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我國尚未進入高增長高通脹時代

學問君 人氣:2.35W
  

摘 要: 今年前4個月CPI漲幅達到8.2%,我國經濟是否已經進入“高增長、高通脹”時代,今後會朝着什麼方向執行?本報近期以系列筆談的形式,邀請國內部分專家談談他們的觀點。本文認爲,未來我國不會進入高增長、高通脹時代。因爲我國實際經濟增長率沒有超過潛在經濟增長率,因此不會發生高增長與高通脹並存的情況。同時,未來我國產品成本不會出現持續快速提高的態勢。從長期來看,國際初級產品價格也不會持續上漲。在成本提高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環境中,企業要對自身發展進行更爲全面的謀劃,這恰恰是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巨大動力。
 
關鍵詞: 經濟走勢,高增長,高通脹,CPI
 
 
  一、我國實際經濟增長率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率
  
  從經濟增長理論和實踐看,高增長與高通脹並存的現象,只能發生在實際經濟增長率高於潛在經濟增長率的情況下,是經濟增長水平超過了支援經濟增長條件的表現。而在實際經濟增長率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率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出現高增長與高通脹並存現象的。
  
  我國當前的實際經濟增長率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率。對這一結論,需要做一些討論。對於我國的潛在經濟增長率,認識不同,從8%到9%以至10%以上。主要原因在於潛在經濟增長率是變化的,決定經濟增長潛力的諸要素是變化的。主要是決定供給潛力的要素,包括資金、技術、勞動力等。從這些要素條件看,我認爲我國當前的潛在經濟增長率至少應在12%以上。這是由於,2007年我國經濟增長率達到11.9%,但仍然存在大量資金剩餘(銀行大量的存差、大量外匯儲備等)、勞動力剩餘(就業不充分仍然是最突出的社會問題之一)、技術供給潛力,如果考慮到國外技術和我國自主創新形成的重大核心技術供給條件,應該說也很大。綜合以上供給潛力情況,可以認爲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至少在12%以上。
  
  表現潛在經濟增長率在此水平以上的另一個重要根據,就是當經濟增長率達到11.9%的時候,仍然出現了大量出超(2007年貿易順差達到2600多億美元),從國民經濟覈算角度看,這是社會總投資小於社會總儲蓄的結果,是實際經濟增長率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另一個證明。
  
  當然,對我國當前的潛在經濟增長率還需要進行深入具體的分析,這一研究也在進行之中,但從決定潛在經濟增長率的諸要素水平看,可以認爲當前我國的實際經濟增長率是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其原因,主要是新一輪經濟較快增長始終受到宏觀調控的有效約束,沒有出現快速持續升溫的情況,其深層背景,則是資源環境的約束。
  
  以上討論表明,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水平較高,實際經濟增長率沒有超過潛在經濟增長率,因此不會發生高增長與高通脹並存的情況。
  
  二、對成本推動要進行全面分析
  
  從不嚴格的表述出發,高的價格漲幅可以稱之爲高通脹。實際上經濟學中討論的通貨膨脹,是指通貨增加引起需求擴大,進而引起價格上漲這一完整過程,由於導致價格上漲,也可能是供給方面的原因,因此將價格上漲統稱爲通貨膨脹是不嚴格的。而價格上漲從中長期看,主要決定於成本水平的變化。因爲成本若得不到合理補償,在中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個產品的生產就會萎縮,供給就會減少,如果不能透過其他產品替代,則對這一產品的需求必然會拉動其價格上漲。這也是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格這一規律的具體表現之一。
  
  當前推動成本增加的因素確實很多,包括工資成本的增加、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包括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資源環境成本的增加等等。而成本增加必然會推動價格水平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對成本變化必須進行全面分析。在看到成本增加因素的'同時,也要對成本下降的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前面分析表明,當實際經濟增長率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率時,市場將呈現供大於求的格局,競爭普遍而激烈,這實際也是近年來我國大多數產品在國內外市場面對的一個基本情況。競爭導致的一類重要活動,就是企業在成本管理和技術革新兩個方面的努力。因爲在競爭中要佔據有利地位,第一要使產品具備較好的價格競爭優勢,第二要使產品具備較好的質量、性能競爭優勢。而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努力降低成本,包括加強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消耗和投入,杜絕跑冒滴漏,提高勞動生產率等。這些努力會導致降低成本因素的發展,對競爭導致的成本降低因素,我們也絕對不能低估。

我國尚未進入高增長高通脹時代

1995年以後,隨着國內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服裝、輕紡、家電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不斷降低價格。2001年以後,又面臨了原材料成本不斷提高的衝擊,但其價格繼續保持降低趨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競爭導致的成本降低因素支援了這些產業的持續發展。應該看到,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還是粗放型特徵比較突出,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在降低投入,降低消耗方面潛力仍然十分巨大;另一方面,由於勞動力價格便宜,我國產業以勞動替代資金技術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潛力、資金技術替代勞動力的潛力也非常大。透過競爭,充分發揮這些潛力,就會帶來巨大的成本降低效果。
  
  當然也要注意到,對於農業生產來說,成本降低的潛力相對較小。但農業生產向專業化、產業化、機械化等方面的發展,也蘊含了一定的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潛力,蘊含了一定的降低成本的潛力。同時,從農業與工業、服務業等非農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的差異看,農業是弱質產業,而且需求剛性很大,產品不可替代。因此對農業生產成本必須考慮充分補償。因此從較長時期看,農產品價格將呈現持續溫和提高的態勢。
  
  綜合以上分析,在推動成本增加和導致成本降低兩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來我國產品成本不會出現持續快速提高的態勢,更不會推動產品價格持續高漲。
  
  三、長期看,國際初級產品價格不會持續上漲
  
  要全面認識價格的作用。價格上漲一方面會刺激相關供給增加,而國際初級產品供給增加的潛力十分巨大,必然會在價格調節下不斷釋放出來;另一方面價格上漲也會抑制對相關產品的需求,推動技術進步和產品替代。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價格不可能持續上漲。
  
  另外,我國食品供求可以立足國內進行平衡,基本生活品受國際市場影響不大,這是穩定價格的基礎。
  
  綜合分析,我認爲未來我國不會進入高增長、高通脹時代。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諸多國內外因素的影響,企業的生存環境將變得更加嚴峻,在成本提高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環境中,企業要對自身發展進行更爲全面的謀劃,投入更大努力。而這也恰恰是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巨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