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旅遊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範文

學問君 人氣:1.14W

旅遊管理專業是隨着我國旅遊經濟的發展、旅遊產業的發育而建立的一個新型學科。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旅遊管理專業畢業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旅遊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範文

摘 要:當前,隨着經濟的迅猛發展和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推動了我國生態旅遊業的發展步伐。生態旅遊業作爲傳統旅遊的行業的昇華,該行業發展的情況將直接影響着整個旅遊業。但目前在發展自然環境的同時,出現了資源保護不當等現象。文中詳細探究了生態旅遊的行業的發展狀況,闡述了經濟管理的重要性,並根據我國生態旅遊的行業的現存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制定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這些建議和措施,能夠進一步提升生態旅遊經濟管理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生態旅遊 經濟管理 措施。

生態旅遊在我國是一種新型的旅遊方式,因此也產生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但對經濟利益的過分關注,終將引起自然景區的高負荷運轉,因此,爲了更好的發展我國旅遊生態業,使該行業爲國民經濟增長帶來更高的效益,做好現存機制下生態旅遊的行業經濟管理十分有必要。只有加強對生態旅遊的經濟管理,才能使其朝着更規範、更標準、更健康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處,共同維護生態平衡的目標。

一、探究並剖析生態旅遊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簡稱: IUCN,於 1983 年提出的,之後於 1993 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將其定義爲: 維護當地人民生活和保護自然環境的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此術語強調的是: 在保護自然景觀的前提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旅遊。隨着經濟、科技的發展,對生態旅遊也做了新的定義。它是指以有特色的生態環境爲主要景觀的旅遊,以可持續發展爲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爲前提條件,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爲準則,並依託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具有特色的人文生態系統,開展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等,最終獲得身心愉悅的旅遊方式。總之,協調好生態自然、管理機制、發展規劃是推動我國生態旅遊的行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生態旅遊經濟管理的內涵是: 透過對生態的保護和觀賞來達到旅遊的目的,從而實現旅遊價值,此外,生態旅遊經濟管理還存在經濟價值,旅遊景區要增加經濟收入來更好的促進旅遊管理。由於自然景觀以自身富有特色的資源,爲人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所以做好對生態旅遊的管理,是保護生態、發展旅遊的行業的關鍵,文中就生態旅遊經濟管理的必要性做了探討,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 社會生活的價值鏈的作用。自然爲社會的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同時也爲科學研究奠定了良好條件,推動了社會學、考古學、人文學等多個學科的進步。由於近年來急切發展生態旅遊業過程中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開採和使用,破壞了生態平衡,導致自然災害不斷髮生,因此,做好生態旅遊經濟管理是建立社會生活價值鏈的重要保障。( 2) 保護不再生資源。生態資源具有不可逆行,一旦遭到破壞,終將無法恢復,因此,做好生態資源的保護工作是人類一項長遠而艱鉅的任務。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科技、交通工具等都在快速發展,這些領域的發展無疑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同時在追求高經濟效益時引起了一系列併發症,當管理不當時,極易出現資源被破壞的現象,甚至惡性循環,所以,做好生態旅遊經濟管理工作,是保護不再生資源的根本。( 3) 爲人類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糧。旅遊活動主要包含對大自然的欣賞和對人文環境的觀賞兩大部分。透過旅遊可以使人們的身心得到放鬆,爲生活增添了諸多色彩,還可以達到淨化心靈的'目的。而旅遊的行業的出現和發展,正好解決了人們這一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爲人們提供了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所以說做好生態經濟管理能夠滿足人類不斷增加的精神追求。( 4) 對經濟效益具有一定的影響意義。生態旅遊能夠直接或者是間接影響到經濟效益,例如: 旅遊者在單個旅遊過程中,將會增加行爲之出,提高經濟增長點; 又如: 旅遊者的其他消費行爲,帶動經濟發展。總之,做好生態旅遊經濟管理,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經濟區域不斷進步的重要保障。

二、當前生態旅遊的行業存在的問題。

( 一) 盲目性開發和利用生態資源。

在對生態景區沒有進行調查、科學分析時,盲目開發和利用資源。尤其在開發新景區時,急於追求過高的經濟效益,在缺乏總體規劃和事實論證的前提下,盲目發展,最終造成一些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浪費現象,這種重開發思想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由於我國目前在開採和利用自然資源時,在管理方面的欠缺、執法力度的不完善等問題,使自然遭受極大的威脅,所以,在後期發展生態旅遊業時,必須要重視這一問題。

( 二) 破壞生態平衡現象比較嚴重。

例如: 在一些自然景觀區,被修上了賓館、索道、娛樂場所等,不僅造成景觀與建築之間格格不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自然景觀原有的韻味,導致生態平衡嚴重遭受破壞。此外,由於這種不科學的規劃和建設,背離了在自然景區開發生態旅遊項目的初衷,失去了發展生態旅遊的意義。

( 三) 不注重環境保護。

據資料分析瞭解到: 我國大部分生態旅遊景區的土壤、水源等自然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污染,當前已有超過 53條河流屬於重污染; 約 136 條河段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給人們的安全飲水帶來了巨大威脅。由於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發展旅遊的行業還存在諸多條件欠缺,但如果不能科學規劃,輕視管理,不注重環境保護,終將給生態環境帶來不利發展。

( 四) 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

當前,由於旅遊資源產權和使用權的分離,經營者和管理者爲了謀求更高的經濟效益時,粗放經營的行爲,會直接破壞到自然資源。這種情況下,我國旅遊的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導致管理漏洞出現。這種資源保護在缺乏全局意識狀況下,引起了盲目開採和利用資源,終將導致生態旅遊景區的運營狀況不斷下降。此外,在部分自然景區出現管理能力不足,監督機制欠缺等現象比較嚴重,這些都會影響整個旅遊的行業的發展,抑降低生態旅遊經濟管理水平。

三、解決生態旅遊問題的建議和措施。

針對上述生態旅遊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及當前生態旅遊存在的問題了解到,爲了進一步發展我國生態旅遊的行業,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必須要制定完善的措施,來解決生態旅遊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管理漏洞,就此,筆者結合自身對旅遊的行業的瞭解,及實踐經驗,總結並歸納出幾點措施,希望透過這些措施能夠爲推動生態旅遊業提供積極的影響,避免該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諸多不利因素,具體內容是:

( 一) 突出特色資源,完善管理機制。

在開發和利用旅遊資源時,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方特色,這就需要對該旅遊景區的自然資源、形成機理等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同時瞭解構成生態旅遊系統的相關要素,突出特色資源,來吸引更多的旅遊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着整個生態旅遊業的發展,及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爲了進一步完善生態旅遊的管理機制,需要結合該地的旅遊特色,借鑑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經驗和管理方法,並對相關體制、法律及政策等進行統一,得到最適宜發展該地區生態旅遊業發展的管理機制。除此之外,在制定管理方案和完善相關管理機制時,要對旅遊數量加以控制,避免由於人流量過大給生態帶來破壞。

( 二) 做好景區的規劃和評估工作。

在建設旅遊景區時,需要了解當地的相關資源和景觀的構成要素,以此制定可行的投資方案,提高生態資源的利用率。生態旅遊資源強調的是: 在保護自然景觀的前提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所以開發者要對資源進行評估,並明確不同資源之間的優越性及發展趨勢,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益,避免盲目投資給生態旅遊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此外,這種科學的規劃、評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開發模式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對提升經濟效益有積極的影響。

( 三) 全面提升景區的服務質量。

景區管理部門應從兩大方面來進一步完善對旅遊者的服務工作,一方面是: 提高生態景區的各項服務設備,保證這些硬件設施能夠滿足遊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 強化服務培訓工作,景區管理部門可以定期開展培訓班以及討論會等,促使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包含: 服務技能、服務態度等,爲實現生態區的人性化管理奠定良好的條件。此外,這一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保證其實現生態旅遊的可持續性。

( 四) 實行全面創新的理念。

爲了實現生態旅遊業的全面發展目標,實行創新非常有必要。首先要從管理制度上進行創新,注重生態旅遊區的人才培養,可以採取專題講座、會議等多種形式,不斷促進工作人員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從而實現景區管理的標準化、專業化和科學化。其次在管理上進行創新,生態景區管理人員要借鑑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避免走傳統管理上的老路,結合地方特色,積極優化該生態旅遊景區的內部結構,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最後,需要創新旅遊產品,以有效的管理體系,促使旅遊地區發揮更大的地方特色,來吸引更多的遊客。除此之外,要採用科學的經濟管理滿足不同層次的旅遊需求,保證旅遊資源的經濟利用率。

四、結束語。

綜上,生態旅遊經濟管理是旅遊管理、經濟管理和生態管理相結合的產物,同樣是一門交叉學科。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生態旅遊業帶來機遇同時也產生了挑戰,爲了更好的發展我國生態旅遊業,必須結合當前經濟形勢,制定可行性的經濟管理方案。生態資源作爲一種不可在生資源,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促使這些現有的自然資源爲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在維持生態平衡的同時,發展人類的生產活動。文中以生態旅遊業的相關內容爲基石,闡述了生態旅遊經濟管理的重要性,並根據當前我國生態旅遊發展問題提出了幾點措施,做到統籌生態管理、經濟管理、旅遊管理三大方面,最終爲實現生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筆者希望更多人士參與到生態旅遊的行業的發展中來,推動該行業走向更高的發展平臺。

參考文獻:

[1]範鈞,邱宏亮,吳雪飛。 旅遊地意向、地方依戀與旅遊者環境責任行爲-以浙江省旅遊度假區爲例[J]. 旅遊學刊,2014,( 1) : 55 - 66.

[2]楊柳。 探討生態旅遊管理的內涵、原則及路徑選擇[J]. 科技視界,2014,( 2) :63 -64.

[3]黃和平,於秋陽。 都市旅遊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 華東經濟管理,2014,( 9) :71 -77.

[4]王軍,王媛。 溼地生態旅遊資源開發的社區參與模式探討-以江蘇海濱溼地保護區爲例[J]. 資源科學,2011,( 11) :2175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