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學問君 人氣:6.93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水滸傳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水滸傳讀後感1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作品,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章回體小說。

這本書主要講了北宋宋徽宗時期,皇帝昏庸、民不聊生、奸臣當道、陷害忠良,於是許多剛正善良的人只好落草爲寇,正因如此,也就出現了一百零八條梁山好漢。這些好漢先後聚義,紛紛被逼上梁山,拉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黃大旗,他們劫富濟貧、懲惡揚善,弘揚人民羣衆的英勇鬥志,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傳唱四方的故事。但在最後,宋江、盧俊義等人遭到蔡京、高俅等奸臣的設計被迫致死。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在悲劇中結束了。

整本書,令我記憶最深刻的人物就是魯智深了,他人稱花和尚,姓魯名達。他爲了救金家父女,三拳打死鎮關西導致官府追殺,逃亡途中經趙員外介紹,魯達到五臺山文殊寺爲僧。智真長老賜名智深,魯達有了藏身之地便開始了隱姓埋名的生活。可魯達難守寺中清規,大鬧五臺山,智真長老只好讓他投奔東京卞梁大相國寺,臨別時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後來,他遇林沖,兩人惺惺相惜,成爲一生好友。

從這些好漢的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梁山好漢正義、忠誠與朋友肝膽相照,這在今天也是很好的品質,這些好漢們身上的特點吸引着我們,給我們力量。現在,我們作爲小學生,要好好學習,多鍛鍊身體,要像他們一樣團結友愛,將來爲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讓祖國更強大!

水滸傳讀後感2

《水滸傳》這本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因爲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和《西遊記》,它們被合稱爲“中國的四大名著。”

《水滸傳》這本書真實的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的發展和失敗的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腐朽,以及統治階級的罪惡。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和義。

忠,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的親人,對自己的朋友,對自己的老師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下,寧死不屈,最終選擇了上吊自殺,這就是忠。在當今的社會上,相信很多人能做到“忠”,但是,卻很少有人做到“義”。

“義”字,包括了太多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條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是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了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雖然只有三筆,但是,有時是要用一個人的生命來完成。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是他們的初衷。遇到土匪,路見不平一聲吼,他們看上去兇悍,但內心卻是善良的。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重要的就是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存在。讓我們相信這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份神聖。

水滸傳讀後感3

初讀水滸傳,覺得裏面的故事有點荒唐。好漢林沖被奸佞誣陷卻無處伸冤;曹蓋等人在綠林打劫的卻被稱爲好漢;英雄魯智深行俠仗義卻落得個落荒逃跑的命運;粗莽漢李逵這種濫殺無辜的人也能在江湖中立足;梁山好漢本以佔山爲王,且力量足以和朝頂對抗,爲何還要替朝廷出力,導致最後梁山落了個淒涼的結局……

這些都使我不解,我不明白施耐庵爲何要這樣落筆。我在疑惑之餘,被裏面的故事情節深深得吸引,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得讀完水滸傳,讀到第三遍時,才明白作者的深意。

讀完水滸傳,我才明白了其中的“荒唐”。這些荒唐,是當時那個朝綱腐敗、民不聊生的社會造成的。正是朝廷腐敗、徽宗昏庸、小人當道,纔有了好漢林沖被高衙內和好友設計陷害,流放路上受盡折磨,幾次三番地遇險,差點丟了性命;正是當時社會民不聊生,老百姓處於水生火熱之中,纔有人打着“劫富濟貧”的旗號搶劫官府、富商,並受到尊重;正是那個社會朝廷力量日益變弱,遭遇內憂外患的局面,纔有各地好漢揭竿而起、佔山爲王,與朝廷作對。

但是也正是那個社會,那個社會的忠君報國的主流思想,才導致了宋江掌權後,要把梁山這艘船駛向朝廷,像皇帝靠岸。但是那個奸佞當道的朝廷、昏庸無能的皇帝卻不是梁山的港灣,因此,梁山最終被小人所滅,真是嗚呼哀哉!悲哉!

水滸傳讀後感4

《水滸傳》一書講述了一鬆江爲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打破遼軍,最後消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對自己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後,對高球之子的侮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助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了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現在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只得用生命去奮鬥。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

《水滸傳》給了我很大的感觸,讓我知道“忠”和“義”,希望大家都去閱讀這本書。

水滸傳讀後感5

假期裏,各大電視臺都在播放《水滸傳》,這部電視劇與原著基本相符,它講述了宋徽宗時期梁山泊起義的發生、發展,直到轟轟烈烈結束的故事,以宋江爲核心人物,演繹了一出英雄悲劇。

現在,就讓我們來說說這個核心人物。宋江本是鄆城小吏,因怒殺閻婆惜而逼上梁山。他不是第一個上梁山的人,爲什麼當上了梁山的首領呢?這是因爲他有領導才能,而且爲人樂善好施,意氣深重,是婦孺皆知的“及時雨”。但梁山上有領導才能的人有很多,爲何只有宋江才能擔此重任呢?我想是因爲後者。

例如柴進和宋江對待武松的不同態度,柴進是把武松當成看火的,而宋江卻始終把武松當兄弟看待,宋江有此二勝,衆人有此二敗,他焉能不坐第一把交椅?但宋江的愚忠,卻讓我對他的敬佩大打折扣。他的愚忠,害死了七十二位兄弟,七十二位好漢頃刻間變爲七十二個冤魂,斷送了一百零八位英豪的前程。他應該意識到,朝廷在招降他們之後,都沒讓他們進京,就把他們派去征討反賊,朝廷的用意,就是要坐收漁翁之利呀!吳用、林沖等人曾屢次勸阻,可他就是不聽,他的固執,釀出一場悲劇,害死了自己,也害了衆英雄。

但不管怎麼說,《水滸傳》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也可以說是一部篇幅恢弘的描寫中國古代農民悲慘生活的長篇鉅製小說。它會讓你在哀嘆之餘,忍不住一遍遍的翻閱、觀看。

水滸傳讀後感6

暑假裏,我看上了4大名著之中的《水滸傳》,我還讀過《西遊記》。《西遊記》告訴我要知難而進讓我深受啓發,而《水滸傳》的忠義之魂另我深深地吸引了。

《水滸傳》記敘了以宋江爲首的1百零8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宋江並不能算是1個真正的英雄。他既沒有武松打虎的英勇,也沒有赫赫的戰功,他的名聲只是起源於他有1個政治家所具備的謀略。宋江將他政治家的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使108位好漢團結1致,攻下祝家莊,3打高太尉。

可是,雖然他有如此之高的政治謀略,但他費盡心機只爲名正言順得到朝廷的承認,而不是1輩子在梁山當強盜。於是頭昏眼熱的他選擇了招安,他完全忽略了朝廷早就把他們視爲眼中釘肉中刺的感覺;完全忽略了他的兄弟好漢們的脾氣;完全忽略了梁山好漢們的心思和意願。於是政治方向的錯誤導致了梁山好漢失敗的悲劇,不知道1意孤行的他臨死前是否覺得後悔呢?魯智深他是忠與義的化身。金氏父女正是由於素不相識的魯提轄而逃出鎮關西的魔掌。林沖正是由於萍水相逢的花和尚纔在野豬林倖免遇難。這1切,都是魯智深的忠義表現。忠與義在《水滸》中,是作者所竭力唱頌的,更是貫穿這1百210回章節的無形骨架。

在1百零8個好漢中,每1個都是1個不同的哲理人生,他們昭示我們無限思考。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它永遠都在閃耀着精神世界的光輝。它也永遠給我帶來了關於思想與情感的啓迪和力量。作文

水滸傳讀後感7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歷史也讓人景仰。在暑假期間我就閱讀了一部鉅作《水滸傳》。

書中的情節好像都一幕幕的浮現在了我的眼前。一一百零八位好漢都各有所長,都是頂天立地,替天行道的英雄。現在和回想起有些片段都還記憶猶新,驚心動魄的。

話說宋江在潯陽樓寫了反詩《西江月》之後被妒賢嫉能的小人黃炳文所發現,他就被與神行太保戴宗一同捉入了監牢,雙雙被判死刑。劊子手把宋江與戴宗帶到了十字路口。單等午時三刻後處斬。這時的街頭格外熱鬧,各種商販都在法場周圍做買賣。忽然,破天荒一聲“午時三刻到!”讓劊子手揮開了大刀,突然鑼鼓喧天,隨後各種商販一擁而上,與官兵廝殺。隨後樓上又跳下來一黑大漢,手拿兩把大斧亂砍亂殺。原來那些商販都是梁山泊的義士來救他們了,梁山泊的好漢和黑旋風就這樣轟轟烈烈的救出了及時雨和神行太保。這個片段叫《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在《水滸傳》裏的許多經典片段都被流芳百世。讀完這個片段之後,我體會了兄弟情的含義,是敢爲自己去死的人,是永遠也不能失去的人,是最珍貴的人。兄弟交心,兩車話,兄弟情,是那夜空中的千萬顆星點,是無法計量的。還有我佩服的就是他們的武功,本領,都出神入化,實在是了不得。

在暑假中這本書又爲我增添了許多的知識,更新了我的大腦內存,讓我爲歷史有更多的理解,這本書早已活在了我的心中!

水滸傳讀後感8

有一位名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

我對書不是特別感興趣,很少有書能夠吸引我。爸爸說:“你現在要多看書,就先從四大名著看去吧!”爸爸把《水滸傳》拿給我時,本想隨便看看,卻一下子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當合上最後一頁,我的心仍然被那些英雄豪傑震撼着,感動着!

在那政治昏暗,官不爲民的年代,平民百姓常常被壓榨。一百零八位英雄不堪壓迫,揭竿而起。他們聚義梁山泊,替天行道。幾經波折,朝廷表面上招安,讓他們掃除其餘草寇。但結果不盡人意。他們死的死,散的散。

故事結束了,但書中的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卻印在我心中:足智多謀的軍師吳用,快意恩仇的行者武松,粗中有細的花和尚魯智深,勇冠三軍的豹子頭林沖,英俊倜儻的燕青等等。

按照書中說法,他們是天上的108個星宿。來到人間替天行道。他們爲了兄弟上刀山,下火海。在“大哥”宋江的帶領下,他們打倒,爲民除害,濟出救民,彰顯忠義。聚義廳中,好漢們豪氣千雲,定計謀,謀陣勢,共切磋,舉大事。

但當朝廷表面招安時,宋江卻不顧兄弟反對接受朝階級不會爲了好漢們的戰功而消除對他們的仇恨和敵視。所以當他們得勝歸英時,便讓幾位好漢喝下毒酒,讓英雄走上末路。

那個時代成就了他們,同時也毀滅了他們,但他們的俠義精神讓人佩服,他們的悲劇命運讓人嘆息。

在書的世界,我爲一位位英雄而叫好!爲一個個故事而感嘆!

水滸傳讀後感9

四大名著猶如四顆璀璨的明星熠熠生輝。寒假裏,我讀了其中一本——《水滸傳》。這本書描寫梁山好漢人物形象,揭露封建的黑暗,統治階段的種種罪惡。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

書中描寫了衆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勇猛的林沖、魯智深、宋江、吳用、武松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被逼上梁山,爲民除害,替天行道,雖然立下了不少大功,但被官府、朝廷認爲是梁山草寇。可我認爲他們都是梁山英雄好漢。

梁山好漢爲了除掉朝廷敗類,與他們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他們一個個都很厲害,吳用的超人的智慧,宋江的領導才能,還有大家的英勇表現,讓梁山這支隊伍逐漸壯大起來。

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武松。他固執豪爽,知難而進,英勇無畏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使我對武松產生了敬佩之情。

書中有一回講述的是武松到一家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出門。不顧別人的勸阻,趁着酒興,上了景陽岡,傍晚時遇到了一隻大老虎,與老虎的打鬥中,靈巧地避開了老虎撲、掀、剪,在哨捧打斷後,又用左手按住老虎的頭,右手拼命地打老虎的頭,把老虎打死,從這裏可看出武松的英勇無畏。

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瞭解到了中國古代的歷史和封建社會的腐敗。我深深地被水滸英雄的精神所感動。書裏的故事引人入勝,大大小小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水滸傳讀後感10

讀了《水滸傳》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忠義兩全。《水滸傳》一書記敘了以宋江爲首的108條好漢從被逼無奈聚義梁山泊,到被朝廷招安,再到爲宋大破遼兵,最後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在我腦海中印下了兩個字:忠、義。

一個“忠”字就包含了對自己的國家、親人、朋友的盡心竭力,鞠躬盡瘁。宋江在重重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只效忠於自己的國家,可謂是忠心耿耿;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面對高俅之子的調戲、LIN辱寧死不屈,最後上吊自殺,這也是忠的表現。

“義”字包含了很多內容,108個好漢爲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就是義;爲人民、國家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義。在108個英雄中,我認爲最能做到“義”的是一個黑大漢,他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爲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但是他路見不平就拔“斧”相助的精神,令那些喪盡天良的惡人們聞風喪膽。他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民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皁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爲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所以我們也應該有義氣,擁有強烈的正義感,爲了正義,爲了真理能奮不顧身。

水滸傳讀後感11

說起《水滸傳》我可真是“久仰”它的大名。可正好老師讓我們這個寒假讀這本書,我真是對老師“感激不盡”,下面,就由我帶大家走進咱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爲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的史料爲主要依據,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形象。

《水滸傳》中的好漢很多,如林沖、宋江、王英,等等……可我最喜歡的還是武松。

武松,錯號行者,曾一人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其景陽岡打虎尤爲出名,被選入五年級上課本中,作者以襯托的手法將一人一虎的激烈打鬥描寫得活靈活現,還以人虎打鬥的動作寫出了武松的勇敢、武功高強……武松最後被逼,當了行者,所以後人稱他爲行者武松。

作者施耐庵寫《水滸傳》時,也在告訴我們自己心胸寬闊、專交益友。

而宋江的孝義也令我感動。

宋江在還未上梁山時,是一位押司。一次,在逃命中,父親再三叮囑他:“不管怎樣也不要當草寇。”宋江從小孝順父母,自從母親死後,他專心服侍父親,當然將此話銘記在心。有一天,晁蓋將宋江帶回梁山裏,請他歸降,宋江卻說:“小弟不願投降,哥哥要殺便殺吧!”宋江與晁蓋是一對好兄弟,怎忍心殺他?所以宋江又被稱爲小姨黑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