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廣西與東盟經濟交往渠道變遷初探

學問君 人氣:1.5W
    摘要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廣西與東盟的經濟交往規模擴大,經濟交往渠道的變遷既適應了交往規模擴大的要求。更推動了交往的發展和深化。交通渠道不但呈現立體化發展趨勢,而且性質發生根本性改變;以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爲代表的會展更爲廣西與東盟的經濟交往提供了嶄新的平臺。
  關鍵詞 廣西;東盟;經濟交往;交往渠道
  
  一、廣西與東盟經濟交往背景的變遷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峙瓦解,標誌着持續40多年、對世界歷史發展有着深刻影響的冷戰結束了。隨着戰火的熄滅,印支半島這個世界級軍事“熱點”的戰火趨向平息了,走上了全力發展經濟的新道路,印支國家相繼加入東盟。1999年,柬埔寨成爲東盟成員國,標誌着東盟在組織上實現了“東南亞十國共同體的設想”的目標,邁出了東南亞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更爲堅實的一步。此時,爲建設旨在“面向東南亞”、推動大西南經濟發展的出海大通道,廣西正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生產力水平發展登上一個新的臺階後,必然要求建立新的範圍更廣、程度更深的經濟交往與之相適應。順應形勢的發展,廣西與東盟之間經濟交往的渠道獲得了很大的拓展,各種新渠道與舊渠道、有形的與無形的交往渠道爲溝通雙方經濟交往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冷戰結束提供給區域間經濟交往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廣西與東盟的經濟交往也呈現出一番蒸蒸日上的景象,雙方交往規模不斷擴大。在冷戰末期,在廣西對東盟六國出口較多的1988年,廣西向東盟國家出口額爲3199.5萬美元,1991年爲4827萬美元;而在1997年僅對新加坡一國的出口就達到3881萬美元,經濟交往的數量和規模都是呈上升的。在越南實行發展開放政策,中越關係回到發展的正軌,廣西與越南一國的進出口貿易比廣西與東盟其他國家交往的總和還多,地緣的'優勢得到充分的體現。
  20世紀90年代初中越關係實現正常化,桂越邊境貿易獲得較長足的發展。邊貿打破地域限制,已不是原來劃定的離邊界15公里內的範圍。邊貿經營範圍也不斷擴大,交易品種已從開始時的肩挑手提地進行少量魚蝦海鮮和山貨特產貿易,發展到上千個品種。其中廣西的日用百貨、五金、布匹、自行車、家用電器等輕工業產品,以及白糖、啤酒等糧油食品、拖拉機、建材、化肥等產品都是越南急需商品。而越南的木材、黃藤、煤、鋁銅製品等工業原料和農副土特產品以及越南從蘇聯、日本、古巴、泰國等進口轉銷的產品則豐富了廣西市場。廣西與越南邊境地區省市在經濟貿易、交通、文化、旅遊等方面的雙邊交流合作面逐漸鋪開,進入官方貿易與經濟技術合作的新階段。中越邊境貿易發展較快,1992年邊貿額26.04億元,到2000年廣西邊貿進出口商品成交額達37.4億元。廣西、東盟的經濟發展提出了進一步深化、拓寬經濟交往渠道的要求;而經濟交往渠道的拓展,促進了雙方經濟交往的發展。
  
  二、有形交往渠道拓展
  
  交通渠道的立體化。海路方面,乘着建設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東風,1992年3月,經國家交通部批准,北海海運總公司恢復經營廣西一越南海上運輸,成爲我國首家恢復經營中越海上貨物運輸的地方航運企業。90年代中期,廣西開通了防城港一新加坡、防城港一曼谷等多條集裝箱運輸航線。陸路方面,爲了促進邊貿的發展,廣西沿海的防城港市江山港、企沙港,欽州市的果子山港,北海市的石頭埠港開闢爲邊境地區貿易口岸。邊境線上先後開通了憑祥至越南諒山、防城港至越南先安、龍州至越南高平3條國際客運班線,開辦出入境貨運業務。1993年廣西與越南廣寧省和高平省經過會談商議,開通水口一馱隆口岸及水口一馱隆橋路段。2000年,中越雙方交通代表團舉行多次會談,簽署《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與越南諒山省交通運輸廳交換國際汽車運輸行車許可證備忘錄》等10個協議,廣西與越南各毗鄰省的道路出入境汽車運輸業務逐步開展。航空路線也有所發展,2000年9月開通桂林至曼谷航線,此後陸續增開航線。以現代化的海路、公路、鐵路和航空爲代表的有形的交通渠道,承載了廣西與東南亞經濟交往的重要內容。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廣西與東盟經濟交往渠道變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