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最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00字

學問君 人氣:8.99K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自傳體小說,書的主人公名叫海倫.凱勒。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的3篇“最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00字

最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00字一

父母常常教育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透過讀美國失明失聰女作家---海倫_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才徹底懂得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把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光陰的渴望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使我深受感動,從中受益匪淺。

文中寫到:“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最後一天該多好呀,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我們的生活、學習,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時間是無限的,猶如長江水一樣源源不斷,然而每個人能夠利用和享受的卻是有限的,是最寶貴的,儘管如此,仍有一些人不懂得如何使用時間,任時間一分一秒的在自己手中溜走,仍過着“天堂”般的生活-------作爲學生卻整天打遊戲、看電視........此時我真想對這些逍遙快活的人說:“覺悟吧,快些領悟時間的珍貴,好好利用,別讓時間永遠地消然流逝。”

文中有一句話,使我心潮澎湃,那就是:“事情往往是這樣,一件東西一旦失去它纔會留戀它。”這話不無道理。當我們貪玩而使得身體受到損害時,纔會留戀以前的歡聲笑語;當你漫無目的的走完一生,纔會留戀時間;當你失支光明時,纔會珍惜以前那雙清高的大眼睛......這又一次如同警鐘般敲響在我們心田。可見珍惜我們周圍的一切是何等重要。

文中作者還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會怎麼做?”三天!我們只享受三天光明是多麼殘酷,又多麼珍貴呀!第一天我會陪自己的親人四處玩玩,想到他們三天後爲我淚流滿面,心裏真是心如刀割;第二天和自已的同學老師聚一下,最後看一下他們那熟悉的面孔;第三,我將苦讀詩詞歌賦,多學知識,讓自已明天眼盲,文不盲;第四天微笑着迎來黑暗的`黎明。

最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00字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自傳體小說,雖然小說的主人公是海倫,但我印象中最深的卻是莎利文老師,本來我是想寫莎利文老師的,可媽媽說不行,太偏題了,所以交給老師的是寫海倫的,今天到博客裏說說我最真實的想法。

海倫從小家裏就比較富有,不然請不起家庭教師,更請不起僕人,而莎利文老師家卻是不同的,因爲爸爸、媽媽是移民,只能給別人打工過日子,爸爸是個酒鬼,經常喝醉了捽家裏東西,媽媽因沒錢治病早早死了,家中還有三個小孩,她是老大,因爲從小眼晴受感染沒錢醫治就視力很差,一個妹妹是正常的,弟弟生下來就感染了媽媽的結核臀部生了個碗口大的結核瘤,可想而知,這個家是多麼的窮。後來爸爸離家出走不管他們了,妹妹被姑媽收養,她和弟弟被送進了救濟院,弟弟在救濟院悲慘地死去,當看到她弟弟死去,莎利文老師暈倒在太平間的時侯,我眼淚忍不住掉下來,她太不幸了!爲什麼會這麼可憐?還好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進了盲校讀書,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治好了眼病,在畢業後經校長推薦下做了海倫的家庭教師,從此她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海倫。海倫的成功可以說是離不開莎利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沒有莎利文老師就沒有海倫的一切,教育一個正常的人成功就要付出很大的心血,要教象海倫這樣的孩了成功背後需要付出多多少倍的心血可想而知,我不禁對莎利文老師肅然起敬。

最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00字三

本書的主人公是海倫·凱勒(1880-1968)雖然度過生命的88個春秋,但是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也許,她只是身體上的弱者,但是她的精神絕對是個強者,她十分勇敢的向命運抗爭,還激烈一些殘疾人士。海倫是一個聾啞人。但她藉着自己的努力,畢業於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海倫希望自己有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看人,而她第一個想看的就是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她深知老師給予她的一切是多麼的重要,正是這位讓她銘記一生的老師,讓她有了瞭解世界的能力。海倫愛她的老師,親人和朋友,想看她們的臉龐。第二天,海倫想看日出的壯觀景象,她想看日出太陽的光輝,有視覺的第二天,我要在黎明前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我將懷着敬畏之心,仰望壯觀的曙光全景,與此同時,太陽喚醒了沉睡的大地。”但是大家都覺的十分平常,因爲每一個正常人每天都能看到的。同時在這第二天還想看世界的歷史與文化,那些都是她苦苦追求的藝術。第三天,海倫她有太多的東西沒有來得及去看,她沒有辦法去規劃準確的目標,她是如此的渴望光明,如此渴望看到周圍的一切。

從這本書裏,我們可以體會到這麼一個生活在聾啞世界裏的人的奮鬥思想。但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難,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