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0篇

學問君 人氣:1.75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0篇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

溝豁縱橫的黃土高原,原始的窯洞生活,黃土鋪成的小路來來往往的人,揹着鋤頭,拉着犁。這便是最樸實的勞動人民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展現的是一個永不畏懼的羣體的奮鬥史。孫少安敢於和現實頑強抗爭但又不時地屈從於命運的安排,爲了深愛的田潤葉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他毅然斬斷情絲,和陌生的外鄉人秀蓮結婚;在辦磚窯廠時雄心勃勃,在遇到困難時又不時灰心喪氣。而孫少安的弟弟孫少平勤勞樸實,珍惜親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開闊,面對困難更是艱苦奮鬥,堅持不懈。

同時他對生活充滿理想和激情,但又腳踏實地。他放下了讀書人的架子,爲了供妹妹上學而去做社會最底層的工作,他從不放棄自己在知識上的追求,一直保持學習的上進心……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人生時刻處於零公里處,那麼要旨還在於我們不斷的奮鬥並且將這種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那種高度”。

另一位就是孫少安的妹妹蘭香,她能夠在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中考入名牌大學。這是她的兩位哥哥給她的力量,讓她無所畏懼,讓她對這個冷酷的社會充滿熱情。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都是一個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命中註定的遺憾,但他們曾真誠而激情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竭盡全力的付出過,這就已是偉大的人生了。我們不能因爲“不平凡”而平凡,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每一個擁有夢的人兒,勇敢大膽的追求,珍惜光陰,你,註定不平凡。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讀了這本書一時間思緒萬千,心中有許多感想卻不知從何說起。仔細思索,覺得讓我最受啓發的是孫少平的一個觀點。

孫少平認爲:即使自己的父母是百萬富翁,他也不會繼承父母的遺產,要靠自己的勞動去賺錢,去生活。

的確,孫少平一直在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觀點。起初,他寧願在湟源的建築工地上幹活,也不願意回雙水村和哥哥一起經營磚瓦廠,因爲他不想在哥哥的庇護下生活。後來他在別人的幫助下被調到銅城大崖灣煤礦工作。雖然很危險,但是他非常喜歡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1985年的第1天,孫少平爲了救人受了傷。住院期間,妹妹的男朋友吳衆平讓他調到省城工作。他沒有同意,出院以後又回到了大崖灣煤礦,因爲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向。

孫少平的思想和言行讓我一生受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那個觀點。讀完這本書以後我不禁想到:現在我的父母是普通老百姓,我沒有辦法依靠他們的地位衣食無憂的生活;假如我的父母是國家高層的領導,我也不會依靠他們的地位或者接受他們的財產。用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生活,這樣就能體現到成就感,可以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人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在相互依存的同時,要用自己的勞動去創造,從而體現出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

掩卷遐思,真心感謝路遙,他用一百萬的文字爲中國人留下了這筆寶貴的文學財富,整體看這本書,只是講述了一個村莊中倆兄弟十年間的成長故事,平凡到沒有意外,但是認真體會書裏的文字,你會被每個人物的精神所感動。

如果認真的讀完《平凡的.世界》,它絕對是一部能影響很多人終生的經典作品,馬雲、俞敏洪等人對它的評價非常高。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當經歷曲折磨難的時候可以讀它,舒適安逸的時候也可以讀它,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體會。

孫少平和孫少安兄弟倆用十年間的變化,體現了“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這個主題。小說所要傳達的,就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精神的傳承。

於我來說,這部作品還會讓我想起少年時代讀過的另一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人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那句經典名句: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解放全人類而鬥爭。”從某個角度而言,《平凡的世界》就像是中國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能讀完這本書真的很幸福,精神上收穫良多,更加激勵着我砥礪前行,謝謝路遙前輩,斯人已逝,但精神不朽!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4

孫少安,孫玉厚家的長子,爲了減輕貧寒家庭的負擔,初中畢業就輟學在家幫助父親務農,供還年幼的弟弟妹妹上學。因爲他能力突出,不僅是家裏的主心骨還當上了生產一隊的隊長,在雙水村頗有聲望。但也因爲一貧如洗的家庭,他忍痛放下了田潤葉的感情,而跑到山西娶了個姑娘。生活的艱辛讓他逐步沉穩,他開始湊錢開辦磚窯,但因爲僱傭的燒磚老師是個水貨,讓他的多年心血全都付諸流水,爲此他的家更是寒上加霜,但生活不會辜負有心的心,他得到朋友親人的幫助和支援,終於實現了鹹魚大翻身,成了當時最先富裕起來的農民,讓鎮長和百姓都刮目相看。

他的弟弟孫少平是個有志青年,從小就酷愛讀書,特別是世界名著,他都如數家珍,在學校裏,因爲家裏的貧寒他只能穿那件最單薄的外套,和吃最不堪入口的黑米膜,同學們看不起他,不搭理他,卻又羨慕他的學識和能力,他代表學校去黃原縣表演講故事,他打乒乓球的技術能獲得縣裏第一名。高中畢業的少平也因爲家庭貧困而選擇了放棄上大學的機會,他相信生活的貧困壓不倒堅強的他,像是《鋼鐵是怎樣煉成》裏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孤身一人到城裏打短工,卻意外贏得了田曉霞的愛。因爲機緣巧合,和他的人品學識俱佳之顧,進了煤礦區當上了一名光榮的礦工,屬於國家工人。後來因爲表現好,肯吃苦,有魄力,當上了段長,成了勞動模範。生活並沒有壓垮他的意志,反而在磨練他的力量,讓他成爲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渺的世界來說,都多麼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界的變更,對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的小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爲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書的開頭,令我震驚。孫少平是一個連“丙菜”都吃不起的人。我想: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啊!有得吃、有得穿,可我有時候還抱怨這個沒有、那個不好……自從看了這本書,我再也沒有抱怨過什麼,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啊!孫少平的哥哥——孫少安,他幾乎維持了整個大家庭的開支,每天不分晝夜地勞動着,任勞任怨,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麼、埋怨過什麼。他看着弟弟、妹妹長大成人,就覺得很欣慰。雖然他上面還有一個姐姐,不過姐姐過得也不好,所以他還幫助姐姐,拿出自己僅有的一點點資金貼補給姐姐。

當然,這本書也有許多激動人心的時刻。少平的妹妹——孫蘭香考上了大學,這一刻讓我興奮和開心。田曉霞的犧牲讓我悲痛萬分,她是一名記者,在一次採訪中爲救人被洪水捲走,孫少平得知消息時,是那麼悲傷欲絕、痛苦難過。煤礦場的班長——王世才的死也讓孫少平覺得生活是多麼的殘酷啊!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讓我覺得生活是多麼的平凡而精彩!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

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纔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路遙如是說。平凡,這個詞十分抽象,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於這浩瀚無窮的世界,我們人類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無論是悲與歡、窮與富、強與弱,對於這歷史的長河不過是些平凡的小事罷了。我素來對平凡都是這樣認爲的。可讀了《平凡的世界》後我改變了這樣的看法。

吃苦耐勞,艱苦奮鬥,自強不息,不信命運。少平和少安身上凝結着中國男子漢的錚錚鐵骨和民族精神,而作者路遙先生也是這般的人,在最貧瘠的土地上長出的最蒼勁的松柏!

可惜他英年早逝,無數人悲痛不已。但是他艱苦奮鬥,爲文學而獻身的偉大精神在中國土地上繼續發揚光大,後世中華兒女秉承他的精神,自強不息並發展壯大。如今我們青少年在敬佩少安少平兩兄弟,哀悼路遙先生的同時,更要化情緒爲力量,即使生活在最平凡的世界,也要爲所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啊!在學習上攻堅克難,在生活中勤勞樸素,在精神上追求充實。

無論身處在什麼環境下都要艱苦奮鬥,這是我們一生所要追求的。合上書本輕輕思考,學習生活中的不順心又能算得了什麼,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儘快找到方向,用奮鬥去擁抱美好的藍天,不至於在油盡燈枯是,我們還在迷茫......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7

樑老師解讀《平凡的世界》第一講——“想說愛你不容易”,又一次把我帶回到那個年代平凡的世界。

孫少安,有魄力、有魅力的男子漢,他有青梅竹馬的田潤葉,也有他的貼心、善良、堅強的賀秀蓮;金波,風一般的男子,他嚮往美好的愛情,在軍馬場與美麗的藏族姑娘一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彼此傾慕,在掙脫心的束縛之後,勇敢尋覓真愛。

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的愛情是書中最浪漫的。田曉霞是孫少平思想上的啓蒙者,是開啓孫少平思想的鑰匙。高中時就給孫少平帶來參考消息等內部材料,與孫少平交流自己的思想,孫少平也被這姑娘的思想所震驚。可以說沒有田曉霞思想上的引領,孫少平很難自己有後來如此廣闊深邃的思想。

生活上他們天壤之別,思想上他們是“知己”,他們的愛情是真正把對方放在心中的。每次田曉霞和孫少平聊天時,總會聊一些孫少平擁有的,來保護孫少平的自尊。田曉霞在孫少平心中永遠是灑脫、大方、勇敢、思想眼界開闊。田曉霞的犧牲結束了他們之間的偉大愛情,孫少平得知田曉霞犧牲消息後在大雨裏狂奔到田曉霞的報社。田曉霞有三本日記寫着有關她對孫少平的感情,孫少平失去精神支柱的痛苦只能在每日勞動裏減輕這痛苦,路遙在給田曉霞結局之後,說了一句話: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卻在不斷地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孫少平詮釋着不凡,勇於走出肉體的圈子,奔向他所向往的精神世界,我想大牙灣煤礦不是終點,是他思考人生意義的起點……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

初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被黃土高原的滄桑和幾位男女主人公的悲慘愛情故事深深震撼,但他們的樸素與純真深深地感染了我。本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爲背景,對雙水村的炎黃兒女透過複雜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兄弟倆爲中心,刻畫了當時這個當然時期衆多人的形象、勞動、愛情、挫折等。可以看出當時一個普通人人生的悲喜交加,出身之地的感覺。

全書主要圍繞主人公孫少平一家生活的變化,雙水村的變遷,以及孫少平孫少安兄弟爲理想不斷奮鬥的歷程來展開。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少平,這個默默承受時代的苦難卻從不放棄的有志青年。雖貧苦,卻不自卑,雖潦倒,卻從沒停止追逐夢想的步伐。因爲他不甘淪爲命運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勵着他到外面闖蕩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漢,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個在平凡的世界裏卻不平凡的形象。

作爲平凡的我們,註定會有一個平凡的世界。可我想,我們要向孫少平學習,學會樂觀勇敢的去接受面對生活的一切不幸,認真對待任何一份工作,熱情對待每一個人。如此的話,同樣會取得優異的成績,受到別人的尊敬。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9

《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對於無關風月的我實在沒有大多感悟。直到今晚抓緊時間刷完孫田二人的感情線後,竟發現自己對愛情的認識有了極大轉變。

常說完美的愛情故事都以“畫上圓滿的句號結尾,但路遙的這部作品,皇甫同學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一一畫上一個省略號,我最初並不滿意這個結局,但真正讀到孫少平不甘心田曉霞的犧牲,一如既往地在約定地點“見面時,真有一些感動。某種意義上,這未必不是完美結局。若林黛玉葬花之辭:“若未錦囊收豔骨,一抷淨土掩風流。作者也不想這段理想的情感沾凡塵之事。從始至終,兩人的情感就是純粹的愛情。

其實孫田二人的結局可以說是最有味道的:縱觀全書,所有人的愛情都因現實不圓滿。把孫氏兄弟的感情線相比。簡直是一組鮮明的對照:男女雙方差距相同,但收穫了不同的結果。我的眼中,愛情也有三個層次:付出,負責,改變。少安與潤葉屬於第二層,少平與曉霞卻已達到改變一層,跨越地位,學歷,家境,兩人不斷改變着自己,甚至達到“生者可死,死者可生”的“情之至”可惜,少安若可爲潤葉過上圓滿的生活去尋一條可能更艱難的,卻可成全二人的路也好。

愛情其實與萬物無關,其中沒有距離,沒有倫理,沒有生死。可以“恨不相逢未嫁時”,亦可“能以精誠至魂魄”,除去時間,愛情就是亙古不變的。

初中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0

路遙,原名王衛國,傑出的中國作家。身患癌症的他,依然堅持寫作,完成了這部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

全書主要圍繞主人公孫少平一家生活的變化,主要描寫的是這樣一個農民家庭:兄妹三人,大哥孫少安是村裏生產隊長,在讀高中的弟弟孫少平,在讀初中的妹妹孫蘭香,父母親都是淳樸老實的農民,還有年老臥牀的清朝的祖母。就是這樣一個貧困的生活在陝北黃土高原上的農民家庭展開了全書的寫作

《平凡的世界》裏的孫少安作爲孫家的長子,從小聽父母的話。孫少安作爲雙水村一名精明能幹的生產隊長,面對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他敢於面對挑戰,不畏懼困難。於是乎創辦了磚廠,磚窖場也曾倒閉過,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正是因爲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使他走向了成功

從一個出身貧寒的中學生,孫玉厚的次子孫少平從山裏進城讀書的他初次出場就令人印象深刻,就是那個吃“非洲”饃上學的後生,畢業後曾在村辦初中教書,後來用辛勤的汗水,當小工,吃苦,供自己的妹妹上學,又在別人的幫助下成爲一位採煤工人,成爲組長。後來他因爲礦難而毀容。之後他拒絕了脫離苦難礦工生活、拒絕了留在縣城的機會,回到了礦區,回到惠英身邊……

就像書中所說都那樣:“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這平凡的土地和歲月”敬不甘平凡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