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關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讀後感1000字

學問君 人氣:2.6W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句話是對保爾生命事業的詮釋,更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戰鬥經歷作素材,以頑強的意志,歷時3年創作完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用來鞭策後人的人生史書。

關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讀後感1000字

毅力是成功之本,是一種堅持,一種積累。有了毅力,我們就不會輕易向命運低頭,向自己低頭,向困難低頭,反而更加堅強﹑執着,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這是我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大的感觸。保爾·柯察金從小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十二歲開始做工,幹活賣力,在當時這種完全無權地位的社會秩序中,布爾什維克許諾給他的“平等”﹑“尊重”﹑“權利”﹑“自由”……,這些聽起來發燙的字眼,讓這個只上過3年學的少年爲之心動,從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槍林彈雨的世界裏,在侵略者的重重壓迫下,他懂得了愛與恨,增長了知識,百鍊成鋼,煉就了頑強和堅韌。小說透過在人物形象刻畫分明的`肖像描寫法和激動人心的獨白﹑寶貴的人生格言直述這種赤誠情懷。

保爾在革命時期歷經3次生死,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幾度跌進死神的懷抱,可又一次次頑強地爬起,這不禁讓我想起我國的吳運鐸,他是一名中國抗日時期革命根據地的兵工事業開拓者,也被譽爲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和保爾相似的經歷,曾3次負重傷,在死神面前徘徊過,他的一生爲人民兵工事業無私奉獻,在淮南根據地因陋就簡,擴大了槍彈生產,但在研究生產中多次負傷,失去了左手,左眼,右腳致殘,可是他還是堅持戰鬥在生產第一線。這種革命情感,到底是什麼力量使他這樣呢?我想是因爲在他心中的那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吧,就像保爾那樣。

鋼鐵是要在熊熊烈火中冶煉而來的,就像頑強不屈的保爾,一次次跌倒可又一次次堅強地爬起來。可想而知,要想鋼鐵一般堅毅,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意志力啊,最重要的是毅力,要想成功,這一點必不可少。保爾對革命的無限忠誠,百折不撓的戰鬥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都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而生命寶貴,而在珍惜生命的基礎上,更要延伸生命的價值,爲社會,爲人類作出貢獻。人生是崎嶇的,幸運的是我們知道有保爾。他的堅強﹑樂觀﹑無私,將鼓舞我們勇敢地接受磨難,成爲一塊堅硬的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