還在寫一本書,把同學寫進書裏去。很快,班上大部分人也都沉迷於這種武俠世界。而且,小明每天寫完一些,就在班上讀出來,因此許多人因爲他而不能專心複習。

期中考試時,小明發現以前一看就知道答案的題目他現在卻有好多看不懂。分數出來後,和他預料的一樣,他的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問明情況後嚴厲地批評了他,告誡他不要因小失大,小明流下了後悔的淚水。老師還告訴他,他不是不可以看小說,而要在合理安排好時間的情況下才看,小明認真地點了點頭。

成語作文300字 篇8

“哈哈哈!”教室裏傳來一陣陣笑聲,原來同學們在玩“比手畫腳才成語”的遊戲呢!

現在上臺的是羅浩彬同學,只見他像小瀋陽一樣地跑來跑去,發瘋似得使勁搖晃頭和身子。同學們都在議論紛紛,有的說是“搖頭晃腦”,有的說是“趾高氣昂”,還有的說是“大搖大擺”。我想,應該是“瘋言瘋語”吧。可是,答案都不對。又見羅浩彬改變“戰略”,隨即大叫一聲:“啊!”,真像“河東獅吼”呀!可同學們仍是疑惑不解。等老師說出答案,是“瘋瘋癲癲”。同學們都哈哈大笑起來,有的笑得前仰後合,有的笑得捂着肚子直喊疼……

這節課我們體會到了快樂的滋味,快樂像一隻只鳥兒在教室裏飛來飛去,傳遞着自由和歡快的氣息;又像一朵朵花兒盡情綻放着,讓每個人洋溢着快樂的笑容;還像一個個小音符蹦跳着,奏出一支支歡樂的歌。

成語作文300字 篇9

今天,我讀了兩個成語故事,它的名字叫《鐵杵磨成針》和《畫蛇添足》。

《鐵杵磨成針》講的是:古時候,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愛學習,放下書包就出去玩。有一天,他在外面玩耍時,看見一位老婆婆拿着鐵棒在石頭上磨呀磨。李白問她幹什麼?她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老婆婆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李白,他慚愧地低下了頭。從此,他不再貪玩,認真讀書了。終於成了一名偉大的人。這個成語讓我明白了:遇到困難不要退縮,勇敢向前,就一定會成功的!

《畫蛇添足》講的是古代祭祀活動結束後,主人要把一壺酒獎勵給有功勞的喝。但是參加祭祀的人很多,這酒每個人都喝一口的話,那就不夠喝了!大家安靜下來,其中有一個人說:“讓大家都畫一條蛇吧,誰先畫好就讓誰喝 ”。大家都同意了,一個人很快就畫好了。他看看了看四周,沒有一個人畫好。於是,他就自作聰明給蛇畫了腳。這時,另一個人也畫好了,他說:“你見過蛇嗎?蛇是沒有腳的”。說完,一口喝了美酒。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做到位就行了,不要弄巧成拙,反而壞這件事。

成語作文300字 篇10

我喜歡《成語故事》這本書。書裏有許多成語故事,許多的典故。每個故事都有想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且都是幫助我們不要沉迷於什麼或者讓我們積極向上。

讓我來好好介紹其中的一個故事吧!

我最喜歡《成語故事》中的這一篇故事——濫竽充數。這個故事講了齊國國君齊宣王喜歡聽人吹一種叫做芋的樂器。齊宣王就叫很多人在大殿裏面吹芋,有一個人混了進去,在哪了假裝吹,每個月都跟別人一樣吃好穿好。後來,齊宣王死了,兒子齊湣王也愛聽別人吹芋。但是他不喜歡那麼多人一起吹,要一個一個的吹。這個人不會吹,於是就偷偷的溜走了。

我有一個同學叫餘尚哲,他就是這樣。上英語課的時候老師叫大家一起背誦課文,他不會背,就在那裏對嘴型。我們就得有些人不會背,在裏面混,於是我們要求老師單個抽查,老師也同意了。到了餘尚哲的時候。他背到:“What did Koko do……額,這個,我忘記了。”老師當場大發雷霆,讓他下課去辦公室。這種人就是濫竽充數。

我喜歡濫竽充數這個故事,因爲我不是這樣的人。

TAGS:十篇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