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小說《西遊記》讀後感範文

學問君 人氣:2.07W

導語:西遊記是我最愛看的書,它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講的是唐朝時期,有一個和尚,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經的艱難險阻。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小說《西遊記》讀後感範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小說《西遊記》讀後感範文

《西遊記》讀後感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的小說,寫了師徒四人要去西天取得真經,挑戰了八十一種的困難,還受了許多傷呢。大家都知道豬八戒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貪婪,做不成事。他平時只要遇到困難時,只想着退縮。他取到真經時,還求佛祖讓自己下凡來玩呢!你猜他們師徒四人中誰最憨厚老實?他就是僧,他忠厚老實,一心一意取真經,真另人佩服。

孫悟空最大的特點是勇敢,不怕困難,就因爲這樣,所以他才能打倒任何妖魔鬼怪。如果師父被抓了,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救出師父,真尊敬師傅。唐僧雖然囉嗦,可他善良誠實的和尚,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但有十分頑固,是非不分。意志堅強,慈悲善良,是一個執著的佛教徒,在取經的.過程中堅定,從不懈怠動搖,不爲財色迷惑,不爲死亡屈服,憑着堅韌不拔的精神,最終成爲正果。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連兇殘的敵人也可原諒。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衆多的險難,最後才成功。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從小學升到初中,從初中升到高中,一直到高中畢業上大學。九九八十一難有何相似呢?戰勝困難的過程中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的大道理。

《西遊記》讀後感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吳承恩,在《西遊記》中,有豐富的想象力,每一個情節都很精彩,還帶有古老的歷史神話。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在電視上接觸到了《西遊記》這部名著。平常沒事看看對這個神話故事有所瞭解。在《西遊記》中有幾個主角就是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他們去西天取經,在一路上斬妖除魔,歷盡艱辛。

在《西遊記》中最讓人喜歡的是孫悟空,它神通廣大,它一個跟頭能行十萬八千里,他們師徒四人在前進的路上全靠孫悟空。孫悟空有一雙火眼金睛、有金箍棒,還有七十二般變化,他的武功真挺厲害的。

最好吃懶做的是豬悟能,它論武功比不上孫悟空,可是論吃他們都不是他的對手,他只對吃感興趣,而且又很懶惰,經常說就“累死我了,師傅!歇會兒吧!”沙悟淨雖然武功沒他們高,但他任勞任怨,他不像孫悟空那麼調皮,也不像豬悟能那樣遊手好閒,他很努力的學習師傅。唐僧心地善良,向着遠大目標前進,歷盡艱辛向西天取經,多次被妖怪抓走。都由孫悟空就回。

他們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了西天,取了真經。

《西遊記》讀後感

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但卻引起了兒童的喜愛,那就是《西遊記》。小時候,我只是看動畫片與圖畫書。但現在,我不僅看與讀,而且還學會了思考。

《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啦!因爲他總是聰明過人、助人爲樂、能分辨好人與壞人,來守護唐僧和弟兄們。他就像我們現在的人民警察一樣,火眼金睛,抓壞人救好人,時刻保衛着我們。或許由於唐僧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動腦筋,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的緣故吧,有時纔會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說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不過我還認爲唐僧過於善良,哪怕對待壞人也十分好,因爲他只看表面,不瞭解人的本質。

我也很喜歡豬八戒。我覺得他是個性格單純但很可愛的人。他不會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卻有正義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去做。他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師傅的安全,而不考慮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動腦筋,但是人們覺得他笨的可愛。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怕敵人的膽量。不過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細考慮,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憑自己的實力去做。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爲一個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