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西遊記》第二回的讀後感(精選7篇)

學問君 人氣:1.46W

《西遊記》是我國著名的經典作品,裏面也是有着經典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西遊記》第二回的讀後感(精選7篇),歡迎大家的閱讀。

《西遊記》第二回的讀後感(精選7篇)

《西遊記》第二回的讀後感1

世界上的人大致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遵守現有規則的,另一種是不遵守規則的,前者是好人但未必是天才,後者可能是天才也可能是惡棍,唐僧屬於前者,孫悟空屬於後者。《西遊記》第三回充分反映了作爲天才的孫悟空的兩面特徵。

在第一回和第二回裏,孫悟空已經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和菩提祖師學了一身本領,會翻筋斗雲、七十二般變化。第三回首先寫他給小猴們和自己弄武器,吳承恩這樣寫道,孫悟空“忽然靜坐處,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驚動人王,或有禽王、獸王認此犯頭,說我們操兵造反,興師來相殺,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對敵?須得鋒利劍戟方可。如今奈何?’”他的動機,簡言之就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就是他爲自己、也爲自己的領地立下的規則,這個規則其實沒錯,而且體現了他有氣魄有膽識的一面。但他卻不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所以先是去傲來國街市上搶了若干武器,後是到了東海龍宮不由分說取了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並且得寸進尺所要鎧甲披掛。市面上的武器本來是應該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去買的,定海神針也是龍宮的鎮海之寶,也不該在對方勉強的情況下取了來,由於他藝高人膽大,沒有人敢惹他,所以兩次搬弄武器都得了手,但卻也因此得罪了人,東海龍王記了他的仇後來去玉帝那裏告發他了,他不遵從規則,傷害了別人。

而後,冥府以陽壽已盡的法度將他拘了去,他十分惱怒,便拽出金箍棒,在幽冥界中大打出手,直到森羅殿,悟空的話說的義正言辭:“悟空道:‘汝等既登王位,乃靈顯感應之類,爲何不知好歹?我老孫修仙了道,與天齊壽,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爲何着人拘我?’”既然已經成了仙,當然就不服不合理的規則。悟空拿到生死簿,看到自己的名字,就把自己的名字勾了,這還不算,還把猴屬的名字都勾掉了,從此猴類有很多長生不老的。吳承恩的這一段文字寫得令人拍手稱快:“悟空捽下簿子道:“了帳!了帳!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可以說,悟空在這裏也創造了一種關於生死的新規則。但細想來悟空的做法有些霸道,其他的猴子並沒有透過自己的努力成仙,卻白白得了長生不老,旁觀起來,有點不勞而獲的感覺。這種霸道的做法也得罪了閻王,閻王也把他告到了天庭。

應該說,悟空這個人是天才,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膽識有魄力,不服舊規則,想要創造新規則,其實,事情的關鍵不在於遵守規則還是創造規則,而是規則本身是否正確合理,如果舊規則是合理的,那麼就遵守,不合理就該廢除;而作爲創造規則的人,如果他的規則合理,他才值得稱讚,如果不合理就不值得稱讚了。《西遊記》寫到此時,悟空尚不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的天才同時具有善和惡兩種特點,因此,纔有了日後的西天取經的辛勞,因爲,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在歷練中成長。

《西遊記》第二回的讀後感2

午後陽光暖照,冬日的中午有點春的暖意,也是看書的好時光,我隨手拿《西遊記》看看,我無意中翻到第2回那裏去看,之前在電視中看過,但原着還沒有看過。我就把看了之後的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原着說到,孫悟空沒有一把比較好的武器。經打聽後知道東海龍王那裏有很多很好的武器。悟空立刻來到東海龍宮,給老龍王敖廣講明瞭來這兒的目的。龍王不好推辭,叫蝦兵們擡出一杆三千六百斤重的九股叉,悟空接過來玩了一陣,嫌它太輕。龍王又命令蟹將們擡出一柄七千二百斤重的方天畫戟,悟空一見,仍然嫌它太輕。龍王說:“再也沒有比這更重的兵器了。”悟空不信,和龍王吵了起來,龍婆給龍王說:“大禹治水時,測定海水深淺的神珍鐵最近總是放光,就把這給他,管他能不能用,打發他走算了。”龍王聽後告訴悟空:“這寶物太重了,你自己去取吧!”孫悟空跟龍王來到海底,龍王用手一指說“放光的就是。”悟空見神珍鐵金光四射,就走過去用手一摸,原來是根鐵柱子,鬥一樣粗,二丈多長。孫悟空使勁用手搬了搬說“太長太長了,要是再短些,再細一些就好了。”孫悟空話還沒有說完,那個寶貝就短了幾尺,也細了一圈。孫悟空看了看說“再細些就更好了。”那個寶貝真的又細了許多,悟空拿過來,見上面寫着“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順手玩了一會兒,覺得十分好用。老龍王和龍母本以爲這個寶物那裏重那麼大,孫悟空肯定拿不了,可是孫悟空的力氣大得驚人,只好把寶物給了孫悟空。孫悟空很高興的離開了東海龍宮,而龍王和龍母卻很痛苦的說:“早知道就不和孫悟空說有這個寶物了。”

我讀了之後很受感動,我讀後明白瞭如果要得到任何一件東西,如果定下了目標,就要棄而不捨的`去得到它。學習也是一樣,只要你想學好它,就要努力的去學,就算你失去了一樣東西,但是到最後,得到的比失去的還要多。

《西遊記》第二回的讀後感3

本回開頭一段:“(悟空被收下後)次早,與衆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閒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

這段話,以往讀時不過匆匆掃過,這次細細回味,不覺頗有收穫。但看菩提祖師收下悟空後,並沒有立刻“授道”,而首先第一件,讓其學言語禮貌,學言語這倒不難理解,總要先做到順利溝通吧,而學禮貌,大而言之,可見古人學習先學做人,這從孔子提出的“六藝”中就可以看到;小而言之,這實際也是一種溝通,要想和人打交道,首先要有禮貌。可我們對於學生的教育卻越來越忽視這一點,別說有的學生之間有時候髒話連篇,就是對老師說話,少數學生也是絲毫沒有敬意,我就不止一次看到或者聽到學生對老師以惡劣的態度說話。

可是平心而論,這種結果是誰造成的?一方面,由於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和大人“橫”慣了;另一方面,現在的社會和許多家長都不重視這些方面的教育,只要你成績好,讓我幹什麼,哪怕叫你親爹親媽都沒問題。但是到了將來走向社會,你就會發現,如果不懂“禮儀”,可謂寸步難行,又要透過無數次碰壁補上這一課。西方人就很重視這一點,吃西餐的。種種禮儀可謂名目繁雜,而信徒們吃飯前的禱告,即使只是一種形式,日久天長,也必然會對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接着往下看,悟空所做之事,除了講經論道這一正式功課外,還要習字、焚香,這兩件事,在我看來都是雅事,這還不算,接下來,還要做掃地、鋤草、燒火、挑水等園丁和雜役的工作。也就是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且一干就幹了六七年。也就是說,在正式學“道”之前,悟空幹了六七年“無謂”的工作。我不禁想到,如果菩提祖師收的是現在的學生,即使空有一肚子“道”,也教不出一個孫悟空。那麼,我們的教學工作,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不能急於求成,尤其是學差生,我們更要耐心輔導,有句俗語“慢工出細活”,教人亦如此。看起來悟空這六七年什麼也沒學到,但實際上,他無時無刻不在學“道”。所以,在七年後,悟空終能識得妙音,纔得到真傳。

《西遊記》第二回的讀後感4

這一回的主要內容講的是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身邊學習了7年,終於學會了長生之法,主要是72般變化和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然後被祖師宣佈畢業了。離家20年後的猴王以孫悟空的身份重新回到了花果山家鄉,又喝到了海南特產椰子酒,之後每次悟空因各種原因回到花果山的時候,必叫小猴們上椰子酒,這也是強調人家作者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回到家之後,悟空成爲了遠近聞名的猴王。

海瑞35歲前後的求學經歷從本回內容大致可以看出來了,外出求學20年,學了10年心學,考中了舉人,但沒有考中進士,所以又回到了海南。舉人老爺是了不起的,在鄉下就算是絕對的名人了。40歲時候海瑞被海南承宣布政使司(等於現代省級最高行政長官)指派到福建延平府南平縣當教諭(中國古代的正式教師)。和王守仁、徐階、張居正、高拱比這可以算是大器晚成了。海瑞學習心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那就是所謂的長生之術,果然海瑞的壽命還算是比較長的,不過比嚴嵩差的遠。

《西遊記》第二回的讀後感5

讀完第二章後,我的感觸有如下幾點:

1、爲了自己樹立的明確目標要堅持不懈;

2、要認清自己的比較優勢,從比較優勢中尋找到自己的目標,然後再去努力;

3、知恩圖報,尊師重道是人之根本。

孫悟空爲了能“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漂洋過海,登界遊方十數個年頭,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說。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萬萬不行的,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數人爲了自己的目標也會有所努力的。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當着衆多的艱難與誘-惑,能始終堅持自己最初的目標不放棄,始終爲了這個目標努力奮鬥的卻極爲稀少。也就是所謂的聖人立長志,凡人常立志。

孫悟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長生不老,躲過閻君之難”,他也是一如繼往的向着他的目標努力。在求仙過程中,他開始訪了無數的地方都沒有訪到仙家,如果他中途放棄或者改個目標,學寫武術就算了,也就不會最終學得仙道。就在他拜了菩提祖師爲師後,祖師問他要學什麼道時,他也是非能長生者不學,甚至不惜惹怒師傅。孫悟空可以堅持自己的志向不妥協,可以爲了自己的志向奮鬥終身,他的執着是衆人所不能的,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另外,凡事除了努力外還要有這方面的天賦。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是你傾其所有都做不成的。天賦其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無色無味無形卻又實實在在存在。有些人輕輕鬆鬆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而有

些人費盡力氣也不過表現平平。孫悟空在學道過程中,因非長生者不學而惹怒師傅,師傅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走入裏面,將中門關了”。若不是孫悟空有此悟性,知道師傅是讓他三更從後門進入,祕處傳他道法,他也學不成如此仙道。

做人一定要尊師重道。孫悟空雖然性格乖戾,不服管束,但對自己的師傅尊重有加,師傅睡時不敢驚動,師傅傳道叩頭禮拜,就連師傅趕他走時也是無奈拜辭。人應該懂得知恩圖報,懂得尊師重道。

我希望能從每章的西遊記中品味出一些人生哲理,這樣它能對我今後的工作、生活有所激勵,能使我的心平靜下來去做好每一件事。

《西遊記》第二回的讀後感6

卻說那行者拜了菩提祖師爲師,日日夜夜,講經論道,習字焚香,一晃便是七年時光,如白駒過隙般悄悄遊走。終於,學本事的那一天到了。然而雖道家有360道,可悟空十分挑剔,凡是不能長生不老的都不要學。

在我看來,假使人有個學道的本領,已經是十分滿足了。但爲什麼行者如此稀奇,偏要學長生不老之術呢?原來在第一章中,他便已經說過要去尋找長生不老之術。七年前的志向直到如今仍能記得,悟空果然是一個志向堅定的人。而菩提祖師的行爲行爲也是莫名其妙:先是在悟空頭上敲了三下,然後倒揹着手關上了中門。我左讀右讀就是讀不出它的玄機。可是唯獨這石猴知道其中之義,看見也是有真本事的。終於悟空悟得妙理,修成正果,想必他一定十分愉悅吧!

《西遊記》第二回的讀後感7

這回的主要內容,第一孫悟空從老祖菩提那裏學來了長生之道,孫悟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學到長生不老,他一直朝着他的目標努力,他拜訪了無數仙家,爲了自己的志向,不斷奮鬥,他的執着是衆人所不能的,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無色無味,確實存在。最終,他學到了許多本領,最終他學會了長生之道、筋斗雲、和七十二般變法。

但是,學的多了,孫悟空不免自大起來,竟然在衆師兄弟面前,變成了一株松樹,賣弄自己的能力。孫悟空的師傅發現之後,把孫悟空趕下山。孫悟空沒有辦法,只能回花果山去了,他回到花果山,趕走了欺負小猴子們的混世魔王,重新佔領花果山。孫悟空利用自己學到的本領,變出許多小猴子,將花果山重新清掃一遍。一起喝酒吃鮮果,孫悟空和小猴子們其樂融融的在一起。

透過《西遊記》第二回,我從悟空身上學到了許多人生道理。首先,我們要學習,孫悟空那種爲了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的精神。但是我從中也認識到孫悟空的不足,他太驕傲自大。我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中,要踏踏實實的,爲子自己的目標不斷奮鬥。不氣餒,不驕傲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