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集錦10篇

學問君 人氣:3.23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西遊記有感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集錦10篇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1

“白龍馬,腿朝西,馱着唐三藏,笑跑三兄弟……”我想這首歌大家應該都會唱吧?動畫片的《西遊記》是我最喜歡看的。我國明代偉大小說家吳承恩先生寫的長篇小說《西遊記》,那是我最喜愛看的一本小說。

暑假裏我曾經讀過這本書,被孫悟空給深深地吸引住了,覺得孫悟空可以上天入地、降妖除魔、上刀山、下火海,他簡直是無所不能,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成了我心中的英雄。

這幾天,我又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遍《西遊記》,這一次我讀出了全新的的感受—和諧是成功的基礎。唐僧師徒四人組成的團隊,四人各有各的長處,也有短處,但是他們和諧共處,團結一致,終於取得真經。團隊中的師父唐僧是那樣的仁慈、善良、有同情心,取經的決心大得不得了。如果這個團隊中缺少了核心人物唐僧肯定是不行的。再來看大師兄孫悟空,他同邪惡、困難作鬥爭,機靈、活潑,可以說在取經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再來看看二師兄豬八戒,你別認爲他只知道吃,也別以爲他自私。其實他心腸不壞,而且非常幽默,取經的路上少了他會感到無聊、乏味,。因爲去取經路途遙遠,困難重重。豬八戒不時說些笑話,來點小插曲,給大家解解悶。每次悟空打妖怪,他就保護師父,從來不會爭頭功。最後我們來看看沙和尚,他老實、忠厚、默默地做着自己應該做的事。當悟空和八戒鬧矛盾時,他就會來勸架,充當和事佬。

讀着這本書,我不由地想到了,我們國家現在正紅紅火火地建設和諧社會,那麼從《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的和諧就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我又想到了我們班,有的同學在運動會上得金牌,有的同學在奧數競賽上得第一名,有的同學寫的作文發表了,但是這些同學他們始終是那麼謙虛,從來不會瞧不起別的同學。就拿運動會來說吧,我們運動員在賽前練習,而沒有運動項目的同學主動搞衛生。當比賽時,啦啦隊員用加油聲給運動員支援。當運動員參加完比賽回班級時,一杯杯水已倒好,飯也已幫他們打好,還會遞上一塊塊毛巾。特別是運動會第一天當我們的比賽成績落後別的班級時,我們沒有相互埋怨指責而是相互鼓勵,相互加油。

《西遊記》,謝謝你!你使我獲得了很多知識,使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更使我看到了世界上一朵最美的花—和諧。和諧,你是成功的基礎,你是勝利的基礎。讓我們這個社會成爲一個充滿希望和綠色的和諧大家庭吧!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2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家喻戶曉的吳承恩。這本書主要描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師徒四人去西天取

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書中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

我最喜歡的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一回。孫悟空拿走了定海之寶——如意金箍棒,又去地府強銷生死簿。龍王、閻王去天庭告狀,玉帝就讓孫悟空到天庭當弼馬溫。當孫悟空知道弼馬溫是小官後,就氣憤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聖”。託塔李天王率兵捉孫悟空,卻被打敗撤回天庭。玉帝又讓孫悟空管蟠桃園。沒多久,王母娘娘開蟠桃大會,卻沒請孫悟空,孫悟空就盜桃偷丹,擾桃會,逃下天界。天庭又圍剿花果山,孫悟空因被打中頭,得擒拿。但刑法都無法傷到孫悟空,於是把他放進八卦爐裏煉丹,反而練出火眼金睛,大鬧天宮。後來,如來用五指山鎮壓了孫悟空。

這個故事體現了孫悟空十分任性、頑皮,好強、好勝,是個名副其實的“潑猴”。但在保護唐僧的路上,他卻顯得非常忠誠,坦率,除惡揚善、無所畏懼、十分清廉。他攜同豬八戒、沙悟淨一路保護師父,歷經千難萬苦,直到修成正果。他們的忠誠坦率,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們的勇敢、堅持不懈讓我明白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的道理。

讀了《西遊記》回想起自己學游泳的經歷,不正是體現“永不放棄”的精神嗎?在學習上,每當遇到難題,我不是選擇放棄,而是苦思冥想,鍥而不捨,最終也得到了正果。讀了《西遊記》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平時生活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做每件事都要堅持不懈,要勇敢地去面對困難,去挑戰它;要一鼓作氣地向前衝,不要半途而廢;遇到挫折不要氣餒,要鼓起勇氣越戰越勇。要記住,挫折纔是世界上我們最好的老師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3

《西遊記》的.主要人物一共有四位,他們分別是唐僧、孫悟空,他樂觀、機智、勇敢、神通廣大,有着一雙能分辨妖魔的火眼金睛,這爲他降服那些會變幻的妖怪起了十分大的作用。但他有時做事會魯莽,衝動。因此被師父唐僧給誤會。孫悟空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他因唐僧把他從五指山中給救出來的恩情,甘願同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紅。

不論多苦、多累他都毫無怨言。總是爲唐僧着想,任何事都以唐僧的安全爲先,哪怕是被師父誤會,念緊咒使人了痛不欲生,他也不願離開師父。請求師父原諒他。就算最後被師父唐僧給趕走了,他也念念不忘師父。

害怕師父被妖怪給抓去,又擔心師父是否吃飽穿暖了,從來不怨恨師父,一心爲師父着想,想要報答唐僧把他從五指山救出來的恩情。當師弟來請他回去時,他就知道師父肯定又出事了,雖然表面上裝不在乎,心裏特別着急很想回去,擔心師父的安危,最後,他戰勝了許多多困難,終於到達了西天,取到了真經,還獲得了“戰鬥勝佛”的光榮稱號。我做得就不夠,首次都讓父母爲我擔心,做任何事都讓父母爲我操心,總是不知道爲父母分憂,就知道和父母頂撞,耍小脾氣,像個大小的姐一樣耍小性子,讓父母傷心。我以後定不會這樣做了是,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讓他們享受到一個舒服安寧的晚年,使他們損勞一輩了之後也能享受生活的樂趣。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要知道感恩,不能忘恩負義,恩將仇報,這樣自己的良心也不會安寧,還會遭受別人指責和棄,我們都應該向孫悟空學習知恩圖報,會感恩的美好精神,做一個美好的人。少年們都應懂得感恩,學會感恩,讓我們在感恩中成長吧!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4

《西遊記》是一部老少皆宜的書。

故事主要講了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時,一路共遇九九八十一難,他們堅強的面對困難,勇敢戰勝困難的事情。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借芭蕉扇”,師徒四人在取經時,路過火焰山,火焰山熊熊大火,烈焰沖天,連天空都被燒成了紅顏色,他們根本無法透過這去往西天取經的唯一的路。這時候,機智的孫悟空想起了鐵扇公主,她的寶貝扇子可以撲滅這火焰山的熊熊大火。經過幾次的鬥智鬥勇,他們終於借到了芭蕉扇,撲滅了火焰山的火。

讀完後,我想到了學校,在學校裏,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有的像孫悟空,機制靈活;有的像唐僧,善解人意;有的像沙僧,誠懇老實。我們要學習好的,不要學習壞的。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5

我們家鄉的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在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確是一個天真浪漫、調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屢屢“戰功”: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遊樂地府撕碎閻王爺的“生死簿”;大鬧天宮,高喊玉帝爲“玉帝老兒”;迴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聖”??這個時期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以後的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使得他歸順、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纔有了用途,一路保駕師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其實這也是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就要上“緊箍”,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駕師父西天取經的任務。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聖的規範之間的衝突”.孫悟空——美猴王,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6

暑假放假,我在家看西遊記,看完以後我特別崇拜孫悟空。

因爲他有七十二般武藝,孫悟空能變大也能變小,變大能把天頂破,變小的時候能鑽到人的耳朵裏,真厲害。最令我佩服的還是孫悟空堅強的毅力,花果山有那麼多小猴子,爲什麼只有孫悟空會七十二變,因爲他不怕艱難險阻,千里迢迢地去拜師學藝,從走路、說話、穿衣學起,吃盡了千辛萬苦。在保唐僧西天取經的路途中,每每遇到妖魔鬼怪,從不退縮,勇往直前,再苦、再累、再難,孫悟空都要把敵人打敗,最後終於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經,孫悟空也因此被封爲“戰鬥勝佛”。

我也要學習孫悟空堅強的毅力和永不後退的精神,長大後做個有出息的人。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7

而他們的師父唐僧,卻是一位如此善良和藹的人。似乎代表了一種理想的境界,有人認爲他怯喏,我卻覺得他代表着至善至美。說實話,以前在我沒有看過整部《西遊記》之前,總覺得孫悟空纔是整部神話故事的主角,你想呀,從第一回開始,導演就先讓觀衆們瞭解了孫悟空的身世,後來的兩三回裏,也都是隻講孫悟空如何大鬧天宮等等。直到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時,纔出現了救他的師父——唐僧,然後又接二連三的出現了豬八戒、沙僧這些人物。而現在,我卻覺得,師父唐僧纔是整部故事的中心人物,是靈魂。前面對孫悟空的渲染都是鋪墊。的確,如果沒有唐僧,也不會有取經這件事了。打個比方吧,《西遊記》就好比是一碗排骨湯,象悟空呀,悟淨呀,悟能呀,都是這碗湯的配料,而唐僧,纔是這碗湯裏的精華——排骨。沒有了排骨,即使配料再鮮美,徒弟再懂事,也全都象沒了根的大樹,變的輕飄飄的,彷彿失去了靈魂似的。而正是由於唐僧的不斷堅持,這個團體才得以排除萬難,取得真經,達到了最完美的結局。

《西遊記》確實不愧是一部傳世的經典著作,也不愧成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用神話故事揭露出了社會中的善、惡、美、醜,我覺得,在這個假期中,能看完這樣一部文化瑰寶,瞭解到中國的傳統文化,真真是獲益非淺呀!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8

這幾天,我終於讀完了一本經典的文學作品、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深受啓發。

在唐僧、豬八戒、孫悟空和沙和尚四人當中,我最崇拜的是孫悟空,他真不愧是當年大鬧天庭的齊天大聖,能騰雲駕霧、變成世間萬物,看透妖魔鬼怪等等。最討厭的是豬八戒,因爲他有時好吃懶做、挑三揀四,可惡的是:他經常爲了報復孫悟空,讓師父給他念緊箍咒。唐僧嘛,這個人十分善良,甚至有時候卻不知分寸,連妖魔鬼怪也當神來拜,甚至有時候,連孫悟空的話也不聽,偏要聽那死豬八戒的瞎話。至於那沙和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當豬八戒和孫悟空出去化齋,他就老實看着師父,像條忠實的狗。但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取到了真經,並被安全地送回東土大唐。唐僧成爲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爲鬥戰勝佛,豬八戒爲淨壇使者,沙僧爲金身羅漢。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9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看《西遊記》。《西遊記》中唐三藏帶着他的三個徒弟孫悟空、豬悟能和沙悟淨經歷千辛萬苦,跋山涉水打敗衆妖,從東土大唐到西域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每一次都死裏逃生。

這本書共一百個章回。其中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講的是孫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練了七七四十九天,練成了火眼金睛,於是在天宮大鬧。玉帝請如來來降服,孫悟空沒能逃出如來的手掌,還在他的手裏撒了泡尿,被如來一掌壓在了五行山下。太上老君想把他的金丹煉出來,卻幫孫悟空練成了火眼金睛。悟空想戰勝如來,卻被如來壓在了五行山下。

我最喜歡第四十五回的《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書中的描寫太有趣味了。車遲國國王身邊有虎、羊、鹿變得國師,處處刁難唐三藏師徒,孫悟空爲識破他們的陰謀,於是,展開鬥法——“雲梯顯聖”坐禪、“隔板猜枚”、“砍頭還能安上”、“剖腹剜心”、“滾油鍋洗澡”。當孫悟空和虎力大仙比“砍頭還能安上”時,儈子手先把孫悟空的頭砍下,踢得遠遠的。虎力大仙讓土地把孫悟空的頭拉住,孫悟空想法掙斷繩子,用腹語說“長”,腹腔裏有長出一個頭來。輪到虎力大仙,頭被砍下以後,孫悟空拔了一根毫毛變了一條黃毛狗,讓狗叼起扔到御水河裏,虎力大仙變成無頭黃毛虎。看得我覺得既緊張,有捧腹大笑。

作者吳承恩想象力真是豐富,每一個故事都生動有趣,既緊張又搞笑。沒有豐富的知識,沒有日常的積累,一定寫不出這麼好的小說。那麼,我們也要多讀中外名著,學習中外文化。還要多出去旅遊多增長見識。正如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 篇10

它,訴說了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它是一部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書,它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西遊記是一部我國古代傑出的長篇小說,它充分展示了中國神話故事極爲震撼的藝術想象力,無愧是世界偉大著作啊!其中塑造了大量生動的人物形象,無論是好吃懶做的豬八戒,還是擁有一顆慈悲心的唐三藏,或者是七十二般變化的孫悟空,勤勤懇懇的沙僧,貪婪的妖魔鬼怪,都活靈活現,各顯神通,別具特色,深入人心,永久不會讓人忘懷。

它的作者是吳承恩,講述了唐僧師徒一路上途徑百餘國,費時十七年,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終於取回佛經六百五十多部,歷經千辛萬苦,沒有住的地方只能借住在別人家,有時候甚至連夜趕路,不幸時還會遇上各種妖怪,就像有一回:唐僧一連趕了幾天的路,飢腸轆轆,便叫悟空化點齋飯吃,悟空一個筋斗雲,一眨眼就飛走了。誰知這山上有一個白骨精,她變成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來送吃的東西給唐僧,其實是想抓唐僧,這時悟空正好回來,睜着火眼金睛,一看就知道是個妖精,一棒子打下去,白骨精見機使出法術,真身逃走了,變了個假屍在地上,唐僧見了要趕走悟空,悟空馬上低頭認錯,唐僧才原諒了悟空。就這樣,可惡的白骨精一而再再而三的騙唐僧,當第三次時,唐僧再也不信任悟空了,狠着心把悟空趕走了。我最喜歡這個故事,因爲它讓我明白看人不能只看外表,還說明了要摸清事情的底細才能做下決定,不能草率做決定。

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我都會細細品讀,每次讀這本書時,我就會忘記一切,暢遊在書的海洋中,感受到他們一路走來的酸甜苦辣,體會到他們勝利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