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計劃>

教育局2012年工作計劃

學問君 人氣:1.52W

2012年市教育局工作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關於加快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牢固堅持“育人爲本、安全優先、促進公平、強化服務、提高質量”的指導方針,突出改革創新,狠抓工作落實,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教育局2012年工作計劃

一、堅持育人爲本,全面提高素質教育實施水平

1.深化育人爲本基本制度建設。圍繞“育人導師、學情會商、畢業生去向考覈”等12項內容,逐項建立市、縣(市區)和學校上下貫通、相互銜接能夠監督制約的育人爲本配套制度;組織開展育人制度樣板學校評選和育人制度建設成果評選,確保在全市所有中等以下學校普遍達標執行。充分發揮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研究中心職能作用,加強對“八類特殊羣體學生”教育,深化“五個一”成長工程和“名家進校園”等育人項目,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2.深化課程改革。小學重點做好課程整合、初中重點做好初高中銜接的引橋課程建設、高中重點做好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深化活動育人課程建設,全面推進“勵志修身、體驗感悟、實踐探究、心理疏導與家庭教育”四大課程體系建設。制定“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標準,開展“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全員達標活動,確保新課程倡導的“三維目標”落實到每一位教師、每一堂課。在深化課程改革中新推出一批課改名校和先進教師。

3.完善招生評價制度改革。建立全面推行中考改革在實施素質教育評先樹優中的“一票否決”制度,進一步發揮中考對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保障作用。完善對普通高中學校的星級評估制度,開展五星級高中學校面向全市招收特長學生試點工作,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4.大力開展質量監測。加快轉變教研機構職能,切實發揮市教科院“教育質量監測服務中心”的功能與作用,與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等合作,制定《xx市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方案》,發揮“綠色學業質量監測”的診斷、評價、反饋、指導作用,建立健全素質教育的質量保障體系,引導每一所學校在“輕負擔”的基礎上實現育人的“高質量”。

5.加強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結合標準化學校建設,開展全市農村小學體育、藝術器材配備達標活動。發揮中考和高考體育考試的導向作用,嚴格堅持中考錄取中體育與物理、化學等值對待的組合錄取政策,全面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一步提高學生耐力,增強學生心肺功能,切實降低學生近視率。實施體育活動特色課程建設,切實提高每天校園體育活動一小時的質量。廣泛開展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學生近視眼防治示範學校和食品安全示範學校建設,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促進學校體育、衛生和藝術活動水平的提高。

6.加強和改進實驗教學工作。年內實現全市中小學實驗室建設標準化,建立實驗設施設備管理臺賬,對實驗教學實現有效監控,確保全市中小學實驗課開出率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爲2013年將實驗教學納入中考做好充分準備。

7.嚴格規範辦學行爲。明確規範辦學行爲的所有標準要求,並在所有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公開欄進行公示,透過媒體公開,接受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監督。把規範辦學行爲“應知應會”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納入校長職級考覈的必備內容,與所有校長簽訂規範辦學責任書,違規者按照問責辦法嚴肅處理。透過鐵的紀律和嚴厲的措施徹底杜絕教育亂收費、亂訂教輔資料、違反規定加班加點和有償家教等違規辦學行爲,爲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環境。

二、推進均衡發展,着力促進教育公平

8.實施特殊羣體學生重點關愛工程。重點關注孤殘兒童、外來務工子女、留守兒童、自閉症兒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弱勢羣體的特殊需求。加強對中職和特殊教育學校助學金和救助金髮放的監管,切實做好學前教育資助的評審認定和發放工作,做好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還款工作。整合社會救助力量,全面規範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救助政策,形成統一、規範、有序的救助機制,確保不讓一名貧困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9.實施學前教育普及工程。嚴格落實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預算有科目、新增有傾斜、投入有比例”的要求。逐縣市區嚴格落實學前教育發展3年行動計劃,確保年內新進在編幼兒教師人數不低於新進教師總數的15%,完成268所普惠性標準化幼兒園新建、改擴建任務,努力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率。全面建立市、縣、鎮三級銜接的`幼兒園所、教師、幼兒學籍等資訊管理系統。開展縣域內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機制的探索,探索實施市級以獎代補、縣鎮兩級合理分擔的非公辦幼兒教師工資和社會保障管理辦法,穩定幼兒教師隊伍。組織實施幼兒園保教規範,着力規範幼兒園辦園行爲。

10.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程。強化對中心城區和各縣市區中小學(幼兒園)佈局規劃的督導落實,嚴格執行教育部門前置審覈制度,確保每一處房地產開發項目在開工建設之前首先落實住戶子女的就學學位。嚴格實施中心市區義務教育學校跨區擇校經費補償制度。制定中心市區和縣市城區年度班額控制方案,按照“一校一策”原則,明確目標,採取針對性措施,有效破解“大班額”問題。採取以獎代補辦法,鼓勵中心市區加大義務教育學校學區機制探索,透過“擇校熱點校”和相關學校建立共同發展機制,實現市區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一體化辦學。加快推進縣市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教育聯盟等辦學體制改革,確保各縣市區的城區優質公、民辦學校與農村鎮街學校全面開展辦學合作,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實現由“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

11.實施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工程。不折不扣地完成2012年度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設任務。以圖書、儀器、課桌凳、熱水熱飯、住宿設施和資訊化教學設備的配備爲重點,與各縣市區簽訂《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目標責任書》,逐縣逐校進行年度標準化學校達標驗收,年內省教育示範縣、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縣基本完成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任務,確保全市400所農村小學率先達到標準化要求。

12.實施“數字化教育應用”工程。以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爲目標,制定資訊化教育教學應用實施方案和評估標準,爲每個農村小學培養1名資訊技術整合教學“帶頭人”和1名資訊化設備維修“明白人”,確保“班班通”設備完好率和使用率均達到100%。建立全市城鄉區域一體化“數字錄播系統”,製作中小學各學科數字化網絡系列公開課,建立100個“名師網絡工作室”,1000個“城鄉教師網絡協助組”,形成具有xx特色的基礎教育資訊化課程資源支撐體系。完成中小學數字圖書館二期工程,初步建立市級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虛擬實驗室中心,以資訊化促進教育均衡化和現代化。

13.實施科普教育推進工程。探索用購買服務的方式,盤活全國科普教育專家資源,邀請中科院院士,推薦100名大學知名教授、專家走進全市中小學,開展“大家拉小手”、“科學家面對面”科普報告活動。舉辦中小學生網上科技節和“科普大篷車開進農村小學校園活動”,在義務教育學校建立一批諾貝爾少年科學院分院,全面增強中小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繼續保持中小學生科技創新系列競賽成績在全國的領先水平,學生參與率達到90%以上。

三、強化公共服務,努力滿足羣衆多樣化教育需求

14.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制定和完善支援民辦教育發展新的優惠政策,推進優質民辦教育學校集團化、品牌化發展,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加快民辦普通高中建設步伐,促使高中補習學校按照規範的民辦機制執行,實現每個縣市都舉辦一所民辦普通高中的辦學目標。嚴格規範民辦教育學校招生秩序,嚴禁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進行紙筆測試和依據競賽成績錄取學生,鞏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成果,推動民辦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15.切實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大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提高職業教育普及率。建設10個職業教育特色品牌專業和公共實訓競賽基地。充分發揮連續3年建設30個特色品牌專業對人才培養、服務主導產業的輻射帶動影響力。創建3—5所國家級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組織好國家和省、市職業技能大賽工作,繼續保持在全國、全省的領先優勢。成立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特聘教師作用,打造職業教育核心競爭力。轉變職業教育教研機構職能,大力開展校企合作,把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緊密銜接起來,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年內力爭使學科專業與主導產業的符合率達到50%以上。

16.大力推進政務、校務資訊公開。建立教育資訊公開考覈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網絡、報紙、電視等媒體的作用,透過召開新聞發佈會、建設公共資訊平臺等方式,確保各級教育部門、所有學校把 “教育收費、作息時間、學生資助、招生考試”等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教育政策資訊全部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接受人民羣衆監督。加強xx教育資訊港建設,將其打造成行政辦公、審批備案、資訊公開、互動交流、溝通民意的平臺。加強教育輿情引導,牢牢把握積極向上的輿論導向,切實保障羣衆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整合教育內部和外部宣傳力量,打造推出“素質教育、校長職級制、中考、督導評估、技能大賽、校企合作、活動育人課程、育人爲本基本制度、民辦教育創新、轉變部門職能”等在全國全省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十大教育亮點和品牌。

17.做大做強教育惠民服務平臺。深化教育惠民服務中心執行機制改革,把“諮詢投訴、社會培訓、資助救助、資訊服務、校企合作、出國留學、人才交流”等17個分中心進行實體化運作,明確組織結構,賦予職能權限,建立起管理執行、考覈評價機制,真正落實“一個電話、一個視窗、一站式服務到位”,着力滿足人民羣衆多樣化、個性化教育需求。每年梳理出10大教育諮詢熱點問題,由科室分類整理按照時間要求主動公開;每年梳理出亟需規範的10類教育問題,實行局領導、科室包靠制度,落實目標考覈責任制,實行問題跟蹤銷號制度和激勵機制,建立起從一個具體問題的投訴舉報到一類問題解決的長效機制。

四、落實安全優先,全力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18.開展安全標準化學校達標活動。按照《xx市校園安全建設標準》要求,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安全標準化學校達標活動,確保年內基本實現安全標準化學校全覆蓋。建立全市統一的安全標準化學校資訊庫,實施“安全標準化學校”在市級以上評先樹優中的前置審覈制度,與校長職級硬掛鉤。對不達標學校亮黃牌,向社會公佈,限期整改達標。全面落實《全市學校安全穩定事故問責辦法》,對每一起安全責任事故都要嚴肅問責,讓“人人落實安全責任”有基本的制度保障。

19.突出抓好校車安全工作。出臺校車配備、管理、使用辦法,全面落實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年內配備標準校車2000輛,實現新型校車全覆蓋,建立起學生安全無憂的上下學綠色通道。探索校車配備、運營獎補辦法,推廣先進縣市區的校車配備、管理經驗,實現校車安全有序運營。

20.狠抓校園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校園安全指導服務中心的作用,2012年實現校方責任險在中等以下學校和幼兒園全覆蓋,形成市、縣、鎮(街道)、村四級網格化的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快速反應機制。切實抓好“校園安保體系、學生飲食衛生保障體系、校車管理體系、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全面形成校園安全穩定長效機制。

21.完善教育考試安全機制建設。逐步推進和完善國家教育考試標準化考點建設,國家教育考試全部考點的保密室、考務室、考場實現國家、省、市、縣、考點聯網監控,逐步完善考試網上巡查系統、作弊防控系統、身份驗證系統,確保國家教育考試平安順利。充分發揮招生考試的資源優勢,加強各類招生考試資訊整合開發,以高考升學指導爲重點,爲考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優質服務。

22.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一崗雙責”制度,對“三重一大”問題堅持集體研究、民主決策。加強對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的教育、監督,把學校、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人事、財務和具體從事人財物管理的崗位作爲重點崗位,把人事、財務、招生、教輔資料徵訂、儀器圖書配備、學生保險、評先樹優等工作過程確定爲關鍵環節。以對個人負責的態度,對每個科室和直屬單位、學校梳理出廉政風險點,對每個風險點都制定出制度規則進行規範,爲全市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全面加強教育行風建設,不斷提高羣衆滿意度。

五、深化改革創新,保障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23.深化校長教師專業化成長機制建設。全面落實深化校長職級制改革的各項政策,啓動“教育家成長輔導團”工程,評定新一輪校長職級,確定第一批懂教育、會管理、業績公認的特級校長。紮實開展“學校安全常識、課程領導力、規範辦學政策法規、育人爲本基本制度建設”四項校長應知應會培訓,全面提高校長自主辦學能力。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崗位分級競聘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激勵作用。組建教育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中小學校長管理辦公室),不斷鞏固校長職級制改革和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成果,建立校長職級制和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規範化、制度化執行機制,爲專家辦學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制度保障。

24.完善師德考覈和教師培訓機制建設。改進師德考覈前置考評辦法,充分發揮對育人爲本的根本保障作用。對全市師訓幹訓工作進行統籌管理,完善教育培訓券制度,建立對縣市區和市直學校教師全員培訓考覈評價辦法,提高教師培訓效能,力爭年內推出在省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100名名師、20名名校長。以貫徹落實國家、省《教育規劃綱要》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爲重點,在暑假期間集中開展教師“育人爲本”能力全員培訓,牢固確立“以人爲本”的價值追求,加強教育國際交流,提升xx教育國際化水平。規範外籍教師管理,確保外事安全。

25.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國家級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市級政府統籌職業教育發展機制,調動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學校辦學積極性。研究出臺支援駐濰高校招收xx籍中職學生的政策,促進中高職一體化發展。探索職業教育股份制辦學,加強資源整合,做強做大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充分發揮駐濰高校聯席會議制度和魯臺職業院校長論壇機制,服務駐濰高校發展。開展“兩院院士xx職教行”活動,引進高層智力促進xx高等教育發展。依託駐濰高校力量,組建職業教育研究院,深化與中國職業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合作,集中破解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充分發揮駐濰高校的規模優勢,打造山東半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26.進一步拓展教育綜合督導的功能和作用。完善現有督導機制,充分發揮省、市教育督導評估的督促指導、改進提升功能,建立省督導“市政府決策、部門共同推進”的問題解決機制;建立市督導發現問題的領導與科室分工研究解決機制。召開市教育督導委員會工作會議,研究迎接省督導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確定市政府對縣市區、市直有關部門、市屬高校教育督導方案。加強督學的培訓工作,提高履職的素質和能力。突出抓好縣級督學責任區職責的落實,研究制定市級督學工作激勵機制和問責連帶機制。

27.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把資源配置與事業價值追求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級教育經費對事業發展的引領和導向作用,確保每一筆經費的管理、使用都具有明確的價值取向、目標追求和預期效果。研究公用經費支出結構,確定不同類別學校、不同支出項目的支出比例並進行績效評價,確保教育經費重點向農村學校、偏遠學校傾斜。建立審計報告制度,引入第三方審計,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建立每年向局常務會提報直屬學校、單位審計報告制度,重點說明財務收支、貸款還貸、福利發放和基建投資等情況,實施嚴格的監控制度,全面推進教育經費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28.完善局機關執行機制。加強規章制度體系建設,用制度保障所有政策執行指向教育核心價值追求,指向維護羣衆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務。嚴格落實機關工作常規,確保工作規範有序;對科室涉及到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利益的政策執行事項全部梳理規範,流程運轉,陽光操作。改革項目考覈評價方式,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考覈,讓項目問題涉及的利益相關者參與評價,確保項目確定的任務目標全部實現。嚴格落實“會議接待、辦班培訓、檢查評比、獎勵用人、收費收支”等“五統一”規定,嚴格落實“失誤誡勉制度”和有關評先樹優中的“前置審覈”制度。加強對重大教育改革事項落實督查,對“校長職級制、中考改革、師德考覈、教學能手評選、政府教學成果獎評選、教育惠民機制建設”等七大改革事項建立專門督查臺賬,每一項改革都組建專門班子進行深化研究,建立探討完善、改進提高、總結推廣機制,確保各項重大教育改革紮實推進。

29.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把創先爭優與中心工作有機結合,按照“全國文明單位”和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的標準要求,立足崗位實際,確定爭創目標。人人制定年度成長計劃,明確年度目標,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加強調查研究,積極參加實踐鍛鍊。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促進機關幹部的身心健康。大力開展先進科室和最有成就感工作項目、金點子等評選,營造濃厚的以人爲本、幹事創業、崇尚簡單、勇於創新、事爭一流、風清氣順的機關文化,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