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讀《城南舊事》有感(合集15篇)

學問君 人氣:1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城南舊事》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城南舊事》有感(合集15篇)

讀《城南舊事》有感1

偶然間在一本書上看到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的這樣一句話:上海是張愛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張愛玲與上海的關係不難理解,十里洋場,一城故事;然而提到北京,我更多的想到的卻是老舍。《駱駝祥子》《茶館》《龍鬚溝》……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都反映了老北京的風貌與那個年代普通北京老百姓的生活。於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翻開書架上塵封已久《城南舊事》,去探尋林海音心中的那個老北京,走進那一片斜陽古道,城南落花。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奪目光輝;一本好書,可以淨化一個人的美好心靈。在我內心的深處,曾經有這樣一本書,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態來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書中配有照片,圖文並茂,讓人更深切的感受到“舊”這個字的深刻含義:古城的殘片,大柯的幾根垂落枝條,瓦隆中存留的枯葉,臨街老店被塗蓋的字號,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牆上的冬雪……簡簡單單的意象,一個一個的片段,像是一扇古舊的銅門,輕叩,推開,便走進了歷史,走進了另一種生活。

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歷滄桑後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童年啊!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讀着《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近了書的世界裏,看着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幸福童年,它們就像是一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滲入我的腦海中:駱駝隊、惠安館、衚衕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冬陽下的駱駝隊、井邊的小夥伴妞兒、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築成的,但是他們都是在歲月的步影中消失了。童年美夢,頓然破碎。可以說,童年時的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是一個人的重要的段落。

英子的童年是豐富多彩的,從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惠安館裏的瘋子、宋媽、還有小桂子,也就是惠安館裏瘋子的女兒,她也叫妞兒我深深地感受到英子的童年生活真的非常精彩、非常有意義,每天有這麼多的玩伴。記得當秀貞準備帶妞兒去找思康叔時,英子就把鑽石表盒金鐲子送給秀貞;從中我看出她很友誼;當最後她的爸爸過世時,她表現出一副很沉穩、鎮定的樣子,要擔負起姐姐的責任,她是多麼的懂事啊,讓我大爲感動,我相信從英子的身上有許多都值得我們學習。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是英子的童年卻過得十分出色。她的童年是戲劇化的,但是卻是很真實、純樸,那樣得純淨淡泊,彌舊溫馨。

她的童年之所以出色,是因爲她有一顆純潔淨化的心靈,正是她有了這一顆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不折不扣的快樂。而世俗上的快樂,不過是金錢和名譽。

可以說,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樣閃光,像瑪瑙一樣純潔,像水晶一樣透明,像牡丹一樣鮮豔。

我們要分珍惜美好的童年。現在,我已徘徊在童年的十字路口,很快,我即將離別童年。踏上人生的木舟,感受林海音女士緬懷童年的心情。每個人的童年不都是這樣愚駿而神聖的嗎?

當我合上書,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每一種感覺都是那麼細緻動人,我一定會珍惜屬於自己的童年時光,讓世間的愛暖暖的延續

讀《城南舊事》有感2

這本書向我講述了小英子豐富多彩的童年故事。故事人物十分豐富:有的冬陽下的駱駝隊,有惠安館的瘋子秀貞,英子的好朋友妞兒、藏在草堆裏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着嘴笑的蘭姨娘以及與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他們都和主人公英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爲她記憶裏深刻的人物。

全書透過小英子稚嫩的雙眼,來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將小英子眼中北京城的風光恰如其分地融入字裏行間。自然而不做作,全書在淡淡的憂傷中透露出一股濃濃的詩意,耐人尋味。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瘋女人秀貞。剛開始看時,我還爲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擔心英子會不會被秀貞傷害;後來我知道妞兒就是小桂子時,不禁淚如雨下——母女倆終於重逢了!秀貞準備帶着妞兒去找思康叔,英子就把鑽石表盒金手鐲送給秀貞……讀到這裏,我被深深感動:小小年紀的英子就懂得關愛、友誼。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原來是英子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所以她的童年才幸福。那纔是無憂無慮的快樂。

我深深體會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每一種感覺我都不會忘記。這是一本讓我看完後還想再看一遍的好書。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讀《城南舊事》有感3

近幾天,我讀了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這是一部以作者林海音七歲到十三歲生活爲背景的長篇小說。小說透過“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等幾個故事回憶了作者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老北京城的童年。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充滿童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讀着文中“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童年卻一去不復返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及篇尾“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我隱隱感到一些傷感。這幾句話讓我體會到了時間的無情。作者以優美而憂傷的筆調把她想念的童年寫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我突然意識到:我的童年呢?它是不是也正在慢慢地離我遠去?我快要五年級了,過了暑假就是“五零四班”了。我感覺我離畢業也不遠了。可是,我小時候童真的一幕幕,怎麼還在我眼前飄來蕩去?在胡塗亂畫的筆記本里,藏着我的童年;在小得無論怎麼擠也擠不進的衣物裏,藏着我的童年;在被我用鉛筆畫得面目全非的橡皮上,也藏着我的童年。這些都是我童年的美好記憶,我要把他們好好地藏在腦海中!

小小的一本書,竟給我如此大的感悟!我下決心,一定要多讀好書,明白更多的道理。

讀《城南舊事》有感4

孩子的眼睛是純潔的,是不被污染的;心靈是無瑕的,是不被污穢的。

——題記

讀完了《城南舊事》,我合上書,默默地把書中所講的內容重新在腦海裏過一遍。一個七歲名叫英子的女孩,從與瘋子秀貞和唱戲的妞兒結識,到因爲秀貞認了妞兒這個女兒並帶她找她的爸爸而與他們分別。再從搬到新家認識了一個經常蹲在草叢裏的人,再到那人因犯了法而送去槍斃。又從蘭姨娘住在她家而與她的爸爸發生了私情,到她把德先叔和蘭姨娘牽到一塊讓爸爸死心。最後到爸爸死去和與宋媽分離。她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生離死別,但,這讓她幼小的心靈早早的接觸了它們,以至於下一次又遇見它們時,不會摔倒的那樣慘。

我們的眼睛還是剛剛珊珊學步是那樣的純潔嗎?我們的心靈還是牙牙學語時那樣的無暇嗎?不,我們接觸的事情越多,就越堅強。如果我們現在還是像小時候那樣,那我們將永遠長不大,即使我們擁有一個大人的軀殼。人是要學會堅強的,越退縮,就越害怕,說不定那時已經沒有了退路,往後一步都是懸崖。可是有一點,那就是儘量用一個孩子的眼睛看這個世界,用大人的思維感受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那樣,才能達到人生的高等境界。

就像秀貞一樣,別人都將她當瘋子,可她自己呢,卻不當她自己是瘋子。因爲她只不過是老提起小桂子(妞兒)的事情和講這些事的時間不對罷了。所以說,別人的話語改變不了你自己。要做就做真正的自己,何必用一副僞裝的嘴臉給人家看呢?

讀了這本《城南舊事》,真的給了我太多太多的啓示,在讀這本書時,我哭過,笑過,生氣過,憤怒過······可讀完了呢?心裏很平靜,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感在心中飄蕩。我建議大家去讀讀這本書哦,說不定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呢!

讀《城南舊事》有感5

我到此刻還記得暑假讀完《城南舊事》這本書時的情形,我合上書後摸着書面沉思了好一會兒,就像要從書中的場景---20世紀二十年代老北京的某條老胡同裏走出來一樣,帶着不捨和傷感。

這本書是臺灣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傳體小說集。正是由於作者要使“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才讓幸運的我們感受到了不同的童年時光和時代畫卷,使人彷彿置身其中,也寧願沉浸其中。姑且不談文中許多非常棒的人物描寫、心理描寫,場景刻畫等等,但就“情懷”這個主題就讓我感觸很深。

一是悲憫的情懷。書中英子雖然是一位孩童,但從她的心理活動、對人的判斷,甚至是使的小伎倆(書中《蘭姨娘》篇)等等,我認爲她其實就是一位成年人。作者利用英子孩子的身份,利用她的眼,表面上是表明英子眼中沒有成人世界的標籤,如“瘋子”“賊”等,在她眼中,瘋子和張家、李家的大姑娘沒什麼兩樣。實際上,我的體會是,作者要表明的就是不要有標籤,纔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應該有的樣子,有了悲憫的情懷,這個社會纔會溫暖。誰敢說擁有悲憫的情懷還分小孩和成人嗎?

二是成長與離別的情懷,或許這不能稱情懷。離別總是讓人傷感,但是成長總伴隨着離別,這是人一生中永恆的.“主題”,誰也不能改變它,就像書中每個篇章的主人公到最後都會離英子而去一樣。而英子也正是透過對“離別”的感悟成長了,就像文中所寫的“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是的,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成長。

我想,讀書正是有這樣的意義,透過對他人的經歷的瞭解,有自己的感悟,讓心靈開花、讓自己成長。這是我讀《城南舊事》最深的兩個感悟:要有悲憫情懷;成長有時會伴隨着離別,要去珍惜和努力!

讀《城南舊事》有感6

冬陽底下,女孩學着駱駝吃草的樣子,再也看不到了。那個女孩,是林海音。

《城南舊事》是她以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爲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也可以視爲她的代表作。它描寫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裏,住着英子溫暖和睦的一家。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的天真,卻道盡世間複雜的情感。

書中英子幫助秀貞找到了女兒“小桂子”,沒想到兩人卻葬身車輪之下。生活中總有些生死離別,可不想卻這樣突然。如果有一天身邊的人離去,我們會哭天喊地。可稚嫩的英子什麼也不知道,還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着,或許這就是天真吧。

後來,她遇到了一個小偷,因爲要供弟弟上學,而盜取人家的東西。她和那個小偷卻成了朋友,每天都在一起聊天。當那個小偷被逮住的時候,英子心裏不舒服了。透過那童稚的眼眸,也許不能清楚地分辨好與壞,美與醜,但卻是真實用心地去感受。

我的童年沒有過去,卻也所剩無幾,我天真,我輕鬆,我從未感受到壓抑與沉悶。偶爾我做些傻事,在家裏穿媽媽的衣裳,蹦跳着做作業,學兔子咀嚼……我感受到自己仍是擁有童稚的,我仍擁有着童年的天真與快樂。

它也許有一天會過去,再也不回來。但人們忘不了那稚嫩的童年,那天真而富有趣味的童年。

讀《城南舊事》有感7

在美好的生活中,少不了好書陪伴。在我的一生中,也有着許許多多的好書陪伴,比如:高爾基寫的《童年》,懦勒·凡爾納寫的《 氣球上的五星期》,笛福寫的《魯濱孫漂流記》,孫衛衛寫的《小小孩的春天》,懦勒·凡爾納寫的《海底兩萬裏》,……他們都是我一生的“好朋友”。在這學期裏我認識了一位來自書海洋的“新朋友”。

在《城南舊事》中作者的童年是那樣豐富、有趣。

作者的童年趣事在惠安館、井窩子、油鹽店、新簾子、空草地和醫院。心情是從開心到悲傷,從愉悅到害怕,心情百變。

在這本書裏,我認識了惠安館的秀貞:一個愛傻笑,因失去唯一的孩子,成了人們口中的瘋子的悲傷母親。童年時的英子:一個懂得愛,懂得呵護他人的孩子,也是一個懂得將人們口中的瘋子,去看成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看待,去幫助她,一個在爸爸踏上黃泉路時,堅強的孩子。同齡孩子妞兒:一個知道號稱自己媽媽的人,並不是自己親媽時,不僅不傷心,還堅強地決定要去找自己親媽。蘭姨娘:一個美麗,卻在兒時被父母賣了的可憐孩子。德先叔:一個“我”們都 不喜歡的人,在關鍵時候,“我”卻站在他這邊,幫他說話。宋媽: 一個在一時間失去兩個孩子的媽媽。卻仍然堅持着工作,一心想養活自己的母親。躲在空草地的小偷:一個“我”一直琢磨不清的人 ,也是一個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人。

在《城南舊事》故事中,《惠安館》講述了“瘋女人”秀貞苦苦尋找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卻被養父母虐待的悽慘故事;《我們看海去》則講述了一位集慈愛的哥哥、孝順的兒子、可惡的賊多重身份於一身的青年,和“我”發生的於有趣童年故事,體現了當時社會的隱憂;《蘭姨娘》講述了當時婦女的命運和悽慘;《驢打滾兒》則講述了當時舊中國鄉下人民的生活狀況。

時光飛逝,純真美好的童年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一本《城南舊事》成爲我告別童年,走向青年的人生座標。當我回首往事,只有那些溫暖純真的記憶,像一張張老照片刻在心底,成爲我童年時的寶貴財富。讓我們在好書陪伴下度過最後的童年時光吧!

讀《城南舊事》有感8

《城南舊事》這本書是葛老師送我的新年禮物,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是那麼的喜悅,因爲看書名就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媽媽告訴我說:“你翻翻看,我覺得你會喜歡這個故事。”對於媽媽的勸說我嗤之以鼻,還在心裏唸叨:媽媽怎麼也變得這麼不理解我了,我喜歡的是科幻的,或者那種寫校園趣事的,類似《哈利波特》或者“陽光姐姐小說派”。抱着半信半疑的態度,我慢慢地翻閱,漸漸的我發現我真的愛上了這本書,書中有太多感人的事了。

作者林海音以自己童年的生活爲背景,描述了老北京胡同的人、景、物、事。

愛是體諒

當看到英子居然爲了秀貞,一個有點“瘋”的女人,把母親留給自己的金手鐲送給秀貞當盤纏用,我內心感動了,小小年紀的英子就懂得了愛,懂得了關懷別人,可結果卻是悲慘的,在秀貞帶着女兒去找尋失散多年的父親時,居然死在了火車輪下,我不禁流淚,爲她們悲慘的命運感到難過,爲什麼不給這一家人團聚的機會?

這不禁讓我感慨,我是多麼的幸福,我從來都不用爲了吃穿去憂愁,媽媽每天爲我準備好豐盛的食物,只要我想吃,沒有吃不到的。記得有次,媽媽張羅了一大桌子菜,可是我因爲在學校跟同學慪氣,回到家跟媽媽發脾氣,還不吃飯,這下一大家子的人都急了,輪番來叫我吃飯,可我還是一點面子都不給家人,直到爸爸跟我提出交換條件我才勉強同意去吃飯。現在想想,我好幼稚,太不應該了,我一點都不體諒大人的艱辛,媽媽每天上下班已經很累了,回到家還要做飯、洗衣、搞衛生,而我呢?除了上學啥都不幹,還淨給惹麻煩。我有那麼愛我的爸爸媽媽,還有那麼多可愛的老師、同學,現在我長大了,應該要學會包容、體諒,要學會享受愛的同時也要付出愛!

愛是陪伴

當看到宋媽撇下孩子來到家中伺候,卻收到兒子溺水身亡,女兒被賣給別人的噩耗,宋媽含淚離開。我不禁思索,是怎樣的生活所迫會讓她連自己的孩子都忍心拋下。

都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很慶幸我有個好媽媽,在我心裏我媽媽就是那個哆啦A夢中,只要我按下按鈕,媽媽就會滿足我任何願望,當然媽媽爲了能養成好習慣也是煞費苦心。比如,我不是很愛閱讀,爲了讓我愛上閱讀,媽媽每天都陪我看,其實我知道媽媽還有好多事沒做完,但是每晚的閱讀時間,不管有多累,有多晚,媽媽還是會一如既往的陪伴我。每學期暑、寒假媽媽也會提前跟我制定好規劃,只要我每天完成制定的目標,媽媽都會給我“小星星”,當“小星星”足夠了,我還能得到大大的獎勵,滿足我一個大大的願望。在我眼裏媽媽不僅僅是我的母親,更是我的朋友,有煩惱了我願意跟媽媽傾訴,有喜悅了我會第一時間跟媽媽分享,有錯誤了也會主動跟媽媽承認。雖然現在的我還不是那麼的完美,但是我相信有了媽媽的陪伴,長大後的我一定會過成我想要的樣子。

愛是感恩

隨着時間的流逝,轉眼,英子就到六年級了,而我也快到小學畢業的年紀,我好像走進了那個斑駁的衚衕,走進了英子的童年裏。

雨天賴牀時爸爸藤鞭的咻咻聲,教室外爸爸遞給我的花夾襖和兩個銅板,院子裏爸爸摘下一朵茉莉花戴在妹妹頭上。紅絲帶子繫着的白紙筒,我緊緊握在手,推開家門,弟弟妹妹在玩土,爸爸喜愛的夾竹桃垂落一旁,那時候我終於明白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故事結束了,合上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多想一夜長大,這樣就能幫助父母多做點事。父母辛勤的養育我,無怨無悔,之前我覺得那是天經地義,現在想想,我錯了,我要懂得感恩。猶記小時候,出門,我總是不願意走路,走幾步就說累了。有次去動物園,全程都是爸爸揹我的,雖然爸爸汗流浹背,但我一點都不心疼,還騎在爸爸背上一個勁叫着“駕”“駕”“駕”,爲了讓我看上一場表演,媽媽可以頂着烈日排一小時的隊,不喊熱,不喊累,而我只是站在樹蔭下吃着冰棍。雖然這都是小事,但無不包含了父母對我的愛,那是無私的,是偉大的,她們全心全意的呵護我、培養我、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也有了一定的自立能力,我也該幫父母承擔一些我力所能及的,讓他們能多休息一會,少疲勞一點!可我知道父母的心願很簡單:只是希望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好好學習,長大做個有用的人。我想我會懷着感恩的心,更加努力地學習,實現他們的心願,來回報家人給予我的愛!

平平淡淡的時光裏,那些差點叫人遺忘的小事,都成了記憶中美好燦爛的年華,英子沒有忘記自己的童年,而我,也將永遠銘記屬於我的燦爛年華。

讀《城南舊事》有感9

在暑假裏,我再一次閱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曾經被讀過無數次的它,每一次都帶給我不同的感受。這次,我感受到了她對童年的懷念。

這本書記敘了作者林海音童年時代在北京城的故事:在惠安館,她結識了失女的秀貞;在新簾子衚衕,她認識了一個“好人”;在一次偶然,她接觸了施家的蘭姨娘;因爲小栓子與丫頭子,她的奶孃回了家鄉……

從作者動人的筆觸中,流露着作者對童年的懷念以及幼時玩伴的思念。這帶着幾分稚氣的語句令人忍不住聯想到那個場面。她想她的朋友秀貞、妞兒,想她的奶孃宋媽,想她的蘭姨娘……正如高陽所說:細緻而不傷於纖巧,幽微而不傷於晦澀,委婉而不傷於庸弱。

書中讓我最感動的是一篇極短的文章——《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這說的是英子的父親一病不起,在英子參加完畢業典禮後,父親永遠地離去了。題目一語雙關,表意爸爸種的花落了,含義爲爸爸走了。文中對花的大量描寫,正如當時爸爸的狀態。

《城南舊事》,北京城南的那些令人懷念的往事,令我難忘,讓一個叫做英子的女孩永遠不能忘記。

讀《城南舊事》有感10

我看了《城南舊事》後,感觸極深。最多的,就是心酸。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態來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古城的殘片,臨街老店被塗蓋的字號,半扇院門的的插閂,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牆上的冬雪……

這一切的一切,慢慢滲入我的腦海:緩緩走過的駱駝隊、惠安館、衚衕裏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冬陽下的駱駝隊、井邊的小夥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垛裏的小偷、斜着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築成的,但是他們都是在歲月的步影中消失了。

今天我爲大家分享這本書,我只要你們與我分享一下珍惜童年的心情。每當看到小孩子們在操場上追跑打鬧,每當聽到路邊熟悉的兒歌旋律響起,每當聞到久違的糖果香味還是那麼沁人心脾,我總會想起小時候的天真,可愛。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奪目光輝;一本好書,可以淨化一個人的美好心靈。我相信同學們讀了這本書,我們的將來,會更美好。

讀《城南舊事》有感11

最近讀了林海音作家的《城南舊事》一書,讓我深有感觸。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爸爸的花兒落了》中,英子在六年級畢業典禮那一天,想起了她以前上學的時候睡晚了,第二天就不想去學校的事,父親耐心勸說讓其去上學,但她仍然不肯去,於是英子的爸爸就拿起雞毛撣子打了英子,英子才委屈又無奈地去了學校。可是這天忽然變天了,大風颳得每個行人都縮着脖子裹緊了衣裳加快了腳步趕路,英子的父親想起英子早上還是穿着昨天的單衣去的學校,趕緊回家拿了一件花夾襖往學校送去。此時風更大了,伴着狂風又下起了大雨,可是父親卻沒有帶傘,冒雨把夾襖送到了學校。當英子看到父親時,對早上的事後悔不已,決心以後不再遲到,而是要等待校工來開校門。

此時我想起了我的爸爸每天早上送我上學的情景。記得一二年級的時候,學校離家比較遠,爸爸單位就在家旁邊隔條馬路,可爸爸還是每天和我一起早早就起牀,並風雨無阻的每天送我上學。一晃二年過去了,學校的課業漸漸多了,爸爸爲了不想讓我在路上浪費太多的時間,我們家就搬到了學校旁邊,步行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到學校了。可爸爸覺得學校附近車輛太多,又要過馬路,他還是堅持每天要送我上學,併爲我扛着沉甸甸的書包。上學的日子,每天路上都有我倆的身影,那個小影子越長越大,一眨眼我也六年級了。

我的爸爸陪着我在這條路上往返了千遍,每天每天沒有什麼特別,看完《城南舊事》讓我感慨頗深,我一下子明白了父愛是多麼的深沉和偉大,點點滴滴都滲透在平淡的日子裏,卻永遠都銘刻在我的心裏。我也會向英子一樣,明白大人的良苦用心,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真的長大了。

讀《城南舊事》有感12

寒假裏,老師推薦我們看《城南舊事》,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去錢江新城圖書館把這本書借了回來。看完書本才知道,裏面的主人公有:林英子,爸爸,媽媽,宋媽,“瘋子”(秀貞),妞兒,小偷等。

《城南舊事》,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整本書一共有6個章節,分別是:第一章冬陽童年駱駝隊,作者介紹的駱駝個個都描寫得活靈活現,讓人似乎身臨其境。第二章惠安館講了在林英子的幫助下“瘋子”(秀貞)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妞兒。

第三章我們看海去這是一個小偷和英子的故事。第四章“蘭姨娘。”這章裏講的是德先叔和蘭姨娘的故事。第五章“驢打滾兒。內容主要是,宋媽和英子在找小丫頭子休息的時候,看見有人買一種叫:“驢打滾兒”的吃的,,很香;找不到小丫頭子了,宋媽很傷心騎着驢走了。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講的是英子的爸爸去世了,爸爸的石榴掉了,花兒也落了。這本我最喜歡的是爸爸的花兒落了。

主要講了“我”讀小學一年級時有一個不好的賴牀習慣,被爸爸打了就再也不敢了。我覺得爸爸做得很對,因爲這是對英子今後有幫助的,如果爸爸不這樣嚴格要求女兒,英子就沒今天的成就。還有讀了這本《城南舊事》,林海音的善良讓我肅然起敬,別人在惠安管看到女“瘋子”都要走開離遠點,英子不是的,她爲了幫助秀貞找到自己的孩子不顧自己的身體,在秀貞和妞母女相認的時候英子自己卻病到了。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和英子一樣善良的人,比如20xx汶川大地震使很多人失去了房子和親人,爲了受難者能早日重建家園,善良的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四面八方向災區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總之,如果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世界就會變的非常美好。

讀《城南舊事》有感13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英子的童年十分精彩、戲劇化,讀《城南舊事》有感600字。她把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刻在心裏,透過那枝慧筆深深地留到我的心裏,每個人的心裏。讓每位讀者知道她的童年故事是那樣的真實、純樸,那樣的純淨淡泊,彌舊溫馨。

我不禁自問:那我是不是也該在即將離別母校跟小學同學分別前做些什麼呢?對!要珍惜!珍惜!!珍惜和同學們相處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分、每一秒。學校裏,我只要一有空就會幸福地欣賞着同學們的每一個喜怒哀樂;回到家裏,我自編了一首小詩,來懷念六年來的小學生活。有個同學建立了班級QQ羣,這樣,大家在羣裏就可以互相聊天,就像天天在一起。也許若干年後,緣分讓我們在街上擦肩而過;也許永遠也不會再見,那麼就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時光了。

《城南舊事》就如苦澀中的一絲香甜,把我們拉回了過去,回憶童年。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讀《城南舊事》有感14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這部作品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文由英子這個人物貫穿,記載了她從7歲到13歲的成長經歷。以英子純潔的眼睛來看在北平生活的點滴,旁觀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憑着她微妙的記憶,將年幼時圍繞她發生的生活舊事記錄下來。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裏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爲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誼,三天兩頭地往惠安館裏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着“小偷”的故事;她愛着自己的奶媽,望着她離去而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當讀到英子和惠安館的瘋女人玩時,我真擔心秀貞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當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夥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時,英子不僅幫助他們母女重逢,還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鑽石表和媽媽的金手鐲送給他們當作盤纏去尋找思康叔。此刻,我不竟爲英子感到驕傲,一個六歲的孩子竟懂得友誼,懂得愛,這大概是一種來自生活的力量鼓舞着她在成長吧!讀着讀着,我的心時而心驚肉跳,時而輕鬆自在。我覺得很奇怪:難道英子不害怕秀貞嗎?看到最後,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爲她有一顆純潔淨化的心靈,正是她有了這一顆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不折不扣的快樂。

看了小英子的童年,我也不經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快樂而又無憂無慮的:給雞冠花灑香水、給塑料娃娃烤火、用手觸摸含羞草以爲把含羞草打死了、給小貓梳辮子、給雪娃娃洗澡……

讀《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爲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爲她不刻意表達什幺,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紹它自己。那樣的不緊不慢,溫厚淳和,那樣的安靜祥和,彌久恆馨,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之心。

讀《城南舊事》有感15

人們常說,小孩子就是祖國的花朵含苞待放;長大後就是嬌豔的花朵。可我覺得,小時候的我們纔是最美的花朵。

正如林海音寫的那本《城南舊事》。自己所經歷的童年是那樣的不同尋常。第一篇《惠安館》中說,一位思念未成親的丈夫,思念剛生下來就被抱走的女兒的女人,被大家叫做瘋子。她只是有一點精神恍惚而已。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幫助,還被傳成瘋子。只有小小英子瞞着家裏人去幫助秀貞,找到她的女兒讓她們能夠團聚。小小的孩子做了一件拯救別人一個家庭的大事。英子正在綻放,綻放的是她那顆“童心花”、“純真花”。大人的這兩棵花,早已枯萎,或許已經再也看不見了。

《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講得都是英子那株“童心花”。直到最後一章,她小學畢業了,她告別童年了。《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她意識到自己應該成長起來,成熟起來。這對全家人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大小姐長大了,可以獨立了。但是“童心花”再也不會重新開花了。

我們每個人都回不到童年,每個人都得硬逼自己帶上面具。我們面對這個世界,能夠做的,只是把“童心花”種在心裏,把純真永遠留在腦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