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扶貧日記大全

學問君 人氣:2.99W

扶貧日記(一)

扶貧日記大全

春意盎然訪農家

嶽西縣人社局副局長 劉純東

陽春三月,大別山到處山花爛漫,春意盎然。而地處深山裏的嶽西縣青天鄉三槐村卻是乍暖還寒,寒氣襲人。

3月17日,根據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統一部署,我和局機關10多名職工,新年後又一次來到青天鄉三槐村,深入到各自結對貧困戶家中開展"二清楚二明確"活動,即弄清楚家庭狀況、弄清楚致貧原因,明確脫貧路子、明確脫貧時間。

上午10點,我們一行剛到三槐村部,就和等候在這裏的村幹部與結對戶熱情地打招呼,相互問長問短,村部頓時熱鬧起來,一股暖流流淌在大家的心中。

接着,我們在村會議室召開了簡短的見面會,簡要地總結與通報了去年來的結對幫扶情況。會上,鄉黨委書記說,三槐村在縣人社局的幫扶下,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都有顯著提升;各幫扶幹部對貧困戶的脫貧、發展一直傾力支援。我代表局黨組向結對幫扶貧困戶講述了2015年所做的幫扶工作,並簡要地介紹了2016年的計劃安排,把我們所做的和準備做的事情,明確告訴大家,讓大家清楚明白。這次走訪送溫暖活動中,我們每個結對幹部個人捐資700元,由村兩委統一準備了米、油等生活用品,向結對戶送上一點心意。

隨後,我們在各自結對貧困戶的引導下,深入到他們家中走訪慰問。雖然山中坡陡路滑、崎嶇難行,但大家精神飽滿,親自揹着大米、拎着食用油,步行數公里的山路到貧困戶家中走訪,實地瞭解致貧情況,商議具體的幫扶措施。

三槐村掌形組王貽海戶是我的結對戶,全家3口人,家庭收入來源主要是靠他做建築砌匠的一點工資和一點茶桑收入,收入微薄。他家致貧的原因主要是因爲孩子上大學,入不敷出,開支較大,家庭很貧困。我和鄉黨委王書記步行4裏多山路來到他家,看到我們來後,王貽海同志熱情地接待我們坐下。我向他詳細詢問了家裏情況,認真聽聽他們有什麼具體要求。我很高興地聽說孩子學習很上進,家裏目前雖然較困難,但孩子畢業後,就會負擔減輕。看到他家空閒地較多,我建議他們今年多養幾頭黑豬,多種點土產品,我幫助銷售,一起共同渡過眼前的困難。王貽海告訴我,今年他準備搞種養業,養殖3頭有機黑豬,利用豬糞養泥鰍;準備開挖一口漁塘。看着他興奮的樣子,我感覺到他家致富很有希望。我當即表示,幫他一起聯繫項目,讓他好好謀劃清楚報到村裏,叮囑他保重身體,有什麼要求及時和我聯繫,我會盡力提供幫助的。不知不覺已到中午,老王熱情地留我們吃飯,看到他們忙前忙後,不忍多打擾,就告辭返回了村部。回來的路上,踏着新鋪的泥土,吃力地爬上山坡,我看到老王家房頂上飄出裊裊炊煙,心裏感到暖暖的,心想:春天已經來了,收穫碩果的金秋還會遠嗎?

扶貧日記(二)

2017年4月20日 星期三 天氣 晴

一套領導精心安排的辦公設備、一副妻子細心準備的生活行囊、兩個經驗豐富的公益志願者陪着我帶着市委、市政府和部領導對扶貧攻堅工作的殷殷囑託,我來到聚寶鄉黑頂村開始履行第一書記的工作職責。

高高的黑頂山連綿起伏,世代守望着勤勞、淳樸的黑頂山人民;粗壯的大柳樹枝繁葉茂,時刻陪伴着熱情、奔放的黑頂山兒女。

沒有迎來送往的客套寒暄,支部書記調集一切可利用資源配合我們工作的開展;沒有鄉村市裏的生分疏遠,村委會主任默默的解決生活的各項困難。

打掃村部衛生、組裝辦公設備,用最高的效率掃清工作的障礙。

15戶貧困戶、34口人,拍照片、填調查表、嘮家常,我們用真摯的情感和樸實的語言拉近了黨和人民的距離。

彙總材料、美化照片,建檔立卡爲扶貧攻堅打下堅實的基礎。

扶貧攻堅,累並快樂着!

洮南市委宣傳部 閆海義

扶貧日記(三)

2017年12月17日 晴

在做好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的基礎上,今天我們水月寺鎮白果園村精準扶貧小分隊再次出擊。

我結對幫扶的1戶在村委會附近,交通比較方便,我們步行而去,在路上我聽村幹部介紹了溫成知的家庭情況:家中四口人,妻子在水月寺專心照顧女兒讀書沒有工作,他留在家照顧老人,閒暇時間出門做電焊工。這樣的家庭,在我看來是非常有潛力脫貧的。當我來到一處石頭和泥土混合建成的屋子前,村幹部告訴我,溫成知的家就在這裏。

踏進大門,我看到的是一個一貧如洗的家庭,堂屋中大多數擺放的是溫成知的勞動工具,唯一的電器是一臺早就不能工作的洗衣機。

他的臥室更是簡陋,木架牀上幾牀破舊單薄的棉絮、幾個多年失修的老木櫃,其他的也還是擺放的一些農具。

白果園村老百姓一般都種了很多茶葉,我問他茶葉收入怎樣。他說家裏的茶園都荒了,一是沒有足夠的時間收也請不到小工,二是茶廠太遠,來去成本太高。這時周圍的老百姓都圍了過來,希望在村委會附近辦個茶廠。原來白果園村委會以前有個茶廠,老百姓來送茶葉非常方便。後來茶廠搬到了其他地方,非常遠,在採茶的季節,他們要提前一兩個小時去送茶葉,這樣一天下來,利潤太低。我提議能不能成立一個合作社,老百姓又反映茶葉不好賣的問題,我沒有回答他們,因爲我暫時還沒想出一個好的點子使農戶和賣家牽手。

在談話中,溫成知透露他自己想發展養豬,我便向他們宣傳養種豬的政策,溫成知聽了後非常開心,說自己有一塊地方可以蓋個小型養豬場,我問他周圍農戶多不多,對別人有什麼影響,會不會污染水源。大家都說那個地方挺適合建養豬場。聽到這,我鬆了一口氣。

他妻子可以做些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一對正值盛年的夫妻,不應該淪落成爲貧困戶。在路上,我看到有農戶在秀鞋墊,非常精緻好看。他妻子能不能在照顧小孩之餘做些手工活?水月寺鎮集鎮上那麼多的專職照顧學生的媽媽們能不能聯合起來秀鞋墊搞產業?

困擾我的問題好多好多。今年我24歲,參加工作一年多,知識太少,閱歷太少,但想着老百姓還是那麼信任我,我有些力不從心。壓力大,任務重,但是我充滿信心。向上吧,少年!

扶貧日記(四)

瓢潑雨中情,幫扶一家親

屈雲蘭

今年3月,在精準扶貧結對幫扶活動,我與花坪鎮落水坪村5組的一戶人家結成了"親戚",記得我第一次去到村裏時,村書記就說:那是全村貧困戶中最遠的一戶啊,公路都沒通到屋,怎麼讓你一個年輕小姑娘去那麼遠。我當時心裏就咯噔一下,想到幫扶的艱難、責任的重大,真是萬般情緒涌上心頭。

也許是因爲有了這麼一種先入爲主的畏難情緒,我第一次去幫扶戶家中時,總感覺路很難走,還記得當天下着毛毛雨,因爲路程太遠,所以我們單位的精準扶貧工作小組組長陪我一起,我們順着一條並不寬敞的土公路走了很久,蜿蜒的公路一直延伸到了大山深處,感覺怎麼都走不到盡頭。而當我們終於到達他們家後,映入我眼簾的是很有年代感的土木建造的房子和旁邊低矮的茅草房,據後來的瞭解,家中的房子還是74年以前修建的。當時家中只有一個年紀超過70歲且聽力有障礙的老奶奶,我瞬間就蒙了,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因爲聽不到,第一次的交流顯得特別費勁,我湊到她的耳邊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然後問了一些家裏的情況,聊過之後我很迷茫,因爲總是我問東她說西,我知道不是老人家故意如此,確實是聽不到,所以只得草草的結束了我們的第一次交談。後來,我前後5次去到了他們家中,透過與她的兒子交談,知道奶奶的老伴兒已於一個月前過世,家中還有奶奶的兒子和上初中的孫女兒。我向他們詳細的解釋了很多扶貧相關的政策,瞭解了他們家的一些需求和具體的扶貧發展計劃。可能是去的多了,我和奶奶之前有了一些小小的默契,開始懂得彼此要說的一些話。在我第四次去到他們家時,奶奶請我給她拍一張壽像,因爲腿腳不便,且距離鄉鎮較遠,奶奶擔心自己的身體不好,想要置辦一個壽像。老人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我自然是欣然應允,當時就向她保證,等下次帶着相機去給她拍照。回城後,我去到單位對面的照相館,請教老師傅怎麼照壽像,老師傅說怎麼不帶着老人過來照,一定會拍的很好。我給他講了這個情況,師傅當即給我豎起了大拇指,說你們這個扶貧工作真是做的很到位,放心,我一定好好教你,到時候你把拍好的照片帶回來,底色我來給你調,包老人家滿意。我按照老師傅給我說的一些注意事項,在第四次去到奶奶家時,借了單位的相機給奶奶拍好了照片,還記得當時奶奶高興的像個孩子,來來回回換了幾套衣服讓我幫她選,一邊拍還一邊問我照的怎麼樣,我說您放心,我一定給您拍的特好看。

7月12號這天,單位有同事說趁着這幾天業務工作不是太忙,去幫扶戶家裏看看吧,我想着得把給奶奶洗完裱好的照片送過去,順便還得看看他們異地搬遷的房子建得怎麼樣了,於是一拍即合,決定第二天出發。13日一早,我們一行人踏上了行程,到達村裏時已經快到中午,經過商議,我們根據路線分了兩班,我和另外兩個同事一起,去到落水坪村5組幫扶戶家中。

經過了一段長途跋涉,到達扶貧戶所在的組時,已經是下午兩點了。因爲我們的幫扶對象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山下,同事想了想說:"我們一起先去山上吧,這會兒天陰沉沉的,看來是要下大雨了,等會兒從山上下來的時候再去你那家".達成一致後,我們透過山間小路上了山,去到了同事的幫扶戶家中。剛剛坐下,大暴雨就來了,外面大雨如注,而我們坐的地方,一直飄着小雨,我第一次真實的見到了書中所說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情景。與此同時,這戶人家的貧困情況也出乎我的意料,房子很老舊,目光所及之處,看不到一點現代化的東西,但是看得出來主人家很勤勞,無論是家中餵養的豬和雞,還是一路走來看到的玉米地,無不告訴我們,這是當今中國千千萬萬農村婦女的代表,淳厚朴實,勤儉持家。我就在這種意境裏,伴隨着雨聲,聽同事和主人家親切的拉着家常。

坐了一個多小時,眼看着雨小些了,我們決定下山,走的時候,同事給主人家塞了兩百塊錢,我看到她瞬間就紅了眼眶,一直說不能要不能要,自己一個殘疾人,還不了恩情,能有人這麼關心一下她就很好了。同事一直說,我們能夠透過精準扶貧認識,也是一種緣分,幫扶一家親,你就收下吧,自己留着買點小東西,以後我有時間,就會來看你,我們也從旁幫着勸她,推了很久她才收下。

下山的時候,原來走的那條路已經不能走了,我們決定從另外一條路走到公路邊。雨還在下,這時,我的這位同事把自己帶着的.雨傘讓給了同行的另一位同事,他說,起碼我年輕些,淋一下沒事。我們一行三人順着被茅草遮蓋着的很窄的小路慢慢的下山,說是路,其實寬度僅夠一個人穿行,左邊是一個高坎,右邊是長長的茅草,間或還有許多帶刺的樹枝,長這麼大我是第一次走這麼險的路,感覺雙腿都在抖,鞋子一直打滑,有些地方甚至一踩就陷下去了。走在我前面的同事,不時提醒我哪些地方需要注意,遇到下不去的地方,會伸手拉我一把。走到公路邊時,他說了一句:這種天氣的話,她根本出不了門。我慢了一拍才明白過來他說的是那個幫扶戶。我的這位同事,在單位多年從事着勞動仲裁工作,也許是因爲工作性質的關係,平時顯得有點不苟言笑。因爲工作中的交集不多,僅僅是在上下班的時候見到了問個好,然而這次下鄉,我卻看到了不同於工作中的另一個他,關心他人,敢於擔當,既能耐心的陪着幫扶戶拉家常,又能在險境時照顧身邊的人,給予我們足夠的安全感。

一路磕磕絆絆,我們終於在二十分鐘後下了山,雖然帶着雨傘,可我們的褲子和鞋子已經完全像是在水裏泡過一樣。同事已經全身溼透,決定在公路邊等我們。我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到我的幫扶戶家裏,因着前面的山路,我突然覺得現在走的這條路很平坦,連着步伐都輕快許多。在又一輪大雨中,我們終於走到了我的幫扶戶家裏。奶奶看見我很是高興,一直說這麼大的雨怎麼過來了,看看衣服都打溼了,這時的我們因爲經過了那條茅草齊腰深的羊腸小道,渾身已經溼透,褲子都能擰出水來,我和同事站在大門口,決定不進去了。奶奶說什麼都不肯,喊來她的孫女兒,要她給我們找替換的衣服。同行的同事說,她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是一眼就認出你了,看得出來很高興。因爲奶奶聽不見,我只好跟小妹妹說,上面還有人在等我們,而且我們渾身溼透,還是不進來坐了。我拿出用塑料口袋包好的照片拿給奶奶看,問她滿意不滿意,奶奶看了照片臉上笑開了花,說是照的很好,比她自己好看多了。看着老人家開心的笑臉,我的心裏也很開心,連帶着被雨水淋溼後的不適感都消退了許多。

告別了熱情的奶奶一家人,我們踏上了回城的路,在離奶奶家不遠的地方,我去看了下他們家房子的建設情況,房子已經基本建好,相信不久後他們就可以搬進新房子裏了。

從組到村的主公路上,連着幾處都因爲下午的暴雨發生了滑坡和塌方,我們一路驚險的走到主公路後,不禁爲住在山裏的人家擔憂,如果這樣連日的暴雨,村民出行勢必有安全問題。

坐在回城的車上,我不禁想到了前段時間在報紙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有位扶貧幹部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在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怎麼還有這麼多貧困的老百姓"?我想,成爲貧困戶的原因有很多,也許有的人是因爲不思上進,但透過這幾個月我自己實地的與他們接觸,看到更多的,都是一羣辛苦勞作、自力更生的可愛的人們。自然環境的惡劣、交通的不便、技術的落後、思想的守舊、甚至疾病等等,都是掣肘農村發展的主要原因。作爲一名扶貧工作者,我和我的同事們,也許在一開始的時候迷茫過、恐懼過,但我們從沒退縮過。我們有面對艱難和困苦的決心,也有改變和被改變的勇氣。

在我看來,黨中央自上而下開展的扶貧工作,不是一種形式,而是引導我們的幹部職工真正的走進老百姓的生活中。這樣一來,他們的日常生活在我們眼裏變得鮮活、變得動態,不再是從書中或電視裏面看到的那樣,冰冷而不真實。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明白他們的所需所想。在繁重的農活之餘,在每一個瑣碎的日常之後,他們也需要傾訴、需要表達、需要有人給他們講一講外面的世界,也許只是親切的與之拉拉家常,都能增進彼此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離。從他們最需要的小事做起,這樣才能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乘着精準扶貧的快車,與他們一起早日實現脫貧夢想。

TAGS: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