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電氣工程及自動智能化技術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15W

【摘要】本文分析了電氣工程自動化主要內容,並對智能化技術的應用進行全面闡述,電氣工程關係着社會的發展,這就需要加強對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把其貫穿在電氣工程中,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施工效率,還能降低成本投入,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電氣工程及自動智能化技術應用論文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應用

前言

最近幾年,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電氣行業的發展,使得電氣工程逐漸增多,智能化技術對於電氣工程有着重要作用,不僅能夠確保工程質量,還能使其朝着自動化方向發展,進而爲電力企業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1電氣工程自動化概述

1.1基本功能

①工作人員透過自動化技術能夠採集衆多數據,並對其進行有效處理,根據這些數據不僅能夠對電氣工程進行全面分析,還能及時發現隱患,從而採取一定措施進行防範,提高工程整體水平。②有着良好的保護性能,工作人員能夠對電氣設備中的隱患進行排查,並對故障原因進行詳細記錄,一方面能夠增強其他人員對於電氣工程的瞭解,另一方面能夠使其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高。③具有良好的控制功能,工作人員可以透過屏幕進行有效操作,對相關內容進行有效隔離,這樣不僅能夠實現遠程操作的目的,還能減少資金投入,從而提高設備執行效率。④有着良好的診斷功能,系統中設有相關插件,這些插件能夠對故障進行有效判斷,並把數據傳輸到調控中心,便於工作人員的瞭解。

1.2系統結構

①系統配置。在對配置進行設計時,工作人員要選擇合適的模式,這樣不僅能夠使其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還能對各個單元進行有效保護。在該階段,工作人員要對總線進行合理連接,避免某個環節出現差錯,影響其他系統,從而使其高速執行。②通信系統。該系統主要是對數據進行有效收集,並把數據傳輸到集控中心中,這就需要有網絡技術作爲支撐,這樣不僅能夠使各個設備正常執行,還能對中心站進行有效連接,達到配置遙控軟件的目的。

2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

2.1優化設計

在對電氣工程進行設計時,會涉及到衆多內容,使得整個過程較爲複雜,需要設計人員充分掌握電路以及電氣方面的內容,並遵循一定原則進行合理設計,這樣才能確保設計的規範性[1],達到電氣工程相關要求,從而提高工程質量。傳統設計方法主要是透過手工來完成,這樣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且成本投入較多,一旦設計方案存在問題,很難對其進行充分修改,導致工程質量相對較低。在資訊技術背景下,設計人員透過CAD技術對設計方案進行有效設計,一方面能夠縮短設計時間,使整個設計更爲高效,另一方面能夠確保設計方案達到規定要求,從而提高設計方案整體效果。其中遺傳算法是智能化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具有一定先進性,並且實用性相對較高,能夠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處理。

2.2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是電氣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電氣工程已經實現了部分智能控制,有的地區經濟較爲落後,對於電氣工程的資金投入相對較少,使得智能控制發展受到限制,但從長遠方向來看,智能控制所覆蓋的範圍會越來越大。現在智能控制方式以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爲主,主要作用是對設備故障進行有效分析,並對故障原因進行記錄[2],這樣不僅便於其他人員對於設備的瞭解,爲其提供參考依據,還能提高對設備的使用效率,從設備高效執行。

3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發展前景

①性能的發展前景。目前智能化技術應用範圍逐漸擴大,使電力系統執行效率逐漸提高,速度與效率成爲判斷自動化水平的主要依據,透過應用智能化技術,能夠使電力系統在較短時間內達到高速執行的目的[3],從而提高使用性能。②功能的發展前景。要想使智能化技術功能更加多樣化,需要對內部結構進行充分考慮,建立可視化的介面,用戶透過視窗就能達到有效操作的'目的,這樣不僅能夠爲用戶帶來較大便利性,還能使其更加契合用戶的需求,達到人性化設計的目的。在電氣工程中應用可視化技術有着重要意義,一方面能夠減少設計時間,提高產品質量,另一方面能夠節省設計成本,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此外,如果設計人員把PLC應用到電氣工程中,用戶能夠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合理編輯,使其更加契合自身需求,這樣不僅能夠增強用戶滿意度,還能達到智能化管理的目的。

4結語

科技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因此,在電氣工程中,工作人員要認識到智能化技術的作用,發揮其在電氣工程中的優勢,合一不僅能夠對資源進行有效節約,還能使整個生產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從而對電氣系統進行智能控制。

參考文獻

[1]何美瓊.試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J].江西建材,2015(11):213+215.

[2]陶博.試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J].電子製作,2016(24):37.

[3]尹向東.試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34):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