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心理>

學會心理技巧助你職場目標輕鬆達成

學問君 人氣:2.05W

導讀:心理技巧有哪些?人們都在渴望能夠成功,在對自己的職場規劃時,總是規劃得非常的好,但是總會因爲一些事情讓我們的目標無法按時完成,這樣就會讓我們失去了奮鬥的動力。那麼該如何來做目標纔可以順利的達到呢?下面爲你介紹心理技巧有哪些。

學會心理技巧助你職場目標輕鬆達成

我們對改變有着複雜的感情,一方面,我們渴望改變,另一方面,我們又在逃避它。

正如身兼作者和心理學家的約翰。諾克羅斯博士在新書《改變只需五步,讓你下定決心實現目標》中指出的那樣,“對改變自身的想法我們是又愛又恨。我們渴望改變卻又害怕它,崇敬改變卻又輕視它。”

我們害怕改變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我們對改變的看法。諾克羅斯博士寫到:“畢竟,我們一直以來都去相信,改變所包含的那種不切實際的自我犧牲的生活方式,長期下去經常會以失敗告終。”

諾克羅斯博士認爲,改變分四種:關於改變壞習慣的,像抽菸,過度消費;關於建立新目標的,諸如彈吉他或者學習園藝;關於改善人際關係的,例如提高婚姻質量或是與同事和睦相處;以及關於提高生活滿意度的,比如想成爲一個更好的人或者提升精神境界。

無論你在試着戒菸還是在改善人際關係,諾克羅斯博士的五個步驟在這些改變中都適用。在對成功和失敗的改變長達30年的研究的基礎上,諾克羅斯得出了這五步:

一、做好心理準備,明確你的目標是什麼。

二、做好準備工作,簡單概括你想要怎樣做出改變。

三、付出汗水行動起來。

四、堅持下去克服困難。

五、長期保持改變後的狀態。

在《改變學》一書中,你可以逐步並系統的瞭解每個步驟中需要完成的行動計劃。除了實踐方法,你也可以看到來自於已實現目標人士的趣事,以及諾克羅斯博士的親身經歷。他也揭穿了人們對改變的一般看法,諸如足以影響改變的意志力。

諾克羅斯博士對選擇目標和加強自我意識的見解會讓你開始改變的進程。

選擇你的目標

你也許聽說過只從事一個目標很重要。但是諾克羅斯博士援引的研究卻發現如果選擇了兩個目標,可能也會成功。尤其是選擇了兩個有聯繫的目標時,會對你格外有幫助。比如戒菸和管理壓力。

當你選擇的目標越來越接近第五個步驟時,你成功改變的可能性也越大。用諾克羅斯博士的話來說,“處於‘付出汗水’階段的行爲方式獲得成功的可能性要比在‘心理準備’和‘準備工作’的大的多。”

但是如果一種行爲方式突然妨礙了你的健康或者制約了你改變的能力,就把它當成一個目標。諾克羅斯博士拿抑鬱症舉例。

最後一點,“馬上追隨你的熱情。”如此來看,就是僅僅去追尋一個你想要追尋的目標。

加強自我意識

一旦明白了問題行爲的模式,你就可以制定出針對該行爲的行動方案。所以,自我意識對你實現目標是很重要的。

(舉例來說,採取行動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有益健康的行爲替換掉那些問題行爲,比如“用放鬆代替焦慮。”另一個方法就是創造一個環境,來減少問題行爲的觸發因素,促進改變。)在諾克羅斯博士看來,自我意識包括提高對自身,自己的問題和目標上的洞察力。

爲了加強自我意識,你需要變成一個“行爲偵探”。關鍵在於確定是什麼引起了你的問題行爲並使它繼續下去,要考慮到“環境,人際和情緒”方面的觸發因素。

諾克羅斯博士建議至少要用五天來掌握這四個要素:

1、一天中問題行爲的發生時間和發生次數

2、問題行爲的觸發因素,包括當時狀況和你的感受

3、問題行爲的程度和數量,例如你花了多少錢

4、問題行爲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記錄這些資訊會讓你意識到你的行爲並不是反覆無常的,而是可預測的。總而言之,這是件好事,因爲這意味着你可以增多,減少或是擺脫這種行爲。諾克羅斯博士寫到,僅僅透過密切關注問題行爲,就可能改善它。

實現目標需要的不只是意志力。這個過程需要周到的規劃,辛勤付出以及學習新技能的意願。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已經提高到不亞於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心理治療了。那麼,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危機干預療法

危機干預,屬廣義的心理治療範疇。危機干預則借用簡單心理治療的手段,幫助當事人,處理迫在眉睫的問題,恢復心理平衡,安全度過危機。干預的對象不一定是“患者”,儘管大多數國家將此列爲精神醫學服務範圍。干預的最低目標應是保護當事人,預防各種意外,故常動用各種社會資源,尋求社會支援。

存在主義療法

存在主義療法基於哲學的途徑來探討人類及其生存,論述重要的生命主題,它是對生命問題的態度,而不是是技術和方法。生命的主題包括生存、死亡,自由、選擇、責任(對自己他人及社會的責任),愛和孤獨、找到生命的意義、應付無意義的感覺。相對其他療法,存在主義療法更多地檢驗個體的自我認識,對生存所遇到的問題的思考能力及與他人發展誠實親密的關係是存在主義療法的主題。存在主義療法認爲焦慮是由於在世需要選擇而不去選擇並逃避由此而產生的責任所致。存在主義療法就是心理治療師幫助客人在時間上即昨天、今天和明天及空間上即客觀世界、同世界和自我世界中找到同一感,並對生命的主題即在世做出深入淺出的探索與感悟,從而找到個體在宇宙間的準確的定位,實現心理治療的中遠期目標。

交互分析療法

交互分析療法,由伯爾尼(EricBerne,1910-1970)創立於50年代,其主要觀點有。

(1)。 人格由3種自我狀態組成:“父母式自我”(ParentSelf)、“成人式自我”(AdultSelf)和“兒童自我”(ChildSelf)。其中P代表父母的價值觀,是內化的結果,偏向權威化;A是個人對外界環境的客觀反應與評價,它既不情緒化,也不權威化;C是人格中的兒童慾望與衝動的表現,是其本能部分,偏向情緒化。這3種自我狀態,構成了人格衝突與平衡的基礎。

(2)。 人皆渴望得到他人,特別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愛護與肯定。這通常包括父母、師長、領導朋友、戀人等人物。個人在人格成長中得到關愛與肯定越多,則其人格衝突便越少,自信心則越強。正面的“父母式自我”、“成人式自我”與“兒童式自我”之間的交互作用,會產生積極、正面的生活腳本(lifescript),反之,則會導致不良的人格表現,使人在交往中充滿焦慮和自卑。

(3)。 心理諮詢的目的,在於使來詢者成爲一個統合之人(integratedperson),使個人從“父母式自我”與“兒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脫出來,增強“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的支配。由此,學會與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並在交往中學會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療法”的核心任務之一。

(4)。 在操作技巧上,“交互分析療法”十分強調傾聽分析的作用。它旨在推動來詢者深刻反省其人格中“父母式自我”與“兒童式自我”的衝突,以“成人式自我”的眼光來審視個人的生活腳本,積極地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增強自信心。

認知行爲療法

認知行爲諮詢者認爲,生活中的誤解導源於錯誤的認識和/或產生無效反應模式的思想。他們相信,思想過程能夠被隨意的推斷、過度泛化和在總體上誇大了的曲解所污染。實質上,他們試圖幫助人們建立起一個能導引他們工作的現實基礎。他們也相信,典型人物能從他們的思維方式發展出一種新的行爲方式,或者從他們的行爲方式發展出一嶄新的思維方式。結果,他們對諮詢的探討非常強調一個人做“什麼”,而忽視他或她“爲什麼”做。

在認知行爲理論上所運用的方法隨諮詢者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諸如著名的理論家邁切鮑姆(1977年)使用緊張灌輸訓練;馬奧尼(1977年)使用個人技術模型;貝克(1976)使用認知練習;古奇和賴特諾(1978年)使用認知和行爲塑造與再塑造;埃利斯(1973年)使用理智一情緒方法。這些方法具有下面一系列步驟,但不必受此限制:

(a) 強迫受諮詢者考慮自己說什麼。

(b) 告訴受諮詢者怎樣作不同的回答。

(c) 給受諮詢者佈置家庭作業。

(d) 幫助受諮詢者懂得要改變他們的行爲,他們必須向自己的信念系統提出挑戰。

這些方法,如果運用得恰當,可以造成一種風氣,即自我評價,自我觀察,自我管理,自我接受,科學的思想,靈活性,容忍,承擔義務,以及冒險成爲規則而不是例外。這個模型與其他模型迥然相異的是,它促進過程定向,即估價自己的能力,它不是建立在一個人思考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運用於思考中的守程的有效性的基礎上。這個模型傾向於功效,但未必有這樣的保證,即既定的目標將成爲達到的目標。而且,透過這個模型,人們會認識到,目標定向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只有當他或她停止朝這一目標努力時,失敗纔會降臨。良好的自我感覺與懂得達到自己目標的最佳進程是有關係的。

格式塔療法

“格式塔療法”,由佩爾斯(Frederick S 。Perls,1893-1970)創立於60年代,其要點簡述如下:

(1) .人都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諮詢的中心任務是幫助來詢者充分認識到自我在現實中的存在和感受。由此,心理諮詢不求爲來詢者的困難作解釋與指導,而是鼓勵來詢者主動承擔責任,主持自我的治療與改善。

(2)。 人應該將精神集中在現實的生活與感受當中,而不要對過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人的許多焦慮都產生於不能正確對待以往生活向當前生活的過渡,以逃避現實的做法來處理個人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壓力。這嚴重阻礙了一個人的健康成長。

(3)。 使人積極的面對現實,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幫助他完成內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結”(unfinished business),這通常指個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靈創傷和刺激經歷所留下的不良情緒體驗(如懊惱、悔恨、內疚、憤怒等),他們猶如一個個心結,繫住了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活動自由。而要使人全心全意的投入現實生活,就必須排除這些“心結”的干擾。

(4)。在諮詢手法上,“格塔式療法”甚強調幫助來訪者由“環境支援”轉向“自我支援”,以使來訪者從一開始就不依賴他人,儘量挖掘個人的潛能。

家庭療法

家庭療法(Feamily Therapy)又稱家庭治療,是以家庭以對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療方法。協調家庭各成員間的人際關係,透過交流,扮演角色,建立聯盟,達到認同等方式,運用家庭各成員之間的個性、行爲模式相互影響互爲連鎖的效應,改進家庭心理功能,促進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

家庭療法與以個人爲對象而施行的個體心理療法有所不同,其特點是不太注重成員個人的內在心理構造與狀態,而是把焦點放在家庭各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上。

家庭療法的主要理論觀點是把家庭看成一個私人性的特殊“羣體”,需從組織結構、溝通、扮演角色、聯盟與關係等觀念和看法出發,以瞭解此小羣體,並且依據“系統論”的觀點來分析此家庭系統內所發生的各種現象。即在家庭系統內,任何成員所表現的行爲,都會受家庭系統內其他成員的影響;個人的行爲影響系統,而系統也影響其成員。這種系統相關的連鎖反應,可導致許多所謂病態的家庭現象;而一個人的病態行爲,也常因配合其他成員和心理需要而被維持。基於此種觀念,家庭療法主張,要改變病態的現象或行爲,不能單從治療個人成員着手,而應以整個家庭系統爲其治療對象。家庭治療透過語言疏通家庭關係,指導生活模式,對家庭成員進行心理治療,以改善病人生活環境,促進病人康復。

婚姻療法

婚姻療法(Maritalrherapy)又稱夫妻療法,是指一對夫妻就他們的夫妻關係及婚姻問題爲主要焦點而進行的治療方法。

婚姻療法是心理理療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婚姻療法的觀念與施行,可以說始於19世紀初。當時歐美各國社會面臨工業化的變遷,相應地帶來了夫妻關係的變化,也主生了夫妻間的適應困難,隨之也感到了婚姻諮詢的必要。到1920年左右,歐洲的醫學家開始從夫妻關係的角度來了解性問題的真象,即透過人際關係來探討個人的病理,可以說是精神醫學理論上的突破,到20世紀40年代,英國的米特曼醫師(B·Mittlenan)着書闡明神經症求治者的病理起因與所處的婚姻問題有密切關係,提議治療已婚神經症的求治者時,宜同時分別治療求治者的配偶。

要施行婚姻治療,施治者必須從心理學的角度充分了解夫妻關係的真相。施治者要能清楚瞭解並能辨認功能性與非功能性的夫妻關係,體會導致夫妻夫妻題的根源,才能確立治療和輔導的方向,幫助夫妻消除病態的關係,建立健康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