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十六屆年會 暨楊明照先生誕辰 100週年紀

學問君 人氣:1.99W
由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四川大學文學與 新聞學院及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辦的“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楊明照先生誕辰

100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 ”於 2009 年 11 月 21 日 至 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 ,來自海內外的 100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十六屆年會 暨楊明照先生誕辰 100週年紀
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共提交論文 100 餘篇。大會主要涉及兩個議題 : 其一 , 以“中國古代 文論研究三十年 ”爲主題 , 重點論述了自 1979 年昆明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一屆年會以來的三十年 間 ,理論發展的歷程及現狀 ,交流並研討了古文論未來的研究方法和目標 ; 其二 ,今年 恰逢“龍學泰斗 ”、中國著名古文獻學專家 、古代文論研究專家、原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會長楊明照先生誕辰 100 週年 ,學界專家齊聚蓉城 ,緬懷先 生爲人之楷模、讚頌先生治學之精神 。楊明照先生閱世近百年 ,執教六十餘載 ,窮一 生之力執着於古代文學理論校勘和研究工作 , 謹 嚴博學 、爲人師表。更以收集資料之完備 、箋註之詳瞻、考證之綿密、校勘之精當、理論闡述之圓通而蠻聲中外學界 ,被公認爲“龍學泰斗 ”。其鉅著《文心雕龍校注拾遺 》、《抱朴子外篇校箋 》等被學 界稱爲“千秋大業 ,萬世宏功 ”。會議重在呼籲學者在繼承先生“知無涯 ,學不已 ”精神、吸納先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 , 促進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在爭取主體性和話語權方面繼續發展 。開幕式上 ,楊明照先生長女楊珣及四川大學文學與 新聞學院黨委書記熊蘭代表先生將平生所藏書籍 捐贈其母校重慶市大足中學 , 完成了先生遺願 。 重慶市大足縣副縣長陳韜及大足中學校長龔愛華 接受贈書並表示 : 大足中學已經修建明照樓及楊 明照先生陳列館以擺放先生所贈藏書 , 並將先生 書房“學不已齋 ”的陳設按同等樣式複製於陳列館中 ,供後學者使用、瞻仰。學術之道貴在傳承 , 也貴在創新。第十六屆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年會在秉承楊明照先生等先賢 遺志的基礎上 ,重點體現了一個“變 ”字。兩天會
議中的大會發言和小組討論 ,各位專家、學者圍繞 承繼、求新、求變的精神 , 從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 三十年、中國古代文論範疇研究三十年、中國古代文論研究方法三十年、中國古代文論重要理論家研究三十年 、中國古代文論名著名篇研究三十年、中國古代文論文獻整理三十年 、中外文論比較研究三十年、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 、中國文論與中國思想等九個方面對古代文學理論的研究和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總結而言 , 主要體現爲對中 國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方法和目標的宏觀把握及理論範疇和內涵的微觀研究兩個方面 。 就宏觀把握看 ,專家 、學者多在總結基礎上進行反思 ,並對古代文論現代轉換的途徑進行了深入細緻地分析。關於這一點 , 陳伯海先生從中國 詩學名稱由“詩文評 ”到“批評史 ”再到“古文論 ”演變的視角切入 ,指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經歷了 從“活 ”到“死 ”、而今“起死回生 ”的歷程 。認爲古 代文論不應該作爲“死 ”的學科被闡釋 ,而應在忠於傳統的前提下 ,用現代人的眼光和意識闡發、梳 理古代文論 , 還古代文論以有機生命。曹順慶先生更以王國維 、朱光潛、錢鍾書等三位國學大師研 究 、運用古文論的得失爲例 ,重提了“中國文論的中國化 ”命題 ,指出 ,中國文學批評的“學科史 ”恰 恰造成了在現實文學創作和批評中的“學科死 ”,中國文學批評史成爲了學者們案頭的秦磚漢瓦 ,成了僅供人研究的死材料 ; 中國文論的生命活力 的喪失與長期的西化和學界盲目套用西方文論闡釋古代文論的密切相關 ,因此 ,中國文論需要重新 中國化。胡曉明會長認爲 , 當今的中國文論正從文學邊緣化 、理論邊緣化逐漸迴歸其主體性、陳、曹兩位先生的觀點跨越了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闡釋一貫停留在批判性、解構性評判的階段、尤其是陳伯海教授“詩學現代觀摩 ”的方法是對中國言、象、意思維模式的重要參照 。同時指出 , 中國詩學的 現代研究還應以更加寬闊的視野 , 對原型、意象、 語言等非範疇概念給與更多關注。張利羣教授則

在總結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發展三十年曆程的同時 ,指出古代文論的現代轉化需要確立明確的 目標與核心價值取向 , 否則很容易在現代制度的 影響下帶有制度化痕跡。盧盛江教授認爲 , 中國 古代文論的研究應在“求真 ”與“求用 ”兩個方針的指導下 ,培養五種意識 。首先應懷有歷史意識對古代文論做還原工作 , 力求準確把握古文論本 意 ,這是進行古文論研究的基礎 ; 應在當代意識引 領下挖掘古文論的當代價值 , 努力實現古文論的 現代轉換 ;需要具有強烈的理論意識 ,自覺將史論 結合 ,善於從紛繁的史料中把握其內在邏輯關係 ; 還應該注重文學史意識和審美意識的結合 , 加強 文學本位研究 , 避免從理論到理論的空談 ; 此外 , 還要注重學術史意識和學科意識 , 在清理學術史 的同時進行全面的總結和適當的反思 , 理論闡釋 型研究應該作爲學術的主要目的引起重視 , 從而 防止實證主義、職業主義的價值傾向 。

在總結和反思的基礎上 ,一些專家 、學者還超 越了古代文論範疇 , 在當代跨文明語境下對古代 文論和西方文論的比較研究進行了深入探討 , 指 出中國文論的現代轉換更多的是爲了中西融合 , 而非與西方文論分道揚鑣。在這一層面上 , 李天 道教授以曹順慶教授的變異學爲根基 , 做了進一 步深化 ,指出所謂“跨文明 ”既不是完全的歸屬 ,更 不是與西方文學理論相悖而行。周錫山教授則感慨於中國當代作家、理論家缺乏中國古典文化基 礎 ,不能更好地運用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分析西方 作品。他指出 , 現在西方的大多文學理論在中國 古代文論中都有闡述 , 反而是中國學者對古代文 論的陌生 ,造成了以西釋中的謬解。事實上 ,作爲 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古代文論在進行現代轉化後 ,完全可以做爲它山之石攻西方文學之玉 。可 以說 ,本次會議的重點不僅在於總結和反思以往 三十年間的古文論研究狀況 , 最主要的還在於對 古文論現代轉換的價值目標的確立和方法路徑的 思考。就微觀研究來看 , 各位學者繼承了楊明照先 生學術研究的方法 , 集中注意到了古代文學理論 概念和範疇的細緻考察 , 主要從作家和作品兩個 層面進行了古代文論的歷史還原。周裕鍇教授從 語言分析的角度對《滄浪詩話 》“以禪喻詩 ”的隱 喻系統做了深入考察 ,認爲學界多將嚴羽的“以禪 喻詩 ”誤解爲“以禪入詩 ”,指出將“詩 ”與“禪 ”併爲一家進行論述是學界對嚴羽詩學旨趣的誤解 。王小盾先生以《文心雕龍 ·樂府 》爲研究對象 ,通 過考察劉勰的'樂府觀 ,細緻分析了關於“樂府 ”的 定義、古代音樂批評標準 、辭與樂關係等問題 。張節末教授採用文字細讀的方法探討了《古詩十九
首 》的美學技術 , 認爲《古詩十九首 》敘事手法上 “從鋪張到勾連的變化 ,正是從空間性的賦到時間 性的詩的變化 ”。而從作家層面分析古文論思想 的學者則緊緊圍繞“知人論世 ”的中心 ,以時代歷 史爲依據 ,重新闡釋了古代文學理論中的諸多概 念和內涵。吳承學教授就採用這一角度分析了古人更傾向於“詩能窮人 ”而非“詩能達人 ”的原因 , 認爲古代詩人的“宿命 ”取決於當時社會對於詩人 的集體記憶和期待 , 而並非全是歷史事實。阮國 華教授則在對作家生存時代的境況中考證了明代作家陳獻章的心學和文學思想 。唐曉敏先生以蘇 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中“道濟天下之溺 ”爲切入點 ,從小見大 ,考察了韓愈古文運動思想的發源和 內涵。除此之外 , 還有一些學者從新的角度重釋了 古代文學理論的一些思想內涵 , 如年輕學者張清 華先生就從佛學視角重新分析了“格調說 ”。古風教授緊緊抓住“錦繡 ”這一文學理論範式 ,指出“以 錦喻文 ”作爲一種以“文采美 ”和“視覺美 ”爲重點 的文學批評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中都廣泛存在 , 並 經受了萌芽 、形成 、發展到傳承的歷史過程。以此研究可以引申爲 ,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很多概念並 非與當代語境完全脫節 , 經過古代文論的現代轉 換 ,一些本於中國原初審美觀念、觸及文學審美本 質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審美批評 , 完全可以用來指 導當代的文學創作。綜上而言 , 無論是對作家思 想的考察 ,還是對作品細讀的分析 , 各位專家 、學 者都在還原古代文論歷史原貌和促進古文論現代 轉換上做了精細入微的工作 , 這恰恰是中國古代 文論研究中所應該秉承和追尋的精神。古代文學理論學會自 1979 年召開第一屆年 會以來 ,走過了三十年 ,經歷了“幾度夕陽紅 ”。進 入新世紀以來 , 中國古代文論逐漸擺脫“以西釋 中 ”的框架 ,正在迎接主體性的迴歸。中國古代文 學理論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楊明照先生誕辰 100 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召開 , 既 是對古代文學理論三十年發展歷程的總結 , 也是 對古文論研究學者的激勵。這次會議秉承了楊明 照先生等先賢的遺志 , 以開放、包容的姿態 , 採取 了一對一的述評形式 , 逐漸與國際學術會議模式 接軌 ,足以證明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應該堅信 , 在一代先賢精神的引領和跨 文明研究的當代語境下 , 中國古代文論的轉換與 重建 ,以及文學理論學科的中西融會日愈可期。