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市民獻禮祖國誕辰徵文

學問君 人氣:1.77W

嗬!姚老太又搬家了!

市民獻禮祖國誕辰徵文

屈指算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姚老太這是第六次搬家了。這一回,姚老太搬進了140平米的大房子裏,窗明几亮,簡約的裝修仍不失家境的殷實和生活的富足,姚老太心裏那個歡暢啊簡直寫滿了臉上的菊容,每一條皺痕裏都溢滿了歡喜,用他老人家自己的話說:“我這個搬家啊,一次比一次心裏舒坦,一次比一次心裏敞亮。”

姚老太可是有故事的人。單不說她那97歲的高齡,足以作爲一個世紀的見證。就是姚老太的.幾次搬家的經歷,也足以讓人悲喜交集,感慨萬千。

姚老太的家庭是一個革命家庭,她的丈夫做了八路,離家一走杳無音信,在戰亂年代裏姚老太帶着一男一女兩個孩子東躲西藏,顛沛流離,沒有一個安定的住所,曾經因爲丈夫的緣故蹲過監牢,受盡磨折,從此落下了夜不能眠的毛病。“那個年代啊,有個窩窩藏就不錯了。”姚老太每每說起來,長吁不已。她最大的遺恨就是丈夫不知下落,“別人都有信了,就是他沒有,都怪我把結婚的被子送了人,要不——”說到這裏她就不再往下說了,於是在場的人都勸她:“您老這不是好好的嗎。兒孫混得都不錯,可都是黨員啊,老一輩的事業可是代代相承呢!”

聽到這些,姚老太自豪地笑了。可她還是謙遜地說:“都是黨領導得好呀,我這個老太婆沾了共產黨的光呢。”解放後老人被定爲烈屬,她一直沒有再婚,住着幾間破泥屋,含辛茹苦地拉扯大兩個孩子,大男孩考取了大學,入了黨,當了教師,直至做了教授,多次被評爲勞動模範、優秀黨員。女孩子學習比哥哥還要好,可是那年代家裏窮,女孩子自動放棄了上學,這讓老人一輩子歉疚,總覺得對不起女兒。

兒子在城裏工作,姚老太帶着兒媳孫子在鄉下居住、勞作。期間老人搬了兩次家,住的好了些。八十年代按政策規定兒子可以帶全家入住城裏,享受城鎮戶口,姚老太第三次搬家。剛進城裏時,沒有專門的家屬樓,和兒子同樣的還有幾家,大約四五戶吧,大家都住在一排大教室改裝的“家”裏,一個教室住一戶,這一住,就是十年。好在大家都是吃慣了苦的人,鄰里和睦,倒也滿足。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九十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步伐日漸明快,國民經濟日漸富強。兒子單位也因此第一次蓋家屬樓,姚老太第四次搬家,第一次住進了樓房,房子不足百米,還是一樓,但是帶個小院,姚老太把歷次搬家必帶的“光榮人家”的牌子端端正正地安放在院門上,心中想:這一輩子總算有個着落了。搬家那天,一家人歡天喜地,祭了死者,放了鞭炮,還邀請了鄉下的老親舊戚。那時的農村,還沒有多少小樓別墅,農民們還向往着城市戶口。姚老太她們算是過上了農村人豔羨的城裏人生活。

這時候,姚老太的孫子也上了大學,在學校裏就入了黨,姚老太經常教育孫子們:“可要好好學習,聽老師、領導的話,可不能忘了本,給祖宗丟臉。”鄰居們對這個革命家庭更是讚不絕口:“瞧人家老太太,真是教子有方啊!”話自然會傳到老人耳裏,姚老太對這個社會更是感恩和滿足,當然,也是無比的自豪和欣慰。

斗轉星移,轉眼進了21世紀,社會發展更是蒸蒸日上。兒子單位又蓋了一次居民樓,論資排輩,姚老太跟着兒子又搬了一次家,這次住的房子比原來的大了不少,大概有120平米。姚老太也是90多歲的人了,老家不時有人來看望她,不過他們這時候不再眼饞姚老太的生活了。姚老太聽說這家蓋了五間大廈屋,那家蓋了兩層小別墅,這個辦工廠,那個跑運輸,反倒是姚老太稱歎不已,她不再爲老家人擔心生計了。姚老太很想回老家看看,可家裏人怕她年老體衰,於是老人就央求老家人多來看看她,說說莊裏鄉親的變化。人哪,生活在外無論多麼舒適,總是那麼葉老思根啊。

姚老太欣喜故鄉日新月異的同時,也欣喜着祖國的繁榮昌盛,在自家明亮寬敞的客廳裏,姚老太足不出戶從電視裏觀看了香港、澳門迴歸,三峽水庫建設,西藏鐵路通車,神舟飛船上天……姚老太很關心國家發展,她覺得自己雖是風燭殘年,可是那顆心從來就沒有離開過社會大家庭,總是和時代的脈搏一同跳動……中國人是有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的,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也擁有這般赤子之心。

如今,姚老太第六次搬家了。兒子已光榮退休,孫子也成家添丁,四世同堂,共享天倫。在新居里,姚老太在兒孫們的陪伴下,20xx年又從屏幕上欣賞了北京奧運,目睹了“嫦娥”奔月,也看到了國人衆志成城抗擊震災的蕩氣迴腸,老人更堅信黨領導人民會度過一切大災大難。

到20xx年10月1日新中國建立就六十週年了,姚老太這個97歲高齡的老人和所有中國人都懷着一個赤誠的祝願:國泰民安,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