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開展財務會計中的審計工作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9W

在現代企業經營發展中,除了需要面對國內企業的競爭挑戰以外,還需要面臨國外擁有雄厚資金的企業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作爲衡量企業財務收支情況的重要工作,財務會計工作在企業內部管理工作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前我國的企業基本上已經實現了獨立財務覈算和自我管理,企業領導幹部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也在逐步提升,對於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開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審計工作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有助於消除財務會計工作中失真問題,提升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爲後續企業管理和決策提供充分的參考依據,推動企業長遠生存和發展。同時,加強對其研究,有助於爲後續理論研究打下一定基礎。

如何開展財務會計中的審計工作論文

一、財務會計和審計工作之間的聯繫

現代企業在經營和發展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挑戰,爲了能夠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謀求長遠發展,加強企業財務會計審計工作是必然選擇。作爲企業內部管理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財務會計工作質量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審計工作則是爲了避免企業經濟受到損失而對財務工作全面的審查工作,綜合評估企業資金狀況,並且在財務會計工作開展中實時監督和管理。可以說,審計的職能和監督職能相似,但是兩者的區別在於監督工作是全過程監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而審計工作則是事後監督。故此,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兩者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一)審計工作同財務會計工作範圍的`關係

現代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部門之間協調開展方能完成,企業的財務狀況更多的是由財務部門負責和掌握,但是在企業生產和營銷工作後,部門需要進行嚴格的審計工作,充分發揮審計工作的事後監督職能,保證企業財務會計工作質量。基於此,企業審計工作主要是以財務會計工作爲審查和監督對象,很多情況下財務會計和審計之間的工作內容是重疊的,這也導致財務會計工作範圍和審計工作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

(二)審計工作與財務會計工作目的

相同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主要是爲了對企業經營和政策的有效監督,嚴格遵循審計制度和要求,對財務會計工作的合理性與合法性進行審查,瞭解到企業的經營狀況,促使企業各方面工作可以滿足企業經營效益。企業的審計工作是爲了從多種角度剖析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檢查財務管理中是否存在薄弱之處,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爲企業長遠生存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可以有效避免企業不規範行爲出現,切實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所以說,審計工作和財務會計工作兩者的目的相同,均是爲了保證企業的實際利益,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三)審計工作和財務會計工作內容聯繫密切

企業在內部審計工作中,需要審計人員對財務會計數據進行全方位檢查和分析,在工作內容上兩者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而財務會計工作的主體就是企業數據資訊的核算和處理,同時整合現有資料進行審覈,在實際工作中,審計工作和財務會計工作內容存在着重疊部分。

二、企業財務審計的主要方式

(一)企業內控制度的審計

現代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爲了便於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建立完善的內控審計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透過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內容的審覈和監督,實現企業的內部控制,提升管理成效。一般情況下,健全和完善企業內控審計制度,包括以下內容:瞭解企業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企業的採購成本支出情況;企業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管理情況;企業的經營成本管理,協調成本和效益之間的關係;企業存貨資金管理;企業投資管理和控制。企業內控制度和審計工作中,需要充分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並展開深層次的調查和分析,獲得更加全面、可靠和準確的數據,爲企業後續管理和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其次,系統優化企業管理鞏固作品和控制程序;最後,對企業現有內部控制方式綜合審覈和評估,尤其是企業的經營風險的評估,做好測試工作,有助於及時發現問題尋求合理解決對策,確保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可以有序開展。

(二)財務覈算和收支審計工作

企業的內部財務會計覈算,強調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生成財務報表來表現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覈算的目的是統計和管理企業資產情況,瞭解到企業的各項資金用處,實現全方位的審覈和管理。在這個期間,企業審計工作則是需要對企業財務狀況合理性進行全方位審覈,將事後監督職能落實到實處,獲得更加權威的評價結果。

(三)或有事項的審計工作

或有事項審計工作,主要是指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很多情況下對於收支模糊的項目,針對這些項目有針對性開展審計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審計過程中,需要全方位分析審計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主要是由於現代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開展中伴隨着一系列的風險隱患,或有事項逐漸成爲企業經營管理中無法避免的問題之一。故此,在或有事項審計中,作爲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保證產品生產質量和安全;擔保債務中存在的或有負債以及未決仲裁產生的或有負債。或有事項的審計程序包括以下內容,瞭解企業中是否存在或有事項,在詢問中瞭解到企業或有事項的處理中被忽視的問題;查詢相關企業檔案資料,包括會議記錄,瞭解企業中未決訴訟或是企業債務擔保具體狀況;企業管理部門提供的相關說明,是否嚴格遵循會計準則開展或有事項的處理和管理等;審計工作者需要同企業相關經濟往來的金融機構進行溝通和交流,瞭解到企業的信貸和擔保問題;查閱相關資料,瞭解財務賬目資訊是否失真,能否真實、準確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並做好壞賬的預處理,儘可能降低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升財務審計工作質量。

三、企業財務會計審計對策

在審計計劃階段,需要全方位考慮到企業的經營狀況,在接受審計委託後,需要對客戶進行初步審查,瞭解客戶的委託目的,仔細考慮委託請求。如果在財務會計審計中發現財務報表不完備的情況,很難對財務報表做出合理的審計意見,可以考慮拒絕委託;內部控制力度不足,審計工作中伴隨的風險係數較高,這種情況下,如果審計人員可以準確評估風險係數,選擇合理措施來降低審計風險,可以考慮接受委託。其次,審計有側重,堅持財務報表的合理性、合法性原則;最後,瞭解企業內部控制情況,熟悉內部控制程序和政策。在審計實施階段,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審計策略,並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進行符合性測試;收集審計證據過程中,重點關注企業的固定資產和預收款等經濟活動;事先審計損益表,着重審查企業複雜的財務會計工作。審計報告階段,在審計工作開展中,需要着重分析企業財務會計中伴隨的風險係數,做好分析和評估工作;審計結束階段,重新評估風險係數,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議。綜上所述,現代企業經營發展中,審計工作作爲企業中重要組成部分,審計工作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着企業的長遠生存和發展,這就需要從實際角度出發,明確審計工作原則,尋求合理措施開展工作,提升審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