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範文1200字(精選3篇)

學問君 人氣:2.6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範文1200字(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範文1200字(精選3篇)

《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1200字1

著名作家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曾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小學,當時覺得這本書寫得很真實,同時也從孫家人身上學到他那股不服輸的韌勁兒;初中看了第二遍,瞭解了改革開放初期農村社會形勢和人們的心態,以及一代青年農民奮鬥的艱難歷程;高中又看了一遍,發現作者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把衆多人物的關係交織在一起,成功地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的普通羣衆形象;上大學後,在學院圖書館也發現了這本書,便再次愛不釋手地讀起來了,而且越看越着迷。這次認認真真地讀過去,感觸又加深了不少,因爲這次我從中發現了“平凡的英雄”。

先說孫少平吧,作爲一名普通的農村青年,在他身上我們能發現很多的不普通。從第一章開始,我們便看到這個面黃肌瘦、身材修長的孫少平同學如飢似渴地閱讀名著,饋乏的物質生活絲毫沒有影響他精神生活的充實;讀書期間,他曾冒着生命危險去救曾讓他百般難堪的跛女子侯玉英同學,還有他不計前嫌地用自己苦心積攢的錢去贖偷手帕的郝紅梅同學;在他做小學老師的那段時間,他仍不斷學習,關心國內外大事,而且主動向金家示好,使孫金兩家冰釋前嫌;在丟掉這份工作後,他不甘一輩子呆在這個落後的山裏,於是他跑出去打工,從最基層、最苦、最累的活幹起,咬着牙撐過了那段極其艱苦的歲月。期間,他仍堅持讀書,這是多麼的難得可貴;由於他吃苦耐勞,懂事好學,獲得了曹書記的賞識,在他與曉霞的幫助下,孫少平成了一名礦工工人;在礦區,農村出生的他很快就適應了那裏的生活,而且幹得十分出色。他將煤礦當成了自己的家,所以在後來爲救工友受傷而能夠返城時,無動於衷,毅然走向了他視爲家的地方——大牙灣煤礦。

孫少安,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一個轟轟烈烈的農民企業家。在農村生產體制改革後,他憑藉自己的大膽、睿智以及吃苦耐勞的品質,迅速地嶄露頭角。儘管在他奮鬥的歷程中不免艱辛,但憑着他堅韌的性格和良好的機遇,他還是挺過來了。他的成功,讓孫家人在雙水村確實揚眉吐氣了一回。在他富裕後,還不忘村裏的窮苦人,他樂於幫助村裏窮苦人的事還被傳爲佳話。窮慣了的孫少安在賺了幾萬塊錢之後,心裏彷徨了好一陣子,最後終於做出了明智的決定,將部分資產捐出,爲村裏建了一所現代化的小學,這是一件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義舉。

還有我們的曉霞,作爲地委書記的女兒,她卻對一個掏煤的男人情有獨鍾。雖然他們之間在地位、生活上有很大的差別,但他們卻志同道合,勇敢地走到了一起。讓人痛心的是,敢愛敢恨的曉霞卻因爲在洪災中爲救一個小女孩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一朵鏗鏘玫瑰就這樣從我們眼前凋謝了,但她的身影卻深深地刻印在我們的腦海中。

還有我們潤葉姐,一個敢作敢爲的女子;秀蓮,一個默默地爲家庭奉獻了自己一生的女人;地委書記田福軍,一個成功的改革家、政治家;孫少平的師傅王世才,一個爲救徒弟而奉獻出自己生命的偉大礦工……這裏有太多太多奉獻在這片黃土地上的英雄。

英雄是“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的偉大形象。有首歌詞這樣寫道“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平凡的世界,同樣需要英雄主義光輝的照耀,作爲當代大學生,我們也應該向這些英雄式的人物學習,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名平凡的英雄。

《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1200字2

本來沒想過要寫這篇文章的,但是剛纔看了一位同學寫的關於《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勾起了我對這本書的感想。於是,在深夜兩點半寫下了這篇文章。以下是我個人對《平凡的世界》的部分感想:

雖然路遙在寫愛情時明顯的將之理想化,帶有很強的理想主義色彩,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這絕對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正如很多人所說的那樣,這本書很深刻的展現了文革後期到改革開放前期這十年之間中國社會的農村乃至城市的現狀,它雖然着重寫的是農村,但他也展現了當時的城市生活、中國社會的政治以及人們的精神面貌。我一直以爲,如果要給《平凡的世界》一個另外的書名的話,非“變化”莫屬。因爲全書雖然寫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村子、一個城市乃至一個省份一個國家,但實質上還是在寫“變化”——作者所寫的一切都是處於一個變化的環境之中並且本身也在變化着。

正如有的人所說的那樣,這本書就像一部歷史畫卷一樣,作者以十年之久的廣闊的社會爲背景,深刻的展示了那個熱火朝天的大時代中國社會特別是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想起了《紅樓夢》,二者有很多的相同之處:作者都寫的是一部家族史,但透過這個家族的變遷我們看到的卻是整個社會的變化。作者“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衆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作者將這些個體放在激烈變化的社會之中,但是這個變化的社會又是由這些變化中的個體構成的。社會決定個人,個人又構成社會。

以上是從文字意義上對小說的分析,以下則是從人生意義上的分析。

這本書之所以能讓我從初二起每年至少看一遍,主要是其中所蘊含的深刻的人生指導意義在吸引着我。可能很多人對此感到難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議。但是,我覺得每一個熟悉中國農村或者曾在農村生活過的讀者都會和我有同感,特別是,特別是那些正是“青年”的和那些曾經是“青年”的讀者。我自認爲看過的書不少,但是能讓我感到這種人生的指導意義書是絕無僅有的。

作者着墨最多的主人公——孫少平——他身上那種近乎宗教信仰般的精神奮鬥,讓人震撼,我每看一次,都會讓我感到精神上的洗禮。

從讀書的學生,到村小學的教書老師,到黃原城裏的“攬工漢”,再到煤礦裏的的煤礦工人,看似很平凡的軌跡,但卻讓人感到震撼:因爲所有的這些職業或者說身份的變化都是在十年之內發生的。就我個人來說,是很難想象出一個人在短短的十年內身份會發生這麼多的變化。當然,我們不能否定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決定的,因爲這本書裏的所有人物(當然包括主人公孫少平)都是處於一個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之中的;但是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這是由於主人公的個人特質決定的:沒有內心的激情和對生活以及苦難的不甘不屈,有些決定是很難做出來的。

我們也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如果孫少平就呆在那個狹小的農村跟着他的哥哥一起幹事業,那他無疑會成爲一個相當有錢的人的。但他卻主動拒絕了這樣的人生,對此我們只能這樣解釋:與其說孫少平是在生活中奮鬥,還不如說他是在自己的.精神中奮鬥。

我相信那些從農村走出來的或者目前正在奮鬥中的青年們(當然也包括我)每次看這本書都會感到精神振奮,渾身充滿力量!

《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1200字3

自我開始看小說起,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也是我迄今爲止讀過最長的一部小說了。凡是一部好的小說我都不會囫圇吞棗的去看完,必要是身臨其境的感受去享受的。故然在這部小說我沒有放過每一自然段,甚至可以誇張的說連一個字也不曾捨得放過。我想慢慢的斟酌,欣賞的同時而且享受着。

平凡的世界是描繪一羣爲了自己的光景,爲了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地奮鬥的平凡人,但在作者筆下的他們是一羣不平凡的人。書中的字裏行間都非常耀眼,書中的人物也好像活着似的。這部小說不僅是讓人眼得到享受,更多的是像一場雨對人們靈魂的洗禮。

《平凡的世界》路遙筆下以孫家兩兄弟對生活的憧憬而奮鬥的鏡頭式開啟全文的文路。而在作者筆下更注重孫少平在高中到省城大牙灣煤礦的情感變化一一清晰地描繪了農民階級底層的人物形象。詳細的寫到人的自尊到自強不息再到奮鬥、追求自己內心世界,脈路構思讓人讀起來蕩氣迴腸的。

也許這也是路遙精神世界的一種信仰,所以鑄就了這麼一部耐人尋味的小說。孫少平在高中時代所遇見的人和所經歷的事都讓他自己確信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也可以活得不平凡的,但在每個人面前他不顯得那麼的自卑,那時候就一餐飯可以衡量一個人的生活條件。僅僅因爲一個黑饃饃讓他慢慢地從自卑走出來,他變得自信了。恰在這同時他認爲了和自己同病相憐的郝紅梅的出現了。

就因爲這,他們互相借書的過程築建他們的友誼橋樑。以前的眼神交流也逐漸多是語言上的交流。但這不是長久的,旁人的流言蜚語讓他們不得不斷了來往。恰在這同時他又遇上了一位精神相謀的知己,她叫田曉霞。日子長了,她也許是心生情愫,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情感。

荒涼無盡的黃土高原竟然在他們不懈的努力,煥然一新了。山巒也綠了幾處,田野上總是讓農民五穀豐登的一幕。真讓人感動啊,大地也哭了。正是在作者筆下的十年季節跨越性變化,農民們也漸漸地甦醒了,各家各有自己的家業,家景也勝過往日了。向來死氣沉沉的黃土高坡也像復活似的精神抖擻起來了。

是的,平凡的世界鑄就了一羣不平凡的人。問心一句,那我們呢?還在生活的路上迷茫着,還在深夜裏頹廢着嗎?我們也許應該早點卸掉身上的累贅,爲此爲了我們的生活添上幾處光彩,哪怕也只有一點點呢!那也讓我們自己問心無愧,讓靈魂也得到安撫。是啊!生活也那般艱苦,現實是那般殘酷的,可靈魂卻總是不甘心的向命運屈服啊。人生啊!爲何要安排這些情節,這些劇情;或許這早已不重要了,因爲活着就是爲了讓活着更加的有意義。

也許每個人都可能會經歷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吧。拿小說裏的人物來說,就好比如:少安與潤葉有緣無分的愛情,而少安與秀蓮發生了一段淳樸的鄉村愛情;爲了自己的光景步子向前的奮鬥着。潤葉則是陰差陽錯的和李向前結婚了,到後來不知是善良和同情的作祟還是什麼,他們也幸福的生活着。孫少平和曉霞一段浪漫的愛情卻被一場無情的洪水分隔人間與天堂兩地了。金波對草原少女的日夜思念,還有潤生和郝紅梅的不解之戀。一幕幕讓人心暖的愛情故事也在路遙的筆下變得不朽了。

一波三折的故事,突出了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讓人盡收眼底,處處觸碰人們深處的心絃,甚至是靈魂也得到了昇華。是啊!靠自己生活的人,連靈魂也是安寧的。

這部小說讓作者路遙安排得有條有理的,來龍去脈也是那麼順暢。但恰恰不足的是這篇沒有顏色的讀後感,也只能寫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