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3000字3篇

學問君 人氣:1.4W

導讀:西遊記裏觀音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不是“阿彌陀佛”,而是“你這潑猴”,每次聽完,悟空心裏都喜滋滋甜蜜蜜的——觀音肯定會幫他。以下是由本站小編J.L爲您整理推薦的西遊記讀後感,歡迎參考閱讀。

西遊記讀後感3000字3篇

篇一:西遊記讀後感3000字

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中,《西遊記》可以算是最爲聞名中外的著作了。它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齊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

《西遊記》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寫了唐僧師徒一路上吃盡千辛萬苦,跋山涉水,到達靈山佛地取回三藏真經的故事。作品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社會的矛盾,歌頌了孫悟空、唐僧、沙和尚以及豬八戒不畏強暴戰勝困難的頑強精神。《西遊記》內容奇異,情節起伏,構思精密,描繪生動,展現給我們一個奇異詭祕的神魔世界。同時作品運用通俗易懂又豐富多彩的語言,刻畫了一系列老少皆知的人物??同時作品馳神運思,出奇制勝,在情節曲折多姿之物中,有幻中含理,奇中寓情。活躍在這個幻想世界中的千奇百怪的人物,他們所演出的石破天驚的話劇,則讓人躺瞠目結舌,驚歎不止。在西天路上一場接一場的惡鬥,有體現着善與惡的衝突與鬥爭,滲透着濃厚的生活情理。書中寫孫悟空?歸正?,宣揚佛法無邊,稱頌賢軍統治,表現出了作者的思想侷限。

作者吳承恩是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懷安山陽(江蘇淮安)人。他生於一個有學官淪落爲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羣書,爲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吳承恩自幼喜歡讀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科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爲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

吳承恩傑出的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經的經歷爲藍本,在《大唐西域記》、《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作品的基礎上,經過整理、構思最終寫定。作品藉助神話人物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改變現實的願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賢神明”的王道之國的政治理想。小說藉助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經歷的八十一難折射出人間現實社會的種種情況。小說想象大膽,構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採用人、神、獸三位一體的塑造方法,創造出孫悟空,豬八戒等不朽的藝術形象。全書組織嚴密,繁而不亂,語言活潑生動且夾雜方言俗語,富於生活氣息。主題上衝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豐富了作品的現實內容,具有民主傾向和時代特點。作品諷刺幽默。呈現出不同於以往取經故事的獨特風格。

《西遊記》的出現,開闢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通嚴肅的批判巧妙的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着諷刺小說的發展。《西遊記》是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峯,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美國大百科全書》認爲它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法國大百科全書》說:“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從19世紀開始,它被翻譯爲日、英、法、德、俄、等十來種文字流行於世。

其中主人公有四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唐僧師徒三人,真是辛苦啊!一步一步的走完了十萬八千里。路上是多麼辛苦,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受盡了艱熬!孫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可是,在三打白骨精的時候,被白骨精陷害,使師傅“唐僧”對悟空有了誤解,把悟空徹底否決了,悟空悲痛到極點。豬八戒和沙僧一路上也是爲師傅拼命打妖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最終“工夫不負有心人”,唐僧師徒終於取得了真經!

在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他是一個天真爛漫、調皮任性的無拘無束的“野猴”。他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遊樂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鬧天宮,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裏,還自封“齊天大聖”。這個時期的孫悟空就是林語堂說的“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後的悟空,戴上了金箍圈,從我行我素變得行爲規範、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纔有了正當用途,他一路保駕師傅到西天取回真經。雖然他兩次因受師傅氣回到花果山,但是又因爲擔心師傅安危回來護駕。林語堂說這代表 “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聖的規範之間的衝突”。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貪吃貪睡,自私自利,好進讒言。他常常想害人,但不是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就是作繭自縛―――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段中他的特色最爲突出。他有許多的缺點,但是一點也不讓人覺得他醜惡,因爲他是吳承恩塑造的最爲成功的戲劇人物。他雖然沒有孫悟空的超常本領,但也是一個下凡人間的天蓬元帥啊,我敢打保票,他對師傅的忠心程度也就百分之七八十,但是他也在取經路上立過大功。林語堂說他是一個“充滿人慾的藝術形象”。

我覺得唐僧這個人物書中描繪的有聲有色,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氣餒,而是一定要取得真經!電影《大話西遊》中最搞笑的就是唐僧了。在《西遊記》中也差不多,他永遠嘮嘮叨叨,吩咐徒兒做這做那,但自己卻很懦弱、迂腐,最大缺點是心腸軟,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會因人妖不分而把孫悟空趕走。而且動不動就紛紛落淚,魂飛魄散,騎馬坐不穩翻個跟斗跌下馬鞍。但是他卻有堅強的意志,不爲財色所迷惑,不爲死亡而征服,在徒兒的幫助下最終取得真經。成功者身上所具備的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在唐僧身上都有體現。

單憑沙僧的言語就知道他是一個老實人。他永遠服從他的上級,對師傅的忠心程度可真的是百分之一百。他平時少話,但是在爲保護師傅而戰鬥時卻顯得很勇敢。他挑着最重的行李不緊不慢地走在上級後面,卻沒有一句怨言。對八戒,他也是一味地忍讓。他的這些特點都反襯出孫悟空的玩劣,豬八戒的斤斤計較和唐僧的嘮嘮叨叨。

總之,《西遊記》的各個角色,不分大小,都將人類的秉性做了最集中的概括。這正是《西遊記》能被各類人羣所接受的原因。

我們學習的成果,就是我們要取得真經,有些人像西遊記中的豬八戒,懶惰,對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沒有一點耐心。有的人像沙河尚,誠懇老實!對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總是一點一滴的學佛法的精深和奧妙!有的人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特別聰明,對學習有很好的興趣,回到家,老是把當天所學的複習一遍,沒有學的預習一遍,鞏固一下知識。如果大家都像唐僧、孫悟空和沙河尚一樣,有對學習堅定的決心,就會像他們一樣,“取得真經”。

篇二:西遊記讀後感3000字

師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實,一心想取到真經,令我感嘆不已。

豬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難時,只想着退縮。他取到真經時,還求佛祖讓自己下凡來玩呢!別忘了,他就是這樣被玉帝貶下凡來的。

孫悟空最大的特點是勇敢,他不怕困難,打走妖魔鬼怪。如果師父被抓了,他一定會想辦法救出師父。他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唐僧就是囉嗦可是是個善良閔誠的苦行僧,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但有昏庸頑固,是非不分。意志堅強,慈悲善良。是一個虔誠執着的佛教徒,在取經的過程中堅定,從不懈怠動搖,不爲財色迷惑,不爲死亡屈服,憑着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成正果。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連兇殘的敵人也可原諒,偏聽偏信。

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爲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爲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_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_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_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_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爲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着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爲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爲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啓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

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一、自由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爲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爲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二、神話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

《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峯,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三、英雄“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爲,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爲崇高理想而奮鬥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爲了自由,爲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鬥爭。

正因爲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爲而爲的勇士才能凸現出其英雄本色。復讀了《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