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通用10篇)

學問君 人氣:1.75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朝花夕拾》讀後感(通用10篇)

《朝花夕拾》讀後感1

魯迅,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還是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一生中他寫過很多著名的作品。《朝花夕拾》就是其中之一。

朝花夕拾是作者寫童年少年與青年時期的回憶性散文集,有着豐富的思想內容,提供了一個關於風俗所適合人物美醜的價值觀念。裏面有十篇散文組成較完整的描述了魯迅從童年到青年不同人生階段的經歷。

這篇文章中。作者從自身的生活感受中讚美了勞動人民的淳樸、善良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封建舊俗及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揭露、諷刺和批判。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在槽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對童年生活描寫的最爲詳細的,莫過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的幽默充盈,妙趣橫生。百草園是魯迅童年時代的樂園,裏面有菜畦皁,皂莢樹,桑葚,還有鳴蟬,黃蜂,叫天子,有令蟋蟀等等,那裏彷彿是他的整個世界。父親還教他如何在雪地裏捕鳥。但最終,作者還是要告別這些美好的事情,去三味書屋裏唸書,三位書屋的先生是極方正樸實博學的老人。在那裏要認真學習,也可以在後園裏玩。充滿童趣,生氣盎然。

當然在書中還有許多魯迅其他的童年故事。魯迅在這本書裏還告訴我們,要珍惜童年時光,童年的時光是人生的一大筆財富。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等錯過了纔去後悔。

讀了這本書。我還想到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其實在那時候我也挺喜歡捉螞蚱的。但是我不敢摸它,於是我就負責看動靜,草坪裏哪幾根草晃動的比較厲害,瞬間又轉移另外幾根草上。那一定是一隻螞蚱在那裏跳。於是我就大聲呼喊着,讓其他小夥伴們來抓,一小會兒滿滿可以抓夠一大瓶,最後再把它們放生。尤其是在老家黃河大壩邊,螞蚱很多,每次都收穫滿滿。

《朝花夕拾》裏,魯迅先生瑣碎的童年回憶,既溫馨又理性。爲我們展現了不一樣的年代裏不一樣的童年。魯迅先生的作品,也照亮了我前進的步伐。

《朝花夕拾》讀後感2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對童年回憶而寫的散文。細讀時享受着文章從字裏行間透出的感情。

在《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記敘了作者從童年遊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在一切都是那麼天真爛漫,富有童趣,令人回味,也許擋不住我心中的感慨吧!我真是太喜歡《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尤其是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讀起來倍受感慨回味無窮,真得像魯迅先生一樣,我真想重回童年,感受魯迅先生的童年,感受那充滿激情的童年。百草園中,作者品味了“美女蛇”的民間傳說,經歷了冬雪天地中捕鳥的的故事,趣味無窮。而在三味書屋,作者體會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受到了規矩的束縛。在這兒我想起了我童年是,特別不喜歡去幼兒園,大概就是不喜歡那種被規矩束縛的感覺,所以就整天在家裏鬧。但作者也經歷了課間學生溜到後院去玩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入神的讀書時學生乘機偷樂的有趣故事。在這篇散文中的字裏行間可以體會到幼時的童真童趣。

在《五猖會》中,作者批判了封建家長和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摧殘。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作者小時候對五猖會的精彩內容心馳神往而父親卻強迫他背誦《鑑略》的內容,對此作者感到無比掃興與痛苦。這引起了我的思緒,其實現在也有許多家長去逼迫孩子學他不喜歡學的,做他不喜歡做的一些事。

作者對自己的成長曆程的真實記錄,在作者的成長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人去走進他的生活。每個人的成長之中,都會經歷善惡,美與醜,真實與虛僞,善良與險惡。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己,要珍惜美好生活。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過的,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着美好的回憶。魯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予們回憶,所以魯迅和我們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黃金時代的童年如今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只能給我們細細去回味。瑣碎的回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時代童年,一樣的快樂回憶。惹人懷念的時光,讓我們取名叫如花般的青春。

《朝花夕拾》讀後感3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書——《朝花夕拾》,這是魯迅寫的一本從童年到青年心歷路程的一本回憶性散文,共十篇。書中有回憶,有批判,有嘲笑,它使其中的韻味更加豐厚,而且顯示了魯迅關懷現實的一面,更展現了最真實的魯迅。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生於一個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魯迅”是他第一次發表白話小說時的筆名。這一筆名根據魯迅自己陳述的理由有三點:其一,他的母親姓魯;其二,周與魯是同姓之國;其三,取愚魯而迅速之意。童年時期的魯迅閱讀了大量的古書與古詩。在“三味書屋”裏,師從壽鏡吾先生。在此期間,他接觸了大量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農民,爲魯迅後來的文學創作積累了大量素材。魯迅的少年時期,家道中落,魯迅透過切實的感受感到了社會的殘忍和冷酷。1902年,他東渡日本,在東京進了預備學校。

魯迅一生著述豐富,他的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阿長與<山海經>》等文章就寫於魯迅在廈門大學的時期。

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在封建社會下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她真誠善良,給魯迅買他心心念唸的《山海經》,是魯迅筆下一個溫暖善良的角色。在《五猖會》中,魯迅塑造的父親的形象似乎不近人情,強迫孩子背書,摧殘孩子的天性,揭示了封建家長制對孩子的壓制。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時的一位老師,他正直熱忱,不歧視同學,熱心關注魯迅的學業,一直激勵着魯迅勇往直前。

《朝花夕拾》以平和,舒緩的筆調爲我們娓娓道來了魯迅從童年到青年的生活片段,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懷念,批判了當時黑暗迂腐的社會環境,給予了對現實的深切思考。從這些文章中透視着清末民初時期的生活畫面,瞭解了當時的社會面貌,令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讀後感4

翻開《朝花夕拾》,呼吸着濃郁的墨香,品味着字裏行間的年少輕狂,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個屬於我的快活日子,神仙般地自在和逍遙。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膾炙人口的著作之一,雖然回憶的是兒時的往事,卻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所寫下的。是啊,老了、累了,再回味起童年的點點滴滴,心裏還是會有當時的滋味,想必也帶着些許的感動吧。清晨的花朵帶着露珠採下,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傍晚纔去採摘,雖失去了怒放時的絢麗與芳菲,卻在夕陽映襯下,別有一番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在空氣中瀰漫着,使人浮想聯翩。

魯迅先生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士大夫家庭,但他的童年生活仍然無比美好與快活。當然快活了,他整日在百草園嬉戲,採摘紫紅的桑葚、覆盆子,品嚐着野果的酸甜,與小蟲爲伴,聆聽油蛉的歌唱、蟋蟀的琴聲,在這首大自然的圓舞曲中悄然成長。在這裏,我看到了兒童的天真浪漫和無盡的活力,以及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

到了三味書屋,枯燥乏味似乎成了生活的代名詞。但即使這樣,有一個古怪的先生和許多難懂的功課,也擋不住孩子們折梅、尋蟬蛻的樂趣,壓抑不了孩子童年遊戲的天性。還有《五猖會》、《無常》,描述了魯迅幼時對看戲的渴望與興奮,以及它所帶來的滿足於樂趣。

在這本書裏,作者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語氣講故事,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清新,引起我心中的共鳴,讓人感到無比的親切、溫馨。曾幾何時,我也曾擁有過這種無憂無慮的日子,魯迅或者說所有作家的作品,經常會將我們帶回那個快樂的世界。在此,我也十分敬佩魯迅先生,他用那樸實無華的語句,寫出了他炙熱的心靈,他渴望擁抱自然、擁抱生命、擁抱愛與陽光。

不經意間,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只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於是讀讀《朝花夕拾》,走入魯迅的童年,體會那幸福的味道。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嗬,可真是讓人留戀啊!

《朝花夕拾》讀後感5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長大了,年老了,回味起童年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花朵在朝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嬌嫩,到了夕陽西下再將它摘去,雖沒有了清晨的那份嬌嫩,卻又因夕陽的映襯而平添了一縷風韻,令人浮想聯翩。

魯迅雖是一位作家,卻又是一個鄉下人,鄉下人卻又能像城裏的孩子一樣讀書。這樣便使他既沒有鄉下人的粗狂,又多了一份知書達理;既沒有城裏人的嬌氣,又多了一份大度氣派。他懷念兒時的童趣,懷念與小蟲子爲伍的歡樂。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魯迅的童年彷彿是在一首大自然的圓舞曲中度過的。趁大人們不注意,偷偷溜進書屋後的園子裏野玩,卻又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給召了回來,到書屋後除了讀書還是讀書!

魯迅先生對三味書屋的評倫也就是枯燥無味吧。只有當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可以畫畫兒,漸漸的,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

讀了《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先生小時候有些竟與我相似,使心中產生共鳴,也許這就是魯迅先生筆下的魔力吧!

自己的童年當然沒有魯迅先生的有趣,這兒並沒有百草園,更沒有蟲兒的相伴。只記得小時候最愛玩的就是橡膠泡泡。一支小牙膏裏裝着橡膠,擠出一個小球兒粘在吸管上,然後鼓起腮幫子用力吹,就形成了一個個透明的橡膠泡泡,它並不像普通泡泡那樣一戳就破,反而可以放在手上玩弄。很小的時候吹不動,就看着媽媽吹,長大了,便可以一個人趴在陽臺上吹了,即使腮幫子吹得痠疼,也繼續一個個吹下去。

讀《朝花夕拾》,品味魯迅童年的樂趣,不一樣的童年,一樣的快樂!

《朝花夕拾》讀後感6

朝花夕拾,字面意義就是,早上的花晚上拾起,內在含義是朝年的事被暮年回憶。

與舊事重提這個名字相比,朝花夕拾更加生動,有趣,魯迅先生稱之爲帶露拆花。這是魯迅先生他特意改的名字。

朝花夕拾的前十篇是魯迅童年和少年時的事,以年少時自己的故事爲背景,用犀利的文筆批判着封建社會的各種陰暗面。從迂腐的規矩到中醫的無能,最後到24孝的負面,教育的愚昧和見外。中國的封建社會給魯迅留下了一道道傷痕,這也許是魯迅一直站在革命前線的原因之一吧。

先說說迂腐的規矩吧,懂得最多“麻煩”規矩的自然是阿長了,阿長懂得許多過年時的規矩:包括一起牀就說:“恭喜恭喜!”然後再塞上一塊冰冷的福橘……看得出,魯迅從小就對這類規矩表現出反感和討厭。那個時候,魯迅也許會想着改變這個一成不變,死板的世界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父親的病一定堅定了魯迅的決心。

魯迅的父親得病後,換了幾個愚醫輪番“醫治”,魯迅的父親終於不治身亡,於是魯迅下定決心要“醫人”。在魯迅下定決心之後,他從百草堂學到三味書屋。後因特殊原因來到南京,進入了比較開放的雷電學堂,然後陰差陽錯的得到了去日本留學的機會。

在魯迅去仙台留學時,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他的出現,改變了魯迅的一生。

這位導師交給了魯迅很多東西,就像馮卡門與錢學森一樣,他也教會了魯迅很多學習以外的,對待知識的態度,批判別人的勇氣,等等等等。同樣與馮卡門在黑板上寫出再回二字一樣,他——藤野先生在魯迅過世後寫出了《謹憶周樹人君》這篇文章。

就這樣,魯迅在這位導師的幫助下,學習了很長時間,直到坐在全是中國人的教室裏觀看一次日俄戰爭的錄像,錄像中,身爲間諜的中國人被日軍抓住,然後槍斃。臺下的中國人卻高喊着萬歲。這是魯迅明白了,中國現在比起“醫人”,更需要“醫心”。

這是魯迅決定回國,棄醫從文,用言語醫治了新一代中國人的心。而這一切都被記錄在朝花夕拾的十章故事裏。

《朝花夕拾》讀後感7

魯訊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他的《阿Q正傳》使每一箇中國人都震。我相信魯迅筆下的阿Q給封建社會的領導者以重重的打擊。魯迅還有另一著作,那就是《朝花夕拾》。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這部散文集中所寫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時期的事情。《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我十分有幸的閱讀了這本著作。

《朝花夕拾》是以“我”爲主角的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十個事。書中有我們初中生都熟悉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是我們進入初中以來學習魯迅先生文章的之一。文章仔細描述了白草園的樣貌,文中的“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這一段必須還使我們記憶猶新,不僅僅體會了百草園,也感嘆魯迅先生寫作手法的精細,讚歎魯迅先生不愧爲中國最傑出的作家之一。

在魯迅的這本書中,多次寫到“長媽媽”,說明這個人物對我有極深刻的印象。文中的我是有長媽媽帶的,晚上睡覺和長媽媽誰在一齊,白天她給我講故事,那些有些神祕色彩的傳說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有時也是恨長媽媽的,因爲社會的影響,長媽媽保留了許多迂腐的習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還盲目地對“長毛”的故事妄加評論,甚至還踩死了“我”喜愛的隱鼠。所以,“我”對她懷恨在心。“我”其實也不是一向厭惡她的,長媽媽明白“我”喜歡《山海經》,跑了許多路,幫“我”買來了《山海經》。在《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魯迅表達了他對長媽媽的愛,他期望仁慈的地母能讓長媽媽安息。

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脊樑”,以筆作槍,字字擲地有聲。我看過後感受很多,我很慶幸自我出生在此刻這種幸福完美的時代之中。《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打擊了封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我們的童年將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兒時歡樂完美的回憶罷了,我提議大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魯迅先生那個不一樣年代的童年之夢,並且與他一齊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朝花夕拾》讀後感8

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從字裏行間透露出年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曾經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

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爲伍,彷彿這樣的童年纔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

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裏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着讀着,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着陽光般的氣息。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

《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朝花夕拾》讀後感9

魯迅,原名周樹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這句名言是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的生動寫照。今天,我認真地閱讀了魯迅先生的名著《朝花夕拾》,裏面有許多有趣的文章,如《阿長與<山海經>》、《狗?貓?鼠》等,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百草園,魯迅先生家後面一個很大很大的園子,單是周圍短短的泥牆跟一帶,就有無限的樂趣。魯迅爲了尋找像人形似的何首烏根,就把何首烏牽連不斷地拔起來,弄壞了泥牆。冬天的百草園,等到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後,魯迅就用閏土父親教的方法捕鳥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捕了三四隻。我非常喜歡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它使我想起了姥姥家的那方菜園子,滿園綠油油的生菜、白菜、菠菜,藤架上掛着長長的絲瓜,泥土裏有數不清的“潮溼蟲”,我用手一動它,就迅速地把身子捲成了球,開啓假死模式。殼藍得發亮的天牛,不知道在匆匆忙忙地尋找什麼。小水溝邊的一羣螞蟻,正忙着把一顆種子往洞裏拖。無論是百草園,還是菜園子,它們都生機勃勃,充滿了活力與樂趣,是小孩子們的天堂,是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三味書屋,魯迅先生求學的地方。小孩子們貪玩,老先生將他們喊回去,“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只是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老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拗過來,拗過去”。從魯迅先生的筆下能夠看出,塾師壽鏡吾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此時此刻,我想起了我們敬愛的好老師!爲了培養我們成爲未來國家的接班人,他們嘔心瀝血,經常帶病堅持工作。魯迅先生說的“我是一頭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是血”這句話,更是我們勤勞奉獻,無私付出的老師們的生動寫照啊!透過拜讀魯迅先生的文章,使我深受啓發,今後我一定要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學好本領,長大後建設我們美麗的祖國!

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今後,我要擠出更多的時間,多讀書,讀好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眼界,樹立遠大理想,做一個像魯迅先生那樣愛家、愛國、愛人民、立場。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一點,一點,一點點地看完了<朝花夕拾>,連串的時間,連串的記憶,真想將魯迅爺爺的記憶當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詞語簡潔柔和,正是魯迅爺爺的平易近人的體現。書中的抨擊,諷刺,嘲笑,正是魯迅爺爺對當時社會的反感與不滿,表現了一個想讓讓民族進步,想讓社會安定,爲孩子着想的魯迅爺爺。

這本書向我們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圖卷,封建的社會制度,社會對人民的囚禁。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園中淘氣天真的小孩子,觀菜畦、吃桑葚、聽鳴蟬與油蛉和蟋蟀的音樂會,看黃蜂、拔何首烏、摘覆盆子。到在書屋讀書習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課上偷偷畫畫,到書屋的小園玩耍。無一不體現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熱愛大自然的心態,也表現了社會對孩子們的束縛。

<在阿長與〈山海經〉>,<範愛農>中,這兩個人物,給魯迅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回憶。兩個由當時社會造就的人物。一個下層的勞動者,善良、真誠、熱愛和關心孩子的阿長,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極、落後的東西,是封建社會思想毒害的結果,表現了當時社會的渾濁、昏暗。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範愛農,對革命前的黑暗社會強烈的不滿,追求革命,當時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體現了舊社會人民對束縛的反抗,嚮往自由、安樂的心。人民從囚禁中走向了反抗。

這兩個人物,是當時社會的反照,人們受盡黑暗的壓迫,到起來反抗,經歷了多少次改革與戰爭,纔有了我們現在安定自在的生活呀!現在,我們可以愉快地生活這,家裏有電視電話,有的還有電腦,繁雜的電器設備和自由的生活,我們不用遭受黑暗社會的壓迫,不用吃苦,更不用去鬧革命。這都是無數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生活。

<朝花夕拾>是魯迅爺爺對往事的回憶,有趣的童年往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時也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表現了魯迅爺爺對艱苦勞動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現了對當時社會的厭惡,告訴我們不要再回去那讓人受苦的社會,更表現了對阻遏人民前進、折騰人民、損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讓我們瞭解歷史,感謝美好生活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