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職業教育的低碳管理方式

學問君 人氣:9.49K

論文關鍵詞:校訊通;數字化校園;低破管理方式;中職教育

職業教育的低碳管理方式

論文摘要:本文結合當前國家對職高發展的指導方針以及國家對數字化校園的要求,透過實踐提出合理利用校訊通對中職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是教育資訊化的重要探索。

    在最近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徵求意見稿)中,關於職業教育,國家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到2020年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同時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很顯然,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離不開教育資訊化。作爲中職教師,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學習和自覺運用資訊化的成果,從而提高在教學以及德育等方面的教育效果,爲職高的進一步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本文就數字化校園組成之——校訊通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進行探索和實踐,並透過自身運用經驗,總結出三點作用:

    第一,家校互動。作爲職高班主任,最頭疼的是學生家長的不配合。很多職高生家長認爲自己孩子讀職高很丟臉,對孩子喪失了希望,從而放棄了對孩子在學習和校園生活方面的關心。他們認爲孩子讀了職高就到頭二就是混幾年,只要不犯事,就可以孔這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動力,甚至自我放棄。這些情況往往導致問題學生得不到及時的糾正,班主任在德育方面很難人手,事倍功半。自從摧〕了校訊通,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透過手機短信,老師將學生在學校的健康狀況、學習成績、日常表現、考勤情況、學校通知等直接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上,使家長及時、快捷、全面地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家長也可以透過短信與學校老師進行互動、查詢。同時我們有意識地透過短信宣傳職高教育的重要性及國家出臺的各種職教政策,如助學減免,升學就業等相關政策。使家長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對職業學校的認識,對孩了有了希望。

    第二,和諧校園的平臺。怎樣才能集中教師的智慧和經驗使學生的各種問題得到正確合理的解決呢。透過校訊通教師平臺,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學校專門有心理指導室,集中心理教師有針對哇地對班主任所面臨的問題學生進行心理幫助。在學習上專業教師和公共教師以及班主任透過這一平臺進行有針對性的探討和協商。在管理上,各學校部門,如學生處、教務處、辦公室等透過這個平臺進行及時的通知和佈置任氛無論你身在何處,學校的各種通知和管理行爲都能及時得知。在這一平臺下,使學校能充分利用每個教師的優點,達到人盡其用。校訊通改進了學校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水平。

    第三,學校與實習學生的紐瓶職業教育有個特點就是學生必須要到社會上實習。有些專業實習不但次數多而且時間長,如汽修、美髮等。以前學生一進人社會就與學校失去了聯繫,學生在企業怎麼樣,實習情況如何,表現如何都只能靠班主任逐一打電話,不但要與企業聯繫還要與家長及學生本人聯繫,給這些實習生的`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煩。導致學校對實習生的管理的不到位。怎樣加強實習生的管理呢?校訊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實習指導師、學生,還有家長,透過校訊通取得緊密聯繫。指導師反映學生實習的晴況,班主任與學生進行交流,家長與班主任進行溝通。校訊通就像一張大網,把這四者緊密相連。學生透過實習開拓了眼界,增強了動手能力。透過接觸社會,很多學生得到鍛鍊,變得懂事。

    第四,教師優化教學資源的平臺。在我校校訊通中建立了同步課堂的平臺上,有很多優秀的教師資源、教師課件等,平時就可以去參考,從中提煉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資源。該平臺還囊括了很多學習資源,也易於被學生接受。職高由於沒有考試指揮棒,學生學習沒有方向和動力,怎樣使學生能夠對所學對象產生興趣,變主動爲被動,是每個教師所面對的問題。建立這州平臺,有利於教師集思廣益,根據本校特點,制定出有針對性、實用性的課程,加強了校本教研工作,使平時沉悶的課堂有了笑聲。

    畢竟校訊通是中國移動主導的,作爲企業有着其追求利益的一面。在使用過程中,應避免一些問題產生。

    首先,要與家長溝通好收費問題。作爲國家今後重點發展的職業教育,國家作出了很多助學減免政策,那麼利用好校訊通,與國家發展教育資訊化目標相符,是否也可以考慮免費呢?其次,校訊通的利用要有針對性。如果老師有事沒事就發短信,會給家長帶來不同程度的煩擾,所以老師在發資訊的時候應該想清楚是不是應該發,在講話的時候得注意語氣。如果學校管理力也這樣做,也會給一些老師帶來煩擾,所以應該有針對性的利用。校訊通是爲教育服務的,任何個人不能利用該平臺辦自己私人的事。再次,不能把校訊通當成唯一的溝通工具。校訊通不是萬能的。最後,校訊通不是告狀的工具。很多職高生在初中都受到老師的批評,性格比較叛逆,如果老師經常只告訴其家長一些負面的情況,會導致學生的憤恨心理,從而更加不合作。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