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策劃書>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3篇

學問君 人氣:1.44W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勵志主題班會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3篇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同學們在軍訓期間,刻苦訓練,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充滿了朝氣和活力,具有較強的拼搏意識和進取精神。然而,自從正式上課以來,我發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同學之間漠不關心,大學生活迷茫,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遲到、早退現象嚴重。爲了進一步加強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找回軍訓中的那種感覺和自我,特開展此主題班會。

二、活動意義:

主題班會透過文藝節目及討論的形式,充分調動每一名同學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增強同學、師生間的互信和深厚友誼,樹立健康的身心素質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明確自我價值和社會責任。從不同層次和角度使同學們認識到團結同學、努力拼搏、奮發進取的重要性,以飽滿的熱情和勤奮進取的姿態投入到美好的大學生活當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三、活動形式:

討論和文藝相結合

四、活動前準備

1、觀察瞭解學生及班級狀況,發現問題所在,尋找符合班級實際的主題。

2、召開班委團及學生代表會議,正式確定班會主題。

3、劃分班委工作範圍,擬寫班會方案。

4、在班級進行宣傳,鼓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劃分活動小組準備材料和主題節目。

5、落實方案,確定活動時間、地點及活動前的準備。

五、活動過程

1、開場語

主持人: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晚上好!歡迎來到國商一班主題班會活動現場。

主持人: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智者和他的徒弟正漫步於河邊,智者問徒弟:“怎樣才能使一滴水永不幹涸?”徒弟大惑,然後曰:“將它託入掌心。”師父笑曰:“非也、非也!將它投入大海之中。”……是啊!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不會乾涸。我們國商(1)班不正是這一片汪洋大海,而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不正是大海中的一滴滴水珠嗎?一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才能發揮自己,一個集體也正因有了我們才生髮光芒。我們要不斷培養自我意識、樹立主人翁形象、增強集體凝聚力!

2、團結就是力量

主持人:是的,團結是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團結使我們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下面首先請大家欣賞歌曲《團結就是力量》,表演者全體男生。

主持人:在同學們精彩的表演後,有一同學由衷地寫下自己欣賞後的感受。

主持人:是啊!團結的男孩,團結的力量。下面看看我們女孩們又是如何生活的,請聽散文朗誦《團結》,表演者:——吳相會

馬翩翩

吳相會:同學們,當你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和大家一塊兒學習上課時,

當你和朋友們一起遊戲,一起活動,一起勞動時,當你和夥伴共同解決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時,你是否感受到了同學之間那份真誠的友誼,團結帶來的快樂呢?

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吧。在遼寧省師範大學教育系裏,有兩位特殊的學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錚。她們一個雙目失明,一個雙耳失聰。然而,就是這樣的兩個人組成了“海倫`凱勒”號聯合艦隊,兩人在生活上、學習上互幫互助,周婷婷聽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錚的眼睛;王錚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兩人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在學習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們爲什麼會取得成功?那是因爲她們掌握了成功的一個法寶——團結友愛,互相協作。

馬翩翩:“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纔不會被蒸乾”“根根筷子只有綁在一起才堅不可摧”“衆人划槳開大船”。這一句句富含哲理的話語,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融入集體纔不會落後。

在學校,班級是我們最親近的集體,也是最能體現“螞蟻精神”即集體觀念的集體。按時到校、自習課安靜、宿舍衛生搞好、校服穿戴整齊、說話用語文明等等,這些都是團結的行爲。也許有很多人認爲這些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卻不曾認識到這些小事上的不到位,恰恰反映出了某些人責任意識淡薄,缺乏足夠的集體主義觀念。

主持人:團結的力量是多麼巨大呀!團結的精神離不開大家的奉獻,一個班級中同樣也缺少不了這種無私奉獻精神,而班級中的班幹部是班級的核心的帶頭人,更是這種奉獻精神的化身。下面聽聽我們班委代表是如何看的?請班委的代表閆佳林同學爲我們談談自己內心的感受…

主持人:是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一個美好的人間,請聽女生合唱《愛的奉獻》

3、拼搏纔會成功

主持人:如果說團結是成功的前提,那麼拼搏是成功的關鍵。請欣賞崔瑩

李培培同學的配樂詩歌朗誦《拼搏》

李培/崔瑩:成功是美好的,它能給予人優越感,卓越感,每個人都幻想着成功,但往往都忽略了成功的主要因素--拼搏。

有句話說得好:“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纔會贏。”從古至今,經過拼搏成偉績的人不勝枚舉,我們從他們的背後,看到的是拼搏,是奮鬥,是汗水。是啊,"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跳水名將伏明霞,當她在爲亞特蘭奧運會作準備時,大大小小的傷出現在她的身上,但是,頑強的拼搏精神驅使着她,堅強的鬥志激勵着她,因此,她把一切都拋諸腦後,帶傷訓練,正是因爲有了這種拼搏精神,才使得她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拼搏精神是一個人成功的主要因素,沒有了拼搏精神,這個人,就很難有一番成就。我們相信:愛拼就會贏,肯拼就是贏!

主持人:學習是一條坎坷的登山路,多少人爲達到那光輝的頂點而不懈努力,取得成功後搖旗歡呼;又有多少人在崎嶇的山路上跌倒了就不願爬起,只是望山興嘆,埋怨山路險陡……看,狂風折斷過海燕的翅膀,可海燕繼續迎着暴風驟雨搏擊長空。珠穆朗瑪峯曾吞噬過無數攀登者的身軀,可未能阻止登山者的行動,那強者的腳印不是又出現在了山的絕頂……這是學習的強者,這纔是強者的學習。

主持人:請本班的班委、團支委、學生代表分別上臺演講,談談各自的想法。

4、奮進的旋律響起來

主持人:我們正值青春,讓我們團結在一起,共同拼搏,共同奮進,讓波濤更加洶涌、澎湃吧!展開你鷹一樣的翅膀,翱翔蒼空,向新時代前進!請聽範志強同學爲大家帶來的《向天再借五百年》

主持人:倘若將我們國商(1)班看作一條航行的大船,我們國商(1)班的同學就是這條船上不可缺少的成員——水手,只有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船纔會順利到達彼岸。衆人划槳開大船,開出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天空。請欣賞男生合唱《衆人划槳開大船》(表演者:閆佳林李向南侯前途郭玉李五張九霄陳永淼)

5、尾聲

主持人:當然大船的航行還少不了一個掌舵人——輔導員老師,正是在輔導員尹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國商(1)班纔會更加茁壯成長。我們請我們輔導員尹老師說兩句好不好?

六、輔導員總結

同學們,今天晚上的主題班會開的很成功。作爲老師,我很高興,也很欣慰。高興的是:沒想到同學們準備的這麼充分,人人都有節目,人人都有感言。欣慰的是:我們國商一班的同學們又找回了軍訓中的那種感覺,那種團結進取的精神。“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我深信:只要我們團結一致,互相幫助,勇往直前,就一定會戰勝任何艱難險阻,到達理想的彼岸。

希望和要求

1、團結就是力量,是我們班級的基礎。真心的希望同學們能夠以此爲契機,敞開心扉,包容理解對方,關鍵時刻伸出你、我的友愛之手。

2、拼搏是關鍵。愛拼纔會贏,愛拼就會贏,只要生命不息,就要拼搏不止。大學期間是鍛鍊自己、提升自己的大舞臺,我們要不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

3、奮進是方向,是目標。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每一名同學都要“學有目標,趕有方向”,具備現代化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同學們,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你們團結、拼搏、奮進,用科學的發展觀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就會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理想邁進!

七、學生對主題班會的建議

本次主題班會雖說達到了預期目標,但從班會的內容、過程來看還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某些方面材料收集的不夠全面,形式還不夠多樣化,有個別學生幹部的積極性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還不夠多。在以後的主題班會活動中我將會努力克服不足,逐步提升主題班會的質量和效果。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 篇2

《讀書·勵志》主題班會教案是爲了讓同學們明確讀書目的,展示讀書成果,提高學生讀書的自覺性。

一、活動目的

1、明確什麼是好書,使學生懂得只有多讀好書纔有利於在各方面的提高和發展。

2、暢談讀書的感想,交流讀書的方法,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

3、明確讀書目的,展示讀書成果,提高學生讀書的自覺性。

 二、活動過程

主持人(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由我倆在這裏主持《與好書交朋友》主題班隊會活動。(以下主持人甲、乙簡稱甲、乙)

甲:我們要圍繞這個主題暢談自己的感想,推薦自己最喜歡的書籍,和同學們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結識更多的新的“朋友”。大家說,好不好?

乙:莎士比亞說過,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

甲: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真心希望同學們都能和好書交上朋友。(4位同學走上臺來,朗誦自編詩歌《書是我們的朋友》)

乙:感謝這4位同學的精彩朗誦!其實,我覺得可以用4個字來概括讀書的好處!

甲:哪4個?

乙:“開卷有益”!

甲:不錯,那世界上有這麼多書,到底哪些書才適合我們小朋友看呢?最近我經常看到我們班的同學在看《七龍珠》、《機器貓》?? 乙:是啊,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前不久,我們各小隊對這個問題都作了交流和討論。現在,我們就請他們來爲我們做一個彙報吧!

第一小組:適合我們年齡讀的書有很多。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這些書會把我們帶到神奇的世界,那裏有貓和老鼠、有海的女兒、有拇指姑娘??我們小隊的同學特別喜歡看這一類書。 第二小組:我們覺得有助於學習的書也很適合我們。如《作文大全》、《趣味數學》等。這些書不但有助於我們學習,還有助於開發我們的大腦,提高我們的學習興趣。

第三小組:我們小隊向大家推薦的書是兒童版古典名著。叔叔阿姨將大人看的書的語言改編成我們小孩子能看懂的語言。如《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裏面有許多人文歷史、傳統文化值得我們去研究。

甲:書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幫助,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找本好書作朋友吧!

讓學生知道讀書應該養成的習慣:

1、堅持每天安排一段時間看書。

2、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

3、注意用眼衛生。

4、能自己選擇較好的環境。如不能在車上、牀上等地方看書。

5、能愛護書籍。如不在書上隨意亂圖亂畫,儘量使用書籤,不亂丟書。

甲:許多同學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也幫他們給我們介紹幾本新書、好書,讓我們也找到好朋友吧!(或下發好書推薦表)

乙:這學期開學以來,我們班掀起了讀書的熱潮,下面就請幾位同學談談他們讀書的體會吧。(學生上臺發言)

生1:大家好!我是班上的小書蟲。讀書是我一天中最快樂的事,是書讓我知道這個世界好大好大;是書讓我變得快樂無比;是書教會我怎樣更好的學習。我總會在每學期開學初爲自己制定一個看書目標:一學期必須看五本或五本以上的課外書。

生2:大家好!看書是我最大的愛好。其實,上網也是我最大的愛好。我上網幹嘛呢?看書唄!看書途徑很多喔!比如,像我一樣去少年兒童文學網站看書;雙休日去書店看書;與同學對換着看書;去圖書館辦張讀書卡,定期借書。方法很多,就看你有沒有用心,有沒有恆心了。

(透過學生的發言,讓同學知道:

1、讀書的途徑:和同學相互交換閱讀;雙休日去書店看書;去少年兒童文學網站看書;去圖書館辦張讀書卡,定期借書。

2、有計劃的讀書:如近段時間閱讀哪種類型的書籍或哪幾本書。

3、關注新書推薦:如去少年兒童文學網站和書店查詢新書推薦。

4、勤做讀書卡:如將讀後感或書中的好詞佳句配上簡單插圖作成一張漂亮的讀書卡片。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自己所揹負的壓力,初步形成主動磨練自己的意識。

2.樹立自強進取的信念和信心,培養勇於承受壓力的能力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初步形成主動磨練自己的意識,培養勇於承受壓力的能力。

主題闡釋:

現代社會迅速發展,升學壓力、家長期望、自我期望等各方面壓力紛紛壓到學生的心頭,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壓力,並培養自強不息的意志力成爲現代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的內容。

課前準備:根據兒歌《蝸牛與黃鸝鳥》的歌詞內容改編爲話劇,佈置學生課前排練。並提前將班會主題告知學生,要求學生對“如何對待壓力”先做一定思考。

班會過程:

一、匯入透過埃及的一個古老的傳說引入:

蝸牛到達金字塔頂,主觀上是憑它永不停息的執着精神,客觀上應歸功於它厚重的殼。正是這看上去又笨又拙、有些負重的殼,讓小小蝸牛得以到達金字塔頂。在登頂過程中,蝸牛的殼和鷹的翅膀,起的是同樣的作用。

可是生活中,大多數人只羨慕鷹的翅膀,很少在意蝸牛的殼。就像我們羨慕別人能有某種天賦或特長而獲得某些成就,卻整天埋怨我們身上要揹負太沉重的“殼”一樣。

二、提出問題:

那麼我們身上揹負的.“殼”到底是什麼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稍作歸納。這“殼”能夠擱下嗎?(明確:人要生存就必然擔負着許多責任和壓力。)

三、討論:

我們要如何揹着“殼”前行呢?

觀看學生話劇《蝸牛與黃鸝鳥》的表演,並要求學生根據話劇中的一些啓示去歸納出自己的答案。

教師在學生髮言後,用幻燈片展現三個小故事,並要求學生在故事中得出啓示:

故事一:

德國法蘭克福的鉗工漢斯·季默,從小便迷上了音樂,他的心中有一個始終不變的奮鬥目標——當音樂大師,儘管買不起昂貴的鋼琴,但他能用鋼板製作的模擬黑白鍵盤,練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竟把十指磨出了老繭。

後來,他用作曲掙來的稿費買了架“老爺”鋼琴,有了鋼琴的他如虎添翼,並最後成爲好萊塢電影音樂的主創人員。他作曲時走火入魔,時常忘了與戀人的約會,惹得許多女孩“罵”他是“音樂白癡”、“神經病”。

他不論走路或乘地鐵,總忘不了在本子上記下即興的樂句,當作創作新曲的素材。有時他從夢中醒來,打着手電筒寫曲子。漢斯·季默在第67屆奧斯卡頒獎大會上,以聞名於世的《獅子王》榮獲音樂獎。這天,是他的37歲生日。

啓示一:要能揹着“殼”前行,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

故事二:

美國偉大的勵志成功大師拿破崙·希爾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賽爾瑪陪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中的陸軍基地裏,丈夫經常外出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裏,奇熱無比,又沒有人和她聊天,周圍都是不懂英語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

她很難過地寫信對父母說:“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親給她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兩行字,但這兩行字卻永遠留在她的心中,並改變了她的生活,這兩行字是什麼呢?

“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從此,賽爾瑪決定在沙漠中找到自己的星星,她觀看沙漠的日落,尋找到幾萬年前留下的海螺殼。

她和當地人交朋友,互送禮物,她研究沙漠中的植物、動物,又學習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把原來認爲最惡劣的環境,變成了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並出版了一本書《快樂的城堡》,她從自己的牢房中望去,終於望到了自己的星星。

啓示二:要能揹着“殼”前行,其次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故事三:

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裏痛苦地哀嚎着。無奈之下,農夫決定把枯井填上。

當泥沙落到驢子的背上時,驢子停止了哀叫,把背上的泥土抖掉,站到了上面。就這樣它居然一步一步的走出了枯井。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裏,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祕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那原本是埋葬驢子的泥沙,被他抖落到腳下,變成了走出困境的階梯。啓示三:要能揹着“殼”前行,還要有主動在艱苦的環境中鍛鍊自己的意識。

四、拓展:你還知道哪些相關的勵志名言?

教師舉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其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等等)。

五、學生聯繫實際進行小結:

除了以上故事所給啓示,你認爲揹着“殼”前行的過程中還應該具備些什麼?你又是怎麼做的?

六、教師結語:

人生是一個揹着“殼”前行的過程。不管殼有多重,希望同學們能夠像蝸牛那樣,化壓力爲動力,憑藉自己的執著和自強,爬上自己心中的金字塔。

七、結束語:

播放周杰倫的《蝸牛》,帶引全班同學合唱。

歌詞:該不該擱下重重的殼/尋找到底哪裏有藍天/隨着輕輕的風輕輕的飄/歷經的傷 都不感覺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着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着輕輕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點乘着葉片往前飛/任風吹乾/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