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水稻熱害成因及其防禦、補救措施

學問君 人氣:8.49K
淺談水稻熱害成因及其防禦、補救措施

  論文關鍵詞 水稻熱害;成因;防禦;補救

  論文摘要
2006年,無爲縣部分鄉鎮一季稻受高溫影響,減產60%以上。分析高溫熱害成災原因,提出防禦及補救措施。
    
  2006年,無爲縣部分鄉鎮一季稻受高溫影響,水稻開花後不灌漿,空殼粒多,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受災較嚴重的田塊,平均結實率爲60%~70%,較正常年份下降20%,減產20%以上;受災嚴重的田塊,平均結實率爲20%~30%,減產60%以上。
  
  1成災原因
  
  引起水稻結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爲高溫天氣所產生的高溫熱害。水稻不同發育期的高溫熱害指標不同:秈稻開花期間長期高溫傷害,臨界溫度爲日平均氣溫30℃,短時高溫傷害的臨界溫度爲35℃;孕穗、抽穗期受害溫度指標爲日最高氣溫持續3d以上≥35℃;盛花期36~37℃嚴重受害。水稻在含苞、抽穗期對溫度極爲敏感(即抽穗前後各10d),最適宜溫度爲25~30℃,日平均溫度30℃以上就會產生不利影響。孕穗期如遇35℃以上的持續高溫,水稻花器發育不全,花粉發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揚花期如遇35℃以上高溫就會產生熱害,影響散粉和花粉管伸長,導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殼粒,即羣衆稱之爲“花而不實”。水稻灌漿結實期遇到高溫會使籽粒內磷酸化酶和澱粉的活性減弱,灌漿速度減低,影響到幹物質的積累。另外,高溫還增加了植株的呼吸強度,使葉溫升高,葉綠素失去活性,阻礙光合作用正常進行,降低光合速率,消耗量大大增強,使細胞內蛋白質凝集變性,細胞膜半透性喪失,植物的器官組織受到損傷,酶的活性降低,整個植株體代謝也表現失調,最後3片功能葉早衰發黃,灌漿期縮短,最終表現爲“逼熟”現象。對水稻主要表現在秕粒率增加、實粒率和千粒重降低。
  2006年我縣從7月下旬至8月上旬持續高溫,這一階段正好是早播、早熟雜交稻如特優559、金優725、國豐一號、協優559等品種抽穗揚花期,因而產生高溫熱害,導致水稻結實率下降。
  
  2防禦技術
  
  2.1適期播種,避開炎熱高溫
  要將一季中稻的最佳抽穗揚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以有效地避開7月下旬至8月上旬存在的常發性的高溫伏旱天氣。即將原來的`4月上旬播種推遲到4月25日至5月5日播種,秧齡30~35d。對於江淮丘陵易旱地區推遲播種後要從灌溉用水等措施上予以配套,統籌調度;亦可採取將播種期再往前提,即3月底至4月初播種,保溫育秧,7月20日前齊穗,以避開高溫熱害和夾秋旱,穩產保收。對於雙季早稻要適時早播早栽,採取薄膜覆蓋保溫旱育壯秧,使早稻在6月底至7月初抽穗,在高溫到來之前渡過乳熟前期,7月下旬高溫到來時已黃熟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