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建築空間整合設計分析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9.71K

引言

關於建築空間整合設計分析的論文

建築空間整合與結構技術密不可分,結構技術不僅能夠幫助建築建立穩定的空間,還能夠改善建築的外部形態,結構技術透過主動滲透方式,慢慢融入到建築空間結構的設計中,這種主動的滲透技術更加有利於建築行業的發展。因此,想要實現建築空間的整合設計必須根據結構技術主動滲透進行,從而將建築形態、空間整合以及結構穩定有機結合在一起。

1整合的概述

結構和建築物彼此的結合以保留結構屬性爲基礎,確保結構與建築彼此協調,並具有建築結構和規劃的特點,完全忽視與掩蓋結構的方案並非結構整合。形態整合自外至內能分成:表皮整合和空間整合,本文重點分析空間整合。目前形成了新式的設計思維,結構整合於空間形態,空間的限定和介面充分利用結構構件,結構整合變成取得新式空間的關鍵方式。

2外部空間整合

2.1底層架空

造成底層架空一般包括兩個因素:第一點是。由於工程處於特殊地段,比如文物古蹟、城市道路、鐵路線等,第二點是依據城市設計,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間以及建築內外部的過渡,從而將空間加入建築內部,實現建築、城市一體化。以結構技術層面來看,底層架空通常具備三種形式:

1)橋式結構,橋式結構可使水平巨型橋實現跨越一定跨度的承重。

2)降低豎向構件數量,從而對水平構件進行加強,通常採取巨型結構、巨型樑、巨型柱結構。這類結構減少了豎向的構件數量,但均加強了水平構件的承重能力。

3)在上部結構中採取空間結構,形成立體空間整合,結構整合空間形態,實現結構架空。

2.2懸挑

在建築造型以及空間創造中,最重要的方式莫過於懸挑,懸挑不僅能夠製造不穩定感以及重量感,還能夠製造廣闊的外部空間,架空與懸挑在實踐過程中通常並存。懸挑可以增加室內空間的刺激以及深度,且其底部開闊了建築外部空間的範圍以及層次,所以說懸挑也是內外部空間設計的有機結合。根據建築尺寸可以將懸挑分爲多層懸挑、層懸挑以及板懸挑。根據結構方案可以將其範圍空間分爲結構懸挑、桁架懸挑、層加強、板加強等。

3內部空間整合

以內部空間設計爲核心,切實運用有限空間和結構進行圍合,從而改善空間屬性,由於在建築中結構構件難以避免,因此進行內部空間的調節格外關鍵,結構一方面可以制約空間隱祕和規格,一方面還可以透過空間限制對空間的連續、間隔、引導以及虛實進行轉化,構件佈局與組織肌理依然能夠營造空間屬性和氛圍。其結構和別的空間限制要素存在很大差異,進行圍閤中庭、無障礙樓層以及組織引導空間上是特別必要的。

3.1無障礙樓層

現代建築的顯著特徵即無障礙樓層空間,其不僅能符合各類建築功能,也可以提供給建築物更多的空間,滿足自由分隔的需求,同樣秉持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以結構體系方面來看,滿足無障礙樓層空間要求有三種方法:

1)於外圍採用最少的柱子;

2)採用巨型的樑、柱(格構式或桁架式)沿縱向展開,滿足橫向的大跨度;

3)透過採用結構外圍化方式,實現空間結構的佈置。

3.2圍閤中庭

針對建築物的設計方案來看,中庭屬於共享空間,不僅能夠實現組織空間作用,還能夠製造優良的空間體驗,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庭能夠實現自然通風,並將自然光引入建築,降低能耗,所以,在建築設計過程中引入圍閤中庭方式變成了主要的設計模式,規劃中庭反映在結構中央規劃開口,以確保結構荷載平均分擔到外圍。因外圍是關鍵的構件傳力構造,需將抗側構件和承重部件儘量規劃在外圍,且更多的應用巨型結構。

3.3引導與組織空間

透過結構建立,解體並重新建立體系,靈活的實行佈局和分配構件,把握構件當初組織與引導空間的要素,以獲得特別的空間體驗,一般情況下,結構能夠當成面,同樣能夠當成點,組織並引導空間,而流線組織一直針對結構實行環繞。

3.4空間介面整合

空間介面是空間體驗的重中之重,與介面的屬性結構、構造、材料等息息相關,在同一介面內會產生各種空間體驗,介面整合與結構往往透過構件建立新式空間滲透聯繫及介面肌理,且更改空間開敞和私密性,再次針對空間介面的屬性進行創造,該設計方案無原有結構體系的限制,而且結合實際的空間需求,合理的運用結構構件,整體或片段均可。根據空間介面受結構塑造的方式可以將其分爲以下幾個方面:空間介面複合和疊加、空間介面滲透和流動、空間介面透明和弱化、空間介面構成和肌理等。

3.4.1空間介面透明和弱化在建築設計過程中,有時需要對建築體量進行弱化,從而降低對環境的破壞,融入環境中,空間介面要透明,從而實現對外部空間的利用以及交流,從而創造透明的`建築空間,這一理念被當前建築設計師廣泛採納,且是建築設計師對建築空間及環境的重要態度,因此,確保結構的透明以及輕盈是十分必要的,在選擇結構構件過程中,要儘可能的選擇尺寸較細且效能較高的張拉索體系,保證空間的透明。

3.4.2空間介面滲透和流動空間介面開敞通透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實現介面之間的互相滲透,從而提高空間的層次感,空間層次和滲透主要包括空間內部之間、空間內外部之間以及個別內部空間的層次和滲透,極大的提高空間的層次感,通常情況下,結構構件呈線狀,並且透過計算得出構件尺寸參數,且均小於建築構件處牆體,具有連續性特點,所以,透過利用結構構件在空間介面的設計中合理運用,將實現空間介面的滲透與流動,此種設計方法廣泛使用於連續屋蓋結構,從而爲小體量建築提供滲透和流動的空間效果。

3.4.3空間介面複合與疊加處理內部空間介面通常是爲了提高介面的複雜性及趣味性,而絕非是普遍的透明及弱化,其處理方法主要在於透過不同介面的複合疊加,製造模糊與多義的介面,透過利用結構構件的組織方式以及特殊肌理,合理的表現於介面中,並且複合和疊加其他介面層次,透過對結構介面輕透特質的利用,實現與其他介面的對比效果。

4表皮整合

建築和結構的整合關係並無規定的界限,在特殊情況下主設計方法通常受結構構思影響,從而改變空間、形態以及表皮的獨立關係,透過結構媒介完成三者的有機結合,尤其是運用空間思維以及結構構思的組合,由內及外的完成從空間整合到表皮整合的結構自然過渡。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規劃的林肯大道1111號停車場的理念產生層次感,把公共設施有效的和建築領域進行整合。

5結語

結構技術對於建築空間整合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建築工程結構技術的特性以及實際建築需求,從而科學合理的完成結構技術的運用,促進建築空間的合理利用,推動我國建築工程事業與社會健康發展。

TAGS:論文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