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位百科>

新聞採編人員資格培訓考試複習資料

學問君 人氣:6.87K

一.基本概念(題型:填空,選擇)

新聞採編人員資格培訓考試複習資料

1.什麼是新聞?答:新聞就是對新近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2.新聞的本源?答:事實。

3.新聞的價值?答:新聞價值是指新近發生的事實在傳播過程中所履行的能滿足人們知曉、認識、教育、審美等多種需要的功能。

4.新聞事業的雙重屬性?答:即社會性和階級性。

5.新聞事業的社會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1)報道新聞,傳播資訊;2)反映輿情,引導輿論;3)傳授知識,普及教育; 4)提供娛樂,豐富生活;5)刊播廣告,繁榮經濟。

6.職業新聞工作者最早出現與16世紀的歐洲,它是伴隨近代哪一類性質的報刊形式而產生的?

答:資產階級性質的報刊。

7.作爲新聞記者面對未成年中學生殺人的新聞事件,你做如何選擇?

答:我們國家《未成年人保護法》有一條規定,叫做任何人、任何組織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隱私。法律所以做出這樣的規定,是因爲未成年人由於他們身心尚待發育,所以,他們還不能夠準確地判斷他們的隱私是披露還是不披露,披露給誰,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披露,還不能夠準確判斷這樣做的後果。所以,法律就給了一個強制性的規定,叫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隱私。這個“任何”是絕對的,就是說沒有例外的,這裏頭就包括他的法定監護人,包括他的父母,也包括他的老師,包括醫生、護士,當然也包括媒介。所以,在侵犯私人資訊這個問題上,未成年人可能是最易受到傷害的,因爲他們沒有能力來主張自己的權利獲得保護,所以媒介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

8.作爲新聞單位不服從法院對自己的敗訴判決,你做如何選擇?

答:    如果糾紛發生了怎麼辦?我們要有一些辦法,首先要及早地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這個專業人士主要的就是律師。

第二個辦法就是更正和答辯。更正和答辯是一個比較實際的挽回不良影響的措施。更正比較好理解,答辯是什麼意思?答辯就是說,新聞報道的相對人,他對於涉及自己的內容可以公開地提出說明或者提出異議,也就是說反批評的權利。這個問題在我們這裏不是太受到重視,但是它對於預防新聞侵權卻是非常有價值的。

第三個辦法就是道歉。是不是要道歉?要看是不是錯了。如果真的是錯了的話,那就趕快道歉。因爲道歉有可能會挽回影響。這也是對當事人權利的一種尊重,當然如果沒有錯當然不必道歉,但是道歉一定要真誠。

第四個辦法就是尋求和解。尋求和解的前提不是什麼時候都要和解,而是發生糾紛,錯了,一定要打官司了,特別是要敗訴了,在這個時候趕快要尋求和解,想辦法採取一些措施挽回不利的影響,避免敗訴的結局。這就是尋求和解的意義。如果一個必打無疑的官司可以做到不打了,然後讓原告人撤訴了,那應該說這是一個最好的結局。爲什麼呢?官司打下來,因爲你必敗無疑,你打下來要敗,還要賠,必敗無疑的官司可以不打了,這就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解決問題的成本,也就減少了損失。這就是一旦如果發生了新聞侵權糾紛的話,應該怎樣應對。

此外,如果真的要是打官司不能和解,非打不可的話,那怎麼辦呢?一定要選擇有專業經驗的優秀律師,出庭支援訴訟。現在律師業發展得越來越專業化了,有些律師專門做房地產,專門做期貨,專門做知識產權等等等等,分工很細。分工越細社會就越進步,因此找律師也一定要找得準。那麼找準了律師,他在這個方面法律熟悉,訴訟有經驗,那麼也是可能轉敗爲勝,有可能。這是第五個辦法。

第六個辦法,就是不要隨意地發表自己的訴訟文書。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案件,媒介未經法院許可,然後發表了訴訟文書,最後法院在開庭的時候當庭訓誡記錄在案,有過這樣的案子。
再此外還有一個,不要在自己的媒體上發表自己打官司的消息或觀點

9.堅持重要稿件的送審制度,這是黨性原則對新聞事件在那一範疇的要求?

答:這是黨性原則對新聞實踐的要求,即“接受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組織原則和宣傳工作紀律”。

10.最早提出“把關人”這一概念的是誰?答:盧因

11.新聞傳播者作爲新聞事實報道的終結,在報道中怎樣表達主觀傾向?

答:

12.新聞工作的方針政策與新聞工作的關係?

答:

13.“報道受衆需要的實用資訊”、“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在新聞報道中用事實說

話”這三者應該怎樣排序?   答:3-2-1。

14.改革開放新時期是誰在論述新聞工作中重申了“政治家辦報”這一論斷? 答:江澤民。

15.我國現行的新聞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答:1)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2)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3)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4)維護新聞的真實性;5)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6)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16.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是在2001年的哪一類法規或準則中頒佈的?

答:《公民道德建設綱要》

17.廣播電視體制? 答;

18.我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是什麼時候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過、什麼時期開始施行的?

答:是1997年8月11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過的;開始施行是在1997年9月1日。

19.我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的內容是什麼?

答:我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廣播電臺、電視臺對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內容,應當依照本條例地三十二條規定進行播前審查,重播重審。

20.我國《保守國家機密法》(1998年9月5日)第二十條的內容是什麼?

答:其內容是:報刊、書籍、地圖、圖文資料、聲像製品的出版和發行以及廣播節目、電視節目、電影的製作和播放,應當遵守有關保密規定,不得泄露國家機密。

21.我國《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二百四十三條的內容是什麼?

答:即: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規定。

22.《著作權法》對公民作品的發表權和各種財產權的保護期以及合作作品的保護期是怎樣界定的?

答:保護期爲五十年,截止與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在保護。

23.廣播形態發展史上可分爲哪幾個階段?

答:

24.數字音頻廣播有哪些特點?

答:1)音質純正,雜音少,抗干擾能力強,可以在惡劣的自然條件甚至高速行駛的過程中收聽廣播節目;2)頻率容量大,可以同時容納16路立體聲聲音廣播;3)可以提供新聞、廣播節目表、交通路況、股市資訊等附加資訊;4)具有資料存儲功能,一旦需要,可以很容易地調出所需的音頻資料;5)發射功率低,透過有線電視網和直播衛星廣播可以實現覆蓋全球。

二.簡答、論述:

1.簡述新聞工作的內涵和特點。

答:

2.我國新聞工作如何堅持和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

答:(1)——(7)。

3.簡述輿論引導的規律性內容。

答:

4.新聞工作的社會責任。

答:

5.新聞價值及表現特色。

答:新聞價值:新聞價值是指新近發生的事實在傳播過程中所履行的能滿足人們知曉、認識、教育、審美等多種需要的功能。
其表現特色(一)—(四)。

6.一名高素質的新聞工作者應具備哪些修養?

答:1)較高的政治理論修養;2)廣博的文化知識修養;3)精湛的專業技能修養。

7.簡述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思想。

答:(1)—(4)。

8.新聞侵權的具體表現。

答:《法規》 第十一條(一)—(六)。

9.簡述網絡資訊傳播的特點。

答:1、資訊量大 2、形態多樣 3、傳遞及時4、全球傳播5、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