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中國名著《西遊記》讀後感範文

學問君 人氣:2.18W

導語:《西遊記》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懂得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喪氣,志存高遠,執着追求自己的理想。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中國名著《西遊記》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名著《西遊記》讀後感範文

中國名著《西遊記》讀後感範文1

今日讀《西遊記》,見猴王得位依靠民心,君民合契同情,頗似貞觀太宗爲君之道,故加以比較。

傲來國。花果山中瓜果飄香,水簾洞內舒適愜意,衆猴盡得了好去處,可謂“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爲王,不勝歡樂。”然而猴王爲何千方百計尋得兵器操兵練將,以防後患,又爲何不安於如此盛世?我認爲原因有二:其一猴王野心磅礴,不能安於享樂;其二猴王知道“盛極必衰”的道理,正因如此的明智之舉,成就了一個強盛的猴國,成就了一代英明猴王。這樣的謀略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居安思危”。

大唐國。太宗、大臣以史爲鏡,知以興替,雖處貞觀盛世,卻常反思歷代王侯將相的敗政,常思考治國之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正是太宗的居安思危,造就了貞觀盛世,也造就了盛世中的明君賢臣。

“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常得如此,始是可貴。”

傲來國。水簾洞中,衆猴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我認爲猴王得此王位並不單純因其本領高強,可以進出水簾洞而不傷及體膚,更多的則是他的領導能力在其中流露,在不知不覺中衆猴習慣了被領導,他也被衆猴所接受;再者,猴王找了個好去處爲衆猴安頓,也可見欲得民心,必先滿足民心,有所貢獻,才能使其心服口服。此爲讓民之道。

大唐國。太宗深知百姓的偉大力量,汲取了歷史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教訓,故太宗以“仁”之道治理百姓,以輕徭薄賦之道治理國家。太宗如此,既讓百姓謀取利益,又使國家安逸穩定,還爲太宗自己謀得了千古治國美名,可謂一舉三得,這就是太宗治國之妙了。

“爲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綜上,欲治國者,先治其家;欲治其家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養其心,若能集民心於一身者,必能治其國而長久也。

中國名著《西遊記》讀後感範文2

相信大家對《西遊記》的每一個片段都很熟悉,我也一樣。每次細細研讀《西遊記》,聰明智慧的孫悟空,憨厚貪吃的豬八戒,堅持不懈的唐憎,忠誠老實的沙憎就清晰的展現在我面前。

在《西遊記》中,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爲我和他差不多,一樣愛打抱不平。他有一身高超的絕世武功,天不怕,地不怕,有一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敢作敢當、機智勇敢,敢與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做鬥爭,大鬧蟠桃會,砸壞了太白金星的煉丹爐,多次大鬧天宮,還機智的和妖魔鬼怪做鬥爭,面對困難絕不低頭。這就是我眼中的孫悟空,一個敢作敢當的大英雄。孫悟空那伸張正義,頑強不屈的鬥爭精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他是廣大民衆心中的一位榜樣,反映廣大民衆的美好心願。

《西遊記》這本書反映了當時黑暗社會,而孫悟空等人代表了那些不屈不撓的人民,表達了吳承恩敢於與黑暗勢力作鬥爭的'頑強意志和決心。

我們應該學習孫悟空面對困難絕不退縮、機智勇敢克服難題的精神。把這些精神用到你的學習和生活中去,會使你的生活變的豐富多彩。

中國名著《西遊記》讀後感範文3

《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和《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名著,其中我最喜歡看《西遊記》。我讀了《西遊記》之後,深有感觸。

《西遊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書中,詳細描寫了師徒四人齊心協力,共度九九八十一難,西天取經的故事。

作者用孫悟空這個形象,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反抗剝削壓迫的思想。

作者用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和沙和尚四個人,表現了古代勞動人的生活困苦。書中曲折的情節,更有力的表現了師徒四人的鮮明特點。其中,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中,表現了他的勇敢和法力無邊。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表現了他的機智和勇敢。豬八戒雖然很懶,但是他很勇敢。沙和尚很忠誠,他一心一意想着取經成功。唐僧在西天取經過程中,矢志不移,堅信一定能成功。

師徒四人齊心協力最終取得的故事讓人震撼,同時也讓人羨慕。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類似的事情。

在一個溫馨的冬夜,我迎接了初一的第一次期末考試,結果是失利。當時我想:既然唐僧等師徒四人都能度過那麼大的困難,最後取得成功,難道我就不能爲這點小事成功嗎?我發奮努力,最終在第二學期的第一次月考中,取得了令我欣慰的成績。

《西遊記》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懂得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喪氣,志存高遠,執着追求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