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推薦】語文教學工作總結6篇

學問君 人氣:1.53W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語文教學工作總結6篇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一個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年以來,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全體教師的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爲了使以後的工作更加出色,現將本學年的語文有效課堂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創新能力,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主流。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注意新課匯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同時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或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匯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三、 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主動地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透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

四、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

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五、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課外書;透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爲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學習第二單元課文後,佈置透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瞭解古代名人的優秀品質,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本學年我們雖然盡了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對自己的要求還有差距,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語文教學設計應體現學生在詩意中生活

餘映潮說,詩意就是指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要生動、文雅、有文氣;不是沉悶、粗糙的;詩意地準備教學設計,與理性地思考教學設計是一致的,他們之間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應該是以先進思想爲指導的,這樣我們教師準備的教學設計,我們的教學藝術怎麼能不得到提升?高層次的課,會讓觀課人從整體上看出,它的確是存在着理性因子的;會使我們感到,它在教學情景中,採用了詩意的方法。學生是最直接的感受主體,因此,教師要從結合學習者的角度出發去思考教學,周密地思考教學計劃!在餘老師《語文教學設計技法80講》中,他在設計《孫權勸學》這篇課文時,整節課是以“學生活動”爲主線的,設計了“課文朗誦—字詞朗讀—美點賞析”這三個環節,以此來品評課文,這樣的教學方法思路十分清晰,而且採用的教學手法讓人感到十分形象生動,整節課中涉及的教學內容又不空洞,十分豐富多彩且具有紮實的效果;簡簡單單的三個教學環節,卻使我們可以知道,這節課總共達到三個教學目的:首先是透過朗讀,以此達到讓學生整體理解課文的目的;其次透過尋讀,進而讓學生自主積累字詞;最後透過細讀,師生之間充分賞析故事。由此可見,我們在處理課堂時,需要一點詩意,讓我們與學生共同發現美,感悟語文蘊含的美。

二、設計有創新意味的教學手法,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活動的主體

以生本理念作爲指導去設計教學設計,不僅是教師的角色發生變化,學生在課堂和生活中的角色也將會發生重大的轉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過程,多設計以學生爲主體的學習活動,特別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蘆花蕩》這篇課文中,餘老師從“說讀”的角度策劃,有引入式地說、複述式地說、評價式地說、舉例式地說、想象式地說、聯想式地說和賞析式地說等,可見,這個方法能夠被我們在閱讀教學中的不同環節運用,對學生整體理解課文非常有效,它讓我們看到學生正在對文字內容進行十分個性化的“再表達”,這種教學方法能對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能真正做到把課堂上的大量時間交還學生,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豐富了自我。

三、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領悟,開啟學生的心靈

衆所周知,語文課堂尤其強調讀書的內化,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也可以說,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重要方法,是學生內化知識的.一種手段,是開啟學生心扉的一種生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設計朗讀教學環節時,應時刻謹記不僅要提高學習者的朗讀能力,還要讓他們儘量在情感上得到薰陶。在設計教學時,教育者若想開啟學習者的心扉,就要注意方法策略的使用,朗讀的過程要安排精到,儘量做到符合文體特點,符合課文情境的學習點。要體味與朗讀相結合,輔之以教師的示範講解分析,這樣的指導訓練,比那些只是簡單安排學生進行朗讀課文的設計更能彰顯其效益。雖然說生本理念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因爲它倡導的是以學生爲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習權交還給學生,但是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其實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才能實現的。主要一部分原因在於教師,有的教師曲解了生本課堂的含義,在語文課堂中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教,關鍵就是沒有把生本課堂的理念理解透徹,誤以爲把權利交給學生,教師就等於不用講課了。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這一理念是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設計中,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爲主體,教學時則以學生的活動爲中心,但是教師是不可缺少的,教師還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起指引學生、傾聽學生的作用,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地位也要發生改變,老師們要辯證地把握好以生爲本的理念。以上的教學設計是從語文教學的一些點入手,只能體現生本理念下教學設計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細節其實還需要我們去細細體會。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xx年12月27日至28日,我在xx市體育中心體育館觀摩了全國小學語文“深化教學改革,彰顯新銳舉措”創新課堂研討活動。這次活動規格高、質量好、名師多、規模大,讓我對一些原來聽說過但認識模糊的教學理念變得清晰具體。在活動中,我目睹了閱讀教學中正確的語用過程,感受到了積極語用的巨大魅力,這對我們正在進行的語用課題實驗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我以王xx老師的《桃花心木》爲例,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心靈溝通,解讀文字,走進文字。王xx老師在上這一課時,解讀文字之深細讓人折服。他透過一個“不確定”去引導學生找出課文的“不確定”體現在哪兒,讓學生了解種樹人澆水與老天下雨的相同之處,從而理解文章蘊含的深刻道理。接着讓學生聯繫生活,說說生活中有那些“不確定”,並引出陸xx、xx、唐xx三人生活中的“不確定”,讓學生感悟在生活中面對不幸,面對挫折,面對苦難時所應有的態度。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透過引導學生一次比一次動情的朗讀去內化文章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從而在學生、教師、文字之間架起一座情感的橋樑,爲走進文字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調。更讓人驚訝的是王崧舟老師竟然能引導一羣小學生用他們獨特的慧眼,去接觸林清玄散文中的現代佛教文化氣息,演繹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動與精彩,爲我們帶來一場精神盛宴。

二、以讀爲本,發現問題,直指運用。這一節課,王xx老師引導學生用語文的方法學習語文,引導學生走進言語深處,觸摸語言文字,咀嚼文字精髓,關注言語的.表達形式。在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寫作方法時,先以“作者一開始就明白這個道理嗎?”這一問題,讓學生找出作者對種樹人做法的三次奇怪反應,並讓學生自己發現這樣寫一點都不羅嗦,而且引起了讀者繼續往下讀的興趣。在王老師的點撥下,學生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還習得了“層層設定懸念”的表達方法,實現了“言、意、法”兼得的效果。

 三、深厚功底,傳播知識,走進學生。另外,從觀摩王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我還感悟到,作爲一個語文教師,個人的語文素養是至關重要的。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師自身應具備豐厚的知識素養,要做一個具有廣博學識和開闊眼界的學者,要儘量使自己成爲“真的種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幟”,能誘發、引導學生,豐富其內心世界,使每個學生都能認識自身人格發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發揮理智的最大潛能。正如王xx老師老師所說的,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聽了王xx老師的《桃花心木》,我明白了語用教學不能上成語言文字的訓練課,不能脫離語境進行語用設計,語用設計一定要和內容理解結合,要和情感陶冶結合,要和學法指導結合。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4

轉眼間,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回顧這一學期,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在教學工作上,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並做好一切教學常規工作。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從中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一個小結,藉以促進提高。

一年級的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在拼音教學中,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透過兒歌和順口溜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各種方法來激發孩子學拼音的興趣。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

寫字教學也是一年級的學生學習的重點,從技能要求學生,從習慣要求學生,1、怎樣觀察字的形狀;2、觀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3、記住字的筆順;4、一筆一畫的寫字;5、學會描紅;6、怎樣握筆,寫字的姿勢。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也要抓好學生寫字的良好習慣。一年級學生的朗讀也是難點,孩子們讀書習慣唱讀,所以要時刻培養學生的語速、語感、語調。一年級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老師要做一個好的示範。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讀出自己的感受,與學生一起感受讀書的快樂。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男女比賽讀、分小組讀等各種讀書方式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在一年級教學中,要善於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然後,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接着,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最後,儘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在上完新課後要及時複習。根據愛賓浩斯遺忘規律,新知識的遺忘隨時間的延長而減慢。因此,新授知識課上的前幾分鐘複習,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複習的特點。

培養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能力也是教學的重要內容,讓孩子們大膽子去說,說話的時候要有條理、通順、具體。課外閱讀的培養,由同學們自發捐出自己喜歡的書籍放在班中的圖書架上。讓學生利用自己學過的拼音閱讀,不僅舒緩了同學們緊張的學習生活,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面,在書中學到知識,享受樂趣。

孩子像小樹,生長中既要水分,也要土壤、陽光和養育。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知識技能固然重要,但健康的心理,強健的體魄也非常重要。多讓孩子們參加各種活動和鍛鍊。在面向學困生時,我們要對孩子的缺點多一些寬容與賞識,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孩子分析落後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

低年級的孩子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當孩子獲得成功時,把擁抱和鼓勵送給孩子,那將是對他最好的獎勵.當孩子遇到挫折時,送給孩子一個擁抱,將是對他最好的鼓勵。把愛撫毫不吝嗇地送給孩子,無需太多的言語,孩子會覺得享受到了無盡可的愛與關心,那會是他生活和學習的最大動力.。

我是一個年輕老師,我會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在教學工作上,我會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與孩子們共同進步!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5

一、學科教學特點

從語文新綱要和高考命題方向來看,語文科主要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理解和表達的能力,在教學中,可分解爲增加積累和學會表達兩大任務,其中,增加積累主要是增加詞彙量、句式以及情感思想,這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是學生表達能力發展的源泉。

目前,積累不足是我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制約我校語文成績提高的瓶頸,語文科組一直都在爲解決學生的這一問題而努力。在早讀課、課前語文活動、語文活動課、競賽、學社及學社刊物、牆報、科組主頁等方面,積極營造校園大語文環境,注重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和學生學習語文的個性目標的有機結合,積極摸索"課堂——圖書館——網絡"的閱讀課教學新方法,初步形成"多閱讀提高積累,常體驗促進感悟,勤練筆規範表達"的教學思路。在這一進程中,我們得到了來自校長等領導和圖書館的大力支援。

在學年教學任務和時間的分配上,科組確定了高一兩學期和高二上學期以積累爲主,訓練爲輔;高二下學期和高三兩學期以訓練爲主,積累爲輔的原則。前三個學期側重讀書和寫練筆,後三個學期側重應試作文訓練和答題規範訓練。這一思路已初顯成效和日益完善。

透過摸索,我們發現大量提高學生積累量和訓練量是大面積快速提高學生高考成績的切合我校實際的途徑。近幾年我校的語文高考成績能不斷提高,就是明證。 針對近年來我校高三學生語文能力發展後勁乏力的問題,從上個學期開始,我們努力探索從圍繞課本,以講讀爲主的傳統授課方式向以增加語文素養,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爲主的言語實踐轉變的路子,力求探索出一套適合資訊化環境的開放式的語文教學法。

二、各年級教研情況

1、高三:側重研究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藉助資訊化,科學安排訓練,快速提高成績。在複習策略上,遵循繼承創新的原則,每一屆高三都會研究上屆高三的成功經驗加以繼承,並努力創新,不斷完善訓練設計。如本屆高三在繼承了上屆高三的"以閱讀訓練爲主,帶動基礎知識訓練"的複習方案和"以套題訓練促進作文水平提高"的作文訓練方案的同時,提出以“提供作文模式和材料”來強化話題作文訓練的新思路。在資料的選編上,採取博取衆長,優化組合的策略,儘量讓發到學生手上的資料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課時的安排上,我們針對高三學生表達能力差、答題缺乏整體感、對考試時間把握不準的毛病,在強化訓練階段,每週都安排三節課連堂進行完整的套題訓練,創設高考仿真環境來鞏固和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發揮資訊化優勢,提高作文、試卷分析評講的效率。我們摸索出作文評講的'新模式"審題分析+範文點評+卷面展示+思想拓展"。藉助光電閱卷儀的數據,跟蹤分析學生的答卷情況,從而明確年級和班級學生存在的問題,使查漏補缺有了數據依據和較強的針對性。藉助成績管理系統和電子表格,跟蹤分析每一個學生的成績變化情況,用以指導培優輔差和個別輔導。重視對高考資訊的蒐集和研究,目前已建立起來自佛山、廣州、汕頭和武漢、江蘇等地的資訊渠道。

2、高二:側重研究打好基礎和解決知識點訓練,力求在高二中把高考中涉及成語、病句、文言虛詞等知識點解決。同時基本完成古詩、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的仿高考訓練。

3、高一:着力研究培養學習語文的習慣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材料的積累量的方法,着力研究透過課時科學組合和語文活動設計,來促進學生的多讀書和勤練筆。

三、希望學校做些什麼支援

1、目前,學校的課題研究除了國家級課題組之外,都沒有安排到專門的活動時間,學校也沒有什麼幫扶的措施,這不利於課題主持人組織課題組成員開展研究。建議單列出課題研究活動時間,並在物力和人力上加以必要的扶持。

2、爲提高學生的語言材料積累量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突破高三學生語文成績提高後勁乏力的瓶頸,語文科組嘗試採用綜合素質分和考試分並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和活動。但由於年級排名只計考試分,導致語文綜合素質分高的學生多勞卻沒能多得,從而削弱了綜合素質考查的地位和作用,建議把語文綜合素質分按20%折算入學生成績,參與排名計算。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6

每學期到了這個時候,我總是感嘆時間過的太快了,忙忙碌碌的,有所得有所失,需要總結如下:

一、在語文教學中,我不斷的學習新課程理念,透過讀書、校本培訓,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積極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透過各種學習,使我加深了對語文課的.理解,明確了今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二、注重備課,注重指導朗讀,重視引導學生獲得情感體驗,指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表達的情感及其變化,利用自讀自悟、朗讀示範、自評互評等方法,指導讀出感情,在重點句子中抓住重點詞語指導。在理解課文內容時常常引導學生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瞭解詞義、句意,要注意和課文主旨的聯繫。要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要教給學生質疑探究的方法:抓難點、重點質疑探究,抓住矛盾處、異常處質疑探究,抓住文題質疑探究,抓住文章首尾質疑探究,抓住文章中反覆出現的詞句質疑探究,還可抓住插圖、標點、修辭等等進行質疑探究。尊重學生質疑時表現出來的差異,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透過比較鑑別,學會質疑,學會帶着問題閱讀。

三、引導學生讀書。學生們都有讀的願望;讀了有益、有趣、語言又美的課文,自然喜歡上閱讀。在閱讀課上推薦一些充滿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摯、富於人情味的好文章,教學時只有將學生的情感完全調動起來,與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產生強烈的共鳴,並引導學生記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