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制度>

1月8日起暫停實施熔斷機制

學問君 人氣:5.88K

A股1月第一週四個交易日裏,出現了四次熔斷。1月7日晚間,三大交易所發佈通知,自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證監會也連夜對此作出迴應,熔斷機制不是市場大跌的主因,但權衡利弊,目前負面影響大於正面效應,因此決定暫停熔斷機制。

1月8日起暫停實施熔斷機制

證監會:將總結經驗教訓

昨日晚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熔斷機制不是市場大跌的主因,但從近兩次實際熔斷情況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熔斷機制又有一定“磁吸效應”。因此,爲維護市場穩定,證監會決定暫停熔斷機制。

1月4日和1月7日,滬深300指數均接連跌穿5%和7%的閾值,觸發熔斷導致提前收盤。對此,市場普遍認爲熔斷機制加速了股指的暴跌。 證監會稱,引入熔斷機制是在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發生以後,應各有關方面的呼籲開始啓動的,有關方案經過了審慎的論證並向社會公開徵求了意見。熔斷機制是一項全新的制度,在我國沒有經驗,市場適應也要有一個過程,需要逐步探索、積累經驗、動態調整。 “下一步,證監會將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組織有關方面研究改進方案,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不斷完善相關機制。”鄧舸說。

提前下班?券商:“沒有的事兒”

A股在1月第一週四個交易日裏,出現了四次熔斷。1月7日,A股僅開盤了28分鐘便提前收市。“券商工作就是好,牛市掙錢多,熔斷下班早”的段子再次刷爆朋友圈。不過,昨日多位券商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是沒有的.事兒。”

“開玩笑。我們不可能提前下班,我還在開會呢。”昨日,華泰證券副總裁張海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證券公司員工都在正常上班。下午四時,公司要召開日常會議。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稱,不可能早下班,該幹嗎還是要幹嗎,不過看盤的時間減少了。

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高層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做些能做的和該做的,客戶經理安慰客戶,券商管理層開會商討並研究對策。

奔波在一線的券商客戶經理,則表示不僅沒有提前下班,還要忙着跟客戶解釋。中信證券紫竹橋營業部一客戶經理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我們根本沒有提前下班。指數熔斷機制2016年1月起正式實施,四個交易裏四次觸發熔斷,兩個交易日提前收盤,導致很多客戶不理解。目前,我們還要加班給客戶做一些解釋。

■ 監管

證監會 三個月內大股東減持不得超總股份1%

針對1月8日的“減持洪峯”一事,1月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時表示,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透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該規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

2015年7月8日,證監會發布《18號文》規定,從即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進階管理人員不得透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而對於上述人員在6個月後減持本公司股份的具體辦法,證監會將另行規定。

證監會表示,目前《18號文》已近到期。爲既避免《18號文》到期後出現減持高峯,穩定市場預期,又兼顧中長期供求平衡,滿足大股東持股適度合理流動的需求,《減持規定》重點就大股東透過“集中競價交易”這一特定途徑減持股份作出細化要求,且受限範圍不包括其透過二級市場購入的股份。董監高減持股份,完全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嚴格執行。

同時,證監會強調,遵循“以資訊披露爲中心”的監管理念,設定大股東減持預披露制度。《減持規定》要求,上市公司大股東透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需提前15個交易日披露減持計劃

證監會還指出,出臺《減持規定》,並不意味着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等“國家隊”即將退出,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也不會發生改變。

此前市場有傳言稱,1月8日大股東減持股份政策到期後,會有1萬多億股份集中減持。對此,1月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這是不符合實際的。鄧舸稱,雖然大股東股份的流通市值不小,但並不是都有現實減持需求。從近年來實際情況看,大股東減持60%是透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進行的,有效緩解了對市場的壓力,大股東透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金額佔總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

昨日還有傳言稱,證監會上午緊急開會探討熔斷機制。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證監會並未作出官方迴應。

■ 算賬

“兩日”人均虧損近16萬

兩個交易日觸發熔斷,引發A股市值減少。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1月7日,滬市總市值爲25.98萬億元,深市總市值爲20萬億元,分別較前一個交易日減少了2.09萬億元和1.88萬億元,因此,1月7日A股總市值蒸發了3.97萬億元。而此前的1月4日,滬指蒸發近4.2萬億元。照此計算,A股兩日累計蒸發超8萬億元。

其中,1月7日,A股從9點30分開盤至9點58分因觸發熔斷閾值7%而提早收盤,只開盤了28分鐘。除去9:42第一次觸發5%的閾值引發的暫停交易,A股1月7日實際交易時間僅爲13分鐘。折算下來,昨日A股市值蒸發可謂“光速”,平均一分鐘蒸發3053億元。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最近一週持有A股的投資者有5026.28萬人,照此計算,1月7日當天,人均虧約7.95萬元。如果把1月4日計算在內,這兩個交易日,讓A股投資者人均損失了近16萬元。

■ 觀點

“沒給市場‘冷靜’時機”

對於兩個交易日的暴跌,多位分析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主要是兩方面原因造成。首先,1月7日爲“大股東承諾不減持”規定到期日,市場擔心出現減持洪峯而出現恐慌性砸盤。其次還受人民幣匯率大跌,美聯儲加息預期以及環球經濟形勢等影響。

南方基金熟悉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爲,1月7日的暴跌並不是由於實質性利空導致的,主要是由恐慌導致的非理性下跌,很多股票都跌破了實際價值,因此,持續性不強,預計後市會觸底反彈。不過,現在也要等待政策和市場的變化,需克服恐慌情緒,抑制下跌。

在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看來,雖然A股暴跌不是由於熔斷機制引起的,但是開盤不足半小時便收盤,沒有給市場“冷靜”調節的時機,相信熔斷機制還會有優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