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優秀簡歷>自我總結>

關於會計基礎的自我總結

學問君 人氣:2.13W

會計基礎自我總結

關於會計基礎的自我總結

第一章

會計定義:會計是以貨幣作爲主要的計量單位,採用一套專門的程序和方法,對各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覈算與監督,它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外部――財務會計 內部――管理會計

會計職能有評價經營業績,會計覈算,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等。

首要職能――覈算(確認,計量,計算,記錄,報告)

覈算特點:1、以貨幣量度爲主,實物及勞動量度爲輔。

2、完整,連續,系統。

3、預測未來(瞭解過去,把握現在,預知未來。)

企業會計覈算內容有:①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②財物收發增減和使用;③債權債務的發生的結算;④資本、基金的增減;⑤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⑥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⑦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覈算的其他事項

第二個基本職能――監督(預測,決策,控制,分析,考評)

監督特點:1、價值指標,2、事前事後事中監督,3、合法性、合理性。

兩者關係:會計覈算與監督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對經濟業務活動進行正確覈算的基礎上,纔可能提供可靠資料作爲監督依據,同時,也只有搞好會計監督,保證經濟業務按規定的要求進行,並達到預期的目的,才能發揮會計覈算的作用。覈算是監督的依據,監督是覈算的保證。

會計目標:爲會計資訊的使用者提供會計資訊。

會計資訊使用者:投資者――關注的是投資的內在風險和報酬(盈利能力,資本結構和利潤分配)

債權人――關注提供的資金是否安全,能否按期收回債權(償債能力,債務構成) 政府及相關機構――關注國家資源的分配與應用,有關經濟政策的執行

企業管理人員――關注的是財務狀況,經營業績

企業職工――關注的是提供的就業機會的穩定性,勞動報酬,福利情況。

社會公衆――企業的興衰及其發展情況

會計資訊包括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

會計要素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體現靜止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利潤體現動態的經營成果。

會計對象即指會計覈算和監督的內容。能夠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是會計的對象。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又稱價值運動,資金運動。

資金運動包括資金的投入,資金的循環與週轉,資金的退出。資金退出指的是向所有者分配利潤,償還各項債務,上交各項稅金。

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 資產:企業擁有/控制,貨幣表現,帶來利益的流入,過去交易事項形成。

資產重要的幾個:有融資租入的設備,委託加工的商品,無形資產。

流動資產: 現金 銀行存款 有價證券 應收票據 應收賬款 減:壞帳準備 預交所得稅 預付帳款 其他應收款 待攤費用 存貨

負債:貨幣計量,償還勞務/資產,償債的現時義務,過去交易事項構成。

流動負債: 短期借款 應付票據 應付賬款 應付工資(及福利) 應交稅金 應付股利 預收帳款 其他應付款 預提費用 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所有者權益:不償還可長期使用,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按照比例承擔風險,分利,貨幣計量。引起所有者權益增加的有:註冊資本增加、利潤增加、資本公積增加、盈餘公積增加、公益金增加。

費用:經濟利益流出。

收入:經濟利益流入。

補充:收入類,費用類,損益類月末一般沒有餘額。

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引起會計等式發生變化的九種業務。

會計覈算的基本假設

會計主體:會計覈算服務對象,特定單位。

界定了空間範圍,會計資訊僅與該企業的會計主體的整體活動和成果相關。

持續經營:歷史成本作爲計價基礎。

界定了時間範圍。是覈算的基礎和假定前提。

會計分期:期間劃分越短,資訊質量越不可靠。

界定了時間段落。爲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會計報表,貫徹落實權責發生制原則。

貨幣計量

會計覈算一般原則:

1資訊質量要求的原則:謹慎性,相關性,客觀性,可比性,重要性,實質重於形式性,及時性,清晰性。

2、其他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原則,收入費用配比原則,按歷史成本計價原則。

補充:資本性支出:不僅與本會計年度有關,與幾個會計年度有關。

收益性支出:僅與本會計年度有關。

第二章

會計處理方法:確認,計量,記錄,報告。

確認是基礎,核心是計量。

確認分初次確認和再次確認。

初次確認――發生交易或事項可否用貨幣計量。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

再次確認 賬簿――會計報表

確認標準:可計量性,可定義性,可靠性,相關性。

會計計量是根據被計量對象的計量屬性,選擇運用一定的計量基礎和計量單位,確定應記錄項目金額的會計處理過程。

計量單位――貨幣量度爲主,實物量度和勞動量度爲輔。

會計基礎: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我國行政單位會計主要採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會

計除了經營業務可採用權責發生制外,其他大部分採用收付實現制。

會計計量基礎:歷史成本,現行成本即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公允價值,現值。

會計計量是以歷史成本爲基礎,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等假設也是以歷史成本爲基礎的。

計量模式:歷史成本/名義貨幣。歷史成本/不變購買力。現行成本/名義貨幣。現行成本/不變購買力。

會計記錄專門方法:1、設定會計科目及帳戶,2、複式記賬,3、填制與審覈憑證,4、登記賬簿,5、成本計算,6、財產清查,7、編制財務報告。

簡單介紹會計報表:

資產負債表――財務狀況。

1、 企業財務狀況

2、 償債能力

3、 籌資能力

4、 分析企業資產

5、 負債

6、 所有者權益構成的合理性

7、 財務狀況的優劣

8、 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的安全性

利潤表――經營成果

1、 企業利潤構成情況

2、 盈利能力

3、 分析企業利潤形成的合理性

4、 評價經營業績優劣

會計循環:基本步驟:

1、初次確認,2、入賬,3、過賬,4、結賬,5、編制調整前的試算平衡表,6、編制期末調整分錄並過賬,7、編制調整後的試算平衡表,8、編制正式的財務報告

第三章

會計科目與帳戶是兩個既相互區別,又有聯繫的不同概念。

兩者的共同點是:都要對經濟業務進行分類,都說明一定的經濟業務內容。

(一)聯繫:

1、會計科目與會計帳戶二者都是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的科學分類,口徑一致,性質相同,會計科目是帳戶的名稱,也是設定帳戶的依據,帳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 2、沒有會計科目,帳戶便失去了設定的依據;沒有帳戶,會計科目就無法發揮作用。

不同點是:會計科目:會計科目是經濟業務分類覈算的項目或標誌,只說明一定經濟業務內容。帳戶:具體記錄經濟業務內容,提供具體數據資料。具有登記增減變化的不同結構。

(二)區別:

1.會計科目僅僅是帳戶的名稱,不存在結構;而帳戶則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

2.會計科目僅說明反映的經濟內容是什麼,而帳戶不僅說明反映的經濟內容是什麼,而且系統反映和控制其增減變化及結餘情況。

3.會計科目的作用主要是爲了開設帳戶、填憑證所運用;而帳戶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體會計對象的會計資料,爲編制會計報表所運用。

會計科目設定原則:合法性,相關性,實用性。

帳戶的格式:1、帳戶的名稱,2、日期,3、憑證號數,4、摘要,5、增加和減少的金額。帳戶的借貸計增加或減少根據的是帳戶反映的經濟內容與帳戶性質。

帳戶之間的應借應貸的相互關係――帳戶的對應關係。――對應帳戶

分類:1、帳戶按照會計要素分類一般分爲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損益類,成本類。

2、按照提供指標的詳細程度分類,分爲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總分類帳戶對明細分類賬具有統馭控制作用,明細分類賬對總分類賬具有補充說明作用。(兩者是平行登記:同依據,同方向,同時間,同金額。)

3、按照用途和結構分類:盤存類帳戶,資本帳戶,結算帳戶,期間帳戶,跨期攤提帳戶(已取消),成本計算帳戶,計價對比帳戶,財務成果帳戶,調整帳戶。

第四章

記賬方法:

單式記賬法:只在一個帳戶中進行記錄。缺點是:造成帳戶之間的記錄沒有直接的聯繫,沒有相互平衡的關係,不能全面的,系統的反映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也不便於檢查帳戶記錄的正確性,真實性。

複式記賬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帳戶中。特點:由於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在相互聯繫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帳戶中做記錄,根據帳戶記錄的結果,不僅可以瞭解每一項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而且可以透過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全面的,系統的瞭解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由於複式記賬要求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以上的帳戶同時記賬,因此可對帳戶記錄的結果進行試算平衡,以檢查帳戶記錄的正確性。

複式記賬法――借貸記賬法――帳戶結構(理論基礎:會計等式,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借貸記賬法是以借,貸二字作爲記賬符號,記錄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情況的複式記賬法。借貸記賬法的借方與貸方的記錄是根據每個帳戶的基本性質決定的。

試算平衡:期初餘額,本期發生額,期末餘額相等。(全部帳戶借方=全部帳戶貸方)

試算平衡表無法查出:重記,漏記,方向相反的,科目弄錯的。(不能由試算平衡表來發現的錯誤有漏記,重記,一筆業務同時借貸金額錯誤,顛倒記錄,會計分錄借貸雙方或一方,在過賬時誤記了帳戶。)

第五章

憑證分類:

會計憑證按照用途和填製程序分爲:原始憑證,記賬憑證。

原始憑證按照來源不同分爲:外來原始憑證,自制原始憑證。

原始憑證按照填制方法不同:一次憑證,累計憑證,彙總原始憑證。

原始憑證按照格式不同:通用憑證,專用憑證。

記賬憑證按照內容不同: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這兩個只與

貨幣資金業務有關,轉賬憑證與貨幣資金業務無關。銀行和現金之間的劃轉業務只編制付款憑證。

記賬憑證按照填列方式不同:複式憑證,單式憑證。

外來原始憑證有購買材料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銀行轉來的各種結算憑證、對外支付款項時取得的收據、職工出差取得的飛機票、車船票等自制原始憑證有收料單、領料單、限額領料單、產品入庫單、產品出庫單、借款單、工資發放明細表、折舊計算表、開工單、成本計算單、本單位開具的銷售發票等

一次憑證有購貨發票、銷貨發票、收據、領料單、借款單、銀行結算憑證、收料單、工資結算單等。外來原始憑證都是一次憑證,自制原始憑證絕大多數是一次憑證。限額領料單是累計憑證。

彙總憑證也稱原始憑證彙總表,包括髮出材料彙總表、工資結算彙總表、銷售日報、差旅費報銷單、收入材料彙總表等

累計憑證有限額領料單

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同屬於會計憑證,但是二者存在以下差別:

1、 原始憑證是由經辦人員填制的,記賬憑證是由會計人員填制的。

2、 原始憑證是根據發生或完成的經濟業務填制,記賬憑證是根據審覈後的原始憑證填制。

3、 原始憑證僅用以記錄,證明經濟業務已經發生或完成,記賬憑證要依據會計科目對已經

發生或完成的經濟業務進行歸類、整理。

4、 原始憑證是填制記賬憑證的依據,記賬憑證是登記賬簿的依據。

填制時間:

原始憑證的填制時間是填制當天,記賬憑證按編制的當天,帳薄的日期是填會計憑證上面的日期(即使你不是同一天登記帳薄的)

對上一月的損益帳戶進行結轉,填制憑證日期爲上一月末。

記賬憑證有如下內容

(1)填制單位的名稱;

(2)記賬憑證的名稱;

(3)憑證的填制日期和編號;

(4)經濟業務的內容摘要;

(5)應借應貸帳戶的名稱及金額;

(6)所附原始憑證的張數;

(7)會計主管人員、複覈、記賬和填制人員的簽名或蓋章;收付款憑證還要出納人員的簽名或蓋章等。

原始憑證審覈: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確性,及時性。

記賬憑證審覈:合規性,完整性,正確性。

記賬憑證的審覈內容有以下幾方面:(內容是否真實,項目是否齊全,科目是否正確,金額是否正確,書寫是否正確。)

(1)審查記賬憑證所根據的原始憑證的內容。如名稱、張數等與記賬憑證所記的經濟業務的內容是否相符。

(2)審覈編制的手續是否符合要求,有關人員簽章是否齊全,如文字和數學有所更正,

TAGS: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