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關於語文教學工作總結範文合集5篇

學問君 人氣:1.78W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纔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語文教學工作總結範文合集5篇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我教授一年級2班的語文和數學課。這兩門是基礎的學科,。一學期來,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下面是本人的教學總結:

1,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爲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⑵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2,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3, 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衆長,提高教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對學困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學水平。

5,"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課堂語言平緩,平時考試較少,語言不夠生動,對學生的評價有時跟不上,不及時, 等等。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善於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緻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教學中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由“要我學"轉化爲“我要學”、“我愛學”。科學施教同時要求教師不斷地完善自身、提高業務水平、擴大知識面,因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他的發散思維得到了開發,提的問題自然就多了,面也廣了,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堅持反覆鑽研教材,大量閱讀參考書,以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另外公共知識方面計算機、普通話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我想,作爲教師,知識面越廣,自己的感覺也好,學生對你的感覺也好。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爲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語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爲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此刻我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並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表現

1、漠視語文

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爲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後作業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個性是語文基本功較好的學生,認爲語文過去學得不錯,能夠先放一放,臨上陣前再搞突擊,於是,語文就被他們打入了“冷宮”。他們認爲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爲學得再認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數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也低不到哪兒去。

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迫於高考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度比冷漠型要用心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於上課聽講,課後完成老師佈置的書面作業,滿足於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作用心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於被動狀態。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於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儘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必須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倒退,於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隨着考試的臨近,情緒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範圍變窄,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並想象失敗後的情境,無法發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迴之後,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明白該怎樣辦纔好。

4、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明白語文重要,而是認爲高考語文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着投機取巧的心理,大搞題海戰術,這天一套資料,明天一套試題,見題就做,企圖能夠“碰”上高考試題,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還有一些學生,題目也不做。他們抱着“我聰明”、“我運氣”的心理,等到考場“超常發揮”。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機取巧者。

二、成因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潛力。而這些潛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爲上課聽聽、課後做做練習就能夠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着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語文學習》雜誌有一句醒目的標題語:“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句話含義是豐富的,但它至少說明一點: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把語文學習僅侷限於課內是不行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語文成績提高的漸進性。較之其它學科,高考語文更側重於潛力的考查,而潛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說的“漸進性”。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象,但是隻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立刻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

出退步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課內和課外的關係。近幾年來,爲有利於對考生潛力的測試和人才的選拔,高考命題材料幾乎全部取自課外,有些教師和學生便產生了一種錯覺,課本對高考已經沒有作用,於是,本來就有投機心理的學生對複習資料倍加青睞,卻把語文課本束之高閣。殊不知,“教材是個例子”(葉聖陶先生語),高考試題與教材的關係是“流”與“源”的關係,正所謂“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

2、學生自我調適潛力不強。學生偏科,因素很多。進入高中,尤其是高三,還偏科,重理輕文,則主要是因爲理科的題目透明度高,答案標準,成就感強,而文科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個性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爲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爲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爲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高三複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透過發資料、做作業的方式擠學生的課餘時間,真是“無邊作業蕭蕭下,不盡資料滾滾來”,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於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不知不覺就把“語文學習要多讀書”這些無需上交的“軟作業”拋到九霄雲外了。

三、調控措施

1、變語文教學目標爲學生的主體需要。心理學研究證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優化心態。高中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爲憑着十多年積累的老底夠了,“我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現知識上的“空洞”,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筆者曾在學生高二時搞過一個試驗,讓學生分析、提煉、積累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每個班分成6個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冊課本和讀本的資料。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組長負責把本書裏的重要課文分配到人。然後收集整理的資料,並加工處理,如修改、裝訂等。準備工作做好後,班上組織交流。最後教師收齊,裝訂成冊,作爲一個學生課題來處置。這樣,原先不夠重視課本的人,懂得了課本的價值;原先感到作文無料可寫的人,也大有收穫。因而,他們再也不小看課本,高三時候,還有一些學生在自覺梳理所有課本里的知識材料。他們再也不認爲課本無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於把教學目標轉化爲學生的需求,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用心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2、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十分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於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就應朝這方面努力。因爲這樣做,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複習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裏“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爲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於“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形象,化枯燥爲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述後,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述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縴夫的愛》的歌詞:“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樣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簡

單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複習語文的興趣。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爲“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用心。

3、分解大目標,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俗話說,“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爲缺乏足夠的自信心而導致失敗,這在生活中司空見慣。自信心對於高三學生更爲重要。高三學生考試頻繁,情緒波動大,一旦哪門學科有兩次考試“滑坡”,立刻就自暴自棄,這時,幫忙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生作爲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專題性的競賽,如注音、改錯別字、找反義成語、名句默寫等,對高分獲得者及時表揚和獎勵,因爲教師的“表揚和獎勵”代表着一種“權威”的認可,它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學生學語文,最怕的有作文、現代文閱讀和詩歌鑑賞。在開始進入詩歌鑑賞複習階段,我採用了分解法教學:瞭解詩歌的常識――鑑賞詩歌的形象――灌輸詩歌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訓練答題步驟――品味詩歌語言――最後,每人上交一篇關於談詩歌鑑賞技巧的小論文。經過幾周的訓練,學生覺得“詩歌鑑賞也就這麼回事情嘛,沒有什麼好怕的”。但是,有一個普遍現象值得重視――他們的閱讀量有限,他們的鑑賞水平太低,務必強調他們多做練習。否則,理論並不能很好地指導他們的實踐――準

確鑑賞詩歌,這纔是真正的難點。但無論怎樣,我透過做這樣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這一點,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學研究也證明,“獎勵能夠提高學習效果,至少不會降低其效果”,“獎勵是人的一種本能性的追求”。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穫感、成就感,嚐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教學工作分爲以下幾個部分內容:

一、教材教學:

將七個單元的教材按照難易度和趣味性的不同重新整合,讓學生的關注點合乎他們的興趣心理,提高教學和學習的有效率。比如,以描寫和抒情見長的散文單元與較爲難學的文言文交替進行;以具有童趣和哲理的童話跟較爲枯燥但十分勵志的傳記結合;以情感飽滿濃厚的`現代詩和科學真實的說明文交替進行教學。鬆弛自如,避免高度緊張和過度放鬆。

二、作文教學:

打破傳統,以片段練習和範文學習模仿爲主,小塊提高,大塊整合,促進個人整體創作能力的提高。經常藉助與網絡或者自己的下水作文、個人創作與同學互勉共進,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三、名著學習多管齊下:

除了人手一本的必讀書籍以外,每週堅持四大名著連環畫閱讀,要求學生在週記裏體現自己的閱讀成果。

四、精心準備勵志講座:

結合“傳統文化和語文教學”試驗課題,開了講座“讓讀書成爲生活,用文學滋養人生”,之後進行反饋,學生反應積極,不少東西已經浸潤到他們的心靈,尤其是同學們覺得平時很少去想學好語文對今後的人生乃至於平凡人生有什麼好處,透過講座的教育,現在明白了。

五、篩取宋詞精華引領學生走進其美妙世界:

唐詩的璀璨從啓蒙教育開始就受到重視,宋詞除了極個別詞人的極少的作品外,很少有人問津。於是我從宋詞庫中挑選藝術美與思想美的篇目,自己變成簡易讀本,利用一些邊角時間,一次一篇引領學生吟誦感悟,滋潤心靈。學生樂誦、樂學、樂背,也許終生難忘。

此外,本人利用自己喜歡唱歌的有利條件,經常與學生在作文課上探討音樂歌曲的魅力,交流什麼樣的歌曲纔是最有魅力的,才能成爲經典傳唱不衰。我發現我自己喜歡的不少經典老歌同學們也一樣喜歡,我是音樂外行,雖然清唱難免走調,但看到歡喜刻在學生的臉上,我還是樂此不彼的。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4

今天我認真學習了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透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瞭解了課改的一些內容。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

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透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踊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5

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 一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結束了 。回顧這一個學期來 ,我從各個方面都是嚴格要求自己 , 服從學校教學工作的安排 , 結合學生實際 , 使學前班語文教學工作能有計劃 、 有組織 、有步驟地開展 。爲了能給自己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便捷 ,提供一些可行的重要依據 , 特對本期語文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

一、 認真備課

開學後,馬上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認真寫好教學計劃,提早備好課。不但要備幼兒,而且還要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幼兒實際,設計好課的類型,擬定教學方法。每課都做到“有備而來”。

二、抓住幼兒的學習習慣

作爲一個剛入學前班的孩子來說,如何讓他們能在40分鐘的課堂內認真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語文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兩個星期裏,我採用朗朗上口的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幼兒在情趣中慢慢地培養良好的習慣。從坐姿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這些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的重複講,重複說。透過這一個學期的培養,孩子們算是基本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抓好幼兒基礎知識

1 、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教學。漢語拼音既是幼兒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孩子們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在教學中,我採用幼兒容易理解的兒童語言。如:教小朋友認識單韻母。我是這樣說的:拼音王國的家有三層樓房,單韻母媽媽生有六個孩子,老大叫什麼、老二叫什麼 , 他們又是住在哪一層樓房,一一的說明白,讓幼兒在趣味中學會知識。在認記方面,採用用直觀型用形象記憶法和比較記憶法,這樣幼兒記得靈活,不易忘記。幼兒能夠完成學習任務。透過授課情況的分析,本期授課密度適中,課業負擔不重。幼兒基本掌握了 6 個單韻母; 23 個聲母; 10 個整體認讀音節;發音方法和拼讀音節的方法。

2 、抓好寫字。寫字是學前班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能讓每個孩子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對幼兒寫字的要求。首先,自己在課堂板書上按筆順一筆一畫地做一個很好的示範。讓幼兒認讀筆畫名稱,掌握漢字書寫的筆順規則。還有往往容易忽略的,是孩子們怎樣握筆,怎樣保持寫字姿勢,可恰恰又正是這影響幼兒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幼兒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幼兒有良好的寫字姿勢。

3 、抓讀書。如何讓幼兒從“閱讀”變爲“悅讀”是關鍵。幼兒的模仿性較強。在教讀之前,我特別注意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儘量讀出自己的感受來爲幼兒作爲示範,調動幼兒讀書的積極性。

總之,透過這一個學期的教與學,我看到了成果。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孩子們也都能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並且對學習語文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過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不足。一部分幼兒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孩子在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當然,今後,我會在教學中不斷地改進,使自己成爲一個稱職的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