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中學生日記>

精選高中日記範文五篇

學問君 人氣:2.57W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中日記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高中日記範文五篇

高中日記 篇1

星期六趁着爸爸休息我們乘高鐵去杭州玩,從上海到杭州只要一個小時就到了,最快時的速度能達到350公里,看着窗外的景色飛快的掠過,心裏不禁有些興奮。一邊聽歌一邊看景色,很快的就到了,出了火車站準備做出租車,看到搭出租車的人都自覺的排隊,而來往的出租車也是有按着秩序載客,不禁想到了西安,是不是也應該學習學習呢?

乘車直接來到靈隱寺,爸爸說一會兒可要誠心拜佛,心中的願望才能實現,於是我在每一個殿前都認真的焚香跪拜,在殿內虔誠的磕頭,希望佛祖能聽到我的心聲,實現我的願望,至於願望是什麼可是祕密哦!拜完佛我們還去了五百羅漢堂,每尊羅漢的形態都不一樣,栩栩如生。最後我們去的這個寺叫韜光寺,裏面的景色很是漂亮,跟平常看到的寺廟都不一樣,像是園林似的,與靈隱寺的人聲鼎沸相比,這裏要清淨了很多,所以我和爸爸媽媽在這裏玩了很久。出了這個寺廟,再往上走還有一座寺,但由於我們實在太累了,就不去了,準備返回上海,杭州的一日遊就結束了。

高中日記 篇2

有時,我會驚訝於前人竟會有如此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了像“白駒過隙”這樣充滿張力的詞語。創造者應深深地感受過了時間流逝之快,擡眼間,一道白影閃過。抓不住,空留彷彿還有那道虛幻的殘影。

我把它叫作“流年逝水”。

我的“流年逝水”多是瑣碎的拼湊,像一部斷代史,而其中仍不乏未至璀璨卻也星光點點的片段。

我好像仍記得五歲時的那個晚上,我半夜忽地哭了起來,無論如何也止不住。母親下了牀把窗簾拉開了一半,然後背起我慢慢地在牀邊走了起來。我出奇清晰地記得那晚的情境,記得她淺淺的哼唱着《送別》,記得她的泡沫底拖鞋在木地板上發出的“吱吱”的聲音,記得明亮的月光照在半開的窗簾上投在木窗臺上的黑影,記得母親被我眼淚濡溼的睡衣上毛球摩擦臉頰的粗糙。還記得,第二天身邊躺着的姥姥面容緊張地說,你媽媽走了。

眼淚奪眶而出。

我也記得五六年級時那本黃色的日記本,有三個人永遠能夠開啟,能夠在上面留下迥異的筆跡,能夠吐露一切祕密:快樂的,慶幸的,偏激的,甚至是陰暗的——那些如今再也不能肆意說出的內心,在那時如此光明正大,承載着簡單的友情。

心中暖意瀰漫。

記得三年級時舅舅到輔導中心找我,隔着柵欄與玻璃,他笑得那樣勉強,像要哭出來似的,而最終只是紅了眼眶。我謹記着父母的囑咐,不敢出門半步。他說,舅舅要走了,你出來。當時心中的堵塞現在回憶起來,也許就是酸澀,於是忘了什麼叮囑,在輔導老師擔心的眼神下開了門,緊緊抱住了他。大人間的種種,爲何強加在孩子身上?爲此,再見到他時,已是六年之後,依舊是一道柵欄與玻璃,他卻不能出來,我亦不能進去。

何以至此?

……

流年逝水,廣納曾經的憂愁,幸事;廣納曾經的淚水,歡笑。甜蜜而痛苦,錯亂而清晰。我看得見未來變成現在,現在轉瞬成爲曾經,終將歸於這越來越芬芳香醇的流年逝水——

其華無價。

高中日記 篇3

一個漫長的寒假終於過去了,今天,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是舊友相聚的一天,更是快樂學習的第一天。

今天一大早來到學校,未見其人就先聞其聲。教室裏,有的同學在看書,有的在打鬧,還有的在做值日,在這裏,大家其樂融融。

第一節是數學課,來了一位新的數學老師,男,姓易名莊平,簡稱老狗!

我們發現,他上課時並不像原來的數學老師,他從課本的知識轉到現實的應用,無一點是可以挑出毛病的,這讓我們從現實中吸收到知識的營養,師生互動,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大家一下子就提高了對數學的興趣。

在和平的氛圍中難免會有人挑起戰爭,正當我們聽課聽得津津有味時。有些“不法分子”就開始蠢蠢欲動了,哎,好好的一鍋高湯,就讓幾隻蒼蠅攪亂了。

語文老師說“我們班的同學真是越來越多了,這連後門都打不開了!”說完後就走出了教室門口,正在這時,前面的趙夢莎突然來了一句:“人太多聊,看來要搞計劃生育啦!”一時間,周圍的同學都笑得前俯後仰正好老師又回來巡視,聽到了這一幕也看到了這一幕,就問:“笑什麼笑?!

上課時間有什麼好笑?”這時我的同桌黃新晨笑得上氣不接下氣,斷斷續續的說:“老師,她她……說計……計劃生育——”之後老師什麼也不說,就回辦公室了。下課後,周圍的同學你一言我一語地痛斥趙夢莎,害得她把那張臉漲成西瓜般大小。

你瞧,就開學的第一天,事兒就那麼多!

附文《頌梅》 姜精亮

梅花,是多麼地嬌小,是多麼的柔弱,是多麼的含羞。如果你這麼認爲的話,就大錯特錯了!

大家還記得那首詩嗎?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雖然沒有人說它美得超前,但卻能凌寒獨放,就像戈壁灘上的白楊樹,它們難得有歡樂的時候但梅花它就能直挺挺的站在那裏,梅花它那小巧的花瓣似大海上的一葉孤舟,寒風吹着,巨浪打着,它也能頑強地挺住。她淡雅的清香飄向四方。在寒冬,它是那麼地頑強,度過這麼寒冷的隆冬,它比百花強一百倍一萬倍,更值得謳歌的是它的這種精神:天氣越冷它所開的花就會越漂亮,顏色更爲豔麗,給嚴寒的冬天一個沉重的打擊,因此,纔有了陸游的《詠梅詞》: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於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但更多的時候,人們不是欣賞它的外在美,而是欣賞它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的大無畏精神啊!

高中日記 篇4

跨海大橋的`橋峯雄偉磅礴,直入雲霄,橋身像一條長龍,蜿蜒遠去。一團團潔白無瑕,巨型棉花糖似的霧籠罩在海面上,只能朦朦朧朧地看見波光粼粼的海面,偶爾還能看見一條條商船或遊輪,但很快就消失在了白茫茫的霧裏,只留下一道道長長的水痕,這就是通往舟山普陀山的跨海大橋。

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海天佛國”之稱,被譽爲“五朝恩賜無雙地,四海推崇第一山”,擁有全國最大的觀音道場。這是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去過的人都讚不絕口,回味無窮。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因此我決定趁這次五一長假,去一睹普陀山的風采。

坐在舒適的巨型遊輪上,我心中充滿了新鮮感,興奮不已。透過遊輪的玻璃窗,我被大海的波瀾壯闊震撼了:蔚藍色的大海上翻滾着朵朵浪花,濺出滴滴水珠。波浪隨着遊輪的移動,此起彼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圍的海島就像一個個翠綠的屏障,襯托着波濤起伏的大海。

過了大約十五分鐘左右,遊輪到達了普陀山碼頭。

走進普陀山路口,周圍都是粗壯高大的參天古木,粗大的樹枝肆意生長,茂盛的枝葉綠意盎然,爲遊客遮住了驕陽,就像一把把巨大的綠傘,十分涼爽。

隨着對普陀山的深入,我們來到了普濟寺。普濟寺與碼頭的吵鬧截然不同,雖然依然人山人海,但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佛教特有的清淨。走上小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海印池,碧波盪漾。池裏有成千上萬條金魚在水裏歡快地遊着,有紅的、黃的、白的……五彩繽紛,形態萬千。有的把頭探出水面來吐出一串泡泡來;有的與其他金魚聚在一起,嬉戲玩耍,一會兒頭朝上往上游,一會兒甩着尾巴往下潛,玩得不亦樂乎;有的躍出水面,爭先恐後地吃遊客撒下的魚食。它們是我見過最活潑、最歡快的小魚兒了。

穿過海印池,走進大圓通殿,只見正中央有一個盤膝而坐的觀音,雙手合攏,放在膝上,頭戴有繁雜的花紋的冠帽,雙目緊閉,帶着微笑,金碧輝煌,看上去就讓人覺得有慈悲之心與廣闊胸懷。他被安置在了一個畫有龍的房子裏,顯得十分威武。金像前綻放着兩朵燦爛的蓮花,幽幽開放,光彩奪目。

正當我看得出神時,忽然聽見旁邊有人唸叨了一聲“阿彌陀佛”,我回過神來,觀音像前,老人與年輕人都跪在一起,閉着眼睛,雙手拿着三支香,臉上帶着肅穆與虔誠,認真地祈禱着。看到這個景象,我不由自主地被感動了,也跪下來,雙手合一,低下頭來,真誠地訴說着自己的願望與祝福,我想觀音仙人一定能感受到我們的心聲與心願的。

在星羅棋佈的寺院禪林之間行走,許願祈福;在高大茂密的千年古樹之下依偎,靜心沉思;在波瀾壯闊的碧海金沙之上散步,心醉神迷。它是一個經過大自然精雕細琢的海島,它是一個有着千年靈氣的佛教聖地,它是人類佛教歷史的瑰寶,是一個值得我們去遊賞的好地方。

高中日記 篇5

不知道“掙扎”這個詞用在這裏是否恰當,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把高考、把學習搞得太悲壯,但此時此刻,我覺得這個詞最符合我的心境,恰如蟲蛹掙扎着破繭成蝶,鳳凰掙扎着浴火重生。而我,在學習中不斷磨鍊,在對未來的選擇中不斷徘徊,這樣掙扎着,卻也長大着。有這麼一個詞叫做“成長痛”,是用來形容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莫名的肢體疼痛。但後來,在韓劇《繼承者們》中,我又一次與這個詞邂逅了。我陷入思考,爲什麼這個詞會用在這一部青春偶像劇上?

將近三年的光陰過去了,等我到劇中男主和女主的年齡時,我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

所謂的成長痛,就是我們在逐漸步入社會的時候,兒時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受到衝擊、新的三觀不斷建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與過去的自己作思想鬥爭,很容易陷入青春期的叛逆以及對人生的迷惘。但走出這段“成長痛”之後,我們將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

雖然我不知道這樣去定義對不對,但是高中兩年來不斷“掙扎”着的生活讓我真的變了很多。

兩年來,成績考過倒數,認爲自己不是學習的料,開始自暴自棄,有過輟學的衝動。

兩年來,和同學有過矛盾,想過封閉自己。

但後來我都明白,我經歷過的那些又算什麼呢!如果我連這些小挫折都不去面對,我怎麼能走好接下來的漫漫人生路呢?

一年後的今天,我也將坐在高考的考場,我不知道自己會有怎樣的心情。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我堅持,高考會給我一個不差的答案。至少,我經歷了,問結果不如問過程,收穫成長本身比具體的分數更重要。

掙扎着成長的過程,或許就是不斷徘徊、不斷磨鍊的過程吧。我掙扎,我適應;我適應,我豐富。但我活着不僅僅是爲了適應這個世界,我還渴望改變,更渴望創造。

老師點評:別人的高考季,你的匆匆念,不知不覺間,中考已經遠逝,而高三的挑戰就在眼前。我能理解你兩年來“掙扎”成長的感覺,那種“成長痛”是生命拔節開悟的聲音,這聲音裏包涵了太多的滋味,好奇,憧憬,奮進,喜悅,惶恐,傷逝,痛楚,被迫,不一而足。而當你終於超越了自暴自棄、輟學衝動和封閉自己的想法時,事實上,你已經收穫了人生,這是值得慶幸的。

能清晰地意識到成長的痛感,這說明你多麼想掙扎着成長得更好,更體面,儘管現實常常並不如意。爲了你的追求,堅持和努力是重要的。既然你已經明白了“收穫成長本身比具體的分數更重要”,那你就值得改變些什麼,並積極地謀求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