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西方哲學對崇高與優美的美學觀點

學問君 人氣:1.85W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朋友們應該對“崇高”與“優美”不陌生,應爲它是專業課重點,而“崇高”和“優美”的探討也一直是西方美學領域的一個重要論題之一,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相關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檢視

西方哲學對崇高與優美的美學觀點

一、“崇高”與“優美”的美學起源

關於崇高與優美的論述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就已經出現過,但這一時期還並未將崇高與優美分而論之。“崇高”的概念形成在古代的修辭學之中,在希臘文中“崇高”也被稱之爲“高度”“莊重”“雄渾”,是古希臘羅馬時期十分流行的術語。但是在這一時期,“崇高”是被歸爲修辭學範疇的,而並不屬於美學範疇。

這一時期值得關注的是古羅馬時期著名的修辭學家、哲學家朗基努斯,他的《論崇高》是西方藝術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

“親愛的朋友,有一點你一定要了解,正如真正偉大的東西在生活中絕對不會受到鄙視,崇高也一樣。”在朗基努斯看來,真正崇高的東西是神聖而偉大的,在崇高的事物面前,人的自身會感受到一種渺小與卑微;人們追逐崇高的事物,征服、追趕,從而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己,並體會到一種自豪感。

隨後,朗基努斯提到了崇高所應當達到的效果,他認爲,“崇高”應當是不可抗拒的,擁有閃電一般的威力,人們面對崇高,會感覺到一種平庸與渺小。朗吉努斯的《論崇高》雖然在當時來看來是一篇修辭學著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把“崇高”納入到了人性的經驗分析之中,爲“崇高”找到了人性的經驗來源,從這一點看來,朗基努斯實際上已經將“崇高”歸入到了美學的範疇。這其中所蘊含的意義是重大的。

 二、“崇高”與“優美”的情感基礎

朗基努斯之後,關於“崇高”和“優美”的探討一直是西方美學領域的一個重要論題之一,當時的不少學者也多有著述,但“崇高”與“優美”在當時仍然被視爲一個整體進行討論,直到18世紀埃德蒙·伯克發表的長篇論文《崇高與美》中,才第一次對“崇高”與“優美”進行了較爲深入的比較和區分。

在《崇高與美》一文中,伯克認爲人的情感可以分爲自我保持的情感與社會情感兩大類,前者可以看做是維持自我生命的體現,而後者則是兩性以及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情感以及維持種族繁衍的情慾。伯克將崇高歸結爲自我保持的情感,當我們有痛苦與危險的概念而不實際處於這種境遇時,也就是我們與危險相隔一段較爲安全的距離時,就會產生一種感覺,這種感覺不是單純的痛苦,它還含有一種快樂,這種快樂來源於和自然對立的滿足或是在危險中僥倖逃脫的慶幸。伯克認爲這種感覺可以看做是一種“欣喜”,並說“這種欣喜我稱之爲崇高,屬於自我保持的情感是一切情感中最強烈的”。

從社會情感來說,社會情感是維持種族生命的情感,這種情感被分爲兩類,一種是兩性間的情感。這種情感不是單純的情慾,而是混合了情慾與渴望社交的觀念,他有別於動物間獸x的慾望,所以也稱作“愛”;另一類是人與其它事、物之間的情感,這種情感不含有情慾,它的對象是美的事物。所以結合以上兩種社會性情感的類別來看,社會性情感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喜悅與快樂,從而鼓勵我們的交流。而這種社會性的情感所產生的愉悅的快感,伯克稱之爲“優美”。

論者對伯克所述的一些觀點還是比較贊同的,相對朗基努斯而言,伯克並非單純的論述“崇高”與優美所應具有的種種特點,而是首先從人性心理的角度對“崇高”與“優美”產生的根源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人面對“崇高”或“優美”的事物時所產生的心理狀態進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特別是他所提出的自我保持的情感與社會情感這一觀念,已經具有了一定近代科學的成分,這對美學的貢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

 三、康德的“崇高”與“優美”

康德作爲西方藝術哲學的重要學者,其“崇高”與“優美”的觀點對後世也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同伯克一樣,康德同樣將“崇高”與“優美”看做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審美範疇。但是,相較伯克而言,康德還看到了“崇高”和“優美”的聯繫與統一。

在《論優美感與崇高感》中康德就認爲:“崇高的情操要比優美的情操更爲強而有力,只不過沒有優美情操來替換和伴隨,崇高的情操就會使人厭倦而不能長久地感到滿足3”。“優美”與“崇高”的區別在於“優美”給人以歡愉的感覺,而“崇高”卻使人敬畏。但是,正如上面引文所說,兩者的關係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爲補充的。崇高如果沒有優美來調和,就不可能持久,它會使人感到可敬而不可親,會使人敬而遠之而不是親而近之;另一方面,優美如果不能昇華爲崇高就無法得到提高,就會陷入低級趣味的危險,雖然可愛但卻不可敬了。

總的來說,康德對於優美感與崇高感的觀點較之先前的.學者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康德將崇高與優美的特性與道德聯繫在了一起,比如在他看來,人性自身的美麗和尊嚴引導着自己的道德生活,康德認爲這本身就是崇高的體現。康德的觀點在西方美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前人對崇高理論的研究給康德留下一筆精神財富,使康德進而豐富和擴展了崇高的內涵,對崇高的研究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康德對於崇高與優美理論不僅影響了同時代的席勒、黑格爾等人,還影響到了車爾尼雪夫斯基,可以說其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

 四、總結

論者認爲,由上面三位學者可以看出西方哲學對崇高與優美觀點從起源到發展,再到相對完善的過程。由此基本可以將“崇高”看做是實踐主體在征服和掌握現實客體並且已經或必將趨於實現的條件下產生的。崇高所表現的不是和諧統一的靜態美,而是互相對立衝突後所產生的動態美。而優美則恰恰相反,正是事物的和諧統一纔給人帶來了美的愉悅。

崇高與優美所蘊含的哲學內涵同樣蘊含於我們當代的美術創作之中,崇高的藝術作品能使作品擺脫浮於表面的時弊;而優美則能使作品爲更爲人所親近,給觀者帶來更多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

關於崇高與優美的問題僅僅是開了一扇窗,對其觀點的研究似乎使我找到了朦朧的方向,但是,更多的內容還依然值得我們琢磨、探究。而這就需要以後有更多理論學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朗基努斯著,馬文婷,宮雪譯.《美學三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7.第1版.

[2]伯克著,李善慶譯.《崇高與美》.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90.11.第1版.

[3]康德著,何兆武譯.《論崇高感和優美感》.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1.11.第1版.

[4]康德著,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第2版.

[5]鄧曉芒著.《康德<判斷力批判>釋義》.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2008.7.第1版.

[6]鮑桑葵著,張今譯:《美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4.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