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報告>

災後重建資金管理工作報告

學問君 人氣:2.36W

青川縣地處川、甘、陝三省結合部,震驚全國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全縣帶來了毀滅性災難。災區百廢待舉,羣衆充滿期待,災後重建資金管理任務十分繁重,資金保障的時效性要求極高。面臨新的形勢,青川財政幹部職工發揚自強自立、頑強拼搏精神,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履行職責,積極主動,採取多種有效措施,確保災後重建資金使用管理快捷、安全、有效,把有限的資金真正用在的刀刃上,着力解決羣衆最急、最需、最盼的事情,推動全縣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立足主動 及早謀劃面臨繁重的災後恢復重建任務,財政部門積極主動,制度靠前建設,人員及時培訓,監督全面跟進。

災後重建資金管理工作報告

一是及時建立恢復重建工作機構。成立了縣財政局災後恢復重建資金管理領導小組,明確了機構職責,爲管好、用好災後恢復重建資金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是及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5.12”後,縣財政局及時出臺了《關於切實加強抗震救災資金管理的通知》、《抗震救災捐贈款物管理暫行辦法》、《青川縣浙江援建補助類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爲進一步加強災後重建資金管理,出臺了《青川縣災後重建項目及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青川縣災後恢復重建資金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青川縣財政投資評審管理辦法》等檔案,從制度上規範了重建資金的歸集、使用和監督。

三是及時研究政策,爲縣委、縣政府提供決策依據。針對資金到位情況,提出了統籌安排重建資金的基本原則、保障重點。中央災後重建資金控制數下達後,積極與發改部門配合,明確項目資金使用範圍,做好預算資金與項目對接工作,對災後恢復重建項目資金及時進行梳理、分類,做好資金、項目平衡工作。

四是及時落實內部監管責任。完善了局內部目標責任制,把災後重建任務納入目標考覈,實行局領導、股室聯繫鄉鎮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督促檢查救災資金管理和賬務管理,實行一定三年不變。

五是及時抓好人員培訓。10月,縣財政局組織全縣財政系統職工開展了救災資金管理暨財會業務培訓會。,又先後聘請專家對各鄉鎮、各項目單位財會人員、項目管理人員進行了項目資金管理業務培訓,爲進一步規範災後恢復重建資金管理奠定了基礎。認清困難 重點切入災後恢復重建資金的特點是數額大、項目多,管理上主要有“三難”:

一是統籌組織、平衡安排難。表現在資金來源渠道多,數額巨大,是以前年度縣級財政支出的十數倍,另一方面資金在總體需求上仍存在較大缺口。目前,調整後災後重建項目總投資238億元。已落實重建資金154億元,其餘84億元,只能透過銀行貸款、自籌解決。

二是組織實施、項目管理難。目前,調整後全縣災後重建項目總個數有920個。由於項目多,資金來源渠道多,形成管理部門多,不同項目類別資金安排標準難以相互銜接、相對統一,同類性質的項目因管理部門、實施主體的不同而難以有效地整合實施。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目標後,要在兩三年內統籌組織好資金,並安全有效用出去,困難大、責任重。

三是全面跟進、有效監督難。龐大的資金、項目,單獨靠一個部門、以日常監督形式不能實現有效監督。由於專項監督工作量劇增,必須建立健全部門間聯繫協調機制,才能確保災後重建有序開展。多措並舉 強化管理針對這些特點,縣財政局按照上級有關災後恢復重建資金管理要求,努力實現災後恢復重建資金“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圍繞規劃保障資金。一是堅持以重建規劃爲依據,科學制定籌資方案,多渠道籌措資金,做到籌資規模與財政承受能力相適應,使年度籌資計劃與重建時間進度相匹配,使專項資金安排與專項規劃實施相統一。二是結合全縣災後重建規劃編制,全力做好國家、省、市對災後重建各項投入的政策研究,全力以赴做好項目申報和銜接落實工作,最大限度爭取上級財政對全縣災後重建支援。三是積極調整支出結構,大力壓縮一般性開支,嚴格控制非應急性專項支出,擠出財力支援恢復重建。四是全力做好投融資平臺建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效應,廣泛吸收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參與恢復重建。五是整合各類資金,搞好資金統籌平衡。大力整合財政貼息、稅收減免、國債投資、轉移支付等多種財政政策,創新財政投資管理和資金運作方式,全力支援恢復重建。

“三專” “三嚴”強化管理。

一是堅持“三專”管理原則。項目資金的使用注重績效、快捷方便,堅持“專戶儲存、專賬覈算、專款專用”的原則。重建項目資金統一在 “災後重建資金專戶”中進行覈算、實行直接支付。細化了重建資金到項目具體實施單位,明確資金撥付方式和辦法,規範資金申報流程,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二是資金監管實行“三嚴”。嚴格資金使用方向,確保災後重建資金根據項目規劃落實到位,不得隨意更改資金用途,不得任意改變或擴大資金使用範圍;嚴把撥付審覈關,申報資金時應前期規劃落實、手續齊備、程序規範,確保資金安全執行;嚴明資金撥付時效,做到資金跟着進度走,既保證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又避免資金閒置浪費。對於不按規定履行基本建設程序或招投標、政府採購等各項規定,不按批覆的建設規模和標準進行建設,不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相關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的,財政堅決不予撥款。堅持財政投資評審制度。在加快重建過程中,把災後重建工程納入財政投資評審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監控關口前移,紮實開展項目(概)預算的評審工作。確定預算控制價,作爲招投標的最高限價,使項目預算更爲節約合理。

二是加強現場監督,對工程量實行現場檢視,實地測量記錄,有效地控制人爲提高工程造價的'行爲。截至目前,送審總投資20.48億元,評審金額爲18.29億元,審減金額爲2.19億元。嚴格實行政府採購。一是加強年初保留預算管理。在編制預算時,應該列入預算的項目和資金全部編制政府採購預算。

二是嚴格追加預算審覈,在對單位和項目辦理政府採購預算追加時,積極與分管業務股室覈實,將應當用於政府採購的資金追加到項目和單位。目前,我縣政府採購金額達到5537.6萬元,節約資金1038萬元,節約率15.8%。開展資金監督檢查。爲確保每一分財政資金規範使用,我們陸續組織了全縣“小金庫”治理清查、會計資訊質量檢查。對鄉鎮抗震救災資金、涉農“惠民”政策資金、教育系統固定資產、災後恢復重建資金項目進行清理檢查,開展了鄉鎮財務清理。及時糾正了存在的問題,杜絕了違規現象發生。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制度和資訊公告披露制度。

一是政府投資重建項目實行公示制。對項目批准單位、建設規模、總投資及資金來源、施工進度計劃等情況,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予以公示。

二是財政部門將有關項目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定期予以公示,強化社會監督,確保項目資金分配使用公開、公平、公正。創新機制 突出成效災後恢復重建對財政工作是一次巨大的考驗。在資金管理中我們打破常態思維、打破常規辦事、打破按部就班,創新思路、創新機制、創新辦法,以滿足災後恢復重建的需要。創新評審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項目聯審、專家評審、領導會審、集中審批、限時辦結等制度。縣上成立了縣項目評審專家組、項目領導集體會審組、項目聯審辦公室、項目財政評審中心等專門工作小組。實現了災後重建項目的科學規劃、民主決策和規範操作。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根據不同的項目,明確不同的補助方式和補助方向、重點。明確了中央基金對居民個人、項目投資、企業貸款貼息支援原則,政府投資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全額使用中央基金。對城鎮建設、農村建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公益設施、公共服務、防災減災、精神家園以財政直接補助爲主。對產業恢復重建資金,主要採取貸款貼息、擔保金、以獎代補、項目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吸引和引導金融、社會資本投入。建立農房擔保機制和良性的銀企合作機制。制定了《青川縣地震災區困難農戶災後住房重建貸款擔保基金管理辦法》,籌措資金1億元成立了永生擔保公司,承擔農房重建貸款擔保業務。累計投放農房重建貸款2.7萬戶6.7億元,其中擔保貸款2.3萬戶6億元;城鎮住房重建貸款138戶1438萬元。爲中小企業發放貸款1.23億元。統籌整合各類資金。

一是災後重建項目資金按照“統籌安排、分類控制、突出重點”的原則安排。財政部門會同發改部門分類研究制定災後重建資金匹配原則和平衡方案。加強各項政策、資金渠道的銜接,找準恢復重建政策與現有政策的結合點,發揮政策的協同效應。統籌整合各類資金,杜絕重複安排項目資金,做到重建資源均衡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使用效益。

二是強化資金整合,統籌安排中央基金、浙江援建資金、社會捐贈資金,用好信貸資金,用活企業資金,激活民間資金。

三是加大項目整合力度,充分整合縣、鄉兩級政權設施建設和農業、工業、旅遊、交通、新農村建設等項目。

創新資金監管機制。

一是落實災後恢復重建資金監管體系,紀檢、監察、審計、財政、民政等部門密切配合協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方位、多層次監督體系。

二是透過建立內部聯繫鄉鎮制度,落實監管責任,做到重建資金流到哪裏,財政的監督管理就延伸到哪裏。

三是制定了較爲完善的報表體系,各類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實行半月報、月報、季報和年報制度,要求各項目主管部門、各鄉鎮要及時收集統計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向縣財政局等部門報送分項目資金使用情況表,加強了對項目資金的日常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