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農業局領導民情日記

學問君 人氣:2.63W

民情日記彌補了工作日誌的不足,它不是工作日誌的簡單羅列,如下就爲大家收集了農業局領導民情日記,歡迎閱讀!

農業局領導民情日記

農業局領導民情日記【1】

20xx年6月5日 星期xx

駐村扶貧工作期間,因小疾入住宣恩縣人民醫院,躺在住院部五樓內三科的病牀上,雖無家人陪伴,但有隊友的悉心照顧,以平和的心態接受着醫院溫馨的治療,靜養療傷。當然,這也讓自己從緊張的駐村工作中獲得了一次難得的調整和休息的機會。緊靠窗邊的病牀,讓我擡頭就能望見藍天白雲,無形中增強了自己與病痛鬥爭的信心;扭頭就可看到全部的同房病友及醫護人員,與他們寒暄聊天,驅趕住院的寂寞和無聊;不過,再次回頭望天時也多了一些感觸和思考。

同室兩天,我旁邊牀位上的那位來自曉關鄉的尹大娘出院了,因腦梗入院,住了六天,雖然醫院並沒有、也不可能根治她的腦梗,但嚴重的頭暈目旋症狀得到了有效控制,幾千元的醫療費由兩個兒子平攤解決。由於對此病略有了解,分別時,我特別叮囑大娘要聽醫生的話,不能隨意停藥,儘量清淡飲食,防止頻繁發病。按照農合報銷的規定,大娘出院時不能從住院部帶超量的藥物回家,出院後需要繼續長期服用的藥得去門診部開,這樣相當於又降低了大娘這次看病在農合綜合報銷的比例。

隔一個牀位的那位婁大叔,來自長潭河鄉,這兩天高燒得厲害,嚴重時超過40度,從這幾天檢查的情況看,他肺上有一個大泡,腎上又有一顆大的結石,並且已經造成腎積水,顯然屬於撐不住了纔來住院看病的,我們所住的內科病房專門請來了外科大夫給他進行專家會診,可能要轉外科做手術,即將需要的又是一筆不小的醫藥費。婁大叔家庭情況不是很好,兒子死了,兒媳婦跑了,姑娘嫁人了,老兩口自帶着一個六歲的孫女過日子。

離我最遠的病牀上躺着的那位來自高羅鄉的餘大爺,也是因腦梗症狀入院的,86歲了,雖是農民身份,但他是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醫藥費報銷比例高,再加上期盼康復心切,一再叮囑醫生要趕好的藥用。醫生的回答,我聽起來很滿意:“大爺,你放心,該用什麼藥我們就用什麼藥,關鍵是根據你的病情,根據效果來用藥,沒有效果的.藥,給你開着也是浪費。”

三位病友都是新農合的患者,相對於沒有農合之前,農民看病已經有了一定的報銷比例,一定程度上的減輕了農民看病負擔,但看病仍然是當前農民心中最大的痛,也往往是壓垮一個農民家庭最重的那一棒。回想我的駐點村石馬,9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62戶的貧困原因之一是“因病”,這還不包括“因殘”的,佔貧困戶總數的64%。一個大病,或者一個慢性病帶給一個農民家庭的不僅僅是高額的醫藥費,往往首先損失的是一個勞動力,同時也牽制和影響了家裏另一個,或另幾個勞動力,需要照顧病人而無法正常打工,無法正常種地,病人要花錢而不能賺錢,還耽誤了家人賺錢,所以相對於可以邊治病邊領工資的有保障人員來說,農民一人得病,必將全家致貧。

從入戶走訪情況看,我的駐點村裏除了少數重大疾病外,很多村民有腰椎間盤突出,有肺上的慢性病,有腦膜炎留下的後遺症,有這樣那樣的結石等等,很多慢性病當初都是小毛病,由於就診不及時而最終拖成頑疾和大病。農民爲什麼有病不及時治,想必誰都能明白:一是沒錢或捨不得花錢,二是怕治病耽誤賺錢。現在國家政策好了,農民收入也大幅增加了,有了新農合,農民生病就診比過去及時多了,但當前的情況並沒有完全解決農民看病負擔問題,因病致貧給精準脫貧帶來的難題並沒能完全解決。駐點村村民向我反映,根據目前的農合報銷政策,在村裏衛生室拿類似於感冒等小病的藥物基本上免費,在鎮裏住院看病綜合報銷比例可以達到80-90%,到縣級醫院住院看病綜合報銷比例爲60-70%,去州里看病綜合報銷比例爲40-50%,去武漢看病綜合報銷比例爲20-30%。以尿毒症患者需要做的透析爲例:去州里醫院做一次,路費加治療費農民需要花200多元,而在縣醫院做一次只需要花22元。即使有這樣的報銷比例差異,但仍然有大量農民寧可頂着鉅額債務,也要去州醫院,甚至到武漢大醫院去看病,主要還是因爲當前我們大量醫療資源都過度集中到那些三甲大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的資源配置數量與質量嚴重不足,從而造成農民對基層醫院看大病的信心不足,紛紛赴州級、省級醫院看病。因此就出現了武漢一些三甲大醫院看病車輛無處停,上電梯得花一個小時以上來排隊的情況。

說來道去,要想根本上解決農民看病負擔問題,我個人認爲,在現有的政策基礎上,必須合理配置醫療資源,真正加大對基層,特別是對縣、鄉、村級診療機構的投入力度、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和技能培訓力度,切實提高縣、鄉及村一級診療機構的診療水平,確保實現農民一般性的疾病就診不出縣、不出鄉,甚至不出村,最大限度的讓農民降低看病支出,甚至免費就醫,這也或許是促進因病致貧農戶精準脫貧的最有效措施。

農業局領導民情日記【2】

20xx年9月16日 星期三 晴

深秋的早晨,微風吹拂,涼風習習,匆匆吃完早餐,前往縣城汽車南站,我與江南鎮駐**村幹部曾丹搭班車去**村**答覆7.13特困農戶王石民修建房屋被**市資江河道管理站下達停工通知後,經工作組對接市縣資江河道管理部門,2個月後處理復工通知意見。

**村**合併之前爲**村,有人口1260人,6個村民小組,王石巖支書當村幹部20多年,王支書爲人耿直,樂於助人,大公無私,在村民當擁有相當的威信。20xx年7月13日,三訪三化組深入村民訪貧問苦,瞭解民情,直面農戶生產生活困難,王石巖支書向我們講述本村王石民在原老宅基地上改建房屋被益陽市資江河道管理站下達停止修建通知單,事因違反資江河道防洪泄洪,王石民母親聽到房屋停工,老人哭泣不已,晚上睡不了,在村公路旁邊來回逗留,小心急出病來,爲了特困人羣安全,房屋重新動工,請求我們出面協調處理此事,幫助王石民重新動工修建房屋。

20xx年7月28日我與駐村幹部曾丹,在副支書王石巖、會計封壯華參加下前往**村**調查瞭解王石民房屋修建一事,調查情況如下:王石民現年46歲,個性憨厚老實;妻子耳聾嘴結巴,說話語言不清,家中老母親75歲,體弱多病;領養一個女兒,10歲,讀小學三年級,父親殘疾,治病花費醫藥費4萬元,已於20xx年逝世。家中房屋位於村級公路旁邊,年久漏雨無法修整,全家4人蝸居在不足30平方米的房屋裏。20xx年3月王石民向村委報告,準備將老屋折除,在原宅基地上重新修建一棟新房,資金由妻子家兄弟姐妹們資助,村委考慮王石民特殊困難家庭情況,同意王石民在原房屋宅基地修建,同時王石民將原房屋國土證、房屋權屬所有證複印件送村委存檔備案。

20xx年5月6日附近村民,鄰居,親戚的幫助下,王石民的舊屋拆除。全家人準備房屋建設材料,加班加點修建房屋,儘快建成,解除寄居鄰居家中生活不便。20xx年6月25日,由於S308懷桃公路江南麻溪橋維修加固,全線封路,所有通往**車輛繞道經過江南**村村級公路。6月29日**市河道管理站車輛途經江南**村時,發現王石民在公路旁邊,資江河岸邊修建新房,工作人員下車詢問,現場執法,要求修建業主停止施工。

自7月13日三訪三化工作組接到羣衆訴求,7月28日深入王石民房屋修建工地現場調查,附近村民詢問情況,以及相鄰3組村民請求幫助解決房屋修建,重新啓動動工的簽名。回到局裏我向劉飛舟局長彙報市縣鎮資江河道管理部門執法情況,村委會集體意見,工作組現場調查瞭解情況。7月30日上午劉飛舟局長帶着我前往縣水利局對接,劉飛舟局長將工作組調查情況與縣水利局姚智羣局長對接,請求解決這種事情。姚局長安排縣水利局資江河道管理站負責人處理此項工作,同時叮囑負責人能在本縣職責範圍內解決,請速效解決,不在本縣職責範圍內處理就上報市級管理部門。資江河道管理站負責同志接待了我們,答覆江南鎮**村王石民資江河邊修建房屋由市資江河道管理站下達的停工通知單,縣站了解此事,執法通知單上註明禁止在資江河道旁邊修建房屋建築,戶主雖然在原有房屋宅基地修建,按照現行河道管理,辦理國土證、建設證、房屋所有權屬證之前必須在市級資江河道管理處辦理行洪泄洪前置許可,我站會將農業局駐**村三訪三化工作組反映的情況向市站反饋,8月下旬市站來**檢查工作,我們向市站反映,請求解決此事。9月2日我向往縣水利局瞭解情況,縣站回覆,**市河道管理站意見:

1、要求房屋修建業主,拆除地下層紅磚牆,改爲立柱,

2、資江河道行洪泄洪時,無條件服從市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調度。

3、行洪泄洪必要時,拆除房屋無任何經濟補償。

4、本人寫出承諾書,保證服從上述三條處理意見,承諾書一式三份,江南鎮**村村民委員會負責人簽字並蓋村民委員會公章,市縣資江河道管理站各一份,江南鎮人民政府存一份備查。

9月8帶着**市資江河道管理站執法情況處理意見,**村王石巖副支書、會計封壯華、駐村幹部曾丹等人來到王石民家,將情況告知王石民,同時要求王石民將地下層房屋紅磚牆全部拆除,本人寫出承諾書,村主任簽字蓋公章。帶着王石民承諾書交縣水利局資江河道管理站,等待回覆。一個工作日,9月15日下午縣資江河道管理站打電話給我,透過縣站多次請求,姚智羣局長出面協調,原則同意王石民老宅基地房屋修建復工,請你通知業主動工。

9月16日清晨,我帶着市資江河道管理站回覆與駐村幹部曾丹搭班車前往**村答覆7.13王石巖副支書村民訴求,成功化解特困家庭房屋修建危機,給殘疾貧困家庭送去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