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制度>

慈善草案:個人公開募捐

學問君 人氣:6.7K
慈善草案:個人公開募捐
導語:3月16日(星期三)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表決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贊成2636票,反對131票,棄權83票。 草案明確規定個人不能發起公開募捐,承諾捐款不兌現或被起訴,攤派捐贈任務構成犯罪。 3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表決關於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關於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等7個決議草案。 【引申閱讀】 慈善法草案修改實質性修改34處 個人募捐不放開 審議報告根據代表的審議意見和政協委員的相關意見進行了92處修改,其中實質性的修改34處,修改後的慈善法草案將於3月16日提請全國人大大會表決。 審議報告顯示,代表們普遍認爲現在出臺慈善法符合實際要求,內容全面結構合理,已經比較成熟,建議提請本次會議透過,審議過程中,代表們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審議意見以及政協委員的有關意見。 有些代表建議,在草案中應充分考慮個人在困難時向社會求助的權利,適度賦予慈善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權利;有些代表提出,個人求助不屬於慈善活動,慈善法中可不作規範,不宜賦予慈善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權利。放開個人募捐權利沒有得到法律委員會的支援。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爲,公開募捐是用別人的錢辦善事,需要加以規範和管理。 因此,草案明確規定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同時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和個人基於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管理。 1 社會團體轉慈善組織條件收窄 草案第十條第二款規定:已經設立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非營利組織,可以向原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認定爲慈善組織。 意見:有代表提出,可以申請認定爲慈善組織的,應當限於慈善法公佈前已經設立的非營利組織。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草案的上述規定修改爲:本法公佈前已經設立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非營利組織可以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認定爲慈善組織。同時刪去草案第二十三條中關於經認定的慈善組織申請公開募捐資格也需滿二年的規定。 2 慈善組織財務公開納入草案 草案第十三條規定:慈善組織應該每年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報送年度工作報告。 意見:有的代表提出,慈善組織在財務會計報告時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活動的基礎材料,是對慈善組織實施監督的重要依據,建議在草案中突出規定。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草案這一條修改爲:慈善組織應該每年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報送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報告應該包括年度開展募捐和接受捐贈情況、慈善財產的管理使用情況、開展慈善項目情況以及慈善組織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情況。 3 網上募捐平臺不歸地方指定 草案第二十四條第三款規定:慈善組織透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資訊平臺發佈募捐資訊。 意見:有代表提出,慈善資訊平臺不適宜由各級民政部門分別指定。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草案上述規定中的“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資訊平臺”修改爲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資訊平臺。 4 實在捐不起不用擔心被追責 草案第四十一條:對捐贈人承諾而不捐等情形的處理作了規定。 意見:有代表提出,捐贈人承諾捐贈後,經濟狀況嚴重惡化影響其生產或者家庭生活的,應當允許其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法律委員會贊成這一意見,建議在草案中增加一條:捐贈人公開承諾捐贈或者簽訂書面捐贈協議後,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經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後,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