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民情日記)

學問君 人氣:1.61W

鹽津縣新華村是一個農業大村,屬於典型貧困山區,全村總人口有5324人。近年來,全村近1000人農民外出務工創業,爲農村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但同時也造就了一個特殊羣體--“留守兒童”。所謂留守兒童,就是指農村流動人口(其中80%左右是農民工)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具體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並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新華村留守兒童達430人,佔全村總人口的8.1%,留守兒童數量相對較大。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不僅成爲新華村外出務工農民的後顧之憂,而且給正在成長中的兒童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影響。爲全面瞭解新華村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狀況,推進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2008年3月以來,筆者本人對新華村農村留守兒童現狀、監護情況及教育等等做了調查,發現50%以上留守兒童在不同程度存在生活無助、學業失控、道德失範、心裏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時救治等困難和問題,結合此次調查,現將留守兒童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民情日記)

一、新華村留守兒童的現狀

目前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於城市務工經商,產生“留守兒童”已超過4390萬人。昭通市共有兒童159.51萬人,農村兒童124.31萬人,農村留守兒童43.26萬人,佔昭通市兒童總數的27.1%,遠遠高於勞務輸出大省四川22%的比例。新華村有留守兒童430新華村兒童的監護人多爲隔代監護人,即是老人,達到306人,超過50%。新華村留守兒童年齡普遍較小,小學及學齡兒童比例高達84%。而留守兒童父母以出省打工爲主,達到了63.3%。父母與孩子相隔千萬裏,難以照顧到孩子。另外一個數據值得關注,父母雙方都外出的留守兒童有430人,超過留守兒童總人數的一半。父母雙方都不在身邊,他們更難得到父母的疼愛。

1、監護人

農村流動父母雙方外出打工就意味着留守兒童父母監護位置的缺失。那麼,這些留守孩子跟誰生活在一起,由誰來關心、保護和照顧他們呢?從上表中可以看出隔代監護人有306人,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留守孩子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通常情況下,留守兒童需要搬到這些祖輩的家裏,如果祖輩一直與他們住在一起,留守兒童就不需要搬家了。有時候,留守兒童要從自己的村搬到另外一個村去。如果這些老人需要照顧幾個兒女的留守孩子,爲照顧方便,孩子們一般都要搬到老人家裏去住,或者在那裏吃飯後再回到自己家獨居。

2、被監護的基本方式

在父母外出打工後,農村留守兒童有四種被監護方式。

(1)一種是隔輩監護,監護人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他們是留守兒童的監護主體。他們佔監護者總數的90%左右。他們的年齡大都在60歲以上,這些人絕大多數人都是文盲,或者受過極少教育。

(2)第二種監護方式是上輩監護,監護的主體是叔叔、嬸嬸,舅舅、舅媽,姑姑、姑父,姨、姨父,乾爹、乾媽。這類監護比例不是很大。但是,這種監護方式存在着監護權比較頻繁流動的問題,很不穩定。他們有可能因爲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如監護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監護者與監護者本人或是跟他們子女之間的矛盾衝突等等原因而更換監護人。

(3)第三類是同輩監護,監護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這類監護者一般是年紀較輕,文化水平也較高,如果有就業資訊或機會,他們隨時都會外出打工。所以,該類監護者也存在着監護權不穩定的問題。

(4)最後一種是監護缺失,也就是農村流動父母外出打工後,把監護權交付給了留守兒童自己。這類留守兒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外,他們還要承擔起農業勞動力的角色—照顧好自家的農田。

3、就學情況

新華村留守兒童以小學以下兒童爲主,留守兒童年齡偏小,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對於學習和生活都還需要大人的指導。這是從小形成良好習慣的階段。另外這一年齡階段正是家庭教育佔主要位置的時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關愛的階段。父母長期外出,一年難得回次家,對他們身心的傷害和親情缺失的影響很大。

4、父母遠距離就業的影響

父母的遠距離就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是否能見父母,一年能見幾次父母。從上表中可以得出,新華村以出省務工爲主,打工地離家鄉很遠。許多父母爲了省下路費錢,一連幾年都不曾回家一次。遠距離的打工既不利於父母回家看孩子,也不利於孩子放假去看父母。因而容易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心靈溝通陌生化”。

二、留守兒童現狀的產生根源及其分析

從新華村來看,農民工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產生最直接的根源。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具體分析原因。

1. 從新華村社會整體發展來看,農村勞動力大規模流動與城鄉壁壘存在矛盾

我國常年約有1.2億的農民工在全國各地不斷的流動,新華村約有近1000人的農民工常年流向各地,但城鄉二元結構使進城打工的新華村農民工無法長期將子女帶在身邊給予照顧。原因在於城鄉隔離的戶籍制度以及與這種戶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費或低收費入學、必須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壘。新華村的農民工無法承擔子女入學的高昂費用問題、在簡陋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入學無法解決升學考試問題、各地教材的選用不同使得這些羣體的子女在轉學後面臨兩地教育內容不能銜接的困境等問題,直接推動了留守兒童這一羣體的產生。

2. 從新華村的家庭認識來看,在經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捨失衡

爲了改善家庭生活,越來越多的新華村農民選擇了離開土地,到沿海地區、到城市裏務工謀生。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給下一代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濟支援。但在外出務工與子女就學、教育之間產生衝突時,他們往往選擇前者。從國家農業部2004年發佈的數據顯示:勞動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響子女上學”僅佔第一、第二選擇的6.7% 。這其中,既有生活壓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識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導致的結果卻是相同的`,就是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

3. 從新華村的家長自身來看,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教育需求之間形成落差

外出務工的家長整日忙於打工,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興趣的關注就更少了,在家裏的父親或母親忙於操持家務,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僅限於讓孩子完成作業,家庭教育基本處於空白狀態。正處於身心迅速發展時期的中小學生,對學習、生活、自身的變化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家庭不能充分給予他們以精神上的支援和知識上的解答。

4. 從新華村的學校教育來看,課程設定與兒童身心發展不相適應

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髮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透過教師、透過集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係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於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這些教育內容不但對留守兒童是必要的,對生活在社會飛速變化,媒體迅猛發展這一時代的所有兒童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