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精華】識字教學工作總結4篇

學問君 人氣:3.1W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識字教學工作總結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識字教學工作總結4篇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 篇1

隨着實驗課題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和實踐,低年級課外識字活動已達到了高潮,形成了一種良好的識字氛圍,學生在掌握了識字方法和途徑以後,潛移默化地在生活中去自主識字,真可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課題從申報、立項以來,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大力關心和幫助,得到了課題組的教師支援。我從實際教學中,結合了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案例,對課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透過一些專業書籍對該課題進行了進一步的理解,並利用網絡工具對別人的部分成果進行了一些參考和反思。我按照研究方案,紮實有效地開展了課題研究工作,嘗試了一些做法,積累了一些經驗。現將上階段的工作進行彙報,以求共同探討,完善和提高。

一、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在1—2年級,則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漢字,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這就要求我在語文教學中採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交給學生多樣的識字方法,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語文學科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最有效的學科之一。因此,我以儘快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爲目的,進行了識字的研究。此課題現已經歷了“課題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初期”,具體研究情況如下:

這學期的實驗課題首先是實施階段。

①繼續讓學生做識字卡片,做成長記錄袋;

②開展與識字有關的活動;

③組織有經驗、有能力的教師擔任實驗課、公開課,全體教師參與聽

課、備課、評課、反思;

④對學生的課外識字量及識字途徑和識字方法做跟蹤調查。

然後是階段總結階段:

①對實驗的資料進行整理、分類;

②進行總結;

③撰寫課題相關的材料,迎接領導檢查。

這學期,我針對學生的情況及研究的需要,採取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跟蹤調查法、文獻法。不同的研究方法,讓老師和學生都大有收穫,更是總結了許多經驗理論。

據調查統計,一年級上學期課本中的一類生字有350個,二類生字有450個,學生透過課外各種途徑的識字量可達到80%,課堂成了學生的展示臺,除了極少數難字和怪僻字要老師指點外,幾乎都是學生展示課外識字的活動。另外,我將學生四次測試的分數及識字量在電腦上製成了條形統計圖和矩形表格,從圖表中我不難發現所有的數據都是成上升的趨勢。還有由於學生的識字量不斷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大大增強,孩子們不僅能閱讀課外書報,有的竟然還在悄悄看中外名著呢!

二、課題取得的研究成果

經過近一學期的實踐,從效果看,是令人滿意的。實驗達到了預期目標:

1、實驗班學生朗讀課文時,聲音響亮,讀得也比較正確、流利,速度也快。

2、學生看圖寫話能力也比較突出。大部分能比較準確地看清圖意,語言表達比較通順。

3、實驗班學生在識字時都能夠想出很多方法來識記漢字,方法多樣,有趣、新鮮。自主識字,創新實踐,主動發展,學生樂於識字,學習興趣濃烈 ,學生不但能用上在課堂上所學的識字方法,而且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才能,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4、學生的識字熱情空前高漲。

在學習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識字認字;在生活中,同學們樂學好問,注重積累,閱讀水平也逐年提高。

5、試驗成果得到肯定。

三、存在的問題及討論

1、識字主體千差萬別,初入學的孩子識字量從十幾到數百,相差很大。究其原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培植了“識字”的土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經常得到滿足,愈來愈強,萌生了早期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家長有意識地教,慢慢變成孩子主動地學(認字)。不具備以上家庭環境的孩子其實也有識字願望,只是總得不到滿足。總而言之,一個個生活經歷不同、學前識字儲備不同的複雜個體匯聚到一個語文教師這裏。如果僅靠一份教案上課,以“一”擋“數十”,會出現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又“消化不了”的症狀。

2、片面強調學生自主識字,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識字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來認識漢字,引導學生自主識字。但是,倡導自主識字,並不是說教師的教可以不講方法,不講教學策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有些教師想在40分鐘內儘可能多地體現課標新精神,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變得缺乏重點,多而雜亂,結果使課失去了亮點,由於承載了太多的任務而變得“不倫不類”。

3、沒有系統的理論支撐。

4、 沒有比較科學的成套的教學方法。

四、下段研究的大致設想

1、加強理論學習,形成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

2、定期進行實驗工作階段性小結。

本學期,我的工作做了很多,效果也不錯,問題也還存在,但是我義無反顧地研究着、探索着、前進着……我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總會有收穫!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 篇2

對於低段孩子——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語文素養中的識字積累非常重要,這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更是讀書、寫作的關鍵。我們語文學科項目組從一開始就相當重視識字的探索和研究,特別是一二年級語文組,更是在這一領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我們的做法:

首先,定期舉行識字大王比賽。原來學期末結束的時候,我們爲了給孩子填寫小腳印,常常是測這個、查那個,手忙腳亂,還免不了出現一錘子定音的情況。於是,爲了配合學生素養的測評,爲了瞭解學生一階段的識字情況,我們級部語文老師每兩個星期進行一次識字大王的比賽,測評學生的識字情況。

第二,向有經驗的教師和專家學習請教。我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從韓興娥到千字童,從《小學語文教育》到網上查閱,大量的資料和成功的經驗給了我們大量的啓示,我們所採用的韻語識字、兒歌識字都來源於這些成果。同時,我們常常進行識字教研活動,辦公室、教室、餐廳裏、回家的路上……到處都有我們討論的身影,我們互相借鑑識字方法、研討識字教學,使得大家對於識字教學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提高。

第三,開拓課內識字的方法和途徑。課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識字方法,培養起他們對識字的興趣,就需要不斷地開拓新的課堂教學途徑。爲此,我們進行了課上識字的探索,比如王德英老師的歸類識字,把整本書的生字全部進行了歸類,只要在一課中出現的同類字詞全部拉出來進行學習,久而久之孩子們對於陌生的字詞見的多了自然而然就認識了;比如,我們採用的兒歌識字,課間播放兒歌,使孩子透過無意識的記憶完成了識字的過程,既沒有佔用課上的時間,又沒有給孩子造成負擔,同時我還採用了課前兩分鐘兒歌學習同字根的生字,使孩子同時學會同字根的字。當然,這些識字都是穿插在課堂中進行的,我們並沒有因此而忽視了我們的教學目標,相反我們這些識字方法是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第四,開拓課外識字的領域。我們深深地知道,要想讓孩子多識字、學以致用,只學好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們利用週末的時間,開展了同學名字我認識、商店名稱搜搜搜、商品名稱搜搜搜、電視節目我知道、童書名稱、校園文化、讀課外書識字等活動,透過這些活動孩子們喜歡上了識字,並能不自主地自己去識字。記得一次做完了“商店名稱搜搜搜”的實踐作業後,我們班的劉騏驥在自己的日記裏寫道:“這真是一次有趣的作業啊!”可見孩子們對課外識字實踐作業的喜歡和熱愛。

第五,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孩子喜歡讀書,讓孩子在大量閱讀中學會更多的漢字。爲了讓孩子更喜歡閱讀,在馮志偉老師的提議下,我們開啓了“親子共讀”活動,發動家長的力量,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閱讀活動中來,首先激發了孩子的閱讀興趣。爲了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制定了“親子閱讀檔案”,記錄孩子每天的讀書情況,代替了積累本的課外積累。

第六,開展看圖寫話系列訓練活動,透過寫話使孩子認更多的字,寫更多的字。

第七,透過寫日記、週記,讓孩子反覆運用漢字,既達到了認字、寫字的目的`,又練習了寫作,培養了孩子寫的習慣。

第八,我們及時總結經驗,反思不足,上次的識字課教研活動就是我們的一次總結和反思。

取得的效果:

一、更加明確地瞭解學生在一個階段中對於識字的掌握情況,便於調整教學方向和思路,爲學期末學生測評做了準備。

二、增大了學生的識字量。

三、學生熱愛識字、主動識字。

四、豐富了學生的生活,製作名片、搜尋商店名稱等。

五、學生熱愛讀書。

六、學生能夠進行簡單的寫話和進行週記、日記。

存在的問題:

一、 沒有系統的理論支撐。

二、 沒有比較科學的成套的教學方法。

本學期,我們的工作做了很多,效果也不錯,問題也還存在,但是我們義無 反顧地研究着、探索着、前進着……我們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總會有收穫!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 篇3

一、創設教學情景,走進生活識字。

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顏色、聲音、動作等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單純的識字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學中順應兒童的心理,創設新奇有趣的識字情景,使能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使他們儘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體驗識字的樂趣。二年級教材識字部分的編排體現了在生活場景中識字的特點,在課堂上,如果我們能夠創設一個個生活場景或氛圍,就會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激活學生的思維,爲了學生開創一個愉悅的識字空間,如教《小鹿的玫瑰花一課,我用簡筆畫,圖片,把黑板佈置得像菜園,黑板前擺放着幾種常見的蔬菜,引導學生走下座位,看看、摸摸、讀讀、認認,然後再給這些蔬菜貼上標籤,學生的識字活動如同在菜園裏勞動,調動了多種感管參與識字、記字過程,學生始終處於興奮狀態中,沒有疲勞,只有快樂與思考,識字活動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進行。

二、教給識字方法,促進自主識字。

在語文園地“我的發現”欄目中,不斷引導學生髮現新的識字方法。所以教給學生識字方法,使學生逐步具有自主識字的能力,這也是實驗教材在識字編排上的重要意圖。

在象形字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觀察字和圖片,在對比中發現字和圖有相似的特點。在觀察中充分發揮兒童形象記憶的優勢,讓一個個文字元號在學生面前活起來,以圖畫的形式記憶在頭腦中,從中學到識記象形字的方法,以後遇到這類字也會用象形的規律來學。

有形聲字的教學中,如在教學“棵、課、顆”這些字時,啓發學生比一比,能發現什麼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新課標提倡在情景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做學習識字的有心人,以生活爲課堂,走開放識字之路。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和這些字不斷地見面,學生能在生活中認識更多的字,學會識字方法是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是我這節課的教學重點,透過生活情境,合作學習交流展示小組學習成果,使學生建構起了自主識字的“金鑰匙”,學會了團結協作,培養了動手動口能力,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

上課開始,我從學生喜歡的電視節目入手,學生的興趣立即被調動起來了,你除了看電視時認識許多漢字,還可以在任何識字?透過交流,學生掌握了許多識字方法。

然後小組合作交流學習,製作剪貼識字報,我首先把自己製作的剪貼識字報給學生欣賞、交流、學生的興趣再次被調動起來,他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認識的字(識字袋)裏的字拿出來,這些字是我課前佈置學生從食品包裝報紙上、電視上、菜譜等一些地方收集來的,經過課前整理,裝在了識字袋裏,學生的勁頭十足,非常投入地貼,貼完後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認讀,小組合作學習的氣氛熱烈,孩子們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勵中增加了識字的樂趣,增強了識字的興趣,從而樂於識字,進而主動識字,逐步養成喜歡自主識字的習慣。

各小組的展示活動更是異彩紛呈,每個小組透過合作,把自己小組的成果展示彙報給大家看,有的小組充分發揮自己繪畫的特長,有的小組語言表達清晰流暢,我及時鼓勵學生,發給了他們獎盃和皇冠。

最後,我問學生:你認爲這節課哪個小組的表現最棒?學生在對他人評價的過程中,看到了別人的閃光點,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又問學生:你認爲自己這節課表現怎麼樣?學生在自我評價中,看到了自己學習的優勢,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在他們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克服掉。整堂課教學,我時刻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爲主,注意了評價語言的及時性和激勵性。

我透過鼓勵學生去認身邊的字、生活中的字,讓他們體會到學習資源無處不在,讓生活成爲他們識字的舞臺,充分挖掘識字途徑,我們研究的子課題是,這節課中,透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自我評價,學生學到了識字方法,培養了學習漢字的興趣,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收穫真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