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

學問君 人氣:1.69W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1

與病殘拼搏,永不言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

英國戲曲家莎士比亞說過:“在命運的顛沛中,最可以看出人的氣節。”身殘志堅是痛苦的,但更痛苦的是心靈的殘疾。人,只要心靈完美,病殘將是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使人在屈辱中奮起。海倫。凱勒就是一個勇於與病殘搏鬥、永不言敗的人。

最近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禁感慨萬千。她——海倫。凱勒一位又聾又盲、脾氣暴躁的、沒有同情心和愛心的殘疾人,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不僅考上了哈弗大學,還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

是什麼讓身殘的她活得比別人精彩呢?她說:“你把目光對着陽光的一面,你就不會看到陰暗的一面。”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第二章《黑暗和寂靜》中海倫學講話這個故事。對一位喪失聽力和視力的人來說,學講話比登天還難。但她不氣餒,按正常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絕不因殘疾而降低要求。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反覆練習,發準每個音。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她學會了像正常人一樣講話。這得需要多大的決心和毅力呀!

像她這樣不向命運低頭的人何止一個呢?如失聰的貝多芬,高位截肢的張海迪。

想想我自己,擁有健全的體魄,靈活的手腳,明亮的眼睛,擁有清脆的嗓音。但當英語老師要我天天帶讀英語單詞時,我是多麼的不耐煩;當班主任要我們參加枯燥的大課間活動訓練時,那差勁的動作簡直令人發笑。我們努力都談不上,何來拼搏?

我希望先天或後天不幸致殘,甚至健康的朋友們,像海倫。凱勒說的那樣:“把活着的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好好珍惜,勇於拼搏,永不言敗,這樣的人生纔是最有意義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2

珍惜你的每一天,不要等到即將失去才懂得挽留……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講述了一個被上帝拋棄的女孩依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她自幼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卻從沒有絕望,而是用着別人想不到的毅力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

如果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有幾天失明、失聰的日子,也不失爲一件幸事。“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這是海倫。凱勒的心聲。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會將我所有朋友、親人、寵物、傢什的面孔深深地銘刻在心中;我要去森林,感受大自然的而美麗,去看夕陽緩緩落下。對於周圍的環境,看得見的人總是習以爲常,即使是那些壯麗的景色,也只能使他們多看幾眼。他們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地端詳過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和家庭。對於海倫來說,每一個萍水相逢的朋友,都是從手指尖觸摸他們的臉頰,才能知道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二天,我會去博物館,看看人類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路,看看歷代的興衰和滄桑鉅變;去看看那些古埃及衆神的雕像;去看看達。芬奇的油畫,去欣賞我最喜歡的莎士比亞的戲劇。我將透過藝術來探索人的靈魂,從帶有寧靜的宗教色彩的意大利早期藝術,一直到帶有狂熱的想象的現代派藝術,都在我的眼前展現開來。對於一個看得見的人來說,可以隨便看自己喜愛的任何一幕戲,在他們享受色彩、動作、視覺創造的奇蹟時,會不會心存感激呢?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最後一天,我將去迎接黎明的到來,我將從森林出發,走遍這座城市,去旅行。在最後的幾個小時,我將再次跑到劇院,仔細領略一下人類精神世界的傑作;我要站在最繁華的街角,看一看川流不息的人羣和車流。當夜幕降臨,黑暗再次將海倫包圍,今後她每觸摸到一件物品,記憶中都會浮現出它鮮活的景象。

“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這樣,你纔會懂得珍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3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書名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倫﹒凱勒。主要內容是講述海倫從出生到大學以及到老年期間發生的故事。

海倫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上。每當父母有了孩子出生時,都無比歡喜。然而,幸福的時光都是那麼短暫。海倫在19個月時,不幸患上了腦充血和胃充血的疾病。後來疾病終於慢慢好轉了,但是她的視力和聽力都不行了。

隨着時間的流失,小海倫也一天天長大。1887年3月3日,父母爲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海倫的生活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在老師的精心呵護與幫助下,海倫的知識大增。

海倫在12歲時許下了一個夢想,說將來要上哈佛大學。果不其然,在不懈的努力下,海倫實現了這個夢想。大學畢業後,她熟練地掌握了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和希臘語五種語言,成爲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28歲時,她到各國去演講,用自己的事蹟感動了無數人。莎莉文老師一直默默地陪伴着她。

看到這裏,我想到那時的海倫很苦,又聾又瞎,但是她不怕苦,克服了種種身體缺陷的障礙,頑強地繼續她的人生道路。可是身體健全的我們呢?平時遇到點小苦,就喊“累”!還有些人,沉迷於電腦遊戲不能自控。我們如何和身殘志堅的海倫比呢?海倫很勤勞,過着平凡的生活,去世時87歲。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同時也是幸福的。莎莉文老師一直默默地陪伴她,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關愛中成長起來的海倫是頑強勇敢的,她又把這份深深的愛回報給人們。在海倫的故事中,我可以深刻體會到頑強不屈、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這也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4

假如小草沒有夢想,那小草就不會鑽出地面;假如鮮花沒有夢想,那鮮花就不會綻放;假如海倫沒有夢想,那就只會在黑暗的世界裏苦苦掙扎。

海倫,這是一個千家萬戶都知道的名字。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在成功的背後付出了多少!

去年的暑假,我在我的書桌上發現了一本《金牌奧數》,翻開書看了幾題,只覺得我的頭在不斷的變大,頭腦裏一片混沌,只覺得自己被捲進了奧數的漩渦。而在樹上趴着的蟬“不失時機”地“知了、知了”叫起來,令我心煩意燥,摔下筆,朝窗外怒吼道:“你們知道你來做呀!”接着,扭頭離去。就在我要走出房間時,一個聲音從我的耳邊響起:“你難道要放棄自己的教師之夢嗎?”是啊,我的夢想就是做一個教師,向學生傳授源源不斷的知識,還打算到山區教授知識,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要知道,在那裏的生活是多麼艱苦,難道這一點困難我都承受不住?那我以後可怎麼到山區當教師呀。這時,媽媽說過的一句話也浮現在我的腦海裏:“只要你肯上前戳困難一槍,你就會發現困難身後的成功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是啊,其實成功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只要我們肯探索,敢於實踐,成功將向你飛奔而來。想到這裏,我更加堅定了,再次走向書桌,拿起書本研究了起來。經過我半個小時的思索,終於,題目的漏洞顯露了出來,成功的大門向我敞開!

晚上睡覺的時候,我來到了一個荒蕪的大山裏教書。那裏的孩子都衣着寒酸,家境貧寒。在夢想的支撐下,一個個孩子走出了大山。在同學會上,大家與我說說笑笑,說到有趣處都樂不可支,猛然從夢中驚醒,乃是南柯一夢。但我老師的夢想更加堅定了,我會更加努力的汲取知識,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朋友們,你們也有自己的夢想。讓我們學會努力,永不氣餒,向着這個方向努力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5

記得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海倫·凱勒和拿破崙是19世紀兩個最傑出的人,拿破崙試圖用武力征服世界,可是他失敗了;海倫·凱勒試圖用筆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記敘了一個名叫海倫·凱勒的女孩在一歲多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高燒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從此,海倫·凱勒將生活在她自己的世界裏,這個世界裏一片漆黑,既沒有紅橙黃綠,也沒有任何聲音。但是,在1887年3月3日,她遇到了影響她一生的安妮·莎莉文老師。在她的引導下,海倫·凱勒戰勝了學習中的重重障礙,並學會了說話,圓了自己的大學夢,成爲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

說到這兒,我想到了我國無臂演員黃陽光的故事……

我國的無臂演員黃陽光因5歲時參加親戚的一場婚禮,不慎碰到電線杆,雙手被截肢。後來,黃陽光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學會了用腳寫字、用腳刷牙、用腳穿衣……

有一天,黃陽光看見父母在編竹籃,自己也想試試,可是,父母卻說:“你就別逞強了,我們用手都編不好,你既沒有手,又沒有經驗,怎麼能編好呢?如果你編的不好,賣不出去,就是浪費材料!你就老老實實的在家待着吧!”可黃陽光卻說:“讓我試試吧,既然我能用腳做那麼多事,編竹籃我也一定行!”

“那你試試吧,別勉強啊!”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黃陽光被演員大學錄取,慢慢的,黃陽光的名聲大振,並多次在舞臺上亮相。

這本書給我的啓迪是:平常人可以輕易接觸到的事情,對這些人來說是可望不可及,可是他們並沒有自暴自棄,這是難能可貴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感恩生命的偉大和美好。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6

父母常常教育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透過讀美國失明失聰女作家---海倫_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才徹底懂得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把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光陰的渴望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使我深受感動,從中受益匪淺。

文中寫到:“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最後一天該多好呀,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我們的生活、學習,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時間是無限的,猶如長江水一樣源源不斷,然而每個人能夠利用和享受的卻是有限的,是最寶貴的,儘管如此,仍有一些人不懂得如何使用時間,任時間一分一秒的在自己手中溜走,仍過着“天堂”般的生活-------作爲學生卻整天打遊戲、看電視……此時我真想對這些逍遙快活的人說:“覺悟吧,快些領悟時間的珍貴,好好利用,別讓時間永遠地消然流逝。”

文中有一句話,使我心潮澎湃,那就是:“事情往往是這樣,一件東西一旦失去它纔會留戀它。”這話不無道理。當我們貪玩而使得身體受到損害時,纔會留戀以前的歡聲笑語;當你漫無目的的走完一生,纔會留戀時間;當你失支光明時,纔會珍惜以前那雙清高的大睛……這又一次如同警鐘般敲響在我們心田。可見珍惜我們周圍的一切是何等重要。

文中作者還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會怎麼做?”三天!我們只享受三天光明是多麼殘酷,又多麼珍貴呀!第一天我會陪自己的親人四處玩玩,想到他們三天後爲我淚流滿面,心裏真是心如刀割;第二天和自已的同學老師聚一下,最後看一下他們那熟悉的面孔;第三,我將苦讀詩詞歌賦,多學知識,讓自已明天眼盲,文不盲;第四天微笑着迎來黑暗的黎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7

1880年,《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出生了!可不幸的她在出生一年半後由於生了一場大病,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她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面對着的卻是死一般的沉寂和無邊無際的黑暗。小海倫看不到多姿多彩的世界,也不能傾訴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變得暴躁起來,脾氣越來越壞。

這時候,她媽媽爲她請來了一位家庭教—安妮·沙利文,沙利文老師教海倫摸盲文、拼單詞,使海倫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喜悅,感到生命有了新的開始,她拼命摸讀盲文,不停地拼寫單詞和句子,是那樣的如飢似渴。1900年海倫透過努力考取了哈佛大學女子學院,畢業後,她決定像沙利文老師那樣把自己的愛全傾注在殘疾人身上。海倫·凱勒雖然殘疾,但卻身殘志堅。

人生有許多坎坷,像談遷,50多歲時,花費20多年心血寫成的《國榷》被盜,但他沒有泄氣,重新來過,又花費了好幾年時間重新寫作;像司馬遷,受盡侮辱卻完成了父親的遺願;像桑蘭,在跳馬比賽中受了重傷,幾乎成了一個廢人,醫生給她做推拿,她忍着劇痛還哼着體操進行曲;像保爾·柯察金……

身殘志堅的人在我們身邊有無數無數,雖然我們沒有殘疾,可有些人失戀了就自殺;被父母打罵了就離家出走;摔了一跤,破了點皮就哇哇大哭,叫苦連天!和他們比起來這些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關鍵是我們面對挫折時的態度,強者選擇堅強面對,挑戰自我,去開創另一片天空;而弱者選擇了退卻,怨天尤人,從此一蹶不振!

海倫·凱勒以她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爲自己贏得了一片天空,爲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也印證了中國的那句古話”有志者事竟成“,讓我們自強不息,去迎接生活的挑戰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認識了海倫·凱勒——十九世紀的一位奇人。一個在聾啞世界的人一生困難重重,海倫卻樂觀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用愛心擁抱世界。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裏,海倫希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看盡世界的一切景觀。

第一天,“我最想看到這些人,他們用友善和溫暖的心靈給了我無上的勇氣,使我能夠堅強的生存下去。”

第二天,“我的目光要隨着歷史的車輪,匆忙掠過瞬息萬變的世界。”

第三天,“我打算過一過普通人的庸常生活。”

三天的光明對海倫來說是個永遠也不能實現的夢想,卻堅定的告訴我們要珍愛生命,珍惜每一天。

海倫深深的感動了我,讓我想到自己。我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比起海倫我幸運多了,我卻沒有像海倫那樣堅強,認真地過好每一天,總是在困難面前對自己要求鬆鬆的,總是在功課沒做完的時候想着明天還有明天。你看,古箏在牆角孤零零的樣子,彷彿還在訴說着我往日的退縮,懶散。那年學習古箏我也付出了很多辛苦,當我考過5級,我心裏沾沾自喜:彈古箏不是很難嘛。可是等到6級才發現,指法越來越複雜,一連串的搖指搖得我胳膊都快斷了,於是,我開始找藉口,今天作業太多了,明天多練一會兒吧。第二天又發現課文還沒背完,還是先背課文吧,第三天數學有點小問題不懂,先弄明白再說……如果我可以像海倫那樣珍惜每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克服一切困難讓自己努力向上,也許我的古箏會眉開眼笑地守護着我。

從今天開始,我要改變自己,像海倫學習,抓緊一分一秒,認真學習,好好生活,不輕言放棄,不輕易被擊倒,爲自己以後的人生大路打下紮實的基礎,讓自己像海倫一樣活出生命的精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9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寫的是個真實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並且從海倫·凱勒的身上獲得了許許多多教誨,所以我十分感謝她。

這本書記敘了在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這位女奇人是——海倫·凱勒,她是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她是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她在一歲半時就因病喪失了聽力以及視覺。這對於一般人來說,絕對是無法想象,更無法忍受的巨大痛苦。然而小海倫卻並沒有屈服,更沒有毀滅自己,而是在莎莉文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她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學會了五種語言。這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24歲時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揚名全世界的哈佛大學的德克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爲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在這裏,我也要感謝她,是她給我作了一個好榜樣。

一個盲聾人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是多麼讓人驚訝啊!如果她屈服的話,那她就是毀滅了自己,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成就了。但是,她並沒有屈服,所以她能以出乎意料的毅力走完漫長的人生之路,終於成爲了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大人物。在這裏,我更要感謝她,是她教了我該怎樣做。

海倫的一生,給了我極大的鼓舞。在此,我也要感謝她。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後,我常常自言自語:“海倫給了殘疾人一種力量,那我們這些健康人呢?沒有給嗎?不,不不。海倫曾經告訴過我們,健康人不應該遲疑,不應該虛度光陰,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與幸福的生活。我要在這兒再一次的感謝海倫老師,是她,給了我一個我未曾領悟到的道理。

我看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深深地意識到: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不在於條件,而是在於有沒有堅強地毅力。以前人們總是以困難多呀、環境差呀等爲不能成功的理由,但這些理由對海倫來說卻是不需要的,她所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不成功。他們總是這樣說,無異於總是浪費機會,從而他們不能成功。我覺得,一個人只要有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就會成功。海倫不就是這樣的嗎?在這兒,我也要感謝海倫,她又讓我明白了一個不可多得的人生道理。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以後,我想發問:”人們該如何對待人生?人生的價值何在?我認爲海倫已經給出了她的答案,她的道路就是我們應該走的道路。“當然,我也不會忘記我的”恩師“——海倫·凱勒。是她,讓我深受教育和啓發。在最後,我還要再一次地感恩海倫老師:”謝謝您,海倫老師!“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10

一個陽光盈盈的午後,我坐在書桌前慢慢地翻動着《加入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當淡淡的墨香順着鼻孔沁入心脾,當感人的文字映入眼簾刻進大腦,我覺得彷彿周圍的一切都已經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個倔強的生命頑強地站在我的面前!

我難以想象,這是一個多麼悲慘的小姑娘,在十九個月大的時候就被病魔無情地奪取了視覺和聽覺。於是,她的世界只剩下黑暗和空白。她不能聽、不能看、不能說,就像一座被全世界遺棄的孤島。我更難以想象,這是一個多麼倔強的姑娘。當命運的利劍高懸,她毫不退縮地向它宣戰。她用雙手走進文字的世界,她用頭腦暢遊知識的海洋,她以無邊的毅力完成了哈佛大學得克利夫學院的課程,成爲了讓全世界都震驚的名人。

我想,海倫·凱勒的心中一定有一盞燈,那是一盞日夜不滅的長明燈,那是一盞能笑迎風雪的燈。正是這盞燈,照亮了她的心靈,讓她看到了我們看不到的光明。由海倫·凱勒我想到了我自己。相對於她來說,我是何等的幸運。然而,我的心中卻缺乏這樣一盞燈。在生活的很多小事中,我總是拖拖拉拉,以“懶”爲藉口逃避。甚至需要媽媽的一再催促,我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完成。所以,有時候,我總覺得自己就像是一盤被按了重複鍵的磁帶,雖然在轉,卻收穫甚微。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非常慚愧,爲什麼擁有優厚條件的人反而缺少奮鬥的勇氣?大概是我們的一切都得來的太過輕易,以至於我們沉浸在安逸中樂不思蜀。以後,我一定要像海倫學習,改掉身上的懶散,在心中點一盞迎難而上的燈。我相信,在漫漫的人生長路上,有這盞燈爲伴,我一定可以乘風破浪,一往無前,書寫自己的燦爛人生。

慢慢地合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擡頭望向窗外,陽光是如此明媚,透過玻璃打在書上,彷彿給它鍍上了一層金邊,絢麗得讓我陶醉。我微微閉上眼睛,彷彿看到了那盞燈在心中隨風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