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村官民情日記四則

學問君 人氣:8.86K

村官民情日記也是我們瞭解民間生活的一種方式,今天本站小編跟大家分享4則村官民情日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村官民情日記四則

  村官民情日記(一)

在新的一年,我想每一位同胞、同志、朋友,都懷揣着理想與抱負,有着新的希冀和憧憬。在這裏,我透過數天的“開門大走訪”親密接觸了數十位草根民衆,並如實記錄下來。

xx年3月1日 星期四 陰

  心繫民衆 爲民解難

今天是我作爲大學生村官入職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走訪,心裏很激動也很緊張。早上八點半陳志宏鄉長就帶領着我下鄉去了,並在村裏與遊和平書記匯合。

第一個目的地是阮畈村遊家衝組的遊關柱,現年65歲,曾爲阮畈小學教師,現已退休。夫婦倆住在遊家組的老房子裏,大兒子已年載未聯繫,小女兒倒是常會回家看看,無家庭收入來源。剛進家門,遊老先生就很激動的說:“陳鄉長您來了呀,快進來坐坐。”陳鄉長也滿臉笑容地說:“您老還記得我呀?”“怎麼會不記得,您兩年前在我們阮畈掛點,經常到村裏來看望我們,肯定記得噻。”老先生開心地說道。我被這種氛圍所感染,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心情也放鬆了許多。

喝過茶後,老人爲難地說:“陳鄉長呀,我們也是熟人了,我家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雖說鄉里的補貼年年到位,但是生活也只是勉強能過下去,沒什麼經濟來源,這以後可怎麼辦吶?”陳鄉長沉思了一陣,然後建議兩老人可以充分利用後山上的自然資源,多養些雞。現在黨委政府實施各項優惠政策,減免各類手續費用,而且農技站會免費提供技術支援,尤其是現在雞蛋和土雞的價格都在上漲。這樣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收入。老人聽了很是激動,說這個好,可以試試。

走出老人的家,我在想,其實只要你設身處地地站在人民的立場,急羣衆所急,想羣衆所想,憂羣衆所憂,你就一定會得到羣衆的認可。今天訪民情讓我過得很充實。

xx年3月15日 星期四 雨

  春風化雨潤民心

今天陳鄉長以及派出所的遊所長帶領我,繼續着我們的走訪之旅。初春的寒冷迎着綿綿細雨,雖然天氣不給力,但是冷冷的氣候也抵不住我們走訪的熱情與激情。

約莫上午11點半,我們來到新建組曹會良家。在這裏正好碰上了下一個要去拜訪的五保戶對象,也正是因爲這個人讓我切實體會到了老百姓貧困的辛酸。他的名字叫劉平波,現年41歲,因患白內障晚期,治療無效,眼睛已經看不見了。結過婚,前妻因家裏一貧如洗實在過不下去而離開了他。無子女,現與七八十歲的父母住在一起,平時生活無法自理,還得靠父母親照顧。房子也破爛不堪,更別提什麼家居擺設。

陳鄉長一看見他,馬上迎上去熱情地握着他的手說:“你還好不,還記得我不,我是鄉政府的老陳呀。”“喲,是你哦。記得記得,怎麼,又來看望我們了呀!”劉平波說。“你最近還好吧?政府的補貼都到位了吧?有什麼需要你儘管說。我們一定盡全力幫你辦好。” “呵呵,政府的補貼年年都準時到,也多虧了政府的幫忙,要不是你們,這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可以幫的你們都幫了,不能幫的你們也幫了,還有麼子要求。”我想,原來這就是老百姓,他們真誠、純樸,生怕給政府添一點麻煩。在要離開去下一戶農家的時候,我不禁回過頭去,正好看見陳鄉長硬塞給了劉平波一百元錢。我留意到他握柺杖的手在不停地顫抖,我爲老百姓有這樣的領導而開心,也爲能在這樣的領導下工作而自豪。這樣做,雖算不得是雪中送炭,但多少可以爲這個特困家庭紆一點困,解一點難。

這一天我們一口氣跑了4個組,30多戶農家,迎接我們的都是一張張開心的面容。

透過這段時間的訪民情,在老百姓和鄉鎮領導幹部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很多。不僅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淳樸和熱情,也感受到了老百姓對鄉鎮幹部的信賴以及鄉鎮領導對老百姓的關懷。其實老百姓並不需要幹部爲他們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只要心裏裝着他們,只要真心爲他們辦實事,就會得到他們的認可。我想,我也定會朝着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村官民情日記(二)

xx年7月29日,晴

今天來到我和總支書記來到我“四羣”教育全覆蓋民情“責任田”龍洞村元坎村民小組杜有銀家,老杜是一位花甲老人,來到他家老人顯得有點拘束,十分客氣地爲我們倒水。老杜家的房子是石木結構的瓦房,和周圍明亮寬敞的別墅式民居相比,顯得有點格格不入。老杜家門口有一個很小的壩子,晴天倒也平整,遇到雨天就是泥濘一片,而壩子外面就是一個幾米高的斜坡,老杜帶着孫子在家居住,看到這樣的居住條件,我們對老杜和他孫子的安全都非常的擔心。

進到老杜的家裏面,真是令人心酸。整個家裏擺設的值錢一點的就是一臺十八英寸的電視機,幾條長板凳,和一張凌亂的牀,把他家裏擺得滿滿的。屋裏黑黑的,就算外邊陽光明媚也是如此。透過劉書記的介紹,我才知道他們家在整個龍洞村應該算是最困難的農戶了。書記說每年有什麼資金補助,首先都要考慮到他們家,希望能真正意義上幫到他們。和老杜聊了一會天,我發現老杜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基本都是我問他答。老杜說看見人家都住進明亮寬敞的房子,確實令人羨慕。之後,他又笑着補了一句,怪只怪自己沒有本事賺不到錢。繼續和他聊下去,談到他的老伴時,他說老伴得了癌症在去年九月份就去世了,說到動情之處,他流淚了。我一面勸說他不要傷心,一面爲他講述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農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老杜家養了一頭母牛,母牛體型高大,被老杜養得胖胖的,今年六月又添了一個牛崽,我說:“可以啊,老杜你今年收穫挺大嘛,好好的把小牛餵養大,賣出去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啊”,老人憨笑地點頭連聲說:“是、是、是”。老杜除了養牛還養了兩頭豬,是今年一月份買的,現在已有兩百斤左右了,他說年底打算賣一頭,另一頭做年豬。老人有兩個兒子都在外面打工,每年有三萬左右的收入,兒子每月都給他匯點生活費,說到這裏的時候我看見了他佈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自己在家每年種一畝多地的玉米,再種點小菜,每天有孫子陪伴,日子清貧倒也實在,在老人樸實的臉上我看見了他對生活的執着。

和老杜聊到下午時,我們也該回去了。臨走的時候,我問老杜有什麼問題讓我向上級報告。他給我提出以下要求和建議:第一,家裏經濟條件比鄰居要落後許多,希望上級政府部門有什麼補貼的時候能考慮爲他家解決一點。第二,交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晴通雨阻,希望上級部門能夠派人修修公路。第三,老杜說:“雖然我兩個兒子在外面務工但是都沒有文化,做的都是苦力活,收入也非常的少,希望政府能辦一些培訓外出務工人員技能技術的培訓”。我仔細地把他的要求和建議一一記下來。

  村官民情日記(三)

第一次參加調解

20xx年6月20日 星期日 雨

下雨的週末,好想躺在牀上睡個懶覺,可惜事與願違,一大早就接到村委主任的電話,睡眼惺忪的我聽到村委主任在電話那邊大聲地說,村裏有兩戶人家發生糾紛,叫我一同去村裏瞭解情況。我伸了伸懶腰,無奈之下只能趕緊起牀,與城區工作室的其他幾位工作人員一起趕往發生糾紛的住戶家。

一路上,村委主任說了事情的經過,我大致瞭解到一些情況:村裏兩戶鄰居住在同一個院子裏,但是關係並不融洽,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這些天接連不斷的暴雨天氣,天井裏積滿了水,他們相互推卸責任而引發了爭執。

一來到現場,就看到兩戶人家還在爭吵,情緒很激動,只見村委主任趕緊上前拉開兩戶人家,並要求他們回到自己的屋子裏。接着我們開始逐戶地走訪,聽取兩戶人家以及周圍鄰居的想法和意見,我負責做好記錄。一戶人家告訴我們,天井積水是因爲對方在天井旁建了個廁所,在沒有這個廁所之前,天井從來沒有發生過積水現象;另一戶人家則認爲,天井積水完全歸咎於對方把自家門前那塊地用水泥築高,導致積水無法流出;周圍的鄰居都紛紛表示要及早解決好積水問題。

雨還在一直下,天井積水的深度將近及膝,如不妥善處理好積水問題,勢必影響到兩戶人家的正常生活,甚至影響到人身財產安全。我們幾人根據兩戶人家以及鄰里鄉親提供的線索,最終得出兩個解決方案:一是在天井裏挖一個地漏,把積水引到一戶人家的化糞池中排除;二是沿着其中一戶人家的牆角,挖一個出水道,把積水引到戶外的水溝。 待雙方情緒稍稍平和之後,我們把兩家人叫到一起,城區工作室主任站了起來,表情嚴肅,給雙方各“打了五十大板”,對他們沒有大局意識唯我中心思想提出嚴肅批評,緊接着,主任心平氣和地分析產生矛盾糾紛的成因,最後主任說道:“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希望透過我們的協調,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我現在鄭重地向你們徵求意見,你們願意接受我們的調解嗎?如果願意,那好,我們願意協助你們把問題處理好,如果說不願意,那我們只能撤了,要上天入地,只好隨你們了。” 主任這一番話後,雙方紛紛站起來,說非常願意透過我們的協調,把問題處理好。於是,主任借勢跟着把兩個方案同兩戶人家說明。兩戶人家經過協商,最後決定用第二個方案,並一致承諾會一起把這個方案執行好,這場因積水而引起的糾紛最終得到化解。等我們離開時,雙方都起身相送。

事情終於解決了,走在回家的路上,主任突然問我:“小杜,這事讓你一個人出面解決,你能解決好嗎?”主任這一問,頓時讓我陷入深思。是啊,身爲一名大學生村官,不應該永遠把自己當成“邊角料”,應該有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農村工作瑣碎繁雜,是毋庸置疑的,特別面對農村的各種矛盾糾紛,如何協調解決,這裏的學問還真的不那麼簡單。

學無止境,農村工作更是如此。

20xx年8月2日 星期一 晴

  當好村官要立身“三個要”

農村工作無鉅細,百姓利益無小事。兩年多的“村官”生涯讓我深切地認識到農村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也體會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做好村官工作除了要以無限的熱情、務實的工作態度融入羣衆,投身實踐外,我認爲最重要的是做到立身“三個要”,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羣衆的理解、尊重與支援,有序、高效地開展工作。

要思羣衆所想。對於羣衆切身願望,要主動融入,認真聽取羣衆意見,切實予以解決。我所在的岱根村村內道路坑窪不平,給村民的生活及生產帶來極大不便,但由於資金的缺乏,改變路況的願望一直未能如願。20xx年,我輔助村兩委實施村莊整治工程,在有關政策的扶持下,硬化村內道路面積達2400平方米,並新建了公廁、垃圾池等衛生設施,既美化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又實現村民的願望,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要思羣衆所急。對於羣衆反映的問題,要與村兩委一起認真探討,及時提出解決方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不能處理的,要及時上報,以便得到妥善的解決。如羣衆反映的用水難問題。以往村民用水都是靠山上引入,未經過任何處理,一到雨季,水質渾濁多泥不能飲用,且引用水渠易被沖斷造成斷水。20xx年我輔助村兩委實施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爲村民送上乾淨、便捷的自來水,確保了村民飲用水安全。

要思羣衆利益。在擔任村官工作期間,我結合本村實際及產業特色,對該村經濟發展進行了認真地思考。一是整合現有資源,大力發展吊瓜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吊瓜產業屬於“短、平、快”項目,不僅適合東部鄉鎮老、弱、婦孺的留守人員,也能帶來豐厚的利潤。近兩年,我輔助村兩委透過組織培訓、分發資料、邀請本村吊瓜大王專門指導、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種植等方式,共擴建了吊瓜基地200畝,目前吊瓜長勢良好,預計收入75萬元。二是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申請對“岱根—半嶺”康莊公路的立項。目前已完成了該項目的招投標工作,預計月底將開工建設。該公路建成後,不僅節省通往雙苗尖的路程,進一步改善景區路況,也爲該村發展農家樂,築造了良好的平臺。

農村擁有無限廣闊的天地,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我們只有勤思、多學、善問,立足本職,紮根基層,發揮所長,才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切實地改變農村新面貌,改善農民新生活,做羣衆的好公僕、好顧問、好村官。

20xx年4月13日 星期二 多雲

三張選票

20xx年1月,我跨入了大學生村官的行列,多姿多彩的農村工作給了我許多的收穫,在這片充滿陽光、充滿希望的沃土裏,我不斷地成長。驀然回首,許多事仍然歷歷在目。其中有一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兩年前,基層換屆選舉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着。初任村官的我有幸參加了安仁鎮村兩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在參與安仁口村第一輪推薦工作時,我們採取的是流動票箱的形式進行。一路上,我們按照規程,一邊挨家挨戶送推薦選票,一邊等候着選民將推薦選票鄭重投進票箱,就這樣,我們一直幹到臨近中午,而這時,還有兩戶人家三個選民沒有完成填寫推薦選票。而這兩戶人家住在偏遠的半山腰上,交通十分不便,坐船加爬山需要一個多小時。負責人什麼也沒說,一個“走”字後,便帶着我直奔目的地。

路上,我心裏不由暗暗地埋怨,何必爲這三張選票跑那麼多的冤枉路呢?心裏這麼想着,嘴裏也這麼說道:“我們是不是可以不去?”然而得到的回答是:“不要小看了這三張選票,也許它們就能讓一個村裏的能人有了幹事的舞臺,讓村民有了致富的希望。不去,等於剝奪了這三個選民的'選舉權。農村工作,半點也馬虎不得。”雖然話語很樸實,但是卻深深地震撼了我。

時值正午,經過跋山涉水,我們終於到達目的地,找到了那兩家農戶,當我們將三張推薦選票送到他們手中的時候,他們十分驚訝,拉着我們的手激動地說:“那麼遠送選票來,真是辛苦你們啦。”說完他們避開了我們,小心翼翼拿着選票認真地填寫起來,看到這情景,我的心裏不免爲來時的想法感到慚愧。臨走時,兩戶人家的主人都要求我們留下來吃午飯,儘管此時大家已是飢腸轆轆,但我們還是婉言謝絕了主人的好意,因爲,此時距離開票箱的時間不遠了,我們得馬上趕回去,不能耽誤整個村的選舉工作。

當我們趕到村委會時,負責其他兩個流動票箱的工作人員已在那焦急地等候,看到我們回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來不及歇息,大家又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唱票工作當中去了。整個推薦選舉任務圓滿完成。 “三張選票”的經歷,讓我一個大學生村官深刻體會到基層工作的艱辛,感受到基層工作人員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同時,讓我意識到在農村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學無止境,實踐更無止境。

20xx年6月30日 星期三 多雲

老年人是未來的我們

加入大學生村官的隊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最初對農村工作的戰戰兢兢到現在能與村裏的人坐着閒聊,對我來說也算是跨出了一步。

6月份的大暴雨讓我的心也涼了一截。

我們村地理位置平緩,沒有地質災害點,村裏水庫的儲水量也比較大,總體來說沒有太大的隱患,但是村子裏土木結構的舊房比較多,遭受今年年初的一場冰雹後,有些房頂已經擋不住如此暴雨的侵襲了。那幾天是我駐村以來最爲擔心的日子,跟着村兩委主要幹部挨家挨戶去提醒大家,有危險一定要提前轉移。 走到村裏一低保戶家時,老太太拉着我的手帶我看了她的房子——陰暗的房間、地面上的積水、潮溼的被褥還有老人家溼潤的眼眶。我們只能暫時把她的牀挪到不漏雨的地方,提醒老人家注意這段時間的暴雨,有必要的話,村裏會將她轉移到安全地方。 跟着村支書走出那個房子,心情非常沉重。這位老人家已經70多歲了,有兩個兒子和五個女兒,老伴兒已經去世,她和她的大兒子一起住。本來應該安享晚年的她,卻因爲大兒子患有精神疾病沒有勞動能力,相反地要悉心照顧大兒子起居,母子二人均列入了今年的低保戶名單。從村裏人那裏瞭解到,老人家別的孩子也有住在村裏的,卻對她的生活不聞不問,這讓我爲之痛心,要不是這場大暴雨,我也很難這麼直接地瞭解老人生活的困難。 村裏人說,她另外一個兒子很難溝通也難以說服;女兒呢,農村素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這使老人家的生活一直很困難。老人的困難擺在這裏已經好多年了,沒能從根本上解決,村裏也只能在政策上多照顧,將她母子倆列入低保戶,在物質上也有所救濟。

人的一生有很多重身份:兒女、丈夫(妻子)、父母等等,但是每個人首先就是作爲“兒女”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有義務贍養自己的父母,這個是作爲“人”最基本的素質。

“老年人是未來的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那就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吧!

大雨停了,老人家的被子總算可以拿出去曬乾,睡個安穩覺。但是我心裏長了個疙瘩,該怎麼辦?只能從她的另一個兒子和嫁在同村的女兒入手了,一定要和村兩委幹部商量解決辦法,這個問題不解決,不僅僅是老人家沒有安穩覺,我也無法安心。

20xx年7月26日星期一 晴

富有激情的工作促我奮進

20xx年元旦過後,我懷着美好的憧憬來到了竹海瓷都——龍泉市的上垟鎮,從此踏上了我的村官之路。在上垟的500多個日日夜夜,我由起初的青澀、懵懂到後來的感悟,直至現在的充實。我發覺自己深深喜歡上了這份工作。

農村工作面對千家萬戶,具體事務千頭萬緒,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好多困難,這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每當遇到困難時,領導、老一輩同志總是對我耐心地教導,給我莫大的包容和關愛;同事們也總是能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讓我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在他們的引領之下,初出茅廬的我真正地走進了農村,走入村民的心裏。

不久,我被安排駐小黃南村,在這裏我真正明白了“村官”存在的意義,也讓我切實地體驗到“耐心”和“細心”這兩個字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一個簡單的工作程序,都不允許有絲毫的怠慢,都必須保質保量地完成。而農戶們的理解和微笑讓我倍感親切,我總能得到他們的支援與幫助,工作開展起來總是那麼的順利。村兩委的同志更是任勞任怨,事必躬親,手把手地教我開展工作,使我不斷熟練,不斷進步。

記得有一次,小黃南村的一個農戶急匆匆地跑到管理區,說是自己的醫保卡丟失了,不知道怎麼補辦。農醫卡直接關係到農戶的切身利益,非常重要,我就詳細地跟他講解了補辦手續和地點。但是他聽明白後卻因爲家裏有事走不開,去不了龍泉市區,於是我就帶上他的身份證等相關證件,替他到龍泉補辦了醫保卡。當我把醫保卡交給他的時候,這個農戶跟我說,其實村裏還有不少人都不知道哪裏可以補辦醫保卡。這之後,我就跟村兩委幹部商量對策,並在村裏逐戶宣傳醫保卡的補辦手續和報銷方法,以方便農戶的辦理。

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學生到一個可以勝任工作的村官,這是角色的轉變,也是人生之路的起航;從學校的理論學習到農村的實踐應用,這是質的飛躍、更是人生價值的昇華。每天富有激情的工作促我奮進,我懂得了更多,學會了更多。從此,我的生活變得充實,我的步伐更加堅定!

  村官民情日記(四)

20xx年7月18日 星期三

今天,村支書帶我來到村部,和各位村幹部見了面。他們非常純樸、熱情,都親切地稱呼我爲小李。書記還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李啊,不錯,要好好幹啊!” 隨後,村委會主任帶着我在村裏轉悠,熟悉村情村貌。我邊走邊記下所聽、所看到的情況。一路上,不停地有村民熱情地打招呼,邀請進家坐坐、喝口水什麼的,真的讓我很感動。接近中午的時候,村民們基本上都休息了,走在村莊的阡陌,偶爾聽見幾聲犬吠、鵝叫,我感受到一份自然而又淳樸的寧靜。

20xx年7月28日 星期六

剛進村的時候,瞭解到我村有好幾名孤兒,對他們就多了一份關注和關心。正好今天是星期六,孩子們都放假在家,我就買了些點心,去看看他們,瞭解一下情況。

下過雨的村路,非常難走。車軲轆碾出的印跡,一道一道的,一邊高一邊低。我騎着電動自行車,摔了一跤,只能推着走。王莊離村部又特別的遠,花了近半小時纔到了王洋、王夢陽的家裏。

他們的奶奶看到我來很激動,孩子們懂事地偎在我身邊。老奶奶年紀大了,腿腳也不方便,她家離大隊部又遠。我把手機號留了下來,讓她有什麼事情打個電話,我給跑跑腿。老奶奶一直感激地說:“好閨女,好閨女啊,共產黨好啊,把你們送過來,感謝黨和政府啊,對我們這麼關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想,組織上把我們選派到這裏,不僅是要我們帶領農民羣衆致富,也是要求我們當好村民,把村民當親人,真心實意地關愛他們,這樣,纔不辜負村民羣衆對我們的期待!

20xx年8月7日 星期二

前兩天一位大媽和我提到她兒子在外打工,和用人單位發生了衝突,大媽對我說:“小李啊,聽說你是學法律的,你給我們講講,讓我們也多點了解,行不?”我一聽,這正是好事啊,我的專業知識派上用場了。

這兩天,我忙活着把婚姻法、勞動法、民法等法律條文設計、裝訂成冊,散發給村民羣衆閱讀。在書記、主任的幫助下,今天下午我在村部又開了法律講座,好多村民羣衆來聽講,他們聽得很認真,有些村民甚至還做了筆記。我覺得自己講得並不是很好,但是他們很包容我,一直在鼓勵我:“小李,講得不錯!”„„ 這次的講座讓我有了更多的想法。這麼長時間的接觸,我發現農民們的思想非常保守,嚴重地制約了他們的發展。要想發展,就要幫助他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宣講法律知識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爲他們普及科學知識、傳授實用技能,幫助他們掌握脫貧致富的本領。一分知識一分才,一分本事一分“錢”。我村主要是糧食作物,產業結構單一,我們作爲大學生“村官”,應該引導村民羣衆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新上致富項目,例如設施栽培、畜禽養殖„„在這裏,我要從小事做起,爲他們多做實事

20xx年11月5日 星期一

今天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日子,萬物在我眼中都是那麼可愛!多年來沒有得到解決的飲水問題,在鄉鎮黨委的大力支援下,在我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自來水廠負責人終於答應,爲我們村修建自來水管道了!這表明:我們村終於可以喝上方便乾淨的自來水了!村民羣衆的生活質量又能有所提高了。

自來水廠負責人和我們不僅在解決飲水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透過協商,在我村的規劃、魚塘養殖等問題上也有了更新的發展理念。

這個月開始鋪設自來水管道,明年開春全村人就都可以用上自來水了。想到村裏一路蔓延的管道,想到村民們臉上的朵朵笑容,我感覺自己的責任更加重了。在這裏,我就要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做起,腳踏實地地爲村民羣衆辦些實事。 20xx年12月10日 星期一

今天,我在村裏看到蔬菜大棚都覆蓋上了塑料膜,裏面種上了辣椒、甜瓜、大白菜、西紅柿、平菇等等蔬菜,村民們在大棚裏議論着誰家的長得好,過年前正好可以趕上上市„„這一幕幕讓我覺得十分欣慰,我不由地回想起此前的付出。 從和村兩委一起理清思路、反覆商量討論,到真正實施規劃建設了那一片生機勃勃的500畝蔬菜大棚,歷經了許多要克服的困難。從村民羣衆開始的不認同到後來的積極參與,我自己也經歷了一次實踐的成長。

村民羣衆認爲大冬天種植食用菌、西紅柿等蔬菜,根本不可能有經濟效益,不可能會成功。總之一句話,眼見爲實,看到有東西長出來了,他們纔敢放心地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血汗錢投入進來。怎麼辦?我就帶頭領辦,種出實際成績來,讓村民羣衆看着放心。

在聘請來的科技員的指導下,我天天蹲在大棚裏,看着西紅柿、平菇一天比一天長勢喜人。收第一茬平菇時,村民羣衆來圍觀,似乎都不相信自己看到的那些大大的平菇。收下的平菇上市時,正是好行情。實踐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實踐就一定不會成功!村民羣衆到那時才慢慢地心動了,看到我都會打趣地說:“小李啊,可以啊,刨起土來也有那麼一回事。”

20xx年8月3日 星期五

早上到村,村支書讓我做一個簡單的報表申報工作,不到半小時我把報表完成了,村支書就讓我回鎮裏了。在回來的路上看到有幾個村民在路邊聊天,我就湊過去和他們搭話。村民問我是做什麼的,我告訴他們我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現在擔任村裏的副書記,是來爲村民服務的。他們聽了我的回答都只是笑笑,不再說什麼。從他們的表情中我能看出,他們不願意和我講的太多。在這裏,我要從小事做起,爲他們多做實事

20xx年11月5日 星期一

今天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日子,萬物在我眼中都是那麼可愛!多年來沒有得到解決的飲水問題,在鄉鎮黨委的大力支援下,在我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自來水廠負責人終於答應,爲我們村修建自來水管道了!這表明:我們村終於可以喝上方便乾淨的自來水了!村民羣衆的生活質量又能有所提高了。

自來水廠負責人和我們不僅在解決飲水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透過協商,在我村的規劃、魚塘養殖等問題上也有了更新的發展理念。

這個月開始鋪設自來水管道,明年開春全村人就都可以用上自來水了。想到村裏一路蔓延的管道,想到村民們臉上的朵朵笑容,我感覺自己的責任更加重了。在這裏,我就要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做起,腳踏實地地爲村民羣衆辦些實事。 20xx年12月10日 星期一

今天,我在村裏看到蔬菜大棚都覆蓋上了塑料膜,裏面種上了辣椒、甜瓜、大白菜、西紅柿、平菇等等蔬菜,村民們在大棚裏議論着誰家的長得好,過年前正好可以趕上上市„„這一幕幕讓我覺得十分欣慰,我不由地回想起此前的付出。 從和村兩委一起理清思路、反覆商量討論,到真正實施規劃建設了那一片生機勃勃的500畝蔬菜大棚,歷經了許多要克服的困難。從村民羣衆開始的不認同到後來的積極參與,我自己也經歷了一次實踐的成長。

村民羣衆認爲大冬天種植食用菌、西紅柿等蔬菜,根本不可能有經濟效益,不可能會成功。總之一句話,眼見爲實,看到有東西長出來了,他們纔敢放心地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血汗錢投入進來。怎麼辦?我就帶頭領辦,種出實際成績來,讓村民羣衆看着放心。

在聘請來的科技員的指導下,我天天蹲在大棚裏,看着西紅柿、平菇一天比一天長勢喜人。收第一茬平菇時,村民羣衆來圍觀,似乎都不相信自己看到的那些大大的平菇。收下的平菇上市時,正是好行情。實踐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實踐就一定不會成功!村民羣衆到那時才慢慢地心動了,看到我都會打趣地說:“小李啊,可以啊,刨起土來也有那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