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第二學期教科條線工作總結

學問君 人氣:7.05K

xx小學的教育科研工作立足於當前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學校的中心工作,以課堂教學爲主陣地,以課題研究爲載體,充分發揮教科研在課程改革中的先導作用,以“科研興教,加快教師專業化發展”爲目標,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教科研體系。

第二學期教科條線工作總結

一、課題研究,播種科研精神

本學期,學校每一位教師都能圍繞申報的課題,包括立項吳江區第七批雙學年課題和學校微課題展開研究。教科室在學期初、學期末提醒老師們完成課題研究計劃和總結,每月提醒老師們按時完成課題研究活動記錄,透過月查、反饋,引領老師們實實在在做科研,在科研中成長。透過課題研究,教師把日常教學活動的反思、學校教學研討活動、教師讀書與寫作、教師論壇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教研活動彙集於科研的形式,用課題展現其最終的學習成果和研究成果。其次,課題研究以“學校爲現場,以學生爲中心,以教育教學爲重點,以解決問題爲目的”,它和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在做中研、在研中做,帶動教師的反思與經驗的積累,促進教育教學研究,在提出問題、於實踐中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實現教研和科研的專業整合,也使學校的教研與科研更有成效。

二、“一文三改”,營造科研氛圍

本學期學校教科室組織老師們積極參加吳江區“適合的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故事”、陶研會論文等多項徵文活動,從校級篩選到選送吳江,期間學校教科室對老師寫的文稿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薛校長還親自過目,以獨特、前沿的視角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幫助老師們構思寫作思路,確定文章的板塊內容。經過一輪輪的修改,老師們的隨筆、論文都有了質的提升。本學期,“一文三改”活動,聘請了吳江區教科室主任、《江蘇教育研究》和《江蘇教育》的編輯們對部分老師的論文進行了一輪輪修改。“磨”文的過程,也磨出了教師的智慧,拓寬了教師論文寫作的思路,提升了論文寫作的能力。對於如何寫出高質量的論文,薛法根校長還對全校老師做了微講座的培訓,從藉助“知網”閱讀相關話題的論文,梳理出他人研究的理念、觀點,到擬定文章的大標題、小標題,從小處着眼,手把手指導,讓老師們頓悟不能只是在自己的一片天地做研究,更多時候還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學習他人的理念,瞭解前沿的研究話題,積累一定的理論,這樣寫出來的論文才能有深度,有厚度。

三、“紅梨講堂”,激起思維碰撞

本學期,教科室組織開展多次“紅梨講堂”活動。教學能力展示,請學科老

師展示自己的基本功,提升學科專業素養;教學智慧分享,請老師把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好的做法、形成的有特色的教學模式與大家一起分享;班級管理交流,請有經驗的班主任談談班級管理的故事與妙招;沙龍對話,圍繞本學期啓用的“預習單”,請語、數、英教師代表對“預習單”的認識、操作及選題做了介紹;“激勵的學問”閱讀體悟,請老師結合書中看到的激勵學生的做法來談自己的感悟與仿效的成果……這樣的活動,讓更多老師走上“舞臺”把自己的.思考、實踐的經驗、自己的心得體會用“講”的形式表達呈現出來,練就言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讓老師們互相啓發,互相借鑑、學習,共同進步。

四、“盛川教育”,彰顯師生風貌

本學期,創辦了校刊——《盛川教育》,出刊教科版和學生版兩期。校刊是學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精神的一種物化形式,也是學校文化的重要載體。校刊的創建給了xx小學全校師生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它不但能爲師生及時傳遞有效資訊,還能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校教科室力求把校刊辦成一份有思想、有活力、有個性的讀物,讓校刊成爲推進學校新舉措與新思路的平臺和紐帶,成爲師生理性與感性,智慧與情感交流的舞臺。《盛川教育》突顯了學校特色,在反映學校整體學習生活、教學工作的基礎上,還體現了學校特色;它全面、及時地反映學校的教育教學成果,把學校最精彩的東西向學生、家長乃至其他人員進行宣傳;無論是教科版挑選的教師論文、讀書感悟還是學生版選用的學生畢業文集、書畫作品展,它都充分展示了師生風采和精神風貌,成爲宣傳學校工作的平臺,要讓教師、學生透過在校刊上發表作品來訓練寫作,提高寫作水平,獲得成長與進步!

在今後的工作中,學校教科室將進一步營造全員參與的科研氛圍,搭建教師展示才華的舞臺,帶給資訊交流的場所,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穩步前進。

TAGS:學期 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