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農機站個人工作總結

學問君 人氣:1.4W

農機站個人工作總結的進行有利於提升廣大農機駕駛、操作員的安全生產意識,維護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農機站個人工作總結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下。

農機站個人工作總結

  篇一:農機站個人工作總結

一、開展農機示範基地建設,加大農機推廣力度。

在XX鄉XX村建農機示範基地,扶持瓦橋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開展形式多樣的送科技下鄉和農機現場演示會活動。與區農業局合作,在XX鄉萬碩壠的萬畝田裏開展“推進機插秧,創建高產縣”活動,利用瓦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技術與插秧機,進行機插秧,開展機插秧密度對比試驗。XX年重點推廣了機插秧技術,機耕率達78%,機收率達58%,比XX年增長17%,農機總動力達16.76萬千瓦,農機推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工作

(1)農機購置補貼宣傳。“農機購置補貼”是一項政策性強、惠及農民的國家政策,爲了做家喻戶曉,我們利用各鄉鎮逢圩日到各鄉鎮的集貿市場開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宣傳工作和諮詢活動,召開了全區農機站站長會議,把補貼政策、目錄張貼到鄉鎮、村,在村民中廣泛宣傳,並在電視臺進行了一系列的報道。

(2)農機補貼覈查。爲檢驗興機富民、支農惠農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否真正地落到實處,根據省、市農機局的要求,區農機局在今年結第一批購機補貼檔案時對所購置的手扶拖拉機、旋耕機進行了電話抽查覈實,並做好了電話覈實記錄,在結第二、三批檔案前組織了二個工作組對所有的聯合收割機、大中型拖拉機、動力噴霧機、插秧機、飼料混合機、農用裝載機、大棚結構,上門進行覈查,將每臺機具逐一覈對,做好覈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農機補貼檔案上報。XX月XX日完成了全年的購機補貼檔案上報工作。今年全區完成手扶拖拉機220臺、耕整機273臺、微耕機7臺、田園管理機7臺、機滾船2臺、機耕船4臺、插秧機10臺、施肥機(化肥)2臺、動力噴霧機2臺、大中型拖拉機3臺、旋耕機227臺、農用裝載機1臺、飼料混合機3臺、聯合收割機61臺(其中半喂入聯合收割機7臺,全喂入聯合收割機54臺)、大棚結構(含骨架、覆膜、卡具)109棟的購置補貼工作,使用中央財政補貼資金203.16萬元,省財政資金5.8萬元,農民自籌資金441.3385萬元,補貼數量爲931臺,協議戶數848人,其中區首次實行標準大棚中央、地方政府雙重補貼。

3、結合農時舉辦了水稻育插秧等各類農機實用技術培訓班2期,培訓農機手150餘人次。

4、強化農機安全生產工作,不定期開展田檢路查,整治拖拉機違章,開展了拖拉機年檢,年檢率達到90%,全年無重大農機安全事故發生。

5、加強了對農機經銷企業售後維修人員的管理,新辦修理工證書8本。

6、圓滿完成了區委、區政府佈置的中心工作和各項目標任務。

  篇二:農機站個人工作總結

本人在今年的工作中,堅持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幹事,清清白白爲人,在上級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支援、幫助下,我認真履行職責,堅持原則,依法行政,無私奉獻,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增強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

理論學習是領導幹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這一年來,我一直將理論學習作爲自身的重要任務,自覺做到勤學多想,努力增強黨性觀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持良好的道德風尚。

我積極參加市委、組織部舉辦的各類理論培訓、認真學習了《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較爲系統地學習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江澤民文選》、以及科學發展觀,並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激發自己的政治責任感和奮發進取的精神,不斷朝着新的目標奮進。

在工作和事業面前,我歷來顧全大局,從不爭名奪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牢記胡錦濤“八榮八恥”的偉大教導,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始終以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業務上不斷地完善自己,更新自己,使自己真正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和牢固的羣衆觀,爲塔城市的農機工作進一步發展盡職盡責

二、注重求真務實,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在農機局我主要負責機關、工會、社區等工作,透過一年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努力,具備了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比較從容地處理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在組織管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協調辦事能力和文字言語表達能力等方面,經過鍛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證了自己分管的工作正常執行,在日常的各項工作過程中,沒出現失誤。

今年春耕生產期間根據局裏的工作安排我到恰夏鄉蹲點負責塔額路線的農機作業質量,在此期間,我以身做責,與同志們同吃、同住、同工作。保證了全市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下半年,由於局裏個別領導的調整,我又分管了一些業務工作,從XX月份開始我接管一些業務工作後,經常深入到各鄉鎮場進行業務工作的督導檢查,並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在今年的機關管理工作中,能認真總結以往年度的經驗,年初就制定了各項工作的規章制度,確保了機關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特別是市委政府安排的一些義務勞動,能及時組織人員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有時將有些義務勞動往外承包時,在承包費上都是公開竟標,以最低的價格對外承包,確保了職工的利益。在全年各項工作中能給正職領導當好參謀和助手。

三、敬業愛崗,勤奮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勤勉敬業是對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的起碼要求,考勤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時上下班。我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各項工作任務,熱愛本職工作,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總是想方設法、竭盡所能予以解決。認真制定和完善局裏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機關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保證了全局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盡職盡責,紮實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無論在何地工作,我都本着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任勞任怨,刻苦鑽研,並協助好正職努力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工作指標。使自己在各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效。

五、不斷改進作風,無私奉獻,注重廉潔自律

時時處處從嚴要求自己。在本職工作崗位上,能維護大局,注重團結,以誠待人。平時工作中任勞任怨,紮實細緻。在任職期間,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思想上、政治上時刻與黨中央及各級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

在廉政建設中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自覺加強黨性修養。透過加強自身的建設,進一步堅定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把廉政建設變成自覺行動,貫穿於日常工作始終,堅決做到立黨爲公,執政爲民,自覺抑制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侵蝕,養成奉公守法,以清廉爲榮的作風,做到拒腐蝕永不沾。

今年分管的辦公室工作中辦公用品、接待費都實行嚴格的管理,各項工作在開支中嚴格把關,從來沒有過亂開支的現象。

當然,工作中也有一些不足。如學習還欠深入,知識不夠全面;對同志們關心不夠,這些不足,我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克服,努力改進。

  篇三:農機站個人工作總結

本人能夠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於XX月XX日入駐該村開展工作,爲儘快找準該村工作的切入點和着力點,認真聽取了鄉黨委、及村兩委班子的情況介紹,制定完成駐村工作的目標任務,本着着眼於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着眼於增強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着眼於提高農民羣衆收入和改善羣衆生活水平。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以人爲本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利爲民所謀,情爲民所繫”的民本意識,爲推進工作的全面順利實施,我駐村工作組,又先後多次召開了村兩委班子、村組部分黨員幹部及羣衆代表等不同層次的座談會,並透過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走訪調查聽取羣衆的呼聲,收集羣衆的意見和建議,基本上摸清了村情、社情和民意,爲制定工作規劃、確立幫扶工作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基本情況:XX位於XX處,全村擁有耕地面積58117畝,共有393戶,1841人,人均耕地平均26.72畝。牲畜存欄3580頭(只),其中:牛430頭,羊3150只。種植500餘畝中等戶有13戶,1000畝大戶有5戶,集體機動地5002畝。XX年人均純收入3800元。該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農業基礎脆弱,直接影響到了當地的種植業結構和羣衆收入。該村支柱產業尚不明晰,特色經濟尚未形成,基本上沿襲了以往的種植模式,常年種植。作物有:小麥、玉米、油菜、甜菜、打瓜等。

一、當前制約切特吉也克村農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近兩年,該村農民收入進入了艱難爬坡階段。受市場、價格雙重製約和投入的增長,打瓜等傳統產業優勢淡化,效益呈下滑趨勢,收入支柱已難以保證農民的基本收入;養殖以及特色等新型產業發展緩慢,受投入、技術、銷售、引導服務等因素的影響,增收效應不夠明顯,特色優勢未能轉化爲農民的增收支柱;勞務等非農收入低而不穩,工資性收入變數大,在農民收入構成中的比例不足10%。分析制約農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低而散、小而全的傳統農耕經營方式束縛了農民的創新發展。曾經解放農村生產力,激發農村活力的土地雙層經營制度,面對當前產業化執行、組織化運作、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現代農業發展趨勢,其弊端日趨顯現。戶戶包地,家家種田,影響的不僅是農民素質、技能的提高,而且直接制約了農民產業創新、技術創新、效益創新和就業觀念的創新。開發投入怕擔風險,離土經營怕丟地權,外出務工怕不安全,與發達地區農民相比,觀念上的差距已成爲制約農民增收的最大障礙。

2、相對較高的土地佔有和收入水平弱化了農民的增收動力。切特吉也克村農民人均耕地、務農收入均高於全國、自治區平均水平,不少農戶因此滿足於守土經營,溫飽有餘,也因爲溫飽有餘,因而擡升了對效益的預期心理,一般的效益已難以激發農民的創業慾望。特別是基本平等的生活狀況,不僅養成了農民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而且思想上產生惰性,弱化了他們比着富的競爭意識。

目前村文化設施十分齊全(辦公桌椅、電教設備)但都處於閒置狀態,利用率不高,其原因不是政府部門沒做工作,而是農民自己不願來參加技術培訓(包括技術人員講課、觀看電教片)這也是一個轉變思想觀念的問題,也體現了目前農村普遍存在素質偏低,自我滿足的現象。

3、鬆散的組織運作制約了產業效益的.提升。農業效益的提升,根本途經在於產業化,產業化的關鍵在於生產的組織化運作。由於土地流轉制約因素多,缺乏有效的流轉機制,造成土地難以實現規模經營,專業生產、技術指導、服務管理、統價銷售等諸多困難難以有效解決,農戶的分散經營由於利益關係鬆散而難以集中。

因爲農民和龍頭企業“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分配關係尚未真正形成,因而造成合同、契約、訂單缺乏有效的履行保證,這種隨行就市的產品買賣關係造成雙方不能實現“雙贏同富”。這一點是造成有“龍頭”無基地、“龍頭”大基地小和基地不穩,新品種開發方向不明,農民利益難以保證的主要原因。

4、增收效應顯著的勞務經濟尚未成爲農民收入的支柱。與逐漸以勞務收入爲收入主渠道的中東部地區相比,農民收入的相對優勢已在逐步淡化。

這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市域城市產業規模小,二、三產業發展慢,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不足。

二是城市就業引導、職業培訓、服務機制不盡完善,農村勞力就業技能貧乏,勞動力缺乏優勢。投資興業無資金,培訓、就業“兩張皮”,外出求職少門路,低級打工收入低,影響了農民非農就業的積極性。據問卷調查,因“三缺”(技能、資訊、門路)而不願外出務工的農村剩餘勞力佔到60%以上。

三是現行體制影響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如事實上仍然存在的戶籍差別、不完善的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制度以及工資兌付不夠及時、權益不能有效保障等問題,使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存在後顧之憂;四是由於人均耕地較多,主要農時季節勞力不足,客觀上造成了外出務工經商農民的思想負擔。

5、滯後於需求增長的服務工作影響了農業效益的不斷提升。傳統產業難以提升、新特產品生產不確定、養殖業圈舍標準高、飼養數量少等現象,反映出有關方面在爲農服務上還存在指導服務與羣衆意願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是農業科技服務相對滯後。農業技術人員一線工作的力量薄弱,部分專業技術人員“不專業”,技術指導與農業生產存在脫節現象,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推廣轉化慢。

二是產業資訊指導服務相對滯後。資訊傳播網絡不完善,農民獲取資訊的渠道窄,產品結構調整存在“跟着別人走、跟着感覺走、跟着昨天走”的現象。

三是鄉和部門對農民增收的超前性研究不夠,農民有增收的願望,缺乏充分的增收環境。

二、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不斷提高農機作業質量,積極引進新機具、新技術

在秋翻整地的基礎上,對早春作物及時進耙地、整地、使農田作業達到精耕細作,保證無殘根殘茬,對殘膜進行回收。狠抓玉米鋪膜作業質量,大力宣傳、推廣膜下溝灌打瓜增產效果和技術,鼓勵農民新購、改造開溝鋪膜打瓜播種機26臺,推廣膜下溝灌打瓜面積達8000畝。引進馬鈴薯種植、收穫機械3臺。引導農民進行標準化生產,爲農作物高產打下堅實基礎。

(二)、制定不同作物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根據該村土壤分狀情況及農作物生產水平制定了不同農作物栽培技術要點,因地制宜進行實肥。XX年,小麥平均年產達340公斤,玉米平均單產840公斤,較XX年分別增產20公斤,150公斤。

(三)、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根據不同作物的需肥規律及土壤的供肥水平和目標產量進行配方施肥,真正發揮測土配方,節本增效的作用,XX年該村被確定爲塔城市測土配方示範村,在全村取土樣320方,在各種作物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萬畝,施用鉀肥100餘噸、鋅肥10噸,硼肥6噸,明顯的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

(四)、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

爲提高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在抓好大宗農作物高產栽培的同時,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全村引進無殼葫蘆種植面積800畝,平均單產85公斤;畝收入達760元,種植馬鈴薯500畝,畝收入在2000元以上;洋蔥70畝,畝收入在5800元。

(五)、加強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在農作物生長季節,根據氣候狀況和病蟲害發生趨勢,及時發佈各類預防和防治資訊,指導農戶及時進行防治,儘量將損失降到最低。

(六)加強科技培訓

針對該村農民科技種植的水平現狀,結合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從把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轉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這一着眼點出發,立足“科技興農”這一戰略要求不斷提高農村勞動者科技文化素質,以提高農村經濟的科技含量,振興農村經濟爲目標,克服一切困難,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培訓工作。

1、圍繞主導產業進行集中培訓。

2、在農作物播種生產季節,在田間地頭,現場培訓。

3、張貼宣傳畫,牆體廣告等。

三、新農村建設工作

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方針,按照綜合治理,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因地制宜,逐步到位。經過近一年的工作,全村面貌有了大的改觀,新農村建設效果十分明顯。

我們本着眼長遠,堅持規劃先行,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新農村建設全部工作。在推進生態小康新村建設的實踐中,我們堅持規劃先行,按照“以人爲本、科學編制,突出重點、協同配套,合理佈局、成片推進,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紮實推進、講求實效”的發展思路,具體落實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

以人爲本、科學編制就是以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爲出發點,以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的改善爲目標,以人民羣衆的滿意不滿意爲檢驗標準,編制好發展規劃。突出重點協同配套就是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全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突出產業發展這一重點,並與居住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規劃配套銜接。

合理佈局、成片推進就是在有條件的地方,用規劃和基礎設施配套來引導農牧民相對集中建房、相對集中居住,解決建房分散、佔地過多的問題,降低公共設施配套成本,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就是以不同自然村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爲基礎,加強分類指導,突出特色,作到和而不同。

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就是既緊密結合當前實際,做好近期規劃,使其能夠及時見效,又以前瞻的眼光做好中遠期規劃,使其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紮實推進、注重實效就是區分輕重緩急,從農牧民最急最盼最能夠做到的事情起步,做一件見效一件,不搞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不增加農牧民負擔。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新農村建設,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特別是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尊重農牧民意願,維護農牧民利益,調動農牧民積極性,讓農牧民參與建設過程,共享建設成果;必須從實際出發,堅持規劃先行,加強分類指導,促進農村產業和各項事業全面協調發展;必須着力改善生態環境,有效保護合理利用農村資源,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把發展農村生產力作爲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始終把發展生產力放在第一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實力和競爭力,特別是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持續增加農牧民收入。

發展農村生產力,重點是建設現代農業,這是實現糧食穩定發展和農牧民可持續增收的根本保證,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工程,也是廣大農牧民羣衆的迫切願望。必須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科技化能力;不斷拓展農業功能,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村經濟整體效益和農民收入;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儘快改變粗放型的經營方式。要把現代農業建設和新農村其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爲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堅持科技人才興村,切實加強農業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無論是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還是推動農村社會進步,都離不開科技、離不開人才。要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強化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積極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完善農業科技入戶機制,加強對農民的技術指導和服務,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含量。

加大對農牧民特別是農牧民技術員的培訓力度,增強農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牧民。組織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把村組幹部、種養大戶、農村經紀人培養成農村致富帶頭人,把腦子活、資訊靈的外出務工農牧民培養成勞務輸出領頭人,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領羣衆增收致富。鼓勵各種人才輻射帶動廣大農民學習新知識、樹立新觀念、掌握新技術、倡導新風尚、建設新農村。

四、扶貧幫困工作

從加強村黨支部建設、建好村級組織辦公陣地和羣衆活動場所、理清村脫貧致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思路、發展村集體經濟、培訓扶持貧困戶等方面,進行走村串戶,深入調查研究,分析貧困原因:主要有生病治療致貧、男主人去世無勞動力致貧、人多地少致貧、缺少生產資料、產量低致貧、無其它收入來源致貧,村集體經濟主要靠出包集體土地有一點收入,理清發展思路,進一步摸清底數,爲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工作實施方案。

工作組成員在瞭解情況、摸清底數的同時,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主題,以基層組織建設和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兩項工作爲重點,以提高村級組織“四個能力”爲根本,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核心,以改善羣衆生產生活條件爲關鍵,以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爲落腳點,積極探索脫貧致富措施,幫助做好規劃、整合資源,理清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整體脫貧的思路。

五、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建議

以思想觀念轉變爲先導,以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依靠科技創新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爲關鍵,以轉變爲農服務方式爲保證,結合我市農業發展爲實際,促進農民增收應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1、轉變思想觀念,用現代農業理念引領農民增收。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轉變農民增收方式,就要廣泛深入地進行現代農業知識的宣傳,使廣大農村幹部羣衆從小農經濟和小富即安、小滿即安的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由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向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由靠數量擴張增產增收向依靠科技、優化結構、提質增效增收轉變,由安於現狀將向創業興業增收快致富轉變。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爲農民收入的增長源,用現代農業的理念謀劃農業結構佈局,指導生產經營,引領農民增收。

2、突出特色抓調整,構築現代種植結構富農增收。調整種植業結構,提高種植效益,是增加農民收入和基本途徑,也是發展現代農業和必然要求。堅持從戰略性主導產業、區域性優勢產業和地方性特色產品三個層次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穩定糧食生產,加快玉米、加工番茄、露地蔬菜、特色種植等高效經濟作物的發展。透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示範帶動等辦法,促進“一鄉一品”或“數村一品”發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顯、類型多樣、競爭力強的專業鄉村。

3、發展舍飼養殖,建立現代生產方式促農增收。搶抓畜產品價格上揚的市場機遇,用工業化的理念統領畜牧業發展,以發展肉羊、肉牛爲重點,以正在實施的退牧還草項目爲依託,轉變養殖觀念,實行禁牧、休牧,積極發展舍飼和半飼養殖,建設標準化設施養殖小區,繼續鞏固提高示範戶的生產經營水平,推行牧區繁殖農區育肥,發展肉羊、肉牛短育肥,縮短週期、加快週轉、活躍流通,爲市場或加工企業提供優質的肉羊、肉牛。建立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畜牧業生產方式。

4、依靠科技創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助農增收。科學技術是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我們必須立足市情,大力提高農業科技應用水平,強化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民增收的科技支撐。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自治區、關於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逐步構建以政府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爲主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爲基礎,農技推廣、教育等單位和涉農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充滿活力的多元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二是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用新型農民發展農業,以農民素質的大提高,促進生產方式的大轉變,堅持從農業科技、轉移就業和創業性培訓三個層次上推進農民培訓,加強農民技術職稱評定工作,造就一代新型農民。

三是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種植業圍繞“千元田”的目標,加大設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的示範力度。大力推廣綠色有機糧、油、蔬特色作物優良品種、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超高產栽培等技術,畜牧業以加快品種改良,不斷提升畜牧科技含量爲重點,引進肉用種公羊,採取人工授精改良與本交改良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加快肉羊、肉牛改良步伐,大力推廣青、微貯秸杆、配合飼餵、短期育肥技術。

四是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提質增效。

5、推進產業化經營,用現代經營形式帶農增收。產業化經營是構築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關鍵,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資本與品牌的運作,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

一是積極推動招商引資,引導社會資本、工商資本參與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終端產品及市場開發等產業化項目建設,新建番茄加工廠和打瓜加工流通企業,帶動特色產業發展,引導加工企業發展壯大規模經營,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進一步完善農戶和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增收。

二是認真貫徹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積極引導各類協會完善內部組織結構,健全規章制度,規範運作,使其真正成爲連接農戶與龍頭企業、農戶與市場的橋樑和紐帶,成爲興一個企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羣衆的重要力量。

6、轉變作風抓落實,用現代農業服務方式幫農增收。面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我們要努力抓以下服務。

一是充分利用已建的農村資訊網,搞好政策、技術和農產品市場資訊服務,保證做到每天有農業時事新聞播報,每週有農業技術、市場資訊發佈,每月有階段性工作重點專版,有效指導農業生產。

二是轉變技術服務方式,實行農業科技承包,以專業協會的產業拓展及技術水平提高和重點科技項目爲承包內容,將任務完成情況與行政技術人員的獎懲職稱評聘掛鉤,建立激勵機制,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步伐。

三是加強調查研究,爲政府指導農牧業生產提供可靠依據,注重調查工作的超前性和實效性,確保調查提出的建議切實可行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TAGS: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