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找工作難,招員工也難啊!

學問君 人氣:1.45W

在前段時間市區連續舉行的3次大型人才交流會上,外地來的小俞每次都趕去求職。可求職簡歷投了不少,就是不見有迴應,愁得他飯都吃不下了。

找工作難,招員工也難啊!

與此同時,用人單位也爲招工犯愁呢。市區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張先生這3次都在交流會上設了攤,無奈只招到幾個中意的員工,離公司定的指標差了一大截。

求職人員一聲嘆息:找工作難哪!用人單位也是一聲嘆息:招員工難哪!

求職人員:何處是我“家”?

“到紹興好多天了。本來以爲在這裏找工作會比較容易,想不到還是這麼難。現在只有啃老本了,好鬱悶!”小俞無奈地說。

    這位來自外地的大學畢業生說,自己對工作的`期望值並不高,只要是個廠裏的管理崗位、有穩定的收入,勉強算得上是個“白領”就可以了,但他還是一無所獲。像上次市區舉行的那場人力資源招聘集市暨臺資企業專場招聘會,他是期待已久,還花100多元錢專門準備了16本求職簡歷,但投出去後至今沒得到迴應。

細一算賬,小俞發現這段時間跑人才交流會、看報紙廣告去應聘,他一共花掉了近700元錢。小俞告知,他爲此花費的並不算多,他的同學小沈光是製作精美的簡歷就花去五六百元呢。

然而讓人苦惱和困惑的是,錢花出去了,稱心一點的工作卻仍然得不到落實。

“也許是企業越來越挑剔了吧。”小俞說。

用人單位:人才在哪裏?

一邊是爲花了錢但找不到工作而苦惱,另一邊是用人單位爲花了錢也難招到員工而困惑。

在一場人才招聘會上,市區一家大型商場的負責人說,爲招工他們提高了福利、工資等待遇,但就是不見有收效。據告知,近期商場在媒體上刊登招員廣告,還去外地招工,成本不少,但所招收的員工還是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就此,業內專家估計,“一般來說,企業招到一個滿意的人才,至少得花萬把塊。”但捨得花錢又勤於趕場子的企業還是感慨萬千:人才,你們在哪裏?

業內人士:企業有顧慮!

求職者找工作難,用人單位招員工也難,爲什麼雙方就對不上眼呢?

   業內人士分析認爲,現在企業越來越沒耐心培養人才,他們歡迎的是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而許多大學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需要一段時間培養;而一些外來務工者缺乏熟練操作技能,企業也不會輕易錄用。如今在紹興,諸如紡織、服裝等行業需要大量臨時員工,又因前段時間出臺的《勞動合同法》有相關要求,企業招工確實也遇到了一些現實問題。

“《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對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爲對一些單位而言,用人成本高了,它們的期望值也高了。”紹興市就業管理服務局人力資源管理處王小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