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十篇

學問君 人氣:1.6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十篇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1

一本名著,可以讓人嗅到中國人民的芬芳,可以讓人看到名人的傳奇人生,可以讓人感受到中國文化文字的獨特魅力——這就是我對《三國演義》的領悟。

《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三國演義》既是一部文采飛揚的文學作品,又是一部趣味盈然的史書。作者羅貫中用神奇的筆,描寫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比如: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火燒赤壁、空城計等。在這些神奇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桃園三結義,從桃園三結義裏,我看到了劉備、關羽、張飛的特別外貌,瞭解到他們三兄弟之間的濃厚情義,感受到了他們三個人的愛國之情,在心裏面,我是打心眼裏喜歡這三兄弟的言行舉止。

在衆多的英雄中,我最敬佩的人是趙雲。趙雲又稱趙子龍,是著名的五虎上將之一。我敬佩趙雲,是因爲趙雲他的勢不可擋、機智勇猛,所以我對趙雲刮目相看。關於趙雲的故事有: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劉表、趙雲單騎救阿斗等。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趙雲單騎救阿斗。在這個故事中,作者用精彩的文字把趙雲的勇敢和智慧都表現出來了,如趙雲奮力迎戰,一路奮勇廝殺救阿斗的過程都顯現出趙雲是一個勇猛無比的人,從而感動了曹操,還使曹操傳令說“一定要捉活的”,於是士兵都只能小心翼翼地捉趙雲,生怕令趙雲受傷,曹操的一句話幫助了趙雲一路奮勇廝殺,最後衝出了曹操的包圍圈。我在這個故事中看到了趙雲的機智、勇猛、威武。

《三國演義》這本書之所以家喻戶曉,是因爲它飽含着永不泯滅的人性;之所以千古流傳,是因爲它蘊含着永垂不朽的傳奇。我們應該繼續一起閱讀名著,欣賞名著的美,領悟名著的真諦。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2

《三國演義》這個名詞大家都熟悉吧,它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書的大概內容是: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後被董卓奪權,曹孟德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爲盟主,征討董卓。董卓後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羣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孟德三國鼎立。劉備佔益州(今四川),曹孟德佔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佔江南地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孟德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其中有三個經典的故事是諸葛亮的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每次針對的敵人都是曹孟德,雖然曹孟德擁有百萬雄師,但對於才華橫溢的諸葛亮來說,幾把火就可以將這些兵士燒的片甲不留。下面來走進這三把火了解了解它們吧!

第一把火。火燒博望坡三國前期,曹孟德爲了統一全國,而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奔劉表,駐在新野。曹孟德,請派大將夏侯敦進攻新野。這時劉備已經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新野設下埋伏,令趙雲去引誘敵人,然後火攻。夏侯敦一時輕敵,大敗而歸。

第二把火,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之後,曹孟德不甘心,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兩名大將率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覺得新野不能久呆,就用空城計,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的東西。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裏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裏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再次大敗而歸。

最後一把火,火燒赤壁,曹孟德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軍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爲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矗

同學們,三國給了我許多啓發,也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野蠻行事,做事還要三思而後行!!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3

最近,我讀了古典文學名著、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本書用生動的語言,爲我展現了一幅幅美妙絕倫的美麗畫卷,並講述了一個個激動人心的動人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要數《諸葛亮草船借箭黃公覆獻書詐降》這個故事了。

這個故事講了周瑜因爲嫉妒諸葛亮的才幹,想設計陷害他,於是便以攻打曹軍爲由,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負責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說三天即可,便讓魯肅私下調度二十條船,第三天四更時借濃霧去北岸取箭。第三天五更時,船便接近了北岸的曹營,船上的軍士便也開始擂鼓、吶喊,引曹軍向插滿草把子的船上射箭。太陽升起時,船上已插滿了箭,順風順水的朝南岸開回,滿載而歸。曹操失了十萬多支箭,心裏煩悶,聽取了荀攸之計,派蔡中、蔡和兩人詐降去探取情報。不料周瑜也將計就計,讓黃蓋、闞澤詐降,也去探取情報。

讀完這個故事,神機妙算、才智超羣的諸葛亮,嫉賢妒能、心胸狹窄的周瑜,老實忠厚、可靠守信的魯肅,多疑謹慎、陰險狡詐的曹操,肝腦塗地、一心爲國的黃蓋,能言善辯、伶牙俐齒的闞澤,這一個個生動形象、個性鮮明的人物,全都躍然於紙上,彷彿就在眼前。這樣多的人物,最令我讚歎不已的,還是要數有膽有識、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了。面對周瑜的一再陷害,諸葛亮總能巧妙應對,用巧妙地計策讓周瑜的陰謀落空。周瑜雖說心胸狹窄,但也是才智過人。他不但識破了蔡中、蔡和詐降的計謀,還將計就計讓黃蓋、闞澤二人同樣詐降,,來探聽情報。

我認爲,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都應該有諸葛亮的大智慧,而不是周瑜的小聰明,這樣做事才能穩中求進,取得成功。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4

《三國演義》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可能是因爲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後世名人對曹操的評論:

毛澤東寫詞讚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唐太宗說曹操是: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纔不足。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5

說起三國演義這本書,這可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著作四大名著之一。

這本書是明朝遠近聞名的文學家羅貫中的著名作品之一。寫的是三國時代,狼煙四起、天下大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金戈鐵馬、羣雄紛爭、英雄輩出、血流成河、一場場刀光劍影的生死悲歡,一聲聲鼓角爭鳴的亂世迴響,一副副風雲變化的歷史畫卷。但裏面也有許多的英雄豪傑。比如說有奸炸無比的曹操、急性的張飛、英勇善戰的趙雲、重情重義的關羽……但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還要數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神鬼莫測讓人無不佩服他的智慧。

其中我最喜歡讀的故事,還是要屬那三顧茅廬了,第一次劉備去拜訪諸葛亮,可惜諸葛亮出去了。第二次劉備冒雪前去,可惜只見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第三次劉備聽人說諸葛亮回來了,便去拜訪,“哥哥爲何三翻兩次去見一個連殺人都不會的農民”張飛說。劉備說古時齊桓公往反五次才見東郭野人一面。更別說我要見的是絕世高人。結果諸葛亮在睡覺,劉備等了兩個鐘頭,諸葛亮終於醒了,他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出任軍師,爲三國以後的發展拉開了序幕。

如果不是劉備一遍又一遍的拜訪諸葛亮他也不會有以後的三國鼎立,所以說堅持就是勝利。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6

《三國演義》講了從天下大亂到諸侯割據,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是一個英雄倍出的時代,也是一段撲忽迷離的歷史,《三國演義》-讀後感。這是一本我百讀不厭的書,讀了它,令我明白了什麼叫做"義"。

《三國演義》中講了一個個可歌可泣、引人入勝的故事。先是桃園三結義;再是三英戰盧布;然後是煮酒論英雄;還有官渡、赤壁兩大以少勝多的戰役…留給我們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物。如:聰明的諸葛亮;俠義肝膽的關羽;器量狹隘的周瑜;庸主劉禪;無能之輩盧布;勇者張飛…無不各極其態。

在這些人物中我最喜歡關羽。關羽是最講義的人,他是人與神的極致,他的忠肝義膽天地可見,衝鋒陷陣,他會衝在最前面,撤退回營,他甘願斷後護送,生命在他的戰場上只屬於國家,屬於他效忠的朝廷,無論功勞多大,他都不會居功自傲,獨領風騷。從桃園結義,到三國歸晉,他在任何時刻都對劉備一心不二。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對事不對人,爲了劉備,他寧願幫曹操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阻礙,因心念舊恩,在立下軍令狀的情況下毅然在華容道調轉馬頭,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這,纔是真正的"義"。所以,我最佩服關羽。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爲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開啟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看三國讓我瞭解了過去輝煌的歷史,更讓我明白做人的'原則,我喜歡《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7

有一本書,它可以使你增加知識、提高智慧,你猜這本書是什麼?這就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在這本書裏,有許多英雄人物,像如:諸葛亮、劉關張、孫權、趙雲、張遼......但我最喜歡趙雲。趙雲武藝高強、忠厚老實。他在長阪坡大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爲了救出甘、糜二位夫人與劉備之子阿斗,他七進七出,殺死了無數敵兵,最終救出了甘夫人與阿斗。面對蜂擁而至的曹軍,他竟毫無懼色,這一點我對他佩服之至。

我最喜歡書中“七擒孟獲”這個故事:孟獲三番五次地在蜀國南部搗亂,諸葛亮準備討伐他。諸葛亮運用他的聰明才智,七次抓住了孟獲,又七次放走了他,終於使他心服口服,歸順了蜀國。這使我想起了一句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雖然諸葛亮有着遠大的理想;雖然諸葛亮足智多謀,但六出祁山的失敗使他重病在身,病死在五丈原,年僅五十四歲。

我看的是縮寫版的,我認爲原版的會更好,暑假時我還要看一看呢!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8

爲了豐富我的課餘生活,媽媽給我買了許多書。我讀過《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木偶奇遇記》等,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其中三氣周瑜的故事我印象最深。

故事中講了諸葛亮使用計謀三氣周瑜,最後把周瑜氣得吐血而死。第一氣是說赤壁之戰後諸葛亮在周瑜和曹仁爭奪南郡時,乘機派趙雲佔據南郡,又派張飛襲擊荊州,讓關羽襲取襄陽,周瑜被諸葛亮的妙計氣得毒箭瘡傷迸裂,還吐了一大口血。第二氣是說周瑜乘劉備死了甘夫人的機會,讓其到東吳迎娶孫權的妹妹,以便扣留劉備,而諸葛亮則安排趙雲保護劉備,並送給趙雲三個錦囊。趙雲使用諸葛亮的三個錦囊順利完成了任務,使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氣得毒箭瘡傷又迸裂了,還吐了一大口鮮血,昏了過去。第三氣是說周瑜假意攻西川,希望劉備借道借兵,諸葛亮識破了他的計謀,派關羽、張飛、趙雲等人打敗了周瑜。周瑜氣得毒箭瘡傷第三次迸裂,狂吐鮮血,昏倒在地上。後來周瑜死在了巴丘。

諸葛亮高瞻遠矚,知道周瑜會是劉備統一天下的一大障礙,所以運用計謀,三氣周瑜。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習諸葛亮的高瞻遠矚,做一個有遠見的人。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9

《三國演義》是作者羅貫中根據《三國志》改寫的通俗小說,是我國著名 的長篇歷史小說。東漢末年,宦官專權,羣雄逐鹿中原。經過一系列激烈的權 術、計謀、武力、人心的爭鬥,形成了天下三分、三足鼎立的局勢。然而爭鬥

並沒有停止,魏、蜀、吳三方仍在儲存自己實力的同時企圖消滅其他兩方,統一天下。

今天,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我對曹操這個人又有了新的認識。

以往人們提起曹操,我就會聯想起戲臺上那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白臉奸 臣,在這裏,人們只是看到了曹操陰險、狡詐的一面,卻未看到他治國有方的另一 面。曹操其實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試看,經過多年戰亂,農業生產遭到極其嚴重 的破壞,中原地區出現了 “白骨蔽平原”的悲慘景象,於是曹操積極推廣“屯田” 方針。屯田方針分“軍屯”和“民屯”兩種。“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編成組來開

荒種地,屯田農民直屬國家管理,可以不服徭役,收穫時只交給國家四至五成的糧食;“軍屯”就是邊防戰士守邊種地,收穫的糧食全都上交給國家。由於曹操此舉,才使中原農業得以很快恢復。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任也是很突出的一個優點。他打破了漢末以官位世襲的 傳統,宣佈重用那些出身低賤卻有專長的人。如曹操手下的張遼、徐晃等雖然出身 寒門,但有一技之長,都被提拔成了大將。所以當時自願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也很 多,形成了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爲他日後奪取天下打下了基礎。

曹操的軍事才能也是極其突出的。〔作者沒有大篇幅描寫整本書中關於這個 人的內容,而是摘取了一些事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真正做到了主次分明。〕在戰爭中他常能以人之長補己之短,變被動爲主動,化劣勢爲優勢,創造了許多以少勝 多、以弱勝強的輝煌戰例。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戰中,袁紹想以十萬大軍的優勢兵 力,直搗曹操的政治中心許昌,想一舉消滅曹操。當時曹操手下只有兩萬兵力,當 他得知袁紹要發動總攻時,便同謀士分析當時的形勢,利用袁紹優柔寡斷、內部意 見不統一的弱點,設計謀打敗了袁紹,平定了北方。

對我特別有啓發意義的是,曹操“任人唯賢”這一點。我們班的班幹部人選 歷年來一直沒有什麼變動,一些組織能力差的同學仍連續幾年擔任班土部^而一些 有工作能力的同學卻不能在班上大顯身手。爲什麼我們就不能借鑑曹操的用人方法 呢?於是我向老師請示,親自爲班上主持了一次班幹部選舉大會I讓同學們投票選舉 自己心目中稱職的班幹部。經改選後的班委會,不久便使班裏的工作呈現出新的局 [(作者將書中主人公的品質與自己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立足於實際,使整篇 讀後感更加充實飽滿。

透過讀《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使我全面地瞭解了曹操這個著名的歷史人 物,而且使我增長了許多歷史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對身爲中隊長的我來 說,還提供了很多管理班級的好辦法呢!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10

魏通三國時期的武將真是高手如雲,簡直可以與之前的戰國七雄相提並論了!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許褚、呂布。其中前五個是劉玄德的五虎上將,本領卓越。許褚是魏國的一員猛將,也是曹操的心腹。呂布是一個奸詐小人,被張飛罵做三姓家奴。人們常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其實只是說武力和好馬的意思,大家可不要誤會喲!

三國時期的文將也真是讓我大開眼界!要說文將就要說臥龍與鳳雛,也就是諸葛孔明和龐統龐士元。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龐統運籌帷幄忠心護主,他們都是劉備的軍師。可一山不容二虎,龐統爲救劉備死於落鳳坡。

我最喜歡的情節是趙子龍單騎救阿斗。當時劉備率衆百姓日行僅十多裏,曹操派了五千騎兵限一日一夜趕上劉備。趙雲衝進村裏,找到了糜夫人,可糜夫人身受重傷爲不連累趙子龍,便將阿斗放在地上,自己投井自殺了。子龍揹着阿斗在曹營中奮力拼殺,曹操問道:“營中是誰?” 趙雲大喊一聲:“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

子龍帶着阿斗衝出重圍,見到劉備,雙手遞過,劉備卻將阿斗丟在地上說:“爲了你這小子,差點損我一員大將!”子龍抱起阿斗哭着拜倒:“趙雲肝腦塗地也難報主公的知遇之恩!”從這便可以體現出劉備與趙子龍濃厚的主僕情誼。

當然三國的精彩情節有很多,列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三氣周公瑾、孔明七擒蠻王孟獲、江東孔明舌戰羣儒等等。出師表的名氣想必大家都知道,曾被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這樣評價“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讀三國的意義就是在於瞭解歷史,學習古代人的優秀品質、頑強拼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