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心理>

坐擁海量資訊卻無法解決問題

學問君 人氣:1.48W

坐擁海量資訊,但你總是無法解決問題?下面坐擁海量資訊卻無法解決問題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坐擁海量資訊卻無法解決問題

  

一·機器可以學得更快,那人類還要學什麼

二十年前,我們流行神奇記憶法,電視廣告裏充斥着各種能夠記住圓周率後1萬位的記憶大神。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都明白“大腦不是用來記憶的,而是用來思考的”。

實際上,在知識更新換代如此快、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記住每一個知識。

在今天,原本很多由人類掌握、支配和使用的知識,正在被機器替代。

在金融業,高盛的僱員中,已有超過25%是工程師和僱員,大數據分析平臺替代了投行分析師的部分工作。

在醫學領域,IBM的沃森在醫生錄入病人情況之後的30秒內,就可以把診療意見列出來,每種意見還會標明出處,並用置信區間告訴醫生自己有多大把握。

所以,我們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價值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更多地發揮人性優勢,纔是我們需要做的。

所以我們的學習,很可能:

不再侷限於現有知識,而更多是深度思考未來的能力:既然機器可以幫我們記憶過去,或許我們可以有更多精力去思考未來;

不再侷限於知識本身,而更多是這些知識可以解決何種問題:機器承擔了單調乏味的工作,但我們需要懂得,可以用機器來做何種工作;

不再侷限於某個領域,而更多是知識之間的聯繫:機器更專業,那我們能做的,就是了解這些專業之間的聯繫。

然而,深度思考、解決問題、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繫,這些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爲什麼你有這麼多資訊,卻還是不會解決問題

先說說,爲什麼我們做不到吧。

學習無外乎三個方面:知識、能力、價值觀。

知識的學習:具體某個領域的、用來闡述道理或解釋事情或完成任務的相關資訊;

能力的學習:這裏的能力是廣義的,既包括特定領域的技能,比如打籃球、寫程序、畫插畫,也包括超越具體的領域的通用能力,比如思維、溝通、計劃等;

價值觀的學習:整體的心智模型和價值體系,也就是,對事物的判斷。

這三者的區分對於學習和資訊獲取非常重要,但我們常常連這個分類都沒有弄明白,以致於陷入低效學習的誤區:

1.知識零散化,導致資訊過載,難以進行深度思考。

比如,你想學習如何與客戶打交道:

看微信公衆號“與客戶見面之前,可以先對着鏡子給自己做個增強信心的姿勢”,很有道理,收藏;

資深同事說“介紹公司的時候,要多強調我們很牛X,客戶纔會買我們的東西”,趕緊記下來。

刷知乎,看到“與客戶溝通的時候,不要總是自己說,而要多提問、讓對方說”,很不錯,記筆記;

這樣,你很快記滿了成百上千條知識,不停地學習,不願放過任何渠道收集來的任何知識。一段時間後,你突然覺得:啊?!爲什麼有這麼多要注意的?我學不完了,好挫敗。

你之所以會對這些碎片資訊孜孜不倦、什麼都覺得新鮮、什麼都想要記住,是因爲你沒有一個知識結構,所以無法深度思考。

倘若你能夠概括出,客戶購買我們的產品,無外乎三個方面:信心、能力、匹配,就不會有上述情況。

因爲從這三個方面,你完全可以自己思考出上面那些小技巧,比如,做一個提升信心的姿勢是爲了給客戶信心,介紹公司的牛X是爲了證明能力,而多提問呢,則是確信我們的產品/服務能夠匹配客戶的需求。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了碎片知識飢渴,只是記憶,卻無法思考,或許是因爲,你缺少一個結構。

2.只學價值觀,忽略知識和能力,所以難以解決問題

“有趣是人生的終極意義”、“你還沒成功,是因爲不夠努力”……這些都有道理。但是,如果只是學習這些“道”的東西,卻沒有相應的“術”和“器”來支撐,你會發現,道理都是別人的。

如果你認同“有趣是人生的終極意義”,那麼就去思考、去學習“如何成爲一個有趣的人”,如果你認同“你還沒成功,是因爲不夠努力”,那就去尋求努力的方法論。

雖然“道、術、器”,“道”在最前面,然而,“道”是你積累到一定階段才能悟出來的`,倘若沒有“術”和“器”,即便知道了“道”,又有什麼用呢?

我們很多時候想一步登天地掌握“道”,其實登上的只是空中樓閣,問題還是難以解決。

3.將知識與能力割裂,所以難以建立知識間的聯繫

比如,我們學開車,教練跟你講了很多注意事項,解釋了剎車、油門、檔位,這些都是知識。然而如果你沒有學會開車,不具備開車的技能,那這些知識完全沒有用處。

再比如,我在結構化思維裏面講過MECE原則,我們很多人也知道MECE原則,可並沒有在說話和思考的時候用上它、讓它成爲自己思維的一部分,那就只能停留在知識層面,仍然沒用。

所以說,有些知識可以只是知道就好,比如“牛奶是白的”,然而大多數知識,就像如何開車、MECE原則這樣,如果不能與能力聯繫起來,幾乎是毫無用處的。

三·知識體系到底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如何能夠避免上面這些低效學習誤區,做到深度思考、解決問題、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呢?唯有建立知識體系。

因爲知識體系,能幫我們把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找出相互間的聯繫、舉一反三,從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快速反應、最終將知識內化成能力。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零散的知識吸收,是跳躍式的、是點狀的、是相互割裂的;而有了知識體系之後的學習,是結構化的、是網狀的、是相互關聯的。

所以,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應該包括三個特徵:有知識架構、有知識內容、內容之間有聯繫。

根據這三個特徵,我們建立知識體系,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1.明確自己的學習背景

當你剛開始學習一個領域的時候,首先要明確:你爲什麼學習這個領域?將來打算如何應用?這個領域跟你現有的其它知識是什麼關係?

在上一篇文章《靠意志力的學習都是耍流氓》中,我曾經提到,如果你學習的東西不能用到,你會沒有動力去學,而且就算學了也很快會忘記。

不僅如此,如果你不知道學習這個領域是爲了什麼,你就很難建立起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

比如,此前我的本職工作是諮詢,諮詢領域是組織設計,業餘時間開公衆號、研究個人提升方法論。

所以我就會有兩套知識架構在腦海裏,任何知識進來就自動在腦海中、筆記裏補充到以下模組。

比如諮詢的-影響組織效率的六大方面:

比如個人提升的-個人需要具備的技術以外的能力:

當然,這兩套架構之間也是有聯繫的,這種架構間的聯繫,可以幫助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進行類比。

比如,我把個人提升看成企業提升的微觀版,其中,組織設計裏的各領域“人才”要素,相當於個人能力提升領域的“專業能力”要素。

我們知道,企業在人才管理方面,會針對關鍵人才進行大量投入,而對其他人才,保持行業平均水平就好。

由這種聯繫我會想到,個人的專業能力提升其實也是一樣的,講求“T”字型,橫向上,各領域都懂一點,縱向上,找到自己賴以謀生的專業領域去深挖。

總之,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很難建立起知識架構的,因爲你很難知道,這個知識是用來解決哪個領域的問題、跟你的個人目標到底有什麼關係。

2.透過各種可靠資訊渠道建立架構

明確了學習目的之後,你可能會想:在我對這個領域不瞭解的時候,我要如何建立起這樣的架構?答案是:透過高質量資訊渠道,找一個已有的體系,而不是自己搭建。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大學裏面學的一些課程,好像聽懂了,然而好像又不知道怎麼用,也不知道各門專業課之間到底是什麼聯繫,它們是如何組織在一起解決問題的。

教材佔很大的原因,如果你不讀本校老師編撰的教材,而是去讀一些經典教材,比如經濟學看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心理學看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你會發現,很多問題豁然開朗。

這就是高質量資訊的作用。

諮詢公司裏,顧問在非常短的時間裏能夠快速瞭解一個行業,靠的也是高質量資訊輸入,比如看高質量的研究報告、訪談業內專家等等。

那麼,在建立知識架構的時候,什麼是靠譜且高質的資訊源呢?專家、專業網站、經典書。

專家:你摸索數月而不得入門,可能還不如專家跟你講1個小時收穫更大,因爲他/她研究很多年了。

透過專家跟你講,你可以直接借用他們的知識體系。至於說,去哪裏找專家,在行、知乎、行業聚會等等,都是很好的渠道。

專業網站:如果你找不到專家,那你可以在知乎、Quora、Wikipedia或者其它專業類網站,找到相關領域的資訊,比較體系化。

經典書:你可能會喜歡讀科普類、趣味性的文字,然而,如果你不是爲了解決某個小問題,而是真的想系統學習這個領域的知識,那麼,經典教材不讀,很難建立起架構。

一方面,趣味書籍往往選取某個細分角度,無助於你認識全貌,另一方面,爲了保持趣味性,必然在一些難懂的知識上模糊處理。

順便說一下,我每次文章寫很長,而且還要加上方法論,爲什麼不去寫“XX的五種技巧”這類更加易讀的文章呢?因爲我儘量想把每個話題講得結構化一些,就像這篇文章,從爲什麼開始,講到如何做,這樣纔有利於你們理解全貌、建立知識架構。

3.不斷修正自己的知識架構

你可能會說:別人的知識體系,未必適合我用啊。

是的,所以,在你學習一段時間之後,需要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比如,上面提到關於組織設計的知識體系,是按照影響因素來建的,實際上,也可以按照流程來建。

過去,很多企業找諮詢公司,常常是一下子建全套體系,所以用流程是合適的。但後來,很多企業更多是問題導向,哪裏有問題就處理哪裏,所以影響因素就是更合適的。

每個人的背景不同、學習目的不同,最終形成的知識結構可能也不同。

4.在架構中填充知識

現在,我們有了架構,那麼如何填充知識內容呢?

我建議的一個方法是:

首先,把你看到的任何有價值的資訊,都記在手機裏,可以用Evernote或其它任何工具,甚至直接用手機自帶的記事本。記的時候不需要組織語言,記關鍵詞就可以,這樣最快。如果是微信文章裏的,你可以直接截圖儲存。

其次,每天對當天的知識進行整理,分門別類地列到Evernote裏面(跟上一條裏的資訊,分開不同的檔案夾)

最後,定期回顧,如果是重要的知識,再記入到知識架構裏,作爲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用這種方式,即便是碎片化資訊,也能夠進入到知識體系。

5.將知識之間、知識與問題之間進行關聯

很多人都覺得:我明明學了很多知識,爲什麼解決問題的時候還是沒有任何思路?爲什麼有人學一個知識,就可以輕易舉一反三解決很多問題?

之所以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想不起用什麼知識,是因爲知識和問題之間是脫節的。那麼,如何讓知識和問題連結起來呢?答案是:兩邊都向對方靠。

知識向問題靠:每看到一個知識的時候,就去思考這個知識可以用來解決什麼問題。

比如,馬斯洛的五層次需求,你可以用來管理下屬(分析他們的需求層次,並據此激勵他們),也可以用來找另一半(分析你自己所處的需求層次,從而確定你需要什麼樣的人),還可以用來分析奢侈品爲什麼可以賣那麼貴(買奢侈品,滿足的不只是物質需求,還有被人尊重的需求等等)。

這樣思考的話,以後你真的遇到這個問題,就知道用什麼知識解決了。

問題向知識靠: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不要拋開過去的知識坐着苦想,而是回到你的知識體系,去檢視哪個能幫你解決問題。多次之後,你就知道某類問題該用哪類知識解決了。

如果能夠常常做這些“向兩邊靠近”的思考,不僅能夠建立起問題和知識之間的聯繫,而且會逐漸建立起知識之間的聯繫,讓它們不再是割裂的衆多點,而是可以放在一起去解決某個問題。

四·爲什麼我沒有提工具

很多知識管理類的文章和微課都會介紹工具,而這篇文章,我幾乎沒有說工具。

實際上,我也很少說工具,因爲我一直認爲,工具不是最大的障礙。

倘若我們掌握了基本的方法論,你自然會去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但假如我們只會工具,卻不懂得方法論,那工具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工具很容易學,會給你成就感,但也會有錯覺,讓你覺得會用工具就真的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但實際上,任何知識體系,都不會像工具那樣,看個說明書就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