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關於扶貧工作民情日記

學問君 人氣:2.04W

關於扶貧工作民情日記該如何寫呢?下面提供關於扶貧工作民情日記,歡迎閱讀!

關於扶貧工作民情日記

關於扶貧工作民情日記1

在沂南縣銅井鎮連綿的大山中,有許許多多被村民“嫌棄”的荒山野破。可最近這裏變了:銅井鎮整合涉農資金2200萬元,並引入資本將一處荒山打造成集林果生產、加工和休閒旅遊爲一體的馬泉創意農業休閒園。村集體、貧困戶依託園區,透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入股合作社、入園經營,實現了一地生“四金”,大大加快周邊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與貧困羣衆增收。

昔日的荒山被打造成集林果生產、加工和休閒旅遊爲一體的馬泉創意農業休閒園。(記者 王宗陽 攝)

“你瞧,這一片過去的荒山,現在成了‘花果山’。”銅井鎮的貧困戶李克華是土地流轉的直接受益者,他欣喜地講,過去這片地是荒坡裸岩,不具備發展高效農業的基礎條件,土地流轉價格每年每畝只有100—400元。園區開發後,土地流轉價格提高到每畝1000元以上,先後流轉了11個村202戶貧困戶的616畝土地,每戶年增收3000塊。另外,休閒園流轉了村集體荒山、林地6600畝,每個村一年也能增收3萬元。

馬泉園區總經理劉中元說:“將馬泉打造成爲一處鄉村旅遊區,不但可以保護自然資源,最重要的是能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這讓我們感覺責任重大。”如今,這種“政府引導、資本下鄉、產業共建、發展共享”的現代農業產業扶貧模式,正在改變農民的生活。農民流轉了土地,不再爲生計發愁,就近來到園區務工掙錢。園區與村黨組織結對幫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貧困戶進行分類培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到園區從事果樹管理、果品加工、保安保潔、建築零工、餐飲服務等工作,195名貧困人口實現了園區就業,月工資在2400—2800元。截至目前,園區已幫助233戶、803人完成脫貧。到2016年底,可新帶動410戶、586人實現脫貧。

在銅井鎮保泉、蒙泉等4個省定貧困村採訪時瞭解到,當地還利用上級200萬扶貧資金與園區共建了800畝櫻桃園,村集體佔30%的股份。村集體拿出股金收益的70%用於無勞動能力貧困戶脫貧增收,實施動態管理,分類量化。20xx年,182名貧困羣衆人均增收1730元。南泉、紅峪莊等7個村的60戶貧困戶,以150畝土地入股馬泉果樹種植合作社,在每畝每年保底收入800元的基礎上,年底根據合作社經營情況進行分紅,20xx年戶均增收3000元。

沂南縣馬泉創意農業休閒園區是臨沂市吸引社會資本發展林業的一個典型。透過社會力量建設的馬泉創意農業休閒園,實現了“有機林果生產、農業科技研發、農業休閒旅遊”三大功能。同時,以“農促旅”、“旅強農”,爲當地新增1000個就業崗位,實現增加農民收入3000多萬元。園區也先後被確定爲山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國家農業部聯繫點。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在考察馬泉創意農業休閒園時表示:園區利用荒山造土地、不與糧食爭農田、大搞休閒農業促增收的做法,值得在全國推廣。
 

  關於扶貧工作民情日記2

20xx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和結對幫扶的貧困戶王文長約定看新房屋基平整的日子,他是長坪村四組貧困戶,上個月走訪時就一再提出房子住不成了得重建。我鼓勵他重新選址,並將相關政策作了說明。

一大早,我和同事來到村裏,就聽到轟鳴的機械聲,同去的村幹部告訴我,那是老王請的挖機,在清除場地上的碎石和土方。

“虧得領導幫忙操心呀!”老王遠遠看到我便趕忙迎上來,說了些感謝的話。我回應:“不要感謝我,要感謝黨和政府精準扶貧的好政策!”

“算了下建好房大概得花多少錢?”我和老王現場攀談起來。

老王告訴我,平整屋基加蓋起和裝修,估計得12萬元左右,還強調總得裝修一下再住進去。我支援他適當裝修一下是必需的,還表揚他是村裏第一個動工建新房的貧困戶,老王聽了很高興。

“都四五十歲的人了,遇到黨的好政策,我得積極配合,雖然國家有政策,我自己也要想辦法拿點錢出來,把新房搞氣派點!”聽老王這麼有信心,我也很高興。隨後,我又和老王在屋基四周轉了一圈,就豬欄、廁所的位置做了個初步規劃。

在臨時搭建的小工棚裏我又和老王坐下來,問他房屋蓋起後的打算。老王告訴我,蓋新房自己就能蓋,能節省點資金,也不會耽誤種莊稼,另外再搞點養殖,等豬欄建好了買兩個小豬仔兒養,再養百把只雞,一年收入8000元不成問題。我連忙稱讚老王有頭腦,並又重複了發展養殖業的政策。也再次叮囑他原來斷樑、少了半邊屋頂的土坯房還是不要住了,暫時住到親戚家裏去,他也連連點頭答應了下來。

離開王文長家,今天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檢視打井隊的工作進度。長坪村有3個寨子240餘戶人家面臨的困境是:下雨只有靠天喝水,天旱就到幾公里外的地方找水喝。這給人畜飲水、農田灌溉帶了極大的困難,加之雨水未經過濾消毒直接飲用,對村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在20xx年9月的村組會議上這個事情就已被提出,幫扶工作隊覺得這是當務之急的工作,決定把飲水工程當作扶貧工作的重點工程,並立即動工。經過半個多月的施工,打井隊已經成功打了7口水井,平均深度35米,最深的井達到了47米。我囑咐打井隊的人員,一定要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加快施工進度,一定要在過年前保證村民能喝上放心水。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需、健康之本,解決飲水困難就是重中之重。
 

  關於扶貧工作民情日記3

20xx年4月25日 週六 多雲轉晴

自4月8日正式下隊駐村以來,透過半個月的'入戶走訪調查,我和曙光同志深深感到,這個看起來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至今還生活着相當一部分因貧困而十分可憐的村民,單身漢、殘疾人、五保戶等困難羣衆每個團寨隨處可見,父子光棍、兄弟單身不在少數,“養牛爲耕田,養豬爲過年,養雞養鴨換幾個油鹽錢”,這是老黃衝村的傳統民謠,同時也是這裏人民生活現狀的一個真實寫照。

老黃衝窮,窮就窮在:一是地處湘黔邊界的大山溝,村內山高坡陡,土地貧瘠,村裏沒有主導產業,沒有集體經濟,土地全是“雞窩地、巴掌田”。二是村裏人才嚴重匱乏,剩下了一支“386199部隊”。村裏沒有衛生室,沒有學校,教育、醫療、衛生水平嚴重落後,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2014年底全村共出了6名大學生。三是因病因災喪失勞動力致貧較多。姚茂德兄弟、姚兵、袁波、吳敬標等殘疾青壯年的因殘致貧原因,空怕不能只歸咎於意外。四是村集體和家庭負債較多。透過工作隊近半月時間的調查摸底,一組組數據令人觸目驚心、悲涼不已。老黃衝村轄10個村民小組,182戶,721人。有貧困戶34戶143人;低保戶31戶40人;殘疾人22人;五保戶10人。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550元,村裏沒有結過婚的光棍漢就有36人,還有因老婆離異、死亡、和離家出走的單身近30人。走進每一個寨子,看到這些老、弱、病、殘的人們住着低矮、潮溼的木房子,吃着鹹菜過着原始的生活,回到村部想起他們,淚水情不自禁的在眼睛裏打轉,貧困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苦啊!

貧窮的老黃衝,也有很多當今世界漸漸失去的財富。老黃衝村的生態環境很好,森林覆蓋面積達80%,水資源非常豐富,山間溪流河道密佈,村內到處都有泉眼流出清澈甘甜的泉水。這裏沒有城市的喧譁,沒有工廠、沒有煙囪,這裏的人們每天呼吸着新鮮的空氣,喝着天然的山泉水,吃着自己種的糧食和果蔬。男人們放牛、耕田、砍柴,喝着自釀的侗藏米酒是那麼的愜意;女人們採茶、編織、種菜,節日來臨時穿上民族服裝唱着山歌,跳着侗舞是那麼的風情。村裏這一派原生態的景象和我們這些喝着自來水、被鋼筋水泥包裹着和生活在霧霾、噪音之中的城裏人相比是不是很富有呢?

如何幫助老黃衝村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儘快改變貧窮的面貌,是擺在我們工作隊面前最重要的任務和責任!

TAGS:民情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