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大走訪民情日記範文

學問君 人氣:7.75K

廣大人民羣衆都是通情達理的,只要他們明白有些問題之所以不能儘快解決的原因,就會諒解,還會主動爲政府分憂。這樣才能使民情日記中記錄下來的問題件件得到落實,真正的取信於民,收到解決問題的實效,民情日記才能夠得人心,暖民心。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的大走訪民情日記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大走訪民情日記範文

  大走訪民情日記範文

3月12日 晴

一早,我便和邵益娟、丁能權等班子同志驅車前往三都鎮新和村。

新和村是教育局的結對聯繫村,全村村民共405戶1423人,其中勞動力812人,有382人外出打工。車到村社區服務中心門口,我們就看見有老人三三兩兩地踱到社區大院,有的聚在一團,談笑風生;有的靠在牆角,悠閒地曬着太陽;有的圍在健身器械周圍,暢談鍛鍊心得。看我們一臉疑惑,村書記方和平自豪地向我們介紹,這些都是準備來村裏老年食堂用餐的。每天早上九點,老人們到村老年食堂報名,食堂按需準備飯菜,每個老人每餐只要支付2塊餐費,就能夠吃飽吃好。爲了讓老人們打發時間,休閒娛樂,在食堂隔壁的村大會堂特意安裝了電視,擺放了棋牌桌。

走進社區服務中心隔壁的大會堂,電視里正在播放着越劇名段,許多老人圍坐在電視前,津津有味地討論着故事人物。有兩桌老人已經湊起伴打麻將,時而低語,時而發出爽朗的笑聲。哪些老人可以來食堂用餐?食堂如何管理運作?每年需要多少資金?許多疑問在我們腦海盤旋,我們決定向書記問個究竟。書記誠懇地邀請我們中餐時來食堂看看,到時候再揭曉“謎底”。

在村書記、主任的帶領下,我們先後實地檢視了宅基地平整項目現場,走訪了新星傘架廠,拜訪了西紅花種植大戶方建林,看望了老村幹部呂奎基和93歲的老黨員管樹生,慰問了困難戶姜樟財一家。

臨近中午,我們決定去新和村孩子就讀的梓里小學和梓里幼兒園查一查,看一看。新和村近一半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下老老少少在家。外出的人就像風箏,無論飛多遠,親情這條線始終牽着掛着。老人小孩在家妥帖,打工的人兒在外才會安心放心。關愛老人,新和村作出了成功的嘗試,照顧小孩,作爲教育人我們責無旁貸。

梓里小學、幼兒園同在一個校園。走進學校,孩子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午餐,因爲是“突然襲擊”,事先並未通知學校、幼兒園,老師和孩子並沒有做準備,只是興奮地呼喚着“客人老師好”。看着孩子們彬彬有禮的樣子,看着老師兢兢業業的狀態,再看看學校精緻潔美的校貌,我們由衷的感到欣慰,也爲老師們紮根山村、默默奉獻的精神所感動。臨走時,我們幾個都還放心不下,又到食堂仔細檢視,不斷地叮囑校長、老師,要注意孩子的營養,要保障孩子的安全,要讓孩子享受到城裏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

出了校門,開完座談會,我們直奔老年食堂,老人們已經開始用餐,中餐是燉毛芋和雪菜肉片筍絲。有些吃好的老人,正在幫着洗碗整理。老人高興地告訴我們,老年食堂每天都有兩個菜,葷素搭配,味道好,適合老年人口味,而且每天變化菜式。燒菜的也是個76歲的老人,身體硬朗的很,現在村裏人家辦喜事,請他燒個十幾二十桌毫無問題。村裏老年食堂方便、便宜、衛生,現在村裏很多年齡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都很想參加。一旁的村書記也和我們介紹,村老年食堂是全市的兩家試點食堂之一。由於受經費、人員等制約,目前,村裏規定60歲以上低保戶、70歲以上空巢老人和80歲以上老人能夠參加。全村符合條件的70餘位老人基本都非常樂意在老年食堂用餐。

雖然百姓歡迎,但村領導卻十分傷神。村書記介紹,老年食堂是民生項目,不能賺錢,只有貼錢。除每年上級部門補助資金外,老年食堂還需村裏籌集5萬餘元。目前村集體經濟薄弱,不足的資金基本靠從其他項目中擠,向部門和企業老闆“化緣”。不過,他表示,不管再難,只要老人需要,老年食堂一定堅持辦,而且一定要辦好。

看着村領導臉上的堅毅,我們班子討論研究,決定想方設法在資金上給予幫扶、資助。聽到這個消息,村書記像小孩般激動地鼓起掌來。

走訪的一幕幕不禁讓我沉思:老人締造了過去的輝煌,兒童預示着未來的希望,一老一小是農村和諧穩定的根基。我們在抓農村工作的時候,要重視發展經濟,更要重視改善民生。雖然民生工作更多需要的是投入,更多看到的是瑣碎。但國之命在人心,口碑就是最好的獎盃,民心就是最大的GDP。只要用心、用情,只要心裏裝着百姓,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回來的車上,老人和孩子的笑容還在不斷浮現。

笑臉如花,馥郁綿長。

3月12日 星期一 晴轉多雲

上午8:20,我們班子一行三人,在鄭局長帶領下出發。赴三都新和村。週六已與村書記主任作了聯繫。9:10,到村,未作休息立刻赴企業和農戶走訪。

第一站是新星傘架廠。該廠爲手工作坊,可在廠裏工作

,也可在村民自己家加工。廠裏僱有員工七十餘人,其中有白髮蒼蒼的老人,也有體格瘦小的農婦。大多數爲三都本地人,也有少量是外地來打工的。一般每個員工月收入是二三千元,每個員工都顯得忙碌而滿足。廠老闆介紹說:“我辦廠的利潤很低,現在這段時間一天只有一百多塊錢。但是街坊鄰居在兼顧家庭的同時有事做,有錢賺,特別是有一定勞動力的老人,也能在我的廠裏賺三四十塊錢一天,我很高興的。”話語質樸,令人感動。

第二家是西紅花種植大戶,老闆也很隨和。一大羣婦女圍着大小桌子,眼明手快地在分揀着西紅花。據老闆介紹,西紅花葯用價值極高,經濟效益也很好,老闆發愁的是:如何爭取土地指標擴大生產規模。

第三個走訪慰問的是一位年過七十的老村幹部。在與他的交流中,他對黨的農村政策、富民政策都很瞭解,也很肯定。對農村的變化他讚不絕口,對現任村幹部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後來我們又走訪慰問了一位在1955年就入黨的92歲高齡的老黨員,他臉色紅潤健康,健談,家人都有工作,忙碌充實,和諧喜樂。當時,我們在座的一行人都說在老人入黨時,我們都還沒出生哪。

隨後,我們和村幹部一起沿着彎彎曲曲的山路來到了新和村後的高山上,俯瞰整個新和村的村容村貌,指點着新和村的`山改田項目和宅基地整理項目,暢談着新和村的美好明天。一行人無不歡欣鼓舞。下山後,我們還走訪了設在新和村的梓里小學和幼兒園,實地瞭解了學校和幼兒園在辦學條件、師資質量、食堂等方方面面的情況。

最後,我們走訪了一個困難戶,爲他家送上了我們的一點心意,並且和他家的親友和街坊做了交流,希望村民關心,鄰里相助,幫助他們家度過難關。

走訪結束後,感受頗深:

1、大走訪活動促使我們這些教育工作的幹部也深入了農村,瞭解了民風民情;

2、黨的富民政策確實深入人心,農村面貌真的有了大改觀;

3、農村致富離不開肯幹事、能幹事的村幹部,離不開新時期致富能人的引領;

4、農村十分需要更進一步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要建立一種預防農戶因大病等意外變故致貧的機制;

5、隨着我國老齡人口的增加,城鄉居民的養老將會成爲一個越來越緊迫的綜合性社會問題,需各級政府引起高度重視,從當下就應該實施全方位的計劃,並依託社區、村級組織等由易到難地實施。目前,新和村的居家養老、老年活動室、老年食堂等試點工作就做得很好,但缺少經費的支援到底不是長久之計。

3月12日 星期一 晴

久違的太陽今天終於出現,給人的心情帶來無限的愉悅,在村領導的帶領下,我們看了一家傘架加工企業新星傘架廠,一家西紅花企業,訪問了三家老黨員和困難戶。聽過介紹後得知,傘架加工企業新星傘架廠能爲村解決70餘個就業崗位,而村民方建林家聘請的10餘名婦女正在仔細分揀西紅花花絲。他們不僅能帶頭致富,而且能爲村民解決務工問題,增加村民收入,帶領大家共同致富。從走訪的老黨員和村民口中得知,村兩委班子團結一致,肯幹事,爲村民解決了很多問題,評價很高。

感受一:村民普遍生活條件較好,絕大多數都建有樓房,村風良好,環境整潔。淳樸的村民高歌政策,充分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依,小孩上幼兒園很方便。

感受二:新和村兩委班子想幹事、肯辦事、會辦事,成績有目共睹。尤其是羣衆關心的居家養老、山改田、宅基地平整等問題上,村裏非常積極認真地在做,而且都做得不錯,能對特困戶關心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